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大司馬

第462章箭冷,心更冷

作者:

本書關鍵詞:

正文如下:關羽決定率八千步騎北上后,自是不敢耽擱路程,乘舟舸逆淯水而行。三、四百里水程,在關羽日夜兼程下,大軍過新野、淯陽,花四、五日終抵宛城。

太陽高懸,秋風微拂,萬里無云。

大軍于宛城以南的南就聚津渡下船,關羽派斥候進探宛城,且派人聯絡侯音。自率諸軍于津口下船,在關羽的指揮下,各部就地整軍。

“君侯,從南就聚向北行十余里,便可至南陽郡治宛城。”胡修指著周圍地理,說道:“道路間,有山丘樹林是為梅林。”

“嗯!”

關羽觀望四周情形,撫髯頷首。

筑水之戰,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歸降南漢。由于傅方臨陣倒戈,關羽礙于用人之時,遂命傅方與孟達出兵南鄉,占據襄陽上游,以為呼應。

刺史胡修,關羽則是留于身側,作為北伐宛城的顧問。關羽雖在新野待過,但時間太久,記憶力早已衰退。今既有兵下四郡之野望,作為昔日刺史的胡修,關羽則是要以為依仗。

之前乘舟舸路過新野,胡修憑借他的聲望,以及他留在州府的舊吏,勸降了新野城。

新野城,為北魏治下的荊州治所。其雖城小而民寡,似乎沒有作為州治所的理由。但其之所以能成為州治所,是因為新野地處南陽盆地的中樞,上接宛城,下達襄樊。

州治所新野的歸降,極大的鼓舞關羽的斗志,也愈發看重胡修。

就在胡修介紹宛城地理時,聯絡宛城的斥候,已策馬奔馳歸來。

“報!”

斥候翻身下馬,施以軍禮,說道:“啟稟君侯,在下已聯絡上宛城。”

“當下宛城狀況如何,可有賊軍動向?”關羽問道。

“今宛城城門緊閉,仍被侯將軍所據。據侯將軍所言,賊將徐晃聞君侯將至之消息,已撤至宛城北十里,宛城之困稍解。”斥候答道:“城樓上賊軍衣裳襤褸,聞我軍至,甚是歡喜。”

頓了頓,斥候補充說道:“仆與侯將軍答話時,侯將軍以賊兵在外為由,不讓仆入城。城中狀況,仆難以探查。不過侯將軍聞君侯領軍親至,感激涕零,今求君侯早率兵馬至宛,他為我軍接風。”

關羽捋髯而笑,說道:“所幸我部兵馬未來遲,若是晚到幾日,恐宛城不復我之所有。公明能知我軍消息,移軍至宛北,是為進而善退。”

說著,關羽指了指前方,說道:“命大軍起程,向宛城進發。趙累率本部兵馬留下,負責看守船只。”

“諾!”

在旌旗、軍鼓的指揮下,關羽率步騎五千人向宛城進發,留趙累將三千兵馬留守津渡。

五千軍士排成數列長龍,于道路間穿梭,關羽策馬于左右,臉色多有笑意,與左右笑談。

道路走到半途,深入梅林,臨近宛城時。

廖化望著左右寂靜的梅林,心中狐疑之感愈發的重,上前拉住關羽的韁繩。

“元儉當有何事?”關羽按住韁繩,問道。

廖化指著四周,說道:“君侯至此,侯音既不派兵馬迎接,也不派人為使恭迎君侯,據侯音書信來看,其非如此無禮,驕縱之輩,此舉甚是反常。”

“且徐晃其素號勇將,今將軍未至宛城,不知兵馬多寡,便撤圍至宛北,此是反常之二;君侯統兵至南就聚,自入梅林數里間,了無人煙,宛城為南陽之治,人口難言寡,是為化心疑之三。”

廖化臉色微正,拱手說道:“蓋以上三點猜忌之事,或有偏頗,難以令君侯為信,但不可不疑。化恐宛城已被徐晃所下,故以此來誘騙君侯。”

關羽收起笑容,面露沉思,說道:“或是侯音畏徐晃之兵,不敢出兵相迎。至于不派使者,當是一時疏忽。”

“那君侯怎不見賊軍乎?”

