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的歷史階段,寫過兵書的人其實已經不少,像是姜太公的《六韜》就很有名,另外像是老子寫的《德道經》某種程度上也能算是兵法,再來就是孫武獻給吳王闔閭的《兵法十三篇》肯定也是一部兵書。
那一部《太公六韜》暫時還沒有流傳度,要到姜齊被田氏所取代,姜姓呂氏幾乎被斬盡殺絕才讓《太公六韜》被流傳出去,得到了的人很多,能用得好的人卻是不多。
孫武將《兵法十三篇》獻給吳王闔閭,得到了極大的贊賞,后面才能得到重用。
這部《兵法十三篇》是怎么流傳到后世很不好說,當今卻是只有極少數的人看過。
而《兵法十三篇》其實并不是后世的那一部《孫子兵法》,一個說法是有人將孫武和孫臏的兵書進行了合編才有了《孫子兵法》的誕生。
智瑤寫的兵書沒有多么玄乎,更多的是寫下自己對于練兵的想法,對于戰爭的暢想一點篇幅也無,暫時沒有寫到“地形篇”的部分。
所以,智瑤正在寫的兵書更趨于《練兵實紀》的類型,后面他還會加入軍隊所需的器械,諸如單兵武器的刀、盾、矛、戈配置,需要多人合作操作的床弩、車弩、投石車等等,從而絕對會涉及到陣型的研究。
按照那個發展,智瑤寫出那些著作之后,大概是會搶了戚繼光的活,《紀效新書》、《練兵紀實》、《武備新書》會被先寫出來,等智瑤參加的戰爭多了,會再寫一本類似于《蒞戎要略》的書。
如果智瑤將那些著作寫出來,尤其是在春秋晚期完成著作,說什么也不會少了一個武廟的位置吧?
銆愯璇嗗崄騫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榪戒功app錛屽挭鍜槄璇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誨惉涔︽墦鍙戞椂闂達紝榪欓噷鍙互涓嬭澆銆/p
差不多來到春暖花開的季節,智瑤將自己寫好的兵書整理了一番,來找到智躒了。
“祖,此些乃是孫近日所得。”智瑤將放在盤子里的書籍放在智躒身前的案幾上。
智躒知道智瑤近期在寫書,大體上也知道是在寫什么,明面上沒有任何干涉,暗地里則是無比關注。
因為智瑤沒有想要寫太多玄乎的東西,再加上暫時并沒有定稿,肯定是不會有正兒八經的“序”啦。
不過吧,書籍的第一頁寫著這么一句話: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一句話直接將智躒給鎮住了,臉色肅然地看了一眼等待品鑒的智瑤,點了點頭才繼續往下看。
第二句話是: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智躒對于國家強大好戰會滅亡有點不以為然。
晉國就是從一個小破國家一再征戰,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戰爭,滅掉諸侯數十才有了基本盤,隨后一次又一次擊敗諸侯才獲得霸主地位。
這個跟春秋時期的特殊環境有關,國家與國家交戰都是奔著很實際的利益而去,輸了自然是大虧特虧,贏了則是必然獲取利益,能打贏就越打越強顯得很自然。
輪到戰國階段也是那樣,交戰不是為了道義,打贏則是必然有其收獲,虧本的買賣反正不會去干。
當然了,諸夏內戰的話,打下哪一塊地皮都能經營,哪怕短期內沒有獲得利益,長期利益肯定是有。
輪到了大一統時代王朝基本盤已經固定的對外戰爭,用兵的相關逞能太大,可以獲取的利益卻很少,對外進行戰爭自然而然也就很難獲得馬上能夠看見的收益,再加上沒有耐心或眼光去經營新得到的地盤,肯定是認為虧本了。
有那么些蠢貨就光看到了虧本,沒有想過將敵人打跑本身就符合國家利益,死盯著戰爭投入的成本,沒有看到獲取到的政治聲望以及保證了國防的需要。
有一個說法是西漢就定鼎了諸夏的勢力范圍,后面的朝代所能夠長期占領的地盤太少,認定的是占領的某地不適合定居。
那么,西漢時期的南方是個什么模樣?其實自漢武帝開始銳意進取,數代大漢天子揮兵占領的閩越、南越、東甌、夜郎、滇國,哪一個不是蠻荒之地呢?還不是經過數代人的開墾,慢慢才變得適合居住的嗎?
