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雨飄搖

  秦都,咸陽。

  “趙王丹駕崩,趙偃初登大位就迫不及待廢掉廉頗,以致趙國百姓多有怨言,軍中將校亦感心寒。”

  “更兼趙攻魏國在先,以致兩國生出間隙,合縱盟約搖搖欲墜。”

  “我秦國養精蓄銳已久,正好趁此良機大舉東進,擴張版圖!”

  此時的呂不韋,差不多已經穩住政權,又恰逢趙孝成王駕崩,這就想著東進了。

  嬴政此時尚且有些稚嫩,抬頭盯著呂不韋,問道:“仲父難道是想,趁著趙王丹駕崩、廉頗被廢、趙國內部不穩之際,起兵攻趙?”

  呂不韋卻是大搖其頭,笑道:“非也。”

  嬴政疑惑的問道:“既然不準備攻趙,仲父為何提及趙國之事?”

  呂不韋道:“以我秦國之強,無論攻打哪個諸侯國,都足以將其覆滅,只是擔心關東六國合縱而已。”

  “以如今之局勢,趙國乃合縱中心,又有趙嘉駐守申岐之地,若貿然攻趙,非但難以功成,恐怕還會再度遭遇挫敗。”

  “以臣之意,大王當趁此良機,秘密派人收買趙偃心腹臣子,并且派遣使者贈送厚禮,以示較好之意。”

  “若能與趙結盟,關東六國合縱之勢不攻自破,如此我秦國才能大舉東進!”

  嬴政皺眉道:“秦、趙兩國積怨已久,趙國未必愿意與秦結盟。”

  “且寡人聽聞,那平岐君趙嘉狡詐異常,又對我大秦擁有極深戒備心理,先王在世之時,趙嘉詐稱獻城之事,便是最好例證。”

  “與趙結盟,恐非易事。”

  呂不韋聞言,臉色不由略微有些陰沉。

  當年那件事情,乃是呂不韋心中之痛,堂堂秦相呂不韋,居然被一個毛頭小子耍得團團轉。

  可惜的是,趙嘉那時直擊人性弱點。

  秦國僅僅付出不攻趙的代價,就能得到趙國西部數城,且趙國無論攻下多少燕國城池,都會分半數給秦國。

  這可謂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也難怪呂不韋會心動。

  那個時候,呂不韋也不是沒有想過,趙國可能會事后反悔,最終讓自己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過呂不韋思量再三,認為趙國正在伐燕,齊國偏安一隅,韓國又懼秦已久。

  那時秦國大舉攻魏,絕對會大獲全勝。

  只要關東六國不能合縱,以秦強大的國力,就不怕趙國出爾反爾。

  卻沒想到,趙國暗中扶持周子貴于齊,又裹挾燕國加入合縱大軍,以致秦國被魏無忌所率的合縱大軍所敗,還丟了不少土地。

  那場大敗,是秦國多年來最大的失利,也是呂不韋政治道路上的一大污點。

  若說呂不韋最恨誰,非趙嘉莫屬!

  “此一時,彼一時也。”

  “趙王丹經歷過長平大敗,哪怕虛與委蛇多年,仍舊心存怨恨,只要有絲毫幾回,就會不惜代價與秦作對。”

  “相比較而言,趙偃卻大為不同,未必有作為秦之死敵之決心。”

  “且吾常聞,趙偃與趙嘉父子之間不太和睦,趙嘉如今割據申岐之地,對于趙偃王位也是一種威脅。”

  “趙嘉之所以能夠割據申岐之地,乃因趙國需要仰仗彼防備我秦國耳。”

  “若秦與趙結盟,趙國西部威脅解除,趙嘉是否繼續駐守申岐之地,都無關緊要。”

  “且吾聞趙偃心腹韓倉嫉賢妒能,貪婪無度,若暗中贈以重金,有了韓倉極力攛掇,結盟之事必然能成。”

  嬴政以為然,遂遣使者前往邯鄲,商議和談事宜。

  卻說廉頗入魏以后,雖有魏禮引薦,卻被魏王冷落,只得居于大梁,無所事事。

  而此時,魏國朝堂之內,也在商議著一件大事。

  “趙破壞盟約在先,攻我繁陽、陰安兩座重城在后,今趙王丹逝世,趙偃剛剛繼位就迫不及待剝奪廉頗之權。”

  “以我之見,當起兵伐趙,奪回繁陽、陰安!”

  魏國本來并不敢與趙國為敵。

  可自從廉頗跑到大梁以后,魏國文武就已經斷定,此時趙國內部不穩,正是奪回繁陽、陰安的大好時機。

  甚至于,魏國還能趁此良機,北上攻取趙國領地。

  魏王聽著眾臣建言,野心亦是蠢蠢欲動。

  自從魏王罷免公子無忌以后,其在朝堂以及民間的威望,就已經一落千丈。

  此番被廉頗連克兩座重城,魏王的聲望更是遭到毀滅性打擊。

  他必須發動戰爭,獲得一場漂漂亮亮的勝利,這樣才能轉移國內矛盾,順便挽救一下自己的名聲。

  “既如此,那就開始調兵遣將,準備攻趙吧!”

