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太上皇

第一百章:池底之魚

看古文,就上文學度

正文卷

(文學度)

一望無際的曲江池,碧波蕩漾,在古樸的渡頭上,有一葉扁舟緩緩的開向池中央。

扁舟約莫兩三步長,有些狹窄,只有馬周與李淵兩人相對而坐,在扁舟的側面,放著兩根綁好魚浮的魚竿。

不時有幾只孤鶩浮光掠影,碧波下的錦鯉也是不是浮現水面

“院長.此舉有點太過偏袒那些豪富子弟了,雖讓評判權交給百姓,可世家門第的威望在百姓心中那也是根深蒂固的,周寒恐怕難有勝算啊!”

說罷,他頓了頓聲,周寒在今日認了他當老師,他怎么也該給他做主,于是再次說道:“河東、江南這等遠的士族暫且不說,就以城南杜陵的杜家為例,平素在鄉間多有恩望,少陵塬上打柴的樵夫賣其他百姓是二十文錢,可到了杜家卻寧愿不要錢也要送給杜家!

若是有人鼓動百姓,念著以往的恩情,此局周寒必敗,到時醫學院就真的毀了!”

“馬先生,你的目光還是太淺,且看曲江池的池水,你我目光所及也不過三尺之間,然而池下的魚兒呢?莊子曰: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也!池底下的魚兒目光可觸及整個湖底,然而它們又是井底之蛙,曲江池雖大,卻不如曲江坊之大,更不如長安之巨!”

李淵呵呵一笑,奮力拉起竹竿,一尾金紅相間的鯉魚便入了竹簍。

“長安?”馬周皺眉沉思,不慌不忙的將濺到臉上的湖水擦干,意味深長的說道:“院長是指朱雀之內?”

朱雀門便是皇宮正門,朱雀大街便是長安城內東西二城的分界線。

說到此,馬周一驚,抬頭看太上皇臉上人畜無害的笑容,頓時心中微寒,院長這太上皇是甩鍋給當今陛下啊!

世家與寒門之爭在朝廷已經漸露苗頭,尤其是皇帝陛下欲想在今秋九月舉辦科舉可現在出了這檔子事,鬧到了長安人眾皆知,那么朝廷上下必然十分關注到底兩方代表誰能取勝?

若是周寒沒有取勝,那么丟的不僅是他的臉,更是寒門、朝廷的臉面,到時候世家反對科舉,或者想借此打壓下科舉的苗頭,也似乎有了借口

這也是馬周心里微寒的原因,他只看到了三步,而太上皇已經看到了科舉,想來故意將小小沖突升華,也是他的一個計劃?

那么這個計劃到底是什么?重奪皇位!?

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然而他馬周緊繃的臉色漸漸舒緩,等扁舟停岸,看向竹簍中掙扎的錦鯉若有所思,心里暗忖道:“某正如這小小的錦鯉,雖暢游在池底,但所見者也不過幾丈方圓,故為權貴所釣,可這魚是成為宮廷盛宴還是閭里粗調,卻是某自己尋餌的!”

他所賴者,非是中郎將常何,常何只是一個小小的踏板而已。但入了醫學院,便要終身打上醫學院的印記,只因為醫學院的院長卻是太上皇!

待馬周走后,茗煙從李淵手里接過竹簍,同時也告知他聽濤閣的那幾名士子已經趕往長安西市,正在書肆花費近百貫找人大肆抄錄他們的投書

“君子可欺之以方,周寒勢單力博,民間評選幾乎敗局已定。”李淵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他在聽濤閣做的這個決定,成功讓他急流勇退,但實際上也將周寒陷入了更危險的境地。

換句話說,李淵成功的將他自己摘了出來,讓周寒與那些世家子開撕。誰讓周寒是窮孩子呢?而世家子是天之驕子,站在幕后李淵尚有余力可以周旋,可是站在第一線,那么攪動的波瀾太大了,足以動搖大唐的根基!

而解決矛盾的方法就是制造矛盾!

那些豪富子弟擁有的人力、物力、財力都不是區區周寒能比的,對于世家子近百貫千也只是毛毛雨,可對于周寒卻有如天塹!

而當今能也只有皇家才能與你相抗。看似評判者是百姓,實際卻是深居兩儀殿的李世民!

次日早朝結束后,大殿上僅有幾位重臣留了下來。

蕭瑀率先站了出來,他前些日子遷為刑部尚書,而刑部衙門臨近長安西市,倒是第一得到昨日消息的,一拱手道:“老臣有事啟奏,昨日老臣路經西市時,發現西市的書肆人潮涌動,還以為又有傳世詩作誕生,今年駱賓王的《詠鵝》和太子的《憫農》皆另老臣感嘆盛世必有英杰出,所以派遣下人前去詢問,這才得知”

他皺了皺眉,有些厭惡道:“老臣這才知道,原來是曲江坊醫學院的幾名學生用金購買書肆所有紙張,用以抄錄所寫文章,一篇十文錢,短短一下午,竟抄錄有千數。

抄錄的文章卻用于分發給西市的百姓,求其在西市門口評判優劣,所花金財靡費,如此好以奢侈,國將危矣!”

接下來剩下大臣你幾言我幾句,坐在上面的李世民終于明白了西市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曲江坊的皇家醫學院在西市門樓上張貼了五篇文章,在其下面各放了五張漆木桌案和幾疊白紙。

西市來往行人只需要按下手印就可以評判到底那篇文章誰優誰劣,優則用印泥在白紙上按三下,中等兩次,劣等一次。

“諸位士子理當閉門造車,如此靡費錢財,爭強好勝,于醫學院有何益處?于天下有何增益?實乃助長奢靡之風,老臣請陛下親自圣裁,不可惡以風俗!”高士廉深深一拜道。

貞觀初年,百廢俱興,朝廷上下莫不是崇尚節儉,可是醫學院士子相斗,明顯太過鋪張浪費!

長此久往之下,上行必有下效。

奢侈斗富的事情不僅顯見于西晉洛陽的金谷園,更會在長安卷起一場風暴。

可杜如晦卻微微整了整衣炔,笑道:“朝廷諸公擔心的有點早了,這不過是少年意氣爭斗罷了,非但不會引起奢靡之風,反倒會開啟民智。強行制止的話,豈不如周厲王時鎬京國人道路以目?

某認為,朝廷只要保持公正罷了!”

說罷,杜如晦平淡的目光露出幾率鋒芒,爭斗的士子大多是長安豪富,與他杜陵杜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但他倒也不會那么蠢的直接表明心跡。

是的,只要公平罷了!

公平!?文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