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一百零八章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第一百零八章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嚴鏗聞言卻立馬擺手。

“陛下,韃靼、瓦剌諸部依仗馬快難以殲滅,我軍一旦深入大漠,怕是難以為繼。”他的頭搖得像個撥浪鼓似的:

“風險太大了。”

這一點朱棣也是知道,他沉吟:

“朕欲效仿漢武,驅除北虜,這樣一來,則大明邊境可安,也不用花如此多的軍費在這上面。墨林你看,若朕命藍大將軍統帥我大明精銳騎兵,效仿昔日衛霍,橫掃草原,徹底殲滅殘元,如何?”

他卻是與北邊的兄弟們打了幾十年交道,被這源源不斷的邊患弄得頭疼不已,也厭倦了無休止的入寇消息。永樂更是一個有遠見的皇帝,他已經可以看見,幾十上百年之后,北方成為大明心腹的樣子。

他想要一勞永逸。

那雙眸子里,閃爍著殘忍的光芒。

嚴鏗當即回答道:

“陛下如果聚合我大明精銳,有藍大將軍這般能征慣戰之將帥,又有順義、朵顏等善于大漠征伐的騎兵,再有我大明舉國之力相助,征伐草原,成功的概率自然是不低的。”

“但是就算您盡掃殘元,也難以真正統治北地。”

“我漢民以耕種為主要,無一人愿意北出牧馬,北方寬闊,就算開荒屯田、興建城池,沒有幾百年的經營,也休想將整個草原化為耕田之地。”

“更何況大漠風沙之地有許多,也不適合耕種。”

“昔日竇憲燕然勒石,匈奴西逃,可是然后呢?”

“偌大的草原,沒了主宰,立刻就會有新的人取代他們。”

“漢之匈奴、鮮卑,至唐時突厥,再到宋時蒙古……您看,草原,從來沒有缺少過主宰者,就算您將殘元勢力徹底殲滅或者驅除,臣敢斷言,甚至只需要十多年,又會有一個新的部落依托著草原強盛起來。”

“這是治標不治本的。”

“還是該以剿撫并用為主,這才是長久之道。”

朱棣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眼中閃亮著精光,一面聽一面點頭,隨后他又說道:

“既然這樣,便效仿唐時羈縻府州,如何?”

“羈縻府州倒也是一個辦法。”嚴鏗點點頭,唐朝這個羈縻府州,有效地統治了草原一段時間,但是也有弊端。

羈縻府州,本質上和明代的封王制度,差別不大。

唐的統治者還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響,并沒有徹底剝奪這些府、州的所有權力,他們的賦稅不需要上繳,都督的職位可以世襲,府州的長官們甚至還掌握著這些地方的兵權。

這在大唐興盛的時候,自然沒有什么問題。

然而僅僅過去四十九年,唐朝稍有衰弱,單于大都護府立刻爆發叛亂,二十四羈縻府州群起響應,不到五個月內眾至數十萬,突厥汗國就此成立,再次成為唐朝北部的大敵。

唐朝就好像給了他們猥瑣發育的時間和空間一樣。

所以,這一次,所有歸降的草原部落,必須做出改變!

“臣倒有一些建議。”嚴鏗面不改色地說道:

“唐時的羈縻府州,您也看到了,效果并不是很好,一旦中原衰落,則又為一大患,可以用,但不能盡仿古人。”“羈縻府州范圍內的部落,必須向大明繳稅,最高長官可以由部落首領擔任,但是臣下必須有一定數量的漢官。”

“兵權,決不能給他們,必須掌握在漢官手中。”

“他們要如同漢民一樣建立戶籍,上交官府。”

“他們還要定期來朝賀。”

“您不要像漢唐那樣給予他們大量的賞賜,所謂天朝上國的顏面,也就那么回事兒……正相反您要好好地利用這些歸化的部隊。”嚴鏗又壓低了聲音,笑得很陰險。

“你是說,一旦有戰事,便命他們抽調士兵協助作戰?”朱棣瞇著眼睛,半開合的眼皮中同樣閃爍著詭譎的光芒。

“然也!”嚴鏗一拍掌心:“不斷抽調部隊,消耗他們的精銳,讓諸部無力反叛……但也要注意分寸,不可調動太多羈縻部隊,否則諸部百姓必生怨言,則草原不穩。”

“在協同作戰時,我們也可以不斷地了解、學習他們的戰術,甚至化為己用或者創造反制的方式,并且利用戰功賞賜的高官厚祿,滲透他們的部隊、離間他們的關系。如此,就算最后他們生了異心,又有何懼?”

“好!”聞言朱棣重重一拍椅子的扶手,站了起來:

“這倒是一個好法子,如此一來,大明邊疆,至少太平數十年!”

“就按你說的,從這些歸附的部落開始實施!”

他沒有說始終的太平,朱棣在這一點上還是比朱元璋要理智的,他知道,沒有什么方法可以暢通無阻的通行百年。

生亂,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只要能夠將這個期限延長,就已經夠了。

其實,嚴鏗有更好的辦法。嚴凌在聊天的時候曾經跟他們提起過根治北方邊患的辦法。

只要一天,沒有完成對民族的整合與認同,沒有真正把他們視作大明的臣民,那么北方的邊患,便一天消除不了。所謂恩威并施,不過權宜之計而已。

然而大明現在已經很強盛了,要是北方的邊患再被徹底除去,千秋萬代不可能,但是跨過三百年那道坎兒了,卻是有很大希望的,這對他們有什么好處?

反正這個辦法,也能讓草原諸部至少安靜下來幾十年,不至于像原來那樣,永樂五征漠北一結束,到了宣德初年,北邊就又鬧起來了。

而且在原時空,五征漠北雖然浩浩蕩蕩,戰果也是不小,但是蒙古并沒有被傷到根基,這個時候就是提出了這種辦法,他們理你才怪,所以明朝才被迫使用封王、分化的辦法。

現在有藍玉在,橫掃草原不是夢。

于是朱棣向北地下發了詔書,曉諭各個歸順的部落朝廷的決策。

同時,他還給仍在草原的藍玉去了書信,闡述了中央的戰略理念。

這一切的基礎,還是要建立在大明可以把北方的諸部打疼,告訴他們誰才是這天下的王,才有執行力,不然哪怕是現在歸附的十幾個小部落,也未必愿意這樣做。

所以,在這封信的結尾,朱棣留下了這樣的一句話: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地址: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