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杏壇 第三〇二章 大喜之日3
回程變得更慢了,除了按照攝影師的吩咐要配合他的拍攝外,迎娶新娘的婚車還要繞路而行。
根據老輩傳下來的風俗,即使結婚的一對新人是同一個村子的,結婚迎娶時來回也不能走重復的路,這也是祝愿新婚夫婦不走“回頭路”的由來之一。因此,春天的婚車從戶山鎮街頭開出后,要繞道去往石門溝子村,這一轉,差不多又要多出去十幾里路程。
四十多分鐘后,車子慢慢抵近了石門溝子村,安排在三里地之外的望風人早就騎著摩托車跑回家去報了信。于是乎,老春家人又開始忙活了起來。
婚車剛剛抵近村口的大槐樹,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就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一路引導著婚車慢慢向家門口駛去。濃濃的煙霧籠罩在了婚車的四周,遮擋了司機的視線,司機只能憑著感覺讓車子一點點地往前挪動,從村口到家門口的這一千多米的路程,婚車竟然走了整整半個小時。
響徹云霄的鞭炮聲,也把石門溝子村的村民給召集了過來,雖然正是秋收的大忙季節,但很多村民還是放下了手里的活計,從四面八方的田野里涌回了石門溝子村,他們要看看春書立家這個有出息的兒子娶回了一個什么樣的媳婦兒,老春家人又是操辦了一場怎樣的婚禮。
婚車在春天的家門口停住,但春天和許丹卻不能下車,他們要等著家里人把許丹陪嫁的那一車嫁妝全部搬進屋子,安置停當后才能下車。
司機和伴娘王莉都已經下車幫著忙活去了,車子里只是剩下了春天和許丹兩個人,倆人互相之間也不說話,許丹一直頂著紅蓋頭低垂著頭,眼觀鼻、鼻觀心,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有幾個頑皮的孩子趴在車窗上朝著許丹做著可愛的鬼臉,許丹看都不看一下。
許丹陪嫁的物品惹來了圍觀村民的議論和艷羨,娘家人一次性陪嫁這么多東西,這在石門溝子村可是一個大手筆。在村民們“嘖嘖”的贊嘆聲中,春天也暗暗替許丹算了一筆賬,光是那幾個大件的家電,差不多就要一萬塊錢,老春家“送日子”過去的四千元錢是遠遠不夠的。看來,在兩個人的婚事上,許丹這次“倒貼”了不少。
因為許丹陪嫁的東西太多,五六個人來來回回搬了十幾分鐘才算搬完。春天感覺這十幾分鐘變得很漫長,也感覺到車內的空氣越來越沉悶,心情也就變得越來越壓抑。
終于,在攝像師的示意下,春天踏出了車門,然后按照攝像師的指揮,牽著許丹的手把她從車廂內請了出來,并給許丹掀開了蓋在頭上的婚紗蓋頭,王莉在許丹身后忙著給她整理婚紗的裙擺,吳曉笑嘻嘻地站在春天的身側。接著,春天牽著許丹的右手,在攝像師手勢的指引下,緩步向院子里走去,吳曉和王莉忠實地履行著伴郎伴娘的義務,亦步亦趨地緊跟在春天和許丹的身后。看熱鬧的村民早就已經把院子內外圍的水泄不通,春書家不得不安排兩個體壯的年輕人在春天和許丹他們前面為兩個人開道。
院子的一側早就擺好了一張方桌,桌面上鋪著粉紅的彩紙;桌子上擺放著貼著大紅喜字的饅頭,又稱喜餑餑,總共有兩摞,每摞有五個;除此之外,桌子上還有擺放著香爐和燭臺;春天和許丹將要在這里舉行拜天地儀式。
擔任婚禮司儀的是春天的四叔春書家,在春書家的指揮下,春天的父親春書立首先在供臺前敬香、叩頭,表示告知天神及祖先老春家的大喜事。春書立敬香完畢,就和妻子張秀麗并排端坐在供臺一側的兩把椅子上,等候待會兒接受兒子兒媳的跪拜大禮。敬香完畢,接下來是新郎新娘的拜天地儀式,在春書家一板一眼的吆喝下,春天和許丹按照習俗進行了三拜,分別是拜天地、拜父母和夫妻對拜。
