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救世主

第19章 來早了

第19章來早了

第19章來早了

黃廣裕的國美品牌,歷史上從做局到收網,前前后后也花了一年有余。

而且黃廣裕還不算100徹底做局,而是市面上確實有人仿冒國美電器的牌子,黃只是順水推舟煽風點火,把這個“被仿冒”的聲勢、范圍鬧大一點。

所以,即使費雯清和顧誠在意向上達成了一致,那么龐大的案子,顧誠不等個一年是不可能有結果的。按照常理,YY要想搶過國美的“國內第一凌駕于工商總局規則之上的馳名”聲勢,已經是不可能了。顧誠估計能在2004年底之前搞定這一切,已經算不錯。

幸好,顧誠并不是司法界的人士,對于能不能搶到“第一個鉆XXX法律空子”的名頭并不是非常介意。

而且按照費雯清后來給顧誠分析的細節,相比于國美這些搞實業的而言,YY最大的優勢就是知名度。

歷來馳名商標即使走司法認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除了“商標經營使用年限”這個硬杠子可以比通過工商總局行政認定時松一松,其他指標的嚴格程度依然照舊。銷售額10億絕對不能少,產品/業務必須覆蓋全國所有省份也是肯定的。然后就是各種證明域內影響力和被仿冒的范圍和力度。

一般來說,搞實業的最缺的是影響力范圍證明材料,比如當時法院常用的兩個指標:“XXX商標字樣時,能搜到幾條結果”,“谷歌搜索XXX商標字樣時,能搜索到幾條結果”。

搜出來結果越多的,對于法院認定馳名幫助越大。而按照這個標準,互聯網企業是先天性比搞實業的有優勢,因為互聯網公司的商標特別容易在網上被提到。

而互聯網公司的短板,往往是營業額——國美電器03年就輕松80多億銷售額了,距離馳名的硬杠子10億早就超出不知多少,加分很多。

歷史上同期的互聯網公司中,只有陳天喬的盛達靠“傳奇”網游的火爆燒出過這么多銷售額。至于其他BAT,如今都還在擴大陣地賠本賺吆喝,營收收入可憐得一逼。之所以騰云要到2008年才馳名,就是因為馬騰從06年開始才沖上了“Q幣年銷量破10億”這道坎、到08年才堪堪攢夠“連續3年品牌銷售額破10億”。(司法認定的時候不要求連續年數,只要當年過10億。)

不過這一點,在顧誠身上就完全不叫事兒了——雖然“傳奇”的銷售額是屬于顧誠名下另一家公司“傳奇娛樂”的,和YY毫無關系;而且YY的網絡側業務這半年多來幾乎沒有銷售額。但顧誠的YY品牌MP3可是和互聯網產品使用同一商標的,688一臺的MP3,出貨200萬臺就夠指標了。

03年的線上商務還不太發達,光靠叮鐺網官網上賣MP3,以及在淘寶上開官方旗艦店,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如今顧誠還讓公司聯絡了不少線下的實體店,主要是各地的數碼城,線下渠道要賺差價,因此這部分銷量至少要留出20的折扣給經銷商,YY電子的實際開票出貨價有可能是500塊出頭。但湊指標應該還是夠了。

捋順了這么一大串脈絡,聽費雯清一點一點把整體解決方案的要點剖析清楚,顧誠總算松了口氣,可以在這樁事情上做個甩手掌柜了。

無論是運作馳名,還是普通的繼續炒作品牌價值,他都交給了劉慧這個“導演”和費雯清這個“編劇”去全權負責。

而一旦這一切運作下來,YY的商標可以成功馳名的話,不僅YY電子的MP3可以得到保護,YY網絡科技的軟件同樣可以沾光。

或許互聯網界的同行們此前一貫淡化馳名的重要性,但那只不過是因為圈子里大家都是“只做流量不做業績”、“崛起飛速來不及積淀品牌深度”而不得已為之的。

一旦顧誠鉆了這個空子,他完全有把握成為唯一一家依靠司法認定這個法律空子成功馳名的互聯網巨頭。到時候他有別人沒有,這方面的宣傳攻勢就能進一步加大,利用

更有甚者,顧誠后世是知道蘋果的IPHONE商標被皮具商仿冒生產手機套一案的,如果他馳名了,而蘋果沒有及時重視其在華馳名問題,顧誠還可以通過主動運作,促成這個案子早點兒爆發出來。

然后就能逼著吃瓜群眾們注意到“YY已經馳名了,而蘋果公司當時在華尚未馳名”這個問題。(注:歷史上蘋果的IPHONE商標糾紛案中,并非IPHONE在華不馳名,只是沒有第一時間馳名,到09年底才認定的馳名。)

