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ranwen
王太監充當了回不速之客,“想不到這武當山上,居然如此風光美妙,這些莊園修的更是漂亮啊。怪不得相國在此樂不思蜀呢。”
李超揮手,“別叫我相國,我早已經不是相國了。”
“趙公,陛下讓我轉告,尚書令的位置朝廷一直為趙公留著呢。”
李超不客氣的拆穿他,“這話從何說起啊,我去職之后,陛下不是讓江國公接任了尚書令之職嗎,當了快三個月吧。然后,宋國公又接任,雖然前后半個時辰都沒當足,可也好歹是第三任尚書令啊,怎么能說此位一直留著呢?”
“還有,陛下本來還讓魏國公等接任的,只是沒人肯接,這才空著吧?”
被當面拆穿,王太監也不惱。
“如今尚書令之職空置,陛下還是希望趙公回去接任,也只有你,才最適合。”
“我對現在的生活挺滿意的。”李超依然拒絕。
李超招唿著王太監坐下,讓下人弄兩份拌粉上來。
“再來兩個蘿卜排骨湯。”
拌粉弄起來很簡單,配上些酸菜和炸碗豆等,滑嫩爽口。涼涼的拌粉,再來一份用木炭和瓦罐細火慢煨出來的湯,最是合適不過。
拿起筷子,把一碗粉先攪拌好,等到配料都攪勻了,李超大口的吃了起來。
王太監看著和雜醬面有點像的拌粉,也不客氣的攪拌起來。
李超吃的很大口,拌粉不燙,也沒湯汁,可以大口大口的吃。幾大口,一碗拌粉吃完,然后他才慢慢的喝起蘿卜排骨湯。
“王公公啊,你回去后,幫我跟陛下說幾句好話,讓陛下把半月談和時報給解封了吧。”
“這事情我可幫不了忙啊。”
“沒事,我這里有一封奏折,你替我呈給陛下就好。”
吃完拌粉喝完湯,王太監無功而返。
魚梁洲。
皇宮,聽王太監回報完,李世民臉色不太好看。
這么給他李超面子,居然還是不肯回來。
“陛下,這是趙國公的折子。”
李世民接過,折子寫的是關于報社被查的事情。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天下悠悠眾口堵不如疏!”
李超的奏折一開頭就是這兩句。
李超很不客氣的指出皇帝封禁報社的行為是錯誤的,然后提出了一個管理的辦法。
建立新聞出版審查制度,以后凡是辦報紙以及印刷書籍,那么都應當先向朝廷登記,由朝廷審核內容,通過之后給予書號版號,然后才能出版印刷。
報紙書籍的出版印刷,得公正客觀。不能攻擊朝廷,散布虛假消息,誹謗他人名譽等等。
限制不少,把過去沒有直接監管的這塊納入朝廷的監管之中,并且以后出版印刷物,還得納稅,按版的印數交版稅,印數越多,稅越多。
看著這洋洋灑灑的建言,李世民倒是有些驚訝。、
他之前確實不滿影響力如此之大的報紙,控制在私人之手,尤其是半月談和時報還是李超家族產業,所以這次他直接查封了。
但現在李超的這個建議,確實不錯。
不用這么直接的查封,而是管理。一如李超的風格,朝廷在具體事務中是處于管理的位置,而不是直接參與經營。
現在的報社也是如此,朝廷不直接去經營,而是監管。
怎么出版,怎么做大做強做出影響力,那是報紙自己的事情,就算沒人看倒閉關門也是他們自己的事情,朝廷只負責監管。
對報紙和出版進行審核,保證不會有什么不應當出現的言論出現。
看著這份如此周全的建議,李世民不由的嘆氣,李超還是那么的考慮周全,如此的有能力。可惜,這家伙現在徹底的摞挑子了,不肯回朝堂了。
“陛下,要不老奴再去武當山勸勸趙國公?”
“算了,李超是真不想回來了,起碼這一兩年是不會回來了,既然如此,朕也不強求,隨他去吧。”他有些落寞的道。
當天,中書門下宰相們收到了由宮里轉發過來的一份關于新聞出版物管理的折子。
房玄齡等幾個宰相看完,都十分驚嘆。
“這個好,如今出版越如越方便,只要愿意,誰都可以辦報,誰都可以刻印出版書籍,弄的紛紛雜雜的。什么樣的大膽言論都有,也確實亂的不像話。有了這個就好了,以后要辦報,先得申請報號,要刻書,先得申請書號,通過了才行。而且這具體的內容,也得先由朝廷這邊審核通過才行,有不合規之處,就得修改。”
“省的天下百姓被誤導。”
“這份折子是誰寫的,居然如此犀利,一針見血,了得。”杜如晦贊嘆道。
“是趙國公呈給陛下的。”中書侍郎遂良道。
宰相們一陣安靜。
皇帝封了李家的報紙,然后已經辭職賦閑在家的李超給皇帝上了這么一份奏折,皇帝看過之后居然還同意了?