隨著春書家最后的一句“送入洞房”,春天牽著許丹的手向堂屋走去,在堂屋門口,二伯母把用紅布包著的一把斧頭遞給了許丹,寓意新娘抱著“福”進門,許丹連忙伸手接過。來到婚房的門口,吳曉和王莉趕緊跑上前去,撩開繡著喜字和鴛鴦的大紅門簾,春天和許丹相攜而入。
進到婚房內,接下來就是新郎新娘“坐婚床”。坐婚床有個講究,一是要選擇黃道吉時,二是新人要踩著在婚床下擺放的用紅紙包好的紅磚方可上床,意為步步登高。
新郎新娘坐婚床的時候,下邊二伯母就帶著幾個婦女在廚房里忙活了起來,她們正在煮新郎新娘和新郎父母吃的餃子。這種結婚用的餃子比平日里吃的餃子要小得多,有平日里餃子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大小。餃子一般要煮三碗,新郎的父母各一碗,新郎和新娘合吃一碗,碗里餃子的數量不要太多,也就十幾個,但必須是雙數,以示吉慶。新人吃餃子的時候要合用兩雙筷子,由其中的一方喂給另一方吃,另一方吃完剩下的才有喂飯的這一方吃,喂飯的一般都是由男方擔任,春天也就當仁不讓。春天喂許丹吃了幾個餃子,他自己也吃了幾個,但這碗里的餃子不能全部吃完,碗里必須要留幾個,還必須是雙數,為早生貴子之意。
春書立和張秀麗兩個人是在他們的臥室里吃的餃子,兩個人對坐在兩邊的炕頭,吃著香鮮可口的餃子,面對著攝像機的鏡頭,春書立不由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春天的婚姻大事讓春書立操碎了心,今天春天終于把媳婦兒娶回家,去掉了春書立一塊最大的心病,此時此刻,春書立的內心真的是百感交集。
新郎新娘吃完餃子后,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玩新郎投擲栗子、紅棗和花生的游戲,這也是整個婚禮儀式中最搞笑的一個環節。在攝影師的安排下,許丹轉身面向窗戶坐著,窗戶上早就貼好了一張紅紙,而春天則要跑到窗外,拿著手里的紅棗、花生和板栗使勁兒射穿紅紙投向許丹的懷中,邊投擲還要邊問許丹接到多少,按習俗,接到的板栗、花生和紅棗越多,表示婚后子女越多。因院子內圍觀的村民太多,其中還有不少是春天本村的學生,這些學生一直在人群中跟著起哄,這讓春天感到有些難為情,匆匆抓起一把花生、紅棗和栗子,隔著紅紙投擲了過去后就連忙轉身跑回了屋子,惹來圍觀村民的哄堂大笑。
這些程序都走完,整個婚禮的儀式就算結束了。
此時,擔任司儀的春書家從屋子里端出幾盤子的喜糖、花生、香煙等物品,向圍觀的人群拋撒,引來了村民們的哄搶。這也是戶山地區婚嫁的習俗,人們哄搶這些東西,就是為了沾一點主家的喜氣,據說吃了這些喜糖、喜煙之類的東西是會為自己帶來好運的。
哄搶完春書家拋灑的喜糖,圍觀的大人們就慢慢散去了,畢竟地里還有好多農活要做。而那些饞嘴的小孩子卻久久不愿意離開,吃完了手里搶到的喜糖,就眼巴巴地聚集在門口往院子里探頭探腦,春書家不得不再出去拋灑第二次、第三次···
本書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請記住:飛翔鳥中文小說網 www.fxnzw.com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