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四十三章 廢后

第四十三章廢后

在諸位大臣的眼中,這次的風波似乎是就這么過去了。

除了嚴晨信與申時行等人。

他們抬起頭,凝視著坐在皇座上的皇帝。

而萬歷眼中的輕松之態,也正漸漸褪去,整個人變得嚴肅了起來。

“咳——咳。”他清了清嗓子,朝堂上的騷亂逐漸沉寂。

萬歷用眼睛示意身邊的宦官,那宦官立刻站了出來,跪倒在地上,呈上了一本奏疏:

“陛下,中宮有表上奏。”

聲音傳開,大臣們都露出了疑惑的目光——皇后?她有什么要拿到朝會上說的?而有些大臣則已經意識到了不妙。

“講!”萬歷說道。

“‘中宮皇后王氏奏曰:’”

“‘妾自入宮以來,居中宮之位,爾來一十又四年矣。’”

“‘日漸跋扈,時有大錯。’”

“‘妾自覺德淺福薄,乞請辭去中宮之位,望陛下恩準。’”

宦官在長長的朗讀之后,終于說完了最后一句話。

話音落下,朝堂中頓時陷入了寂靜之中。

一雙雙眼睛,帶著難以置信的目光,看向龍椅上的皇帝。

皇后上疏,自己在奏疏里說了這些年的種種過錯,認為德行不配作為皇后,請求辭位?

任誰都知道,這不可能是皇后自愿的,而能夠令她做出這般行為的,這天下只有一個人——皇帝。

萬歷要廢后!

這是徹底攤牌了?

朝堂安靜了片刻,便如同炸開鍋一般沸騰了起來!

之所以一直會有榮王與福王之爭,便是因為皇后沒有誕下子嗣,否則就算萬歷再偏愛鄭貴妃,奪嫡也是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

嫡庶之分就如同天與地一般。也就是榮王也是庶子了,長幼之間,還有著一定的操作空間,長幼倒換,歷史上有不少成功的事例,但是奪嫡成功,漢家王朝幾乎沒有出現過。

而如果廢后之舉成功,那么皇后之位的繼承者不需多言,而在福王成為嫡子的情況下,沒有任何可能既位可能的,反而成為了榮王!

萬歷之心,昭然若示!

不過,皇后的那些“事跡”,倒也不是編撰出來的,而是確有其事。

要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工科都給事中王德完上疏諫言,說萬歷苛待皇后,萬歷除了在回復里罵這位工科都給事中是畜生之外,還說皇后近些年來“稍稍悍戾不慈”。

這個稍稍,可不是后世“稍微”的意思,而是“漸漸”的意思!

能用悍戾不慈來形容,可見皇帝是有多么不待見了,甚至嚇得當時的首輔沈一貫“惶怖欲絕”,哪怕后面萬歷還打了個補丁,說王氏在自己的時常訓誡下有所悔改,但是他依然上疏,請求收回這封諭旨,表示這個詞實在不能用在皇后身上。

畢竟這位皇后曾經在醉酒之后杖殺后宮奴婢百余人。

當然,這其實與萬歷無關。

再“悍戾不慈”的皇后,也沒膽子對皇帝撒潑,至于宮人,他也同樣沒少杖殺。要是沒有這一樁的事情,萬歷說不定還真有可能忍耐下去,直到皇后駕崩的那一天。

但是,現在他卻有了新的心里寄托。

他要扶自己的兒子與妻子上位。

那就只能委屈你了,王氏。

“準!”

堅定的聲音從上方傳了出來,萬歷皇帝正襟危坐,目光威嚴地俯視著群臣。

臣子們,也抬頭看著他。

所有的臣子都知道,萬歷為什么會提出廢后的話,也知道這位皇后的所作所為。

但是廢皇后,終究還是不會被人支持的。

尤其是皇帝廢后的目的,是想要令鄭氏成為皇后,讓福王成為嫡子,這就更令人難以接受。

感覺就和“為了喝醋包餃子”似的。

反正王氏再怎么樣,打殺的也是宮人,尤其是她還頗為工于心計,既把太后照顧得舒舒服服,同時還對太子朱常洛也是有一定的庇護,所以那些事情,大臣們也就選擇性地無視了。

“中宮已定,不可擅動,還請陛下收回成命,駁回皇后之上疏,訓誡一番即可。”

不等大臣們站出來反駁,沈一貫首先上奏道。

萬歷這一波算是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除了少數幾個萬歷一邊的大臣得到了通氣之外,縱然是內閣中人也根本就不知道,沈一貫也是驚愕之后,才終于站出來反對。

“居中宮者,為天下之母,乃世上女子之表率,王氏所為,可為德否?其自述德淺,請求退位,豈不是良心發現?如此倒也算一樁功德,沈閣老何不成全?”

一個淡淡的聲音,從角落里傳出,眾人回眸望去,驚愕的發現,說話的竟然是陳國公嚴晨信!

廢立皇后,已經到了最后的決勝時刻,之前做了那么多的鋪墊,就是為了現在,一旦鄭貴妃登上皇后之位,大事定矣!此時不出手,更待何時?

皇帝已經不顧皇家顏面,讓皇后把自己在宮廷里的一些行為自己給爆出來了,那他還有什么好猶豫的呢?

而對于大臣們而言,則是一陣的驚訝,許多本來已經準備發言的臣子都是一陣沉默,隨后把邁出的腿受了回去。

那可是陳國公啊!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他兩頭下注,但是當嚴晨信真正站在某一邊的時候,那震懾力也是驚人的。

他已經決定好了下場了么?

頓時,朝臣們陷入了寂靜,陳國公近些年雖然已經不如之前那么鋒芒畢露,但是畢竟也是勛貴的首腦,執掌兵權,門生故吏極多,在朝廷里的影響力,遠非一般大臣所能比!他這一站出來,勸退了許多人。

就連沈一貫,被反駁之后,也是再沒有說話。

當然,也不乏衛道士堅定地開口:

“中宮大位,豈能隨意動搖?些許錯事,陛下訓誡即可,以此廢后,未免太不妥當!”

“酒后杖殺宮女宦官百余人,此是有德行者的作為?如何母儀天下?”嚴晨信聲音淡淡的,反駁道。

那衛道士登時敗退。

無他,皇后所做的一些事情,確實難以稱得上是“德”、“賢”。

要是平時,大家裝聾作啞,維護一番皇家禮儀,過去了也就過去了,畢竟也是皇帝的妻子,殺兩個人難道還要她償命不成?但是一旦引起皇帝不滿,那就真的是極好的把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