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5章賈利伯格城堡收藏二十改
第1785章賈利伯格城堡收藏二十改
回來的第二天,給我的老師bob打了一個電話。在中國時,他常常給我寫信,希望幫助我練習英文,通常他寫三封我才回一封。他也不怪我懶,只管做他自己的。
電話那頭他沒有接聽,留言給他說我們回來了,請回電。但卻忘了把新號碼告訴他。
隔天早上,邁克是五點多起的床,我半醒半睡的懶在床上。十點多時聽到門鈴響,邁克開門,然后聽到他和bob老師在說話。
雖然聽不清楚,但不聽我也知道定是bob老師聯系不上我們,不知道怎么回事,索性跑來看個究竟。
他只站在門口說了一小會話就走了,我的心里一陣溫暖。
上周五,約好他和bonnie一起吃鈑。他為我們安排的另一個ure:先帶我們去逛(小集市),再用餐,然后帶我們去參加“大眾”牌老爺車的巡游。
關于這次活動,他在郵件里非常自豪的告訴我們:你們將打破一個記錄,這里從來沒有三個亞洲人同時出現在巡游的現場。
果然,那天看到三十多輛大眾車主,差不多一半北美,一半南美。bob給我們介紹另一位也叫bob的人,年齡大概五十上下,祖輩是哥倫比亞的移民。
我問他,你們是每周都舉行這樣的活動嗎?
他說:“對,不同的地方,但有時會小型些。”然后哈哈大笑說,你知道的,加州男人愛汽車,再加上這么她的天氣。
我們老師bob最引以自豪的是他的這輛車子是眾車里面年份最久的,他當年用1000美元買下它,跟隨它已經55年了。他開玩笑說:若是和bonnie離婚,他唯一能獨立拿下的就只有這輛車,因為這是他的婚前財產。
如此好事,我既然忘了給像機充電。臨出發時,才發現兩塊電池都是0份額,只好下次嘍。
周五這天,還要說的另一件事是:
早上邁克去上班,我送至大門口。他看到雨刮器上夾著一張紙,隨口問我,是小皮皮放上去的嗎?
我還沒來得及回答他,就聽到他叫:過來,給你看一看。
原來是一張a4紙,畫著很多卡通的畫,然后寫著:期待晚上的相見。落款是:ie.
晚上,見到他倆時,非常感謝他們給我們這個大大的驚喜。bob沒聽懂,原來這是bonnie一人所為,她年輕時是幼兒園老師,她說,她常常會給孩子和家長寫一句話,畫一個圖。
這一對熱情、可愛的美國夫婦,七十多歲,一年有三個月的時間在外面旅行;每人都有固定的義工在做,bob是esl的英語老師;bonnie在教堂服務。
聽說,美國的老人的退休生活安排的都和他們差不多。
真是汗顏!
小皮皮開學一周,五年級換新班,那天看分班榜時,她驚奇的發現:她沒有分到和nina在一個班,也沒有分到和elian一個班,但nina和elian卻分到了一個班。
她們仨四年級都在一個班上,nina喜歡和cindy玩,elian也喜歡和cindy玩,但nina卻不喜歡elian,elian也不喜歡nina。小女生的三角關系,其中的快樂、無奈、不知如何處理.....這些,大家都懂的哦。
成長的煩惱嘛!呵呵!
蕾蕾是個超級熱情的媽媽,對人的博愛程度估計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
她為我們建立的“姐妹幫”,沒有人沒得到過她的幫忙。有一個姐妹,三天兩頭找她幫忙買東西、買完不喜歡又退。有些姐妹,請她幫助去開家長會。總之,各式各樣的事情,孩子的學習、學校事務、生活瑣事、保險出游等等,只要打電話給蕾蕾同學,她無不是點頭說yes的。
用我們溫州人的一個詞說這類人,叫做“問肯”。
蕾蕾對我又是格外的好些,一來,nina和cindy是好朋友;二來,我們是最早,在學校picnic上相識,而不是如其他姐妹般先是尋求她幫助,再慢慢走動起來。
據她說,微信還是我推薦給她用的,卻成了她現在最離不了手機功能。
開學第一天的“”,是令很多人頭痛的事,一堆的表格要填,一大筆的款要損。蕾蕾對我之好,就是會上門服務服務,幫助我全部搞定。
在她的推薦下,小皮皮又參加了五年級的“女童軍”。她當然知道我是一頭霧水,所以依然是上門服務服務把我們所有要遞交的材料全部完成。我能做的就是沏茶給她喝,陪著聊聊天。
如此而已,真是好命!
