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四七五七章 三個翡翠大師的禮物

第四七五七章三個翡翠大師的禮物

回到家中,張天元已經將賭石聚會的事兒拋在了腦后。

不過莫鑫、張淼三和安德烈要來拜會的事兒,他還是記得的。

這三位都是翡翠圈子里的行家里手。

就算張天元以前不認識他們,也該給他們一個面子。

更何況大家都已經見過面了,也認識了。

所以在那三位約定好了時間之后,張天元就吩咐家里廚房準備飯菜了。

為了讓三位朋友吃上地道的中國菜,張天元還特地從帝都的大酒樓中請了川菜、粵菜、魯菜大廚,并且還有擅長各種面點小吃的師傅。

不怕菜吃不完,反正如果剩下了,也可以送給街坊鄰里去嘗嘗。

他在這邊悉心準備,卻沒想到那三位也為了給他送什么禮而絞盡腦汁。

后來三人這么一商量,都聽說張天元喜歡古董,于是三個人每個人都準備了一樣古董。

到了下午的時候,三人準時到了四合院。

張天元親自出門來迎接。

因為還沒到飯時,所以請三人到茶廳里喝茶聊天。

期間,莫鑫就取出了一幅畫,說是作為禮品。

張天元看了那畫一眼,當即就擺了擺手道:“這份禮太貴重了,莫老兄可萬萬不敢如此啊。

如果莫老兄真有意相贈,我倒是可以按照市價收購。”

莫鑫拿來的可是金農的《五牛圖》!

金農是清代書畫家,楊城八怪之首。

他在詩、書、畫、印以及琴曲、鑒賞、收藏方面都稱得上是大家。

他生活在康、雍、乾三朝,金農具有的完全是一個浪漫詩人的情懷,一個不修邊幅的書畫家風度,康熙、乾隆金農時代的書法界正是“帖學”一統天下。

金農和鄭燮等人卓然樹起叛逆的大旗,成為清代書道中興的領風騷者。

他的書法藝術和他的繪畫一樣,以古樸渾厚見勝,有“求拙為妍”的藝術特點。

從傳世書跡來看,其隸書蒼古奇逸,正書樸厚歧出,行書健勁瀟灑,影響最大的還是他首創的漆書。

“漆書”這個詞的來源畫不能行,故頭粗尾細,似其形耳。”

二是宋代大書法家米芾在評自己書法時說:“臣書刷字。”

可知“漆書”是指一種特殊的用筆用墨方法。

金農寫漆書所用的墨是自選墨煙所造的“五百斤油”。

“金農墨”濃厚似漆,“諦視之,紙墨相接之處仿佛有毛,幽光徐漾”,寫出的字凸于紙面,稍一觸指即為墨染。所用毛筆,是“截取毫端”,平扁如刷,蘸以濃墨,行筆只折不轉,如漆刷之運作。

這種方法寫出的字看似粗俗簡單,無章法筆意可言,其實是大處著眼,剔除細節,直取磅礴氣韻。

那險峻雄奇的構局,渾樸鈍拙的金石趣,都融合在黑、厚、重、凝的格調之中。

《五牛圖》畫中五牛,形象各異,姿態迥然,或俯首或昂頭,或行或駐,活靈活現,似乎觸手可及。

《五牛圖》局部成表現難度極大的正面,視角獨特,顯示出韓滉高超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美術素養。

以簡潔的線條勾勒出牛的骨骼轉折,筋肉纏裹,渾然天成;筆法練達流暢,線條富有彈性,力透紙背;刻畫精準且不失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循著中國卷軸畫從右到左的習慣展開觀賞,五頭牛列為一行,似乎緩步行走于田壟之上。

神色異常嚴肅莊重,緩緩地向畫外的天地走去。

五頭牛中每一頭既可獨立成圖,而相互間又能首尾連貫,前呼后應,彼此顧盼,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整幅作品完全以牛為表現對象,無背景襯托,造型準確生動,設色清淡古樸,濃淡渲染有別,畫面層次豐富,達到了形神兼備之境界,不愧為中國繪畫史上的神品此幅五牛圖極具收藏及投資價值。

這玩意兒真要白收的話,張天元還真不敢要,因為實在是有些太過珍貴了。

“按照市價可不行,張老師這是不把我莫鑫當朋友啊,不如這樣吧,按照市價的五折,你退一步,我退一步,如何?”

莫鑫想了想道。

張天元一想,好嘛,五折就五折吧,這份人情,總比白白收下要輕。

他現在其實并不在乎錢,反而是不想輕易欠人情。

人情這東西,一旦欠上了,真得就很難還清了,非常麻煩的。

“好吧,就按照市價的五折來算,不過只此一次,下不為例,下一次你們要是帶古董過來,我必須原價收購。”

張天元看著莫鑫道。

“那沒問題。”

莫鑫笑了笑道:“我也沒那么多古董其實。”

接下來,張淼三也取出了一幅畫。

這幅是宋代《四羊圖頁》,無款,絹本,設色,縱21.2厘米,橫20厘米。

圖中樹陰下四只山羊在山坡草間悠閑地覓食,作者觀察細微,畫羊時,除羊角和四蹄輪廓稍用淡墨細線勾勒外,其余部分均以“沒骨法”為之,尤其是右側兩只白羊,長毛紛披,細柔蓬松,富于質感。

樹干用干筆皴擦,筆致沉厚。

左下方鈐有“陳居書畫”印;鑒藏印鈐有“于騰私印”、“丁伯川鑒賞章”、“曲張日藏畫印”。

因鈐有“陳居書畫”印,有的專家認為是南宋嘉泰年畫院待詔陳居中的作品。

于騰,字飛卿,東山人。同治年間考中進士,先后任川州宜城、銅梁縣知縣,代理南都知府。

《益州書畫錄續編》記載:善詩,工書,尤善筆札。賞鑒尤精,刻宋本昭明文選、皮子文藪等書。

他政事之余喜鑒定和收藏文物,所得官銀大都購買書畫,并逐件詳加考釋。

所藏書畫以宋畫冊頁最為珍貴,如馬遠《梅石溪鳧圖》、林椿《梅竹寒禽圖》、趙佶《臘梅雙禽圖》等。

這些名畫,現分別收藏在全國幾家大博物館,并且編入《宋人畫冊》或《兩宋名畫冊》中。

丁伯川是清末川州總督丁寶禎之子,同為大鑒藏家。

雖然這幅《四羊圖葉》與莫鑫拿出來的那幅金農的畫相比,在名聲上可能要略遜一籌。

但時代更加久遠,保存同樣非常完整,所以依然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好東西啊。

張天元對于這兩幅畫,那都是喜歡得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