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國賊

第五十三章 踏雪訪子義(上)

ps:馬上要下新書榜了,如果您不想一本好書埋沒,請順手收藏一下,謝謝!

不知不覺間,中平三年悄然到來。

得益于鄭玄的巨大聲譽,由他擬就的招賢榜貼遍陽城郡轄內十縣不到一個月,數以百計的各方人才紛紛來到修葺一新的東武城.

高密、安丘兩縣的縣令也在見過家鄉名人鄭玄之后,放心地前往東武城拜見太守劉存,在劉存的盛情款待和諄諄叮囑之下,齊聲表示安心本職,全力報效。

只用兩個月時間,劉存的太守府納入八十余名施政經驗豐富的各方賢才,其中大多是郁郁而不得志的寒門子弟,這些人獲得任用之后倍加珍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使得城陽郡各項政務得以有序展開。

治下各縣官吏均已到位,政令暢通無阻,劉存以張榜公告的方式,下達了就任郡守以來的第一道命令“墾荒令”,破天荒地莊重承諾——開荒土地為個人所有,各地官府核實丈量完畢,即頒發地契并免稅兩年。

早已敬慕劉存仁德之名的各縣民眾歡欣慶幸,高呼蒼天開眼了,劉存也得以在年底之前,將郡、縣、鄉三級政權的官吏名冊和大致人口田畝數量填報造冊,派出專人火速送呈朝廷。

令劉存倍感欣慰的是,麾下一萬五千將士在東莞縣長趙溶、東安縣尉顏慎、東武縣尉翟越的指揮下,巧妙運用騷擾激怒、誘敵深入等戰術,終于在十二月初八的決戰中,重創傾巢來犯的三萬泰山郡黃巾軍,取得斬殺四千余人、俘虜七千余人的戰績,數月前率領三萬余人馬占領東安圍攻東莞的申樵、翟勉、張昌等十余名黃巾將領,均被射殺于亂軍之中。

戰后審訊俘虜得知,死于亂軍中的渠帥張昌,就是數月前率部搶劫商隊屠殺數十護衛的黃巾賊寇魁首,而被猛將顏慎射落馬下并斬下首級的渠帥翟勉,正是與瑯琊徐氏家族暗中勾結,率領兩千四百余名膠山流寇襲擊屠戮王家并攻打珠山的罪魁禍首。

此戰有個遺憾,泰山黃巾主帥張饒幸運逃過一劫,率領萬余殘部猖狂西遁隱入莽莽泰山,趙溶等人受兵力限制無法追擊,戰后得知率領萬余殘部成功逃走的將領,竟是大名鼎鼎的黃巾將領張饒,趙溶等人懊悔不已,迅速將詳細戰報上呈劉存。

接到戰報的劉存唏噓不已,一直耿耿于懷的仇恨隨之消散,他命令侍衛長秦義將報仇雪恨的消息立即送回珠山,并舉行個隆重祭祀儀式,以告慰昔日遇難弟兄的在天之靈。

經此一戰,損失慘重的泰山黃巾再也不敢覬覦兵強馬壯的東莞和東安兩縣,城陽郡十一縣自此進入劉存的掌控之中,軍心民心也因此戰而徹底安定下來。

元旦過后第三天上午,心情大好的劉存抵達臨淄城,帶上豐盛禮物,前往刺史府拜見上官王仁。

劉存知道王仁祖籍瑯琊,百年前全族已從瑯琊縣境搬遷到南面的王城開陽,王氏一族是大漢名副其實的名門望族,王仁以上七代祖宗都曾做過大漢朝的官吏,其中三個祖宗是大儒,兩個祖宗官至大夫和大司空,并獲得封侯的殊榮。

劉存不知道的是,二十四孝中的“臥冰求鯉”,就是王仁的孫子王祥將來要干的事,地點就在劉存治下沂水下游的岔河上。

瑯琊王氏雖然累世顯貴,但到了王仁這代逐漸沉寂,刺史王仁除了在儒林頗具聲望之外,家族勢力已大不如前,所以盡管王仁很惱火劉存對世家豪族的惡劣態度,怨恨劉存不肯減免王氏一族的田畝稅和商稅,但對劉存確實無可奈何。

彼此知根知底,劉存對王仁也沒有任何顧忌,不過表面文章要做,他還是懷著對上司的尊敬,主動登門送禮。

王仁看到劉存帶上豐盛禮物恭敬來訪,也不好說些什么,他這個青州刺史只代表皇上監察地方,只擁有糾察彈劾之權,沒有處置權和人事權,更沒有兵權,因此,他不但不敢整治劉存,反而懾于皇帝劉宏下達給劉存的任命詔書,怯于劉存身負的名望和身后瑯琊書院越來越大的影響力,所以他對劉存還算客氣,但也只是例行勉勵一番,就端茶送客了。

離開小小的刺史府,劉存對王仁的傲慢冷淡頗為惱火,但是想到被自己逼得麥田買地舉家遷往開陽王城的瑯琊縣王氏宗族,劉存自己也不好意思惱火了。

走在寒風勁吹滿目蕭索的臨淄大街上,劉存忽然一陣迷茫,不知道該到哪去,該干點什么,似乎又有什么事情還沒干。

親衛長秦義見狀建議道:“主上,你不是幾次念到東萊太史慈嗎?”