最近,蕾蕾又組織小朋友到她家里學游泳。她請了教練來交女兒、兒子跳水。如此,她家里每天下課后都是門庭若市,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她當然也不會嫌煩,用她自己的話說:這不是順便嗎!
蕾蕾的熱心腸,估計自己是望塵莫及了。
首先說中國老人。一想到他們,腦子里立馬呈現出的是網絡上,點擊量號稱過百萬千萬、感人淚下的那些照片。這些圖片,看得多了,你就發現所有的聚焦點不是落在那雙空洞無助的眼睛,就是略駝著背、孤苦無依的背影。
坦誠地說,前一兩年,我每每看到這些圖片,我都忍不住流下幾行滾滾熱淚。來美國一年多后,隨著看到越來越多這邊的老人,看到他們呈現出來的精神狀態,依然自信、熱情、有生命力,心里的感慨也越來越多:中國的老人必須是要靠世人來憐憫嗎?他們還有沒有自己完整的人格尊嚴?
如果你問一個中國老人,他是和子孫住一起的。你問:你開心嗎,和小輩生活是一起?
百分之八十的人會回答:沒辦法呀,孩子們都要工作,我們不能不照顧他們呀!
但是,到底你是喜歡呢還是不喜歡呢?情愿呢還是不情愿呢?
沒有答案!
如果你問另一個老人,他不和子孫住一起,不負責帶孩子。你問他生活開心嗎?
估計又是另一通的含糊其詞,基本上是不太會有人正面回答:我開心!或是我不開心!
這是為什么?喜歡就說喜歡,不喜歡就說不喜歡!這很難嗎?!
我問過我的老師bob,問過好幾個年齡已經上七十的美國老人,問:如果給你選擇,你愿意和孩子住在一起嗎?
回答是一致的:不愿意!有一位,還很幽默地回答:最好一年里和老婆也分開一段時日,只享受和自己獨處。
爽快!不是嗎?!
中國人很奇怪,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是天,高高在上,扮演的是神的角色。什么東西都是直接給你決定了,孩子只有遵從的份;到老了,就反過來,老人的生活意義全部在小輩身上,幸福著孩子們的幸福,悲傷著孩子們的悲傷。但心里總有空空的,永遠都是揮之不去的寂寞。
中國的父子孫三代相互關系太親,親到失去尊重。
比如說,父母幫我們這一代照看孩子,普遍認為這是天經地義,是老人應盡的義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若拿不出不容抗拒的理由,只是出于自己的心意,那是要遭到非議的。
又如,我們若是臨時起意想出去玩,把孩子往父母那一扔,說一句:我走了,孩子交給你們了。父母們就得乖乖接招,根本沒有商量的余地。
這里面,從來不存有“尊重”兩字的考慮。
我的父母、公婆都是這樣的人,除了公公,他的生活重心仍在工作,他肯定自己的價值。其他仨位,估計很難有真正的開心生活。
不開心,是因為他們也不知道怎樣才算開心,怎樣才是他們心里要的如意的生活。
父母對子女,那就更沒有“尊重”兩字了。說重一些,有時就是來搞破壞的。破壞主要是爭對孩子小的時候,兩代人發生的育兒觀念上的不同。老人根本不需要聽你的那套教子言論,全部推翻,一切按自己的經驗而行。管你之前是花多少力氣才幫孩子建立起的習慣。
美國的老人,他們也會幫你照顧孩子,大概一年幾天是他們的義務,讓你們小兩口去度個假,也是需要提前預約。臨時起意的事,那真的就要看父母的脾氣和心情了。
但他們一定會遵照你的囑咐,一點都不會含糊,更不會自作主張。
前些日子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中國婆婆對外國兒媳的育兒感悟。其他都不詳述,只寫最觸動我的一段。
外婆(老美)來看女兒一家,帶著小外孫去商場玩,孩子看重了一件玩具。但外婆不能直接買給孩子,必須征得孩子的媽媽(她女兒)同意。結果孩子媽媽說,孩子剛剛得到了一件新禮物,這份禮物就等到圣誕節再送給吧。三方都欣然接受。
送禮物給外孫,還要經過女兒的同意,這種尊重真得令人震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