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十章 有琴聲麗人,趁月而來

第三十章有琴聲麗人,趁月而來《》第三十章有琴聲麗人,趁月而來  河水滾滾東去,在奔流的河水之上,幾艘大船悠閑順流而下。

  幾艘船的中間,是一艘樓船,迥異于當世所有船只的樓船,分為上下兩層。

  下面一層,有二十幾個年輕的煉氣士,聚在一起,進行極為激烈的討論。

  他們所討論的問題,或是普遍,或是刁鉆,或是高深,或是淺薄,總之,各種各樣都有。

  在離他們稍遠的船頭之處,則有一位中年男子,正自斟自酌,觀賞沿河景致。

  一旦那群煉氣士,討論或有不對的時候,他便提點幾句,不讓這些人想歪了,走歪了道路。

  每次指點完之后,這些人都或多或少還有其他疑惑,中年人便忍不住嘆息:“修行之路,雖然天資不是唯一的要求,天資差者,也未必不能走上巔峰。但是,師者傳道,還是喜歡天資好的啊。”

  想到這里,他便抬頭往上一看,還是那兩個小家伙好,指點起來也輕松多了。

  而中年人所說的兩個小家伙,此時都沉浸在他們自己的世界之中。

  姜蘭臉色,微微有些發白,一道劍氣,正在她的氣海之中緩緩形成。

  這道劍氣,在她刻意控制之下,與她自身的氣機,慢慢相磨相化,磨化之時,鋒芒隱隱刺在她的氣海之處,讓她痛楚不已。

  然而,這種痛楚,姜蘭卻是很欣喜見到的。每痛楚一分,那道劍氣就強一分。想到未來之時,能有雨師赤松子那般,劍氣浩瀚,斬妖除巫,姜蘭眼中,便滿是憧憬。

  上古幾位煉氣士高人,或者說煉氣士祖師,要說名氣,可能是廣成子祖師最為大了。他是黃帝的煉氣之師,手中一方大印,曾經力壓八十巫神。

  然而讓姜蘭最為景仰的,卻是另外一位帝師,赤松子祖師,當然不是景仰他拐走炎帝幼女,而是景仰他只身單劍,往去靈山,直接將當時巫道公認的圣地,也是人間最為出名的巫祝傳承之山,劈成兩半。

  自那之后,巫道之中,再沒有出過公認的圣地了。

  甚至姜蘭還聽姜姓長輩說過,當初赤松子以醉酒姿態,稱自己修行出了問題,才做下這等事情,持劍去找傳承靈山的巫神道歉之時。靈山十巫避而不敢見,只有一位遠古巫神出來,將他勸走了。

  想想自己未來之時,也能有這等手段,姜蘭便將一切痛楚,都拋之腦后了。

  而在姜蘭旁邊的姬考,則更加痛苦不堪了,面色煞白,額頭上面冷汗直冒。

  他的氣海之中,同樣有一道劍氣成形,但是他和姜蘭相比,卻又有一些不同。

  姜蘭的修行,已然是洞真之境,自身可以演練種種氣機,即便是氣海之中凌厲的劍氣,也能通過自身之氣化去一二。

  然而姬考,卻還停留在養氣之一層,氣機演化之路,還離他較遠。所以,他也只能,依靠自身毅力,忍耐這無邊的痛苦。

  一邊在體內孕育那一道劍氣的同時,姬考還在外面,不斷打磨著一塊石頭。

  此時他手中的石頭,已然接近劍形了。

  不過姬考每磨一段時間,便會停下來,然后拔出傅說所給的武丁之劍,參照它的樣式,思考一番,再慢慢打磨。

  “姬考,怎么,你要磨一把和武丁之劍一樣的石劍嗎?”

  正當他磨劍之時,姜蘭已經從定境之中醒來,和姬考一樣,劍氣既然已成,讓它自煉即可。一昧求成,不停一刻,未必就能煉出最頂尖的劍氣。

  修行煉氣,需要不疾不徐,養煉劍氣,同樣如此。

  “不錯,我心中并無固定劍形,想要了解劍,還得從真實之劍磨起。”

  姜蘭聽了姬考的話,點頭一笑:“你這樣說也有道理。”

  而后,她又從自己腰間,拿出那根容成氏之繩,放到姬考面前:“磨劍能參照武丁之劍,以熟知劍道;你結繩煉氣的時候,便參照這根繩子把,雖然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是總有一些助益。”

  姬考連忙推辭說道:“這可不行,這是先賢賜予你的防身之物,你還是放妥當才是。”

  姜蘭擺手說道:”你先用吧,在這樓船上面,有彭先生在,我們能有什么事情。等到下船的時候,你再還我就好了。“

  姬考沉頓一下,拱手一禮:“謝過嬴氏姐姐了。”

  平心而論,他確實也想試一下按照這繩子來結繩,會不會有什么裨益。

  “好了,你慢慢在上面磨石結繩吧,我去下面,聽聽那群家伙討論修行了。順便,還有一些疑問,想向彭先生請教。”

  盡管已經知道了彭祖的身份,但是無論姬考還是姜蘭,都還是喜歡稱呼彭祖為先生。而彭祖似乎也更喜歡,他們以先生相稱。

  姜蘭一走,姬考便繼續沉浸于他這特殊的修行煉氣之中了。

  心中并無半點反感,反而滿是激情。

  不論坐臥行走,還是取火結繩制陶磨石,都欣然自得。只是一件事情做久了,便換下一件,以作調劑。

  在這樓船之上,修行養氣,似乎成為了他唯一的樂趣,痛苦并快活著。

  而他的氣海之中,一道劍氣正慢慢在養著,慢慢被磨著。

  只是不知,這道劍氣,何時能夠展露鋒芒?

