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國色江山

第三五三章 打折的腰桿

位于即墨縣城縣衙東面的蔣府,如今已成為了新軍總部,從浮山所策馬趕來的厲易良進入正堂之后,戰前最后一次重要會議隨即召開。

朱道臨認真聽完各部主官的匯報,立即做出兵力調整:

“所有糧食物資已經運回浮山,城外沒有必要再駐扎兵力,所有新兵立刻返回浮山所,由厲老將軍和徐將軍負責將7,300余名新兵分成兩部……”

“一部5,000人,由徐將軍率領,暫時擔任輜重部隊跟隨主力前往登州,戰事結束再開赴威海衛駐扎;剩下的3,300余新兵,由厲老將軍率領守衛浮山!”

&+ωáń+書+ロ巴,ww♀w.w≯anshu√ba.c□omnbsp;“數日來征召的1,600名本地新兵,歸浮山千戶所,與浮山所現有官兵一起組建青島衛,留在浮山的兩個教官組納入厲老將軍麾下,以便訓練新軍,修造港口和要塞新城!”

徐文濤和厲易良相視一笑,這個分配方案讓兩人都很滿意。

朱道臨拿起山東巡撫朱大典的命令,在手里晃了晃:“山東巡撫朱大人調集四路人馬共4,800官兵合圍登州三個月了,至今沒有攻下登州城,命令我軍盡快北上擔負重任。”

“雖然朱大人沒說什么重任,但根據我軍斥候隊丘隊長探查后得出的結論,朱大人指揮的人馬沒有一個敢靠近城北水城,因為水城前方有兩座炮臺,上面有14門大將軍炮,城北的門樓上也有十幾門雜亂火炮,沒人敢冒著火炮攻城。”

“我猜想,朱大人很可能要把我軍調到城北方向去。”

“這怎么行?我們雖然有幾十門火炮,但登州城北兩側都是山崗,地域狹窄完全擺不開啊!”姜玉龍提出自己的意見。

龍潭軍主將唐正林笑道:“可以抬上山崗發射……行軍途中我們遵照訓練計劃嘗試過。把50火炮和80火炮拆開再抬上山崗安裝發射,雖然射速比平地慢了不少,但使用圓柱形定裝藥包非常方便,每分鐘發射一次還是能夠辦到的。”

姜玉龍羨慕不已:“真羨慕你們,我們金州衛炮兵營和騎兵營正在北上的運輸船上,聯合艦隊直接開到威海。沒時間進行訓練了。”

朱道臨敲敲桌面:“下面我宣布行軍方案:后天上午,即十一月二十四日上午八點,抽調金州衛警備營和龍潭軍騎兵營,隨我先行趕赴登州。”

“龍潭軍各部推遲一日出發。”

“徐文濤的5,000新兵必須在后天中午返回即墨南大營,擔負起全軍糧食輜重運輸的重任,姜玉龍率領金州衛5個火槍營全程護衛!”

“諸位,必須在兩天之內做好一切出發準備,即墨距離登州180公里,全是平坦的官道。主力各部只需攜帶三天的干糧輕裝行軍即可,全軍必須在二十九日天黑之前趕到登州!”

“誰有困難現在提出來,沒有困難立即執行!”

“是!”

眾將一片凜然。

崇禎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清晨。

朱道臨率領親衛隊、親衛營和龍潭軍騎兵營共1,300精銳離開即墨城,江南水陸兩軍36,000將士參與的北上平叛戰爭,自此進入實質性階段。

中午時分,全部由騎兵組成的江南新軍先頭部隊。抵達萊陽城下。

萊陽守軍竟然早早便關閉城門,城外各村鎮寂寞無聲。人影全無,家家戶戶房門緊閉,如臨大敵,朱道臨和麾下將士只能在城西的驛站外下馬歇息,好說歹說驛卒仍舊拒絕開門。

惱火之下,朱道臨調來100親衛。端起燧發槍,對準驛站大門來個齊射,把兩扇結實的木板打成蜂窩。

魂飛魄散的驛卒立刻大喊大叫打開大門,1,300將士才能喝上口熱開水,疲憊的戰馬也獲得了足夠的飲水和馬料。

朱道臨吩咐麾下弟兄不要為難幾個驛卒。就著熱水吃下自帶的干糧,然后各自檢查馬匹,整理行裝。

千余騎僅停留一個半小時再度啟程,沿著向北流入渤海灣的界河東岸一路前行,于黃昏時分抵達招遠縣城,發現招遠縣城同樣成門緊閉。

任憑幾個營長反復喊話,縣城守卒就是不開城門,招遠官吏一個都沒露面,只有百余如臨大敵的官兵站在城樓上,戰戰兢兢地凝望城下頭戴怪異鋼盔、身背火槍的千余精騎。

朱道臨舉目四望,城外連鬼影子都沒一個,原本設立在城北官道口的驛站已經變成大車店,本以為能夠進入招遠縣城休息一夜的朱道臨感嘆不已,吩咐親衛撞開大車店院門,千余人馬毫不客氣涌了進去。

布置好警戒之后,朱道臨叫來驚恐萬狀的店掌柜,扔出十兩銀子算是報酬。

千余弟兄解下馬鞍,自己動手燒火做飯,從水井里提水飲馬,給戰馬喂下攜帶的精料,整理已經沒有一匹馬的寬闊馬棚,將店家儲存的草料全部搬出來鋪上厚厚一層,隨便填飽肚子便解開攜帶的毛毯,鉆進草堆里,裹上毛毯,相互湊在一起取暖,勉強對付一夜。

子夜時分,睡了四個小時的朱道臨和李玉鳴等10名親衛替下值夜哨兵,仰望火光熊熊的招遠城頭,感慨萬分。

“真不知道我大明軍隊何時變得如此膽怯?估計是給縱橫膠東一年多的孔有德部給嚇怕了……萊州是這樣,招遠也是這樣,恐怕明天路過的黃縣也是這樣。”李玉鳴無可奈何地說道。

朱道臨苦笑道:“不奇怪,土木堡慘敗之后,大明軍隊再也沒有挺起過腰桿,太祖以文制武的國策帶來的惡劣影響自此結出惡果,算起來至今已有183年。”

“如果歷代皇帝能夠吸取教訓,勇于變革,歷代文臣武將能夠痛定思痛,知恥而后勇,在長達183年中完全可以重振大明開國初期的信心與威嚴,不至于落到今天這個內外交困積重難返的境地,可惜啊!”

李玉鳴苦思良久:“師兄,以文制武是落到今天這個境地的根源嗎?”

這個問題實在太大,朱道臨不知如何回答,沉思良久才籠統地說道:“以文制武只是導致軍隊羸弱的原因之一,并不是導致整個國家走向衰落的根源,其實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