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閣老

第二十二章 定海縣試(上)

№Ⅰ手機用戶請訪問:№Ⅰ

三日轉瞬即逝。

約莫五更天,徐言便早早起床洗漱。

匆匆用過早飯便該出門赴考了。雙喜早已將考籃準備好,十分憂傷的看著徐言。

“少爺啊,這還是你頭一次這么早起床,真的不會困嗎?”

徐言差點背過氣去,翻了翻白眼道:“少爺我就這么不中用嗎?”

心道一定是原先徐言留給小書童紈绔子弟的印象太深刻了。

“不是不是,我便那么一說。少爺你一定要努力啊!”

雙喜眨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說道。

定海縣并不大,考生自然也不多。

徐府距離縣試考點縣學很近,走路便能到。

饒是徐言說自己去便行,小書童還是執拗的要跟著,說這是夫人的吩咐。

徐言直是有些無奈,苦笑道:“那我們出發吧。”

這還是徐言第一次去縣學,作為官學只有獲得秀才功名的讀書人才有資格在里面進學。只不過如今官學式微,許多考中秀才的生員也最多每日點個卯,并不真的在其中學習。相較之下,民間書院是他們更愿意求學的地方。換言之,縣學只是一塊跳板。

等徐言來到縣學前時發現已經聚集了不少考生。放眼望去其中既有十余歲的少年,也有不少已經而立不惑的老童生。

他大致數了數,參考的童生大概在幾百人,遠遠不能和那些動輒兩三千考生的大縣相比。

考生少當然是好事,競爭對手少脫穎而出的機會就大,加之定海縣文教不盛,徐言要想通過縣試自然不難。

縣試的主考官是縣令,題目皆是其一人所出。徐言此前倒也搜集分析了幾篇趙縣令寫的文章,想從中摸出其個人好惡。雖然未必一定準確,但多少有些幫助。

見人到的越來越多了,衙役們開始命考生分成幾列排好,準備查驗身份進入考場。

徐言從雙喜手中接過考籃,輕聲吩咐道:“你便先回去吧。”

徐言被分到第三列,與他的族兄徐椯恰巧分到了一起。

徐椯顯得很興奮,沖徐言擠了擠眉道:“秋哥雖然年紀輕輕,但看這泰然自若的樣子想必已是胸有成竹了吧?”

徐言淡淡道:“族兄說笑了。”

約莫過了片刻,終于開始放人了。

衙役們檢查的很仔細,故而過了很久才輪到徐言。

縣衙的衙役早就認識這徐小郎君了,對其態度自然極好。一番查驗考籃后便把徐言放了進去。

在開考之前還有最后一個環節,就是趙縣令訓話。

訓話內容自然沒什么營養,無非勸學云云,但流程是一定要走的。

眾考生耐著性子聽完趙縣令訓話,總算可以準備考試了。

縣學明倫堂是肯定容納不下這么多考生一起考試的,故而衙役們早早就在縣學之中搭建了簡易的考棚。

這考棚自然不如屋宅舒服,但遮陽避風還是沒問題的。

徐言按照衙役的指引來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定,將考籃放下,筆墨硯臺悉數取出。至于考卷早就被提前放置于幾案之上。

接下來就是等待公布試題了。

為了防止作弊,考題是不直接寫在卷子上的。而是等眾考生全部坐定后,由書吏寫在木板上再舉起來在考棚間走動公示。

第一道題是四書題,題目是道之以政。第二道是五經題,要求考生從易經、春秋、禮記、詩經、尚書中挑選一道。徐言的本經是詩經,自然挑的是詩經題。最后一道題目則是試帖詩,這玩意是徐言最擅長的。

他不緊不慢的先把三道題目抄在草稿上,然后深呼吸平復心情。

時間是足夠的,但徐言準備給四書題留出最多的時間,因為這是決定考試成敗的一題,可謂至關重要。

靜心凝神,且來分析題目。

此題出自《論語》: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意思很簡單,以政事領導民眾,是居上臨下,雖是法制禁令,效果不能深入人心。

這當然有下句,下句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孔子通過對比法治、禮治對比,肯定了禮治。主張以禮治為本,以法治為末。

在杭州時,緒山先生讓徐言練得最多的就是破題。是以他如今對于題目的切入很有想法。

細細思忖片刻,徐言提筆寫道:圣人論治,而辯其應于心跡焉。夫政刑可以暫約其民,此跡應禮可以漸洽其民,此心應也。知此可以論治矣。

簡簡單單兩句話,將圣人討論治國之道引到自己對于此事的看法,可謂精妙。

破題之后,接下來要寫的便簡單了,徐言醞釀一番,提筆揮毫一氣呵成。

“想昔夫子之意,凡為治者,與其禁民為惡,不若教民為善。蓋民不自知其惡,感而心乃愧焉。

嘗試較之,政刑也者,所以禁民為惡之具也;

德禮(也者),所以教民為善之具也。

其初同開道之,其次同整齊之,而其究不同者。

有如道之者以政乎,齊之者以刑乎?曰惟是國家之科飭,而斷行之,以此苛察為治體,以整頓為治功,期旦夕而考民也。為之民者將必苦其操切,習以規避,以其跡逃吾政刑之及,意伺吾政刑之弛,彼其兢兢焉有所不為也,姑以此為奉君上之事,而于其身心若其不相與然者,謂非恥之一念喪乎?蓋上修政而下以其耳目承之,上修刑而下以其形骸承之,上下相羈束以成此治也。

有如道之者以德乎,齊之者以禮乎?曰惟是生民之受中潛修而昭錫之,以此表正為治體,以風勵為治功,需歲月而觀民心者也,為之民者將必樂其薰陶,漸自開悟,不甘與吾之德禮為二,且思與吾之德禮為一,彼其慈慈焉有所為也,直以此為吾身心之事,而于君上不當有煩焉者,孰非恥之一念生乎?蓋上修德而下始知有其性,上修禮而下始知檢其情,上下相夾恰以成此治也。

要之政示民以所不可有,德勛民以所固有;

刑治民于其所己著,禮防民于其所未形。

兩者外遏之,故禁雖嚴而不入;

兩者內觸之,故教雖寬而自孚。

察察之治,不可以語淳淳之化,蓋無恥有恥,心跡之判久矣。為治者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