對于吃瓜群眾來說,商家是否馳名,很多不懂行的人是不關心的。但是再吃瓜的群眾,也知道去對比。如果鬧出大案子,蘋果因為未馳名而起訴別人侵權都敗訴了,而這時再宣傳一下YY已馳名,這個逼格就反襯出來了。

顧誠就是準備到時候踩著馬騰或者喬布斯的臉,凸顯自己比你們早馳名很多年。

花開兩頭,各表一枝。

原本只是打算讓劉慧稍微左右互搏一下為YYmini造造勢,沒想到引出費雯清這么一個專業人士,硬生生把YY品牌建設這盤棋下大了十倍。

和費雯清接洽完一切,算算日子也已經是九月過半了,距離國內王青明技術負責的人人網上線已經有40天;而米國那邊扎克伯格那邊參與的“人人網海外版”YY網,也已經推廣了有半個月。

顧誠連忙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從MP3市場抽回來,集中處理社交網站的事情,畢竟這才是比未來正版音樂渠道布局更重要的事情,屬于不能錯過的風口。

國內部分的人人網上線雖早一個月,卻因為暑期那一個月學生黨之間的自我病毒式傳播效應幾乎沒有,所以發展速度也不比海外版快多少。

八月里,除了錢塘本地那些大學,乃至顧誠讓公司內核心技術層/管理層重點地推的幾所京滬名校之外,全國其他大中院校都只有零零散散幾個學生開了FACEBOOK。

相比之下,倒是白領階層的用戶群,在八月份為人人網貢獻了最初的20萬開通量,這些人大多是30歲以下的白領階層顧誠粉絲。因為企業用戶不存在暑假,自然可以第一時間擴散蔓延。

不過相對于學生而言,企業用戶沒那么屌絲,荷爾蒙屬性也沒那么爆棚,不像小屁孩那樣喜歡偷窺校花班花曬照。畢竟都是成年人了,知道踏上社會之后追妹不能光靠帥,還是經濟基礎比較重要,也不敢做出強勢圍觀的舉動。

所以從各方面而言,企業用戶第一個月里對人人網的推動幫助并不是很大。曬照的人只占了開通個人空間用戶的不到10,更多的人則是在寫日子和發雞湯段子,看上去和騰云方面剛剛上線的QQ空間沒有太大本質區別。半年后即將上線的新浪博客,基本上也會是這個路數。

顧誠一開始是滿懷希望一鳴驚人的,但看到最初的成績單之后,也不得不現實一點,分析自己實際取得的成績與平行時空同類產品成績偏差的原因所在。

這種事兒沒法找人商量,畢竟除了他誰都不是穿越者,只能一個人一杯咖啡苦思冥想,在本子上羅列各個差異因素。

充其量,他可以借助的資源就是從戰略調研部的柳書琴那兒拿點用戶數據分析和市場反饋看一下。

“本來扎克伯格的FACEBOOK應該是2004年年初上線的,現在我人人網比它提早了四五個月。而且FACEBOOK最初只在米國發展,等到國內人人網的前身校內網學過來的時候,已經是2005年了。何況校內網好像一開始也沒做好,又過了一兩年被新的投資人砸錢做大、改名叫人人網之后,才有了點兒聲勢。

現在看來,國內搞人人確實太超前了,但是究竟超前在哪兒呢?這么有實名隱私窺探便利性的應用,居然被打回傳統博客類產品灌雞湯的道貌岸然狀態,不應該啊……”

顧誠如此想著,花了好久揣摩報表數據,總算有點想法。

如今才03年,手機還不能拍照。

在華夏國內,手機普遍能拍照,歷史上基本上要到2005年左右。等諾基亞7260為代表的那一票貨色普及之后,大學生們才化身自拍狂魔。而03年只能靠專門的數碼相機來拍照,曬秀炫的便利程度自然要低得多。

顧誠并不知道這些細節,但他至少可以看清眼下:國內的相機普及率確實比較可憐。在二線以上城市,有能力玩自拍的都市白領和大學生,基本上還不到20。如果再往窮困的三四線城市看,以全體華夏網民為統計藍本,這個數字可能連10都不到。

而FACEBOOK類的產品之所以在米國先發展起來,顯然是因為米國人的生活水平比較高、數碼相機普及率大。

不過不能夠拍,好歹能夠圍觀別人,還算不上致命的問題。人人網雖然是國內,但要想做大走穩,最初這半年多里,估計還是只能指望先在海外圈地、形成聲勢。而國內只能先作為一個博客空間類產品穩住市場占有率,占住坑,再慢慢轉型了。

或許還可以上一些鼓勵“校花級網友”曬照的運營策略,把實名交友的屌絲們統統拉近人人網的戰略圈子。一個校花級網友,吸引數百屌絲絕對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