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太上皇

第四十六章:誤會

“皇爺爺,你沒事吧,不要嚇麗質,母后說過,年紀大的人往往會得癔癥,而我們李家向來就有風疾,若是皇爺爺你真的走了,麗質每次清明都會記著給你”李麗質看到太上皇這副失魂落魄的樣子,頓時傷心的不行。

太上皇也到了日暮西山的年紀了,指不定什么時候就走了,也可能是一眨眼,眼睛一閉一睜的功夫。

“碎女子。”李淵沒好氣的拍了一下李麗質的腦袋,哼道:“你皇爺爺肯定比你活得長。”

他本以為說出這句話,李麗質就不會再哭了。

但是楞沒想到,李麗質反倒哭的更大聲了,嗚咽道:“母后說人到了彌留之際就會如此,皇爺爺你不要安慰麗質,不要安慰麗質,麗質不要離開你”

李淵:“”

咋和這碎女子說不清了呢?

“麗質,你暫且放心,皇爺爺最起碼這幾天是死不了的。”李淵鄭重看著李麗質,說道:“呸,說錯了,你皇爺爺身體好得很,再活兩三年還不是事情,肯定能熬到麗質出嫁的那一天”

“嗯,皇爺爺,麗質清楚了。”李麗質輕咬嘴唇,眼眶蓄滿了淚水,“麗質會好好的陪伴著皇爺爺”

從灞橋到皇宮的路程并不短暫,所以李麗質哭著哭著留靠在太上皇的肩膀上慢慢睡著了,睡的很安詳,偶爾眼角的睫毛微微輕動。

太上皇沒發現,從小看到大的孫女,忽然有種看她長大的樣子。

他讓馬車走的稍微慢了些。

回到皇宮已經是日暮時分,宮人想叫醒長樂公主,帶她回到紫宸宮面見長孫皇后,可是太上皇卻固執的讓馬車馳進了紫宸宮,將李麗質抱進了宮里。

李淵似乎明白,這或許是他最后一次這么抱李麗質了。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

古人談婚論嫁大多很早,在歷史上的李麗質也是十四歲嫁入了長孫家,而長孫皇后同樣也是如此,十三歲入了李家。

“公公”長孫無垢看到李淵抱著李麗質,將她放到了床榻上,欲言又止。

李淵搖搖頭,做出了一個禁聲的手勢,給李麗質壓緊了繡被,然后示意兩人到外面說話。

到暖閣外面,他開口解釋道:“麗質這碎女子和某送恪兒的時候,玩的太瘋了一些,在馬車上累的睡著了。

一眨眼,麗質也從嗷嗷待哺的嬰兒長大了,某作為她的皇爺爺恐怕這是最后一次抱她,今后的路還是要由她來走。”

“公公說的這是什么話。”長孫無垢溫婉一笑,柔聲道:“麗質就在這里,她也跑不了,還不是公公你想抱就能抱的...再說,麗質雖然長大了,但城陽和雉奴也出生了”

“是啊,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有人死去就有人活著,萬古不變之真理。”李淵感慨道,接著向長孫無垢說了一聲便告辭了。

他回宮還要和畫屏探討一下,如何做那些“情侶套裝”,雖然感覺有些怪怪的,但總歸是發明值,不拿白不拿。

而在一旁的長孫無垢聽到太上皇這句話,也愣住了。她想了一下,太上皇說的話沒啥毛病,可是這般話語在他六十三歲的高齡說出口來,立馬就有點不一樣了。

舉個例子,假如家里的老人突然不與菜市場斤斤計較,反而感慨人生的時候,做子女可能頓時就慌了。

“這.....應該是公公的無心之失吧,最近我還看他精神抖擻,一點也不像垂暮的老人。”長孫無垢心道,搖了搖頭拋開了腦袋里的想法。

過了片刻,李麗質揉著眼睛,打了個哈欠慢悠悠的醒來,看到長孫無垢的身影,開口道:“母后,早啊。”

長孫無垢嘴角微微抽搐,看著李麗質,顰眉道:“麗質,現在還是白天,只不過天快黑了。”

“天黑了?我這是睡過了頭嗎?竟然到了第二天的黃昏。”李麗質不情不愿的從床榻起來,穿著繡鞋。

“”長孫皇后。

“好了,好了,算是第二天,麗質你去送吳王時,都經歷過什么?“長孫無垢照例詢問道。

“沒啥事。”李麗質臉色微紅,不過天暗倒也看的并不真切,她想了一想,說道:“就是相互敘別,三哥當時哭了,說他恐怕幾年都回不了長安了最后,到了馬車回來的時候,皇爺爺有點奇怪,就很是蕭索,說什么他肯定比麗質活得長,會看到麗質出嫁的那一天”

“恪兒去了邊塞,這幾年確實難回來了。”長孫無垢點了點頭,認同道。

吳王李恪對太子承乾的威脅確實不容小覷,不過幸好她的兄長長孫無忌趁此機會補了一刀,盡管有些殘忍,但是為了承乾的太子之位,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長孫無垢正這么想著的時候,突然被李麗質后半句話嚇了一跳。

比麗質活得長,明顯自欺欺人,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跟孩子說這句話。

能熬到麗質出嫁的那一天

長孫無垢再結合之前太上皇那句感慨人生的話,驚呼道:“難道公公命不久矣,自知大限降臨,因此”

“不行,不行,此事我要與陛下說說,在公公的彌留之際,陪伴的時間長一些”長孫無垢嘆了口氣,也不管李麗質了,急忙朝著兩儀殿敢去。

大安宮。

李淵躺在藤椅上,打了一個噴嚏,喃喃道:“是誰在罵某,某向來與人為善,貌似沒得罪過誰吧”

畫屏在旁邊顰眉,沒好氣的說道:“道君,你確實沒得罪誰,這么難看的服裝怎么能制作出來?”

好吧,后世的那些情侶服裝在畫屏這個唐朝女子眼里,確實離經叛道,設計太過大膽,露的太多

雖然隋唐的風俗要開放許多,才有許多熒屏上露胸的宮女,以及馬震...可是這不代表他們能夠接受后世的流行服飾,畢竟唐朝女服也是延續了漢服,只不過再上面修修剪剪,更符合唐朝的審美。

而后世的無疑就和唐朝的服飾接不上軌。

“其實也不一定非要這樣”李淵腦海思緒飛轉,提出了一種意見,“我們可以在服飾上改變一些,符合情侶觀念,然后民意調查,成為大唐時尚界的香奈兒。”

發明東西,就是為了竭盡所能的去賺錢,不然意義何在?手機用戶看請瀏覽.shuhuangge./wapbook/39151.html,更優質的用戶體驗。

熱門新書推薦

②如果您發現,而書荒閣又沒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