  又有人諫言:“燕國苦趙久矣,此番大王決心伐趙,若邀請燕王一同出兵,燕王必然傾盡全力。”

  “有了燕國作為助力,伐趙勝算必然大增!”

  魏王深以為然,當即派遣使者入燕,請求一同伐趙。

  魏國大規模調兵的舉動,如何瞞得過其余各國,不僅趙國知道了這個消息,秦國、燕國亦是如此。

  對于秦國而言,關東六國相互攻伐,乃是大好事。

  燕國早就不滿趙國所為,有心想要反抗,奈何根本打不過趙國,只能暗中蟄伏。

  如今驟然聽聞魏國欲對趙國用兵,當即懷了別樣心思。

  可惜的是,鄗代之戰燕國被打怕了,國都兩次被圍,燕王已經對趙國產生的畏懼心理。

  直到魏國使者抵達燕都以后,燕王終究被魏國使者說動,才開始秘密調兵遣將。

  當然,燕王雖然開始調兵,卻絕不會貿然發動戰爭。

  只有魏國率先北上攻趙,燕國才會緊隨其后出兵相助,收復失地。

  邯鄲城,王宮內。

  趙偃得知魏國舉兵北伐,燕國蠢蠢欲動的消息以后,當即寢食難安。

  他召集文武議事,問道:“魏國出兵攻打陰安、繁陽,更有攻入趙地之意,燕國亦是蠢蠢欲動,諸位可有良策卻敵?”

  趙偃說完以后,下面卻是有些冷場。

  若是換做以前,武將們得知有敵國來犯的消息,必然義憤填膺,紛紛請戰。

  然而,自從廉頗蒙受冤屈,被迫逃入魏國以后,不少將領都感覺有些心寒。

  他們時常在想,自己拼死拼活為了趙國廝殺,難保以后不會落得上將軍廉頗那種下場。

  想到此事,眾人就覺心寒,哪里還有踴躍向戰之心?

  至于眾文臣,看著紛紛沉默不語的諸將,卻也是面面面相覷,不少同情廉頗之人,亦是心中暗嘆。

  直到此時他們才發現,若是廉頗在邯鄲,哪怕不領兵作戰,也能威懾諸侯國,更能鼓舞人心,讓趙國諸將皆有向戰必勝之心。

  可惜,廉頗卻是被趙偃生生逼到了敵國。

  “敵國來犯,爾等居然戰戰兢兢,無人愿意為本太子分憂么!”

  趙偃見狀大怒,臉色變得鐵青。

  眾人聞言,盡皆跪伏于地,武將們只是垂首不語,并未說話。

  文臣們卻不敢再沉默,紛紛開始獻計。

  最靠譜的計策乃是:聯合楚國攻打魏國,聯合齊國攻打燕國,這樣可以解除趙國之危。

  趙偃聞言,卻是眉頭緊皺。

  這個計策固然好。

  可無論是出使楚國還是出使齊國,都需要趙嘉親自派人才對。

  楚國自然不用多說。

  趙嘉妻子羋芙乃楚國長公主,趙嘉又與李園、李嫣嫣關系莫逆,請求楚國出兵并非難事。

  至于齊國,雖與燕國乃世仇,這些年卻奉行鴕鳥政策,安于現狀不肯進取。

  直到趙嘉暗中扶持周子,令周子貴于齊以后,齊國才開始厲兵秣馬。

  周子,也成了說動齊國出兵伐燕的重要人物。

  趙偃派遣使者前去求援,兩國未必會出兵相助,也唯有趙嘉派人攜帶親筆書信,才能輕易說動兩國出兵。

  想到這里,趙偃不由臉色陰沉。

  他似乎有些明白,魏王為何會如此忌憚魏無忌,以致哪怕失了人心,也要令其永遠不能翻身了。

  魏王和趙偃遇到的事情非常相似。

  若是魏王向諸侯國請求援兵,未必會有哪個國家愿意出兵相救。

  魏無忌出面,可就大不一樣。

  魏無忌甚至不需親自出馬,只需書信一封,諸侯莫不爭相派兵前來相助。

  趙嘉亦如此。

  趙偃可以想象,只要趙嘉書信一封,無論楚國還是齊國,都必然迅速出兵。

  然而,趙偃剛剛執掌大權擼掉廉頗,尚且沒有真正繼承王位,就要仰仗趙嘉解決趙國危機,他拉得下這個面子嗎?

  眼看趙偃臉色越來越難看,始終沉默不語的韓倉,終于發話了。

  “秦國使者已然抵達邯鄲多日,大王何不抽空召見,問問秦國使者此來為何?”

  韓倉之言,不由讓趙偃有些發愣。

  他之所以沒有面見秦國使者,就是因為兩國有大仇,這才想要給秦國使者一個下馬威。

  他卻有些不太明白,韓倉為何在此時提起秦國使者。

  韓倉好似看出了趙偃心中的疑惑,當即出聲道:“秦國使者此番入邯鄲,乃是為了向大王表達善意,秦國愿意與趙永結盟好。”

  “如今魏國攻趙,燕國蠢蠢欲動,大王若與秦國結盟,區區魏、燕兩國,何足掛齒?”

  趙偃聞言,當即大喜過望,起身說道:“速召秦國使者前來覲見!”

飛翔鳥中文    趙公子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