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一百零九章 馬和歸來

第一百零九章馬和歸來

詔書發下去之后,果然還是引起了一定的反彈。

那些歸附的部落,其實也習慣了中原王朝寬松的管理方式,本來以為這回和之前沒什么兩樣,只要獻上一個臣子的名號,就能夠得到朝廷的賞賜和庇護,何樂而不為呢?

現在這樣的條件,等于說剝奪了許多部落族長的權力,讓他們的權力僅僅比漢地官員們大上一些,甚至不如大明西南的土司。

他們當然不樂意了,就有人試圖聯絡韃靼,重新回到蒙古的懷抱。

但是既然已經歸附,那可就不是你想脫離,就能夠脫離的。

藍玉的騎兵瞄準了他們,開始了襲殺。

最后在數個小部落血的教訓下,大多數已經投降的部落也只好接受了這般嚴苛的條件。

他們派遣使者來到北京,向尊敬的大皇帝進貢,同時開始劃分各個府州的區域、派遣漢官。

不過大明也不是不給好處,從此明軍的矛頭不會再指向他們,反而還會將他們納入庇護之中,并且還向他們開放了互市,各種草原稀缺的產品源源不斷流入,明朝也借此獲得了許多優質的戰馬。

當然,弊端也是有的,這么苛刻的條件,這讓一些本來打算做墻頭草的蒙古部落打消了念頭,甚至開始與瓦剌、韃靼聯合。鬼力赤本來已經被打得叫苦不迭,都打算去汗位稱臣了,一見這架勢,寧可打游擊,也不愿意向大明服軟了。

畢竟這回大明動了真格的,這要是接受了,鬼力赤一下子淪落到和自己平時看不起的小部落酋長們平起平坐,這當然不能接受。

于是朱棣給草原增兵五萬,命藍玉繼續征伐。

不管怎么說,草原的形式一片大好。

在這種情況下,朱棣也很是心滿意足。

他繼續自己的北巡之旅。

此來北京,一是為了鞏固邊防;二來,是考察朱高熾這段時間的工作成果;三嘛,就是為了給自己挑一個好地方。

鞏固邊防,根據嚴鏗的建議,此后的作戰重心已經立好;北京城修繕得也很是不錯,這讓朱棣對朱高熾的印象好上了不少。

最后,就是給自己選擇一個長眠的好地方了。

他看中了昌平。

在一個依山傍水的寶地,朱棣站住了腳步。

“就選擇這里吧。”他輕聲對著身邊的宦官說道:

“如此,朕駕崩之后,也可以睡得舒服一些。”

“這座山,以后便更名叫做,天壽山吧!”

明十三陵,長陵的選址,就此奠定。

之后,朱棣又巡查了一番北地的防務,這才滿意地回到了南京。

但是一到南京,就有壞消息等著他。

“陛下,國庫里僅有白銀十四萬兩,其余盡皆耗盡,而各地賦稅還沒有到上繳的時候,國庫中,已經空空蕩蕩!”朝會上,戶部尚書站在朱棣的面前叫苦:

“就這十四萬兩,還已經預定了要送往前線充作軍費。現在多方都在向戶部要錢,可是戶部真的已經抽調不出白銀來了,還請陛下明察。”

朱棣一時無言。

他北巡雖然不是如同清朝皇帝下江南那般浩浩蕩蕩,但畢竟是皇帝出巡,也是耗資不小的存在。再加上各種事務同時運作,縱然朱高熾是政務的高手,也不能給他憑空變出這么多的白銀來,現在大明朝真的已經入不敷出。

“陛下!”就在這個時候,太子也站了出來,他那肥胖的身體里,卻發出了洪亮的聲音:

“征草原、通運河、修大典、建北京,每一項都耗資巨大,如此一來,朝廷如何承受得住?”

“前番正帝位之戰,已是山河破碎,大明百姓流離,陛下即位,正當是重整山河、休養生息的時候。天下百姓,也盼著陛下施行仁政,恢復洪武之繁榮。”

“陛下卻四處用兵,大量花費金銀、攤派徭役,兒臣說句不好聽的話,大明百姓,已是苦不堪言!”

“如今,交趾暴亂不斷,東南倭寇侵襲,正是多事之秋,陛下卻還如此耗費國力,使得百姓疲敝,國庫空虛,長此以往,必生禍患!”

“臣懇請陛下,停此等勞民傷財之舉,仿昔日文景之治,與民更始!”

此言一出,舉座震驚,朱高煦的臉上,更是露出了幸災樂禍的神色。

他比誰都清楚,這些東西在朱棣心里的地位。

其中征伐草原、修撰大典,更是永樂大帝心中掛念之舉。他雄心勃勃,要依靠這兩項功績,與古之帝皇比肩。

不是沒有臣子提出過意見,但是都是委婉地勸阻朱棣,先停下那么一兩件不重要的。朱高熾倒好,這一口氣,想要朱棣全部停下來,這要是不觸怒皇帝,那才令人感到奇怪。

哪怕他說的確實有道理。

這一次北巡,他的表現極佳,與朱棣更加親密,而這個時候大哥又不知死活地觸犯天顏,嘿嘿……

果然不出朱高煦所料,一番話說出,朱棣的臉色頓時不是很好看:

“北地邊患不平,則邊境永不安寧;遷都通運河,這也是千秋之計。朕做這些,也是為了你,為了大明的萬代!”

“兒臣當然知道父皇的良苦用心,然而如今大明赤字不斷,已不是大動干戈的時候!”

朱高熾梗著脖子,抬頭看向朱棣,一如曾經的朱標和朱元璋。

朱棣的臉色徹徹底底地陰沉了下來。

他知道自己花錢如流水,也知道自己兒子處理內政,但是這不是自己的兒子對抗自己的理由。

朝堂上,漸漸有了濃重的火藥味。

好在就在這個時候,有內侍打破了這凝重的氣氛。他急匆匆地奔到了殿上,大聲說道:

“陛下,陛下!欽差總兵太監馬和,已率領艦隊,抵達港口!”

剎那間,整個朝堂,便是一靜。

馬和回來得,可太及時了。

伴隨著馬和回來的,還有大批大批的異域物件。

“計有胡椒六千余壇,烏木二十船,龍涎香……”

聽著相關官員的奏報,朱棣臉上,喜色越來越盛。

這可不是幾百年后,在那個時代,胡椒等香料,在大陸是絕對的稀罕物,能夠賣上極高的價錢。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