說著,廖化壓低語氣,問道:“君侯既未得見侯音,豈能因書信而輕信。以化之見,君侯當小心而進,宛城若被徐晃所下,我軍則恐有危。”

戰亂之時,文武官職通常難以區分,廖化作為主簿,縱是文官,但常年跟隨軍隊作戰,早已是知曉武事。

加之廖化自身性情穩重,非激進之人。今下侯音的反常舉動,讓他實在不放心,唯勸關羽小心行事。

關羽眼睛微瞇,觀望周圍梅林。

見關羽這般,胡修多不為意,說道:“君侯當是多疑,今徐晃撤至宛北十里,侯音據守宛城,是為今下之形勢。若徐晃早下宛城,豈會不殺我軍斥候,安能與斥候對答如流。”

“這?”

聞言,廖化面露難色。胡修所說得沒錯,侯音與他們聯絡多時,如果不知道他們聯絡的細節,侯音豈能與斥候對上話。莫非是自己多想了?

關羽探查梅林四方,忽然間,他體內被勝利所麻痹的嗅覺有了反應。梅林太過安靜了,讓他有不寒而栗之感。

“且慢!”

關羽高舉馬鞭,示意軍士停下腳步,說道:“元儉所言有理,侯音行舉異常,梅林寂靜,鳥雀聲少,恐宛城有變。”

“加派斥候入山林搜索,且命人再往宛城,詳細探查侯音及其帳下軍士。”

關羽畢竟是關羽,縱因戰功與勝利所迷了心智,但恢復清醒后,已是能感覺到不妙。

“諾!”

左右領命退下,數十名斥候從隊列中而出,向四方山林搜索探查,嚴防有伏兵埋伏。

就在斥候外出探查不久,在梅林山道間,響起金鼓聲,鼓聲如雷,驚起林中鳥雀,同時驚到漢軍各部軍士。

“不好!”

廖化拉著關羽的手,說道:“君侯,宛城果被徐晃所取。”

“這!”

胡修面容緊張,且又欲哭無淚。他隨曹仁入筑水,被關羽設伏擊敗。今隨關羽北上宛城,也中了徐晃伏擊。

今下的關羽雖心情憤怒,惱火自己被敵人坑了,但他深知當下非發火之際,神色盡量保持從容,指揮帳下軍士急忙排隊列陣。

在漢軍列陣之時,幾面‘徐’旗出現在樹林間,同其左右還有‘田’旗。伴隨著鼓聲,魏軍旌旗越來越逼近漢軍。

‘徐’大纛下,徐晃按韁緩行,對左右說道:“我本欲讓關羽至宛城下,從而背擊關羽。然今關羽似有防備,舊策已是難成,唯提前用兵,以擊水賊。”

自徐晃采用趙儼、司馬懿的建議,赦免宛城中聚眾叛亂的山民,侯音帳下山民叛走大半。

繼而,徐晃發帳下軍士攻城,圍三而闕一,晨曦用兵,晚間破城。侯音及其左右從北城出走,潛逃入山間,由東里袞募數百郡兵征討侯音所部。

因宗晉偽降侯音的關系,取代侯音,自書信件,與關羽聯絡。在司馬懿的指導下,終于把關羽騙到宛城。

司馬懿捋著胡須,目露奸詐之色,說道:“關羽察我軍伏兵,今雖有突發擊賊之意,但唯恐新卒難促破關羽及其帳下精銳。”

說著,司馬懿冷笑幾下,說道:“將軍與關羽素來交好,其常以信義自居,何不如以敘舊之名,佯給關羽整軍備戰時間,請他至陣前答話。實與關羽敘舊論情之際,施以箭矢攢射,再率軍掩殺,關羽必敗也!”

徐晃面露猶豫,說道:“參軍,我與關羽因同鄉之親而互愛,今借敘舊之名,率軍掩殺敗軍可,雜以箭矢攢射,恐有背信棄義之感。”

司馬懿臉色微冷,說道:“襄樊危急,是為國家之大事,將軍奉命救之,豈能因舊情之從屬,顧忌關羽性命,而壞國家大事乎?”

