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十七章 殺王振,對皇帝的教育

Hi,賬號:熱門:第十七章殺王振,對皇帝的教育夜間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寒夜吳歌:、、、、、

“你是說,陛下因聽到一個內宦說話而起立,并且還稱呼這個內宦為‘先生’?”

宮中,張氏聽著嚴鏗的話,臉上不由地出現了警惕與惱火的神色。

嚴鏗剛剛將關于王振的信息告訴了張氏,這令她幾乎出離憤怒了。

還“先生”?你一個內宦,怎配得皇帝如此稱呼,簡直是膽大包天!

而憤怒過后,便是后怕。

雖然張氏是一介女流,但是她也明白在大明朝,讀書人對于宦官是有多么的看不起,更知道沒有人會輕易地自宮。

明明已經有了官學教官的職位,卻能夠狠下心來一刀兩段,很難想象付出如此大的代價,他到底圖什么。

甚至可以說,這個人從入宮開始,便抱著不良的目的。

而他竟然能夠得嘗所愿,混到了皇帝身邊成為心腹,在內廷之中擁有極高的地位與聲望,這更加可怕。

“好一個王振……本宮這就去將他杖斃,真是好大的膽子。”張氏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眼中閃爍著殺意。

作為內廷之主,在這個后宮之中,除了皇帝,她掌握著任何一個人的生死大權。一住://.biquxs

“不,太皇太后,不可如此殺他。”嚴鏗卻阻止了她。

張氏的腳步停了下來,她疑惑地看向嚴鏗。

“陛下對王振的感情……很深。”

“若是當眾處死王振,讓陛下知道了,臣恐陛下心有芥蒂,反而不利。”

王振必須死,但是不能死在小皇帝的前面。

嚴鏗之所以把這件事告訴張太皇太后,也是因為在內廷之中悄無聲息地殺掉一個人,只有她可以做到。

他當然可以令群臣彈劾,從而逼迫小皇帝處死王振,但是這樣的話自己在朱祁鎮心里的形象怕是也會瞬間崩塌。

搞不好等到小皇帝掌權,自己反而會有不好的結局,他固然忠心輔政,但是也不能把自己搭進去不是?

太皇太后也是一樣。她掌管內廷,但是早晚也有還政的時候,要是朱祁鎮成年的時候她還健在,有這事情在,肯定是不會受皇帝待見的。

雖然不至于落得張居正一樣的結局,但是宮內的人,其實比外廷還知道察言觀色。

他總不能為了碾死一個王振,害得張氏晚年凄涼不是?

張氏點了點頭,她也是歷經五朝的老人了,嚴鏗一提點,她便是知道了利害,若是如此,那還真不能讓小皇帝知道。

“想必太皇太后自有妙法。”嚴鏗淡淡說道。

張氏臉上憤怒消失了,冰冷逐漸覆蓋了她那布滿皺紋的臉。

“受教了,陳國公。”她輕聲說道。

“本宮會處理好的。”

在結束談話之后,張氏立刻命人在宮中查找關于王振的相關資料。

雖然王振這個時候在宮內盡量低調,但是有些東西,也是瞞不住的。

張氏抱著得到的消息,越看越是心驚。

這個王振在宮內極受宮人的尊敬,而小皇帝對他的態度,更是不正常,幾乎達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再加上他本來就反常的入宮動機。

可以想象,一旦自己與陳國公先后去世,這個王振靠著朱祁鎮的敬畏,會在朝中擁有怎樣的權勢!

明朝的第一次宦官干政,說不定就會在此刻出現!

這次還是多虧了陳國公的警覺,才不至于導致大禍!

事不宜遲,張氏立刻叫來自己的貼身侍女,安排了一番。

自那天以后,為王振帶去飯菜的宮女,總會在一個角落偷偷掏出一個小瓶子,給他加點料。

剛開始的時候,王振什么事都沒有,依然活蹦亂跳。

然而不過是半個月之后,一天深夜,他便突然腹痛如絞,疼得在地上打滾。

御醫被喊來查看,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能開一些清熱解火的藥。

當然起不到作用。

他之后在病床上掙扎了小半個月,便在一個深夜,徹底斷氣。

內閣與六部的官員們得到這個消息,不由地也是哀嘆數聲,一個好宦官便這樣去世了,本來或許還可以輔佐陛下成就一番基業。

只能說王振的演技確實好,連三楊這樣的老狐貍都被他給蒙了過去。

如果沒有嚴鏗的話,有一天他真的能夠走到權力的巔峰。

可憐王振工于心計,卻沒想到,正是他的一番表演,雖然得到了諸臣的欣賞,卻也引起了嚴鏗警惕的心思,進而導致了自己的死局。

至于小皇帝朱祁鎮,他自然是很傷心的,好幾天都是茶飯不思。

差不多一個多月之后,他才慢慢地將王振遺忘。

又過了大半年,事件已經慢慢被人們所忘卻,而這個時候,嚴鏗才終于開始了自己的第二個環節。

“陛下,我給您講一個故事吧。”

在一天的教學之中,嚴鏗突然放下課本說道。

這是朱祁鎮最喜歡的環節,所以一聽到講故事,他的眼睛頓時亮晶晶的,趕忙豎起了耳朵。

嚴鏗微微一笑,開口道:

“漢朝的時候,有一個皇帝叫漢靈帝,他十一歲即位,就比您大兩歲。”

“他執政的時候,因為宦官服侍他,對他很好,于是他便把朝政大權交給了宦官們。”

“他甚至對其中兩個宦官說:‘張常侍乃我公,趙常侍我母’,而這兩個宦官與其余的一些宦官,共稱為‘十常侍’……”

嚴鏗就這樣繪聲繪色地把十常侍亂政的故事講了一邊,最后還總結道:

“漢朝之亡,雖是氣數已盡,然亦有宦官之禍,沒有他們禍亂朝綱,大漢至少還有數十年壽數。”

“魚肉百姓、賣官鬻爵之類的事情自不必說,他們甚至勾結黃巾叛軍,挾持皇帝,早已超出了為奴為婢的身份地位!”

“而一個皇帝,竟然認宦官為父母,靈帝也因此淪為笑柄,為千古帝王所不齒。”

故事說完,朱祁鎮臉上的表情卻是凝固的。他沒有像往常那樣蹦起來,或是詢問后續,或是說出自己的意見,而是靜靜地坐在那里,似乎是在思考著什么。

嚴鏗也不打擾他,而是慢悠悠地喝起了茶。

“陳國公,宦官,真的都是壞人嗎?”良久,小皇帝輕輕地問道。

不僅是今天的,嚴鏗前些日子,還特地教過一些唐朝的歷史,要知道那是宦官之禍最嚴重的朝代。

他還記得那一次,朱祁鎮被唐朝宦官肆意廢立皇帝甚至兩次弒帝的歷史給嚇得不輕,之后看宮中宦官的眼神都有些不對。

而今天這一次,終于引發了小皇帝的思考。

“不,宦官并不都是壞人。”

嚴鏗回答道。

(本章完)

友情連接:

小說相關推薦:、、、、、、、

《》是寒夜吳歌傾才力獻的一部情節蕩氣回腸,扣人心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