皇帝現在不是應當跟李超關系不好嗎?
之前皇帝直接越過中書門下和樞密院,調兵去封了李家報社,不是搞的很勐的樣子嗎?不少人還以為皇帝跟李超的關系鬧翻了,皇帝要給李超一個教訓呢。
為此,連李靖都氣憤的辭職了。
怎么現在沒有半點官職的李超居然還能直接給皇帝遞折子,而皇帝在看過之后居然還馬上就采用了?
這李超在武當山,跟在襄陽有什么區別,當不當宰相好像也一樣可以上達天聽啊。
良久。
還是房玄齡很欣慰的道,“善哉,善哉!”
皇帝授意下,中書門下辦理此事很迅速。當天,在尚書省的禮部下,就多了一個衙門,版務署。專門負責管理報刊和書籍的出版發行和審核管理等事務。
半月談和時報的兩位總編,當天就被這個新衙門約談。
兩總編直接就在衙門填寫了申報材料等,然后特事特辦,當天就給他們審核蓋章,頒給刊號、經營許可證等等手續。
手續一批下來,兩家報社大門上的封條就被撕下來了,把守的士兵也撤了。
兩家報社總編召集了惶惶不安的手下編輯、記者們重新回來,還弄來了許多煙花爆竹燃放,弄的遠近皆知。
“報社居然解封了!”
“是啊,真想不到。”
報社的編輯們站在門口,大聲的向來圍觀的群眾人宣告,朝廷已經解封,同時他們也正式在朝廷注冊了,有經營許可證,也拿到了刊號,嗯,以后不會再封禁停刊了。
“明天,我們將恢復報刊的發行。”
報社開始組稿,而這個時候,衙門里來人了。
來的正是禮部版務署的人。
“陳總編,我們是奉上司之命,前來進駐。還請你們幫我們準備一間屋子,以后你們報社的樣稿,請提前交給我們審核,我們會直接在這里審核,盡量不會耽誤你們的時間的。”
這態度,讓總編喜出意外。
“謝謝幾位上官的理解和幫助,這樣一來,就太好了,不用擔心影響到出版刊印發行了。”
半月談和時報的解封,也讓朝中的官員們驚訝不已。
大家紛紛在想,難道李超要回朝堂了。
朝野上下,都對李超驚嘆萬分。
趙國公就是牛逼啊。
跟皇帝硬頂,然后直接辭職不干,把皇帝惹怒了,名下的兩家報社被封了,結果呢,最后皇帝又給解封了。
這弄來弄去,最后還是皇帝向趙國公讓步了啊。
趙國公太有排面了。
國子監。
孔穎達和陸德明兩個喝茶聊天。
“我仔細的看過了朝廷新出臺的這個出版審核條例,非常有遠見卓識啊。之前陛下封禁兩家報紙,讓人心痛。這報紙有開啟民智,同時還能反映民意,并且能監督朝廷,這是多么好的東西啊,都說是民間御史。陛下一道中旨,就給強行封了,這和堵人嘴有什么區別?”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這是早有的教訓。幸好,陛下能聽從諫言,馬上出臺了這個條例,這下好了。既給了百姓們正常反映民情、監督朝廷的一個訴求渠道,同時也讓朝廷能夠更好的管理這天下的輿論,一舉兩得,非常完美啊。”
陸德明點頭,“趙國公大才,陛下從諫如流,知錯即改,賢明!”
“可惜趙國公卻還是不肯回朝啊,朝廷一大損失。”
中書門下。
右仆射宇文士及和吏部尚書楊恭仁兩人在一起。
“我就納了悶了,這李超都已經不在朝堂,不在中樞,可卻還能隨時給陛下遞折子。陛下居然還對他的建議,從諫如流。這李超,如此得罪陛下,陛下卻還能容他。”
楊恭仁也是無奈搖頭,他們這些官場混了一輩子的人,都看不透李超和皇帝這對君臣之間的特殊情況了。
“要我說,這半月談和時報的影響力太大了,能夠輕易的操縱輿論導向,可如此大的輿論之源,卻都屬于李超。這太危險了,朝廷這一次就不應當解封。就算解禁,也不能再交給李超,這樣厲害的東西,就算允許存在,也必須掌握在朝廷的手里才行。”
“楊相說的有道理,我準備給陛下上奏,讓朝廷收購這兩家報社,由朝廷派官員來負責管理經營,楊相可愿意與我一同署名?”宇文士及問。
“沒問題,算我一個。”楊恭仁點頭。
奏章先呈到了監國太子承干的面前。
承干看過之后,毫不猶豫的駁回。
奏章的副本呈到了李世民的案前,同時還有太子的處理結果也一同送達。
“宇文士及、楊恭仁,他們要是有李超一半的能力,朕也能輕松不少了。一把年紀了,整天總想著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堂堂宰相,格局太小。”李世民有些失望的搖頭,“還不如太子看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