聞言,徐晃在心中幽嘆了下,今日司馬懿這般話語,他已無法不為之了。

徐晃心雖有不愿,但神情卻是作出醒悟之色,拱手說道:“若非參軍言語,晃險壞國家大事。今晃當邀關羽出陣,以敘舊之名,趁機掩殺而敗之。”

“將軍英明也!”司馬懿笑道。

既有計策,徐晃派人策馬至陣前,請關羽出陣敘舊答話。

“徐晃請君侯出陣答話,恐怕有詐。”廖化說道。

關羽望著尚在整隊的漢軍,說道:“今突遭敵軍,我軍倉促備戰。前軍尚嚴整,后軍列陣中,不宜倉促迎戰。且我今命斥候通知趙累,令其率軍戒備,以為接應我軍。”

“出陣答話,可為大軍爭取時間爾!”

關羽頗有自信,說道:“我與公明相交已久,是有同鄉之情。出陣敘舊,其安會害我乎?”

說完,關羽命留贊、周倉二人整軍,自率左右侍從幾人出陣,與在陣前等候的徐晃敘舊。

關羽挽韁策馬至陣前,喊道:“徐公明何在?”

徐晃同策馬而出,二人隔著遠遠的距離,答道:“君侯,相別十余載,今于宛城再會,不料君侯卻已須發斑白!”

“昔許昌相會,君侯雄姿英發,晃不勝追憶。多蒙君侯教誨,晃感激不盡。”

繼而,徐晃的言語透出贊美之意,說道:“君侯筑水敗曹仁,樊城擒于禁,動搖中國之半臂,威震華夏,令使故人聞之,羨慕不已。”

聽著徐晃這般言語,關羽那欺騙的而憤怒的心情稍退,說道:“我與公明交情深厚,是為河東同鄉,非比他人。今怎敢設下詭計,以欺某也?”

徐晃多有愧疚,答道:“君侯智勇雙全,是為虎熊豪杰,令敵多畏。今若不施此計策,實恐難以擊敗君侯。”

關羽挽著韁繩,戰馬在那踱步,說道:“你卒雖多,但我卻不畏。今時兩軍列陣廝殺,以分勝負何如?”

徐晃微抬手臂,作出信號,喊道:“晃實有此意,今邀君侯出陣敘舊,便是為予君侯軍士列陣時間。”

“善!”

魏軍陣中已有神射手瞄向關羽,箭簇在那閃閃發亮。而在漢軍陣中,廖化自作主張,募有數名神射手瞄準徐晃。

在關、徐二人敘舊之間,徐晃猛地揮舞手臂,喊道:“凡有斬殺關羽者,賞金千斤,封亭侯。”

暢聊正歡的關羽,神色大變,震驚說道:“公明何出此言乎?”

“今為國家大事計,不敢因私而廢公。”

言語未落,魏軍陣中五支利箭破空而出,飛射向關羽。

見狀,關羽急忙拔劍而出,左右侍從以身體相擋箭矢。

此時,漢軍陣中同有幾支利箭射出,射向一臉歉意的徐晃。

“呲!”

因射程遠,箭簇力弱。關羽揮劍擋下兩支利箭,兩支箭矢被侍從以肉體相護,然卻見一支箭來得太快太猛,徑直透破胸前的甲片,射入關羽的體內。

“啊!”

關羽忍住疼痛,為怕動搖軍心,低吼了一聲。

侍從見關羽中箭,欲開口呼救,卻被關羽阻擋。

“不可動搖軍心!”

徐晃也沒多好,漢軍陣中的箭矢也同樣射中徐晃。兩支利箭射中徐晃的臂膀,及徐晃的小腹部。

徐晃因臂膀中箭,失去平衡,身體搖晃幾下,摔落馬下,被侍從急忙護住,退回陣中。

“關羽中箭已亡,全軍沖鋒!”

司馬懿顧不上徐晃的傷勢,直接越過徐晃下令,聲嘶力竭喊道。

“殺!”

在廝殺聲中,兩軍殺在一起!

(本章完)

翻上頁

呼出功能

翻下頁(明智屋中文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這些小說你喜歡嗎?最新入庫小說

123456789101112131415沒有找到此作者的其他作品!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問題,請發送郵件到:mingzout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