西漢到東漢可以打下蠻荒之地進行經營,怎么到了其他王朝就不行了呢?比如很多王朝一度統治的交趾,它就被包括西漢、東漢在內的好多王朝占領過,有意思的是交趾在西漢和東漢掌控下很平穩,輪到其余王朝去統治則是變成了麻煩,更有好些王朝主動將交趾給放棄了。
道理很明白地就擺在那里,只要戰爭能夠打贏就必然會獲利,區別在于馬上能看到收益,還是需要時間來進行經營。因此并沒有絕對的蠻荒之地,有的只是沒有耐心或決心,找到正確的方法去進行開發。
以春秋時期的現實環境和國與國的相處方式,智躒覺得書籍的第二句有點多余,甚至是一種敗筆。
國家的強大是靠打出來,不是以經濟方式來進行獲取。關于這點可以在齊國和宋國身上找到證據。
齊國在經濟領域一直強于天下諸侯,有武力作為保證時期成為霸主,武力下降了還不是就那樣。
宋國就更加干脆,生意做得再好,國際地位也就那樣,一有楚軍壓境就各種抓瞎。
當然了,不能說經濟強大沒有用。
晉國沒有入場之前,宋國至少跟南方霸主互相糾纏了數十年,其余被楚國盯上的國家則是陸陸續續被吞并了;齊國要是沒有強勁的經濟實力,怎么一直能給稱霸的晉國搗亂,乃至于在田氏代齊之后可以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智躒是晉國人,還是身份很高的一名晉國人。他認定武力才是一切的思維很正常,只因為晉國就是憑借強大的武力在鎮壓其余列國的。
“唔……”智躒想了想,還是決定先看完再跟智瑤好好地講一講那個第二句有沒有必要留在書籍上。
另外一點,智躒對智瑤開始在寫書是一種極度驚喜的心情,尤其是智瑤的年紀還那么小。
智瑤所寫的著作,第一篇就講了對兵源的挑選,闡述兵源素質的重要性。
因為現在是春秋時期,能上陣作戰的群體就那么些,他們本身也是職業軍人,其余的素質不用操心,年齡方面的要求比較關鍵。
“二十歲以上者,二十五歲以下者,皆為最佳?”智躒對這個進行意見保留。
他們這種老將不是完全忽視軍隊年齡層的重要性,同時清楚年紀太小或太大對戰斗力會有影響,但是納賦的群體就那樣,很難去做刻意的追求。
智躒很認真地繼續看下去,看到智瑤闡述二十歲到二十五歲士兵的身體素質以及思想的優勢,仔細想了想很難不去認同。
男性會在二十二歲的時候身體大致上發育完成,他們在二十歲到二十五歲正是最有干勁的年紀,比較難得的是思想上面也相對純凈。
事實也是那樣,年齡太小身體暫時沒有完全發育,年紀大經歷一多想法也就必然變多。
所以吧,現代軍事專家認為二十二歲到二十八歲是當兵的最佳年紀,不止是考慮到身體方面和對知識的吸收,其實跟沒有太多閱歷也有極大的關系。
智躒暫時停下來,問智瑤,道:“二‘旅’皆在二十歲、二十五歲?”
老智家當然能湊出那種年齡層要求的三千名士兵,只是多少還算是有點難度,怎么說服那些家族是一個關鍵,尤其是形成編制之后要長期聚在一起訓練。
智瑤因為不清楚智氏的總人口,人口構造也不了解,打算集結三千人一塊訓練都算是一個保守數字,數量能更多自然是最好了。
“一‘旅’可否?”智躒問道。
老智家有多少人口呢?沒有大肆兼并中行氏之前,不包括內戰后對范氏小范圍的兼并,以及吞掉一些中小貴族,不含奴隸在內的人口數量大約是三十萬左右。
內戰打完了,不止在國內兼并多個家族,對外也獲得了一些城邑以及人口,老智家的人口數量激增到約六十五萬的樣子?
等于說,兼并中行氏獲得的人口是智氏本身人口的數量,再從范氏那邊獲得兩三萬人,剩下的來自對獲取鄭國和衛國城邑的增加。
如果是在戰前與中行氏合并,不算范氏、衛國、鄭國的獲取,智氏的人口不會只是六十五萬,也許能達到七十多萬。這個是因為中行氏本身很強大,一波內戰反而損失了大量的人口。
那么,智氏都已經有六十五萬左右的人口,怎么集中三千名二十歲到二十五歲的男性還顯得比較困難?因為要集中起來的是職業軍人,不是什么普普通通的男性。這些被集中起來的人,他們基本有自己的家族,還是擁有納賦資格的家族!
老智家抽調了三千人給智瑤,等于說失去了三千個可征調的家族,并且因為是長期處于服役狀態的關系,三千個家族等于是履行了納賦義務,沒有爆發戰爭的狀態下,智氏是無法向他們收稅了。
“二‘旅’最佳。”智瑤看出智躒有難處,還是秉承自己的堅持。
“也罷。”智躒早決定無條件支持自己這個孫子,稍微掙扎決定咬牙將事情辦了。
得到允許的智瑤顯得很高興。
他有高興的理由啊!
三千人規模的軍隊不算多,要是他們進行了良好的訓練,再擁有很jing良的裝備呢?
“三千越甲可吞吳?勾踐依靠三千jing銳打崩了可以稱霸的吳國。我有三千jing銳,背后還有整個智氏,能做到哪一步?”智瑤對未來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