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太上皇

第四十章:外放諸王(三)

“恪兒,你的意思如何?是否改封國?”李世民揉了揉太陽穴,有些略微傷感。

他有點矛盾,既想李恪答應下來,又不想他答應。

去邊疆那是赤裸裸的受苦,哪有江南的風光好。但是他由希望李恪剛才的豪氣不是虛言

“恪愿往邊疆,鎮守邊塞,威懾番邦。”李恪抿著薄唇,站起身,拱手道。

前路迷茫,荊棘攔路,他只需一把利劍,劈砍出康莊大道。

“很好,很好。”李世民含著笑意,從衣袖掏出一張小紙條,輕聲念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此詩乃是太子所做的出塞詩,用以贊揚此次征滅突厥的將領,恪兒你素來英武,亦可做太子你大哥,乃至朕的飛將軍!”

“臣等多謝陛下、太子褒贊。”李靖等將領道謝道。

剛才番邦使臣還在之時,太子并未拿出助興詩,他們還以為太子江郎才盡,才思枯竭,卻是不曾想做出如此慷慨激昂的詩句。

李世民頷首點頭,看著吳王李恪,心里突生有些不舍,但是隨即還是狠下了心,開口道:“傳朕旨意,改吳王李恪封地安州于”

他想了想,東突厥雖然已經被滅,但仍需邊關將領鎮壓,他的本意是想成立漠北都護府,他想想想還是靠皇子和邊關將領一起比較穩靠些,而在遼東的鐵勒、高句麗、奚族、室韋、契丹等部落長年襲擾邊境,派遣這里在穩妥不過。

“改吳王李恪封地為豐州,領幽州、定州、鎮州都督,可開府建牙,統三折沖府,每府千五人

非朕親詔不可歸京!”

他仍舊強調最后一句。

唐代的王分為親王和郡王,一般來說只有李唐宗室才能受封為王,親王和郡王的區別是一字與兩字。例如李孝恭的爵位就是河間郡王,而衛國公李靖攜滅突厥的功勞,但仍舊還是國公的爵位。

不過唐代的親王和漢代來比,含金量就大大不如了。歷史上的李恪受封為吳王,實封只有八百戶到一千戶之間,算是一個貧困縣,甚至不如漢代的萬戶侯的十分之一。劉邦的長子劉肥受封齊王,實封五十萬戶,其他的王爵大多也都在幾萬戶左右。

但是唐朝的親王還是很慘的,雖然有封地,但并不直接管轄封地,只能收取賦稅。

其實歷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曾經想過給諸位皇子封地立國,但是被朝臣勸阻,最終沒能成功。

而現在的李恪則是實封豐州,大概在內蒙的北邊,雖然看起來不錯,至少封國了。可豐州向來就是苦寒之地,處于邊塞,曾經一度被突厥所占,簡直是艱苦不能再艱苦的地方。

換而言之,就相當京城的一個廁所和西藏別墅的區別,相信大部分人寧愿選擇廁所。

正因封國的情況如此艱苦,所以在場的文武百官都沒有提出異議。

日落黃昏,太上皇并沒有回到弄竹閣,而是重新在大安宮住下了。

大安宮,一處偏僻之地。

“皇爺爺,你帶恪兒來此地干什么?”李恪略感無奈,他再過七日就要出長安,恐怕一待就可能是好幾年。

這段時間,他要和母妃、小明月等等人好好告別,記住她們的模樣。

時間很緊。

對于皇爺爺的安排,李恪心里也是五味雜陳,不過他相信皇爺爺是為了他好。換句話說,在長安他真的一點機會也沒有,父皇雖然對母妃很寵愛,但相對于長孫皇后,那真的就差的遠了。

更別說,太子和魏王那個不如他了?

“有你皇爺爺某在長安,還能讓你吃虧?”李淵微微一笑,看著李恪稚嫩的面孔,有點不勝唏噓,十三歲的年紀放在后世也才初二吧,可是李恪就要前去鎮守邊塞了。

他搖了搖頭,在走廊拉著李恪的手,邊走邊說道:“皇爺爺的醫學院里面分為文理科和醫科,其中的理工科,恪兒你了解多少?”

李恪微微皺眉,他在醫學院待的時間不短,但是對于醫學院的分科他卻是從未聽聞,或者說外界很少聽聞。

看到李恪臉上的疑惑,李淵解釋道:“醫學院的分科并不對外界宣明,在里面的學生學的東西都一樣,只是側重點有些不一樣。貞觀元年在曲江池豎立的格物致知碑,到現在過去了三年,誕生了新穎的琉璃燒制技術,某稱呼此種透明琉璃為玻璃,它就是學生們研究發現的。

而在長安街頭新興的用豬鬃毛做成的牙刷、牙膏、肥皂等物,也是醫學院學生研究出的成品,這些商品所創出的經濟效益支撐了醫學院的再次發展。”

太上皇明白,科技的進步不是靠他一個人就能成功的,而他又不能放棄發明值,又不能輕易暴露,只能提供點子,動手操作掛名的還是醫學院的學生。

有時候,后世的生活用品只要太上皇點醒一句,開一個頭,那么無數腦洞、點子就會跟著格物致知碑的獎賞不斷爆發出來,太上皇只需要選擇正確的就行。

“皇爺爺之意?”李恪疑問道。

李淵嘴角微微勾起,盯著遠處亮著燭光的宮殿一笑,說道:“在醫學院有大量的寒門士子,他們科舉上升無望,某的意思就是恪兒你在豐州站穩跟腳,從而大量招攬這些人,要知道他們可比單純的兵勇組成的軍隊強多了!”

他又想了想,說道:“有時候工匠制造的投石車等等器具,那些理工科的學生都會制作,并且制作的更為精良,而最重要的是醫學院的學生都受過最基本的軍事訓練”

現在的皇家醫學院大概有一千五百左右的學生,他們的學歷都算是大唐頂尖的,而且在醫學院的他們不僅僅要學習四書五經,還有學習最基本的算術、兵法等等。

在軍隊中,普及教育有多么重要不言而喻。二戰橫掃歐洲的***德國,他們的士兵至少是高中學歷。紅軍招募新兵的時候,都會有老兵帶著新兵認識寫字

只要醫學院的學生能過去十分之一,那么就足以在軍隊擔任基層軍官,那么這支軍隊的戰斗力可想而知。一堆拿著最高學歷的西點軍校畢業生怒懟苦哈哈的蠻夷小伙伴,那不是打戰,而是碾壓!手機用戶看請瀏覽.shuhuangge./wapbook/39151.html,更優質的用戶體驗。

熱門新書推薦

②如果您發現,而書荒閣又沒有更新,請聯系我們更新,您的熱心是對網站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