  沒過幾日,船隊便穿過了宣方之地,一路上,并沒有任何阻撓。

  當初彭祖除妖之時的浩瀚異象,大概宣方也看到了,想都沒想過阻攔這些煉氣士進入沬邑。

  亦有可能,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宣方之后,再經過幾個小方國,便是亳地,也就是成湯興商,克黜夏命的起家之地。

  商人的首個都邑,成湯受萬方朝拜之處,都在亳地之中。

  到了這里,已經進入商人勢力籠罩之內,一路往東,再沒有像西邊那種,還敢與殷商陽奉陰違的方國了。

  這片地域,商人由此而興,夏后氏亦是由此而興,上古之時,這里更是人族文明肇始地區之一。

  河出圖,洛出書,河洛交匯于此,這便是河洛地區。

  圓月高懸,山河靜謐,小輩有已經在入定修行之中,唯一的聲音,就是姬考鉆木之聲了。

  姬考曾經多次試驗,最終覺得,鉆木煉氣之法,最適合在夜間習練。

  黑暗之中,一蓬火光升起,與白日生火的感覺,卻是截然不同的。

  夜間鉆木取火,每一次火苗冒出,姬考都能思接千古,感受那先民心中的興奮。

  火生黑暗之中,照亮萬古長夜,人道由此而變,別于禽獸之外,何等喜悅啊?

  伴隨著姬考鉆木之聲,彭祖一人站立船頭,回首往事,悠悠而思。

  這個地方,可以說是當時水患最重的地方了,禹王帶領他們眾人,就在這大河之上,與眾多妖獸鏖戰的場景,至今都歷歷在目。

  正當彭祖嘆息往事之時,樓船輕渡,已至河洛交匯之處。

  忽然,微風拂動,一道若有若無的輕云,將圓月遮住,月色稍暗。

  錚!錚!錚!

  悅耳的琴聲,忽然出現在靜夜之中,如同山間流水,清麗平和,緩緩流淌。

  這琴聲無比美妙,讓人仿佛置身夢境一樣,霎時間,便將所有定境之中的修行者驚醒。他們紛紛起身遠眺,想要找出琴聲何來?

  然而琴聲之間,還有一種嘈雜的聲音,在影響著琴聲的美妙,正是樓船上層,姬考還在靜心定神,緩緩摩搓這手中的木棍。

  沙沙的鉆木之聲,雖然不大,可是放在美妙琴聲之中,卻是如此的不和諧。

  有人不滿姬考這種行徑,眉頭皺起,可是看到船頭一言不發的彭祖,以及同樣在上層之中,似與姬考關系極好的姜蘭,只能將心中的不滿壓線。

  琴聲再是好聽,可不能因為琴聲,害了自己全身骨頭。

  崇貔與槐厲兩個,筋骨之傷,現在可還沒有全好。

  “考公子,能不能停一下,和我們一起聽聽這琴聲。”

  琴聲更近,其中的美妙,令人心馳神往,虞遏終于忍不住了,對著上層的姬考說道。

  相比其他人,也就他還和姬考曾經說過幾句話,也曾贈酒一尊于姬考,故此出言與姬考商量。

  很快,姬考便停止摩搓樹枝了,心中微微一嘆,還差一會就可以取火成功了。

  他其實也聽到了琴聲,也覺得美妙無比,但是想著自己取火一半,沒必要因琴聲而停。但是現在,有人相商,姬考可不能無禮于人,便只好放棄這一次的取火了。

  而在他旁邊,姜蘭早已跟隨這琴音,心神都不知游到哪里去了。

  洛水之上,有一葉扁舟緩緩行出,然后逆著河流,朝著他們的船隊行來。

  在扁舟之上,一位絕色麗人,正潛心撫琴,峨眉淡掃,清麗脫俗,人間難尋這般風情的女子。秀姿艷逸,儀靜體嫻,柔情綽態,媚于語言,便是姬考,曾一直以為,自己境遇豐富,所見美人不少,都忍不住一呆。

  “好美啊。”

  一邊的姜蘭,與下層的煉氣士一般,癡癡看著這撫琴女子,口中不自覺嘆息。

  唯有彭祖,看著這逆流而上的扁舟古琴,月下麗人,臉色一變,心中驚道:“怎么是她!”

飛翔鳥中文    諸夏紀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