劉存拍拍腦門:“我說呢,總覺得忘了件什么大事,走!咱們到黃縣去一趟!”

“這就去?從這到黃縣還有五百里啊!”秦義望向身后五輛軍中的兩輪定制馬車,以及二十五名侍衛,覺得護衛力量不足,一時間很是為難。

劉存一看就知秦義想什么:“人夠了,讓小四他們駕三輛空車到城南貨棧去,委托商隊運送貨物回程時順便送回東武即可,然后再牽上幾匹好馬追趕咱們,二十多人再加兩輛裝著禮物的馬車,路上有了馬換能走快點!”

“是!”秦義立刻命令幾名弟兄,把三輛空馬車趕回城南的瑯琊商會貨棧,然后多挑幾匹好馬慢慢追趕。

劉存坐騎是冀州公孫家族贈送的塞北青灰色駿馬,馬首俊秀,胸襟開闊,四蹄頎長壯碩,身軀異常高大,擅長相馬的田牧把馬送給劉存時曾說:

“這匹馬擁有西域馬血統,沖刺快捷耐力十足,可食量也大,是一般塞北馬的兩倍,好在不挑食,主公暫以之代步吧!”

劉存接過此馬很快喜歡上了,這匹只有四歲的雄性青灰馬無論是沖刺還是耐力,都不比已送到馬場做的那皮黑色伊列馬差,而且此馬很聽話,越來越通人性,劉存騎著它練騎射練槍,感覺越來越好,至于食量大,嘿嘿!劉存直接無視這個問題。

策馬并行的秦義見劉存臉上露出了笑容,高興之下大聲問道:“主上,那個太史慈真的值得主上親自去請?”

劉存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想了想對秦義說道:“陸總管的商隊替我打聽清楚了,太史慈今年才二十歲,去年秋在黃縣南山會獵中,多次展示他百步穿楊的絕技,主持會獵的東萊太守蔡伯起大人愛惜其才,想授予他個武職,但遭到門下眾官吏的反對,認為許多大族子弟年近三十依然前程未定,不宜征用寒門子弟太史慈,蔡大人沒辦法,只好放棄了,至于太史慈是否武技超群,我也不知道,但有句話叫盛名之下無虛士,我想還是令人期待的。”

秦義緩緩點頭:“能有百步穿楊的絕技就很不一般了,至少屬下做不到。”

劉存正色道:“你有你的長處,你的刀術和搏擊就很不錯,在馬下徐盛、翟越也打不過你,我也不敢說能穩勝你,你修習兵法進步也很大,這就是你應該發揚的優勢。其實,為將者不需要身先士卒奮勇搏殺,那是士卒們的責任,萬人敵才是一個合格將校追求的目標。”

“謝主上,屬下記住了!”

秦義每次聆聽劉存的教誨,都有一次收獲,一年來進步很大,若不是他的兩個妻子只給他生下個女兒,讓期盼抱孫子的老拳師秦直時常掛念,劉存早就把他放下去帶兵磨練了。

“主上,太史慈會不會聽從主上召喚?”秦義突然問道。

劉存對此也沒信心:“不知道,聽說太史慈父親早逝,家境貧寒,但他對母親非常孝順,每天都習文練武,誠摯守信,自強不息,這樣的年輕俊杰往往很有主見,我不一定能說動他。”

停頓片刻,劉存又道:“東萊郡地處偏僻民風淳樸,幾十年來四方承平,不像咱們青州西部、徐州、豫州盜匪四起,估計正因為這樣,東萊太守府和下轄各縣幾十年來沒有常設軍隊,郡尉一職均由太守兼領,麾下只有兩個軍候和八百士卒,各縣也沒有設立縣尉縣兵,捕盜平亂維持地方等事務,均由各縣令長和門下賊曹總攬,所以沒有多少武職安置像太史慈這樣的俊杰。”

“再就是去年春夏之間,東萊、北海和黃河兩岸遭受大蝗災,聽說東萊各地河里的魚、山上的都吃光了,不然蔡伯起太守也不會親自主持大規模的秋獵,可見民眾的日子艱難到何種地步,加上近年朝廷征收的稅賦不減反增,平民百姓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太史慈很難獲得名門望族才能享受的舉薦和征辟,他應該好好考慮自己的前途了。”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