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四七一章 看風水去

據《三輔皇圖》記載:漢代建章宮與未央之間,“跨璣池,作飛閣,構輦道以上下相屬”,此罐出土于東吳墓葬,形似天宮樓閣、飛閣浮道之屬,建筑構架相當復雜,高閣無樓梯為古時仙居樣式,梯子是活動的,可隨時撤去。

《三國志·諸葛亮傳》載“琦乃將游觀后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即為名證。

從某種意義上說,該件文物受道教影響頗多,是神仙思想的一種反映,揭示出當時江南士族、官僚對富貴享樂的向往和對長生不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文化研究價值。

所以放到博物館,那肯定是沒問題的。

“行,師父,這東西我要了,多少錢?”

張天元跟自己的師父楊懷仁之間自然沒有什么秘密可言,這東西該多少錢就多少錢,誰也不會黑誰。

“這是我花了五百美金買回來的,你給個成本價就行了。”

楊懷仁說道。

“嘿,師父您可別后悔啊,這玩意兒真放到我的博物館里面去,那可就絕對不止是五百美金那么簡單了,到時候我怕您會后悔哦。”

張天元笑道。

“臭小子,你師父我是那樣的人嗎?”

楊懷仁擺了擺手道:“行了,東西你拿走吧,你也知道,師父我粗通風水,對于這些東西是很講究的,死人的玩意兒,我可是輕易不會放到自己家里的。”

“得,那我就謝謝師父您的好意了,我這就回了?”

張天元得到了好東西,著急送回去呢。

這又不是贓物,完全可以通過展飛送回國內去。

而且正如楊懷仁所說,這玩意兒比較麻煩,是明器,死人用的東西,放在博物館里面有大陣壓著,不會有什么危險,可是放到家里就不太好了。

“等一下,今天叫你來,還有個小忙讓你幫一下,干什么這么早就跑啊?”

楊懷仁笑道。

“我就知道啊師父,您要那么點錢,肯定是要把我當苦力用了,罷了,我就舍命陪君子吧,師父您說,我要做什么?”

張天元苦笑道。

“算你小子聰明,是這樣的,這唐人街有一家老板,與師父呢也算是好友了,他最近有些風水上的事兒想要征求一下我的意見,我已經答應要過去了,不過呢,你小子現在也算是學了不少了,能不能陪師父我一起去逛逛?”

楊懷仁笑著說道。

張天元一聽這話,心里頭那叫一個感動啊。

他算是明白了,他師父這終究還是要成全他啊。

楊懷仁并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所以想要借著這次難得的機會鍛煉鍛煉他,這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沒問題師父,那這件東西就先放您店里了,等咱們回來之后我再帶走。”

“嗯,說不定你這一次去,還能撿到好東西呢,這位老板以前也是做古董生意的,如今洗手不干了,喜歡上了別的,如果能讓他滿意,那你這一次去,保證會大獲豐收的。”

楊懷仁起身說道。

“那就靠師父您吉言了。”

張天元笑了笑,攙著楊懷仁就出門去了。

這路上,楊懷仁把這位古董商人的事兒給他仔細講了一番,其中一段往事,讓張天元印象極為深刻。

這個古董商人原來就是農村的一個鏟子,這個故事里,我們暫且稱呼他鏟子丁吧。

甲、乙、丙、丁是相鄰村子的幾個鏟子,都是長期活動在鄉村的鏟貨人,甲、乙、丙三位入行早一些,所以關系更為密切,眼力也比丁高一大截。

前三人總愛結伴出門鏟貨,偶爾也分散行動。

幾個人家既住得近,想法也就異常相似,都想撿到意外的寶貝,一夜暴富,在哥兒幾個面前能說說道道,吹得唾沫星子亂飛,風光無限。

雖然他們關系不錯,卻沒人希望伙伴比自己幸運,所以暗地里總有個人的小九九,彼此既聯合,也互相算計和拆臺,當然也友好的競爭。

“明天揀個黃花梨吧!”閑了的時候,總能聽到哥幾個胡吣,明里祝福人家,暗中卻不住嘴的念叨:“老天爺,不能當真的,有好事也得先給我!”

幾個人為啥總念叨黃花梨呢?當然為了切合實際的原因。

坊間充斥著交好運的傳說,某某人了大財,某某人如何揀了大便宜,所有的暴富實例,唯見到黃花梨家具最多,所以,指望弄個黃花梨家具家,那是最實事求是的夢。

鏟子甲一直想買件黃花梨的物件,為此專門搜集了一大堆木板來研究。每當鏟貨回到家,一口氣沒喘勻,就走進堆放那些亂木板的房間里,一塊一塊的拿起來重新咂摸一遍,一邊仔細觀察,一邊自言自語:“這是紅木,這個似乎也是紅木,這塊是草花梨……”

鏟子甲對黃花梨木器到了入迷的程度,凡是有同行到他家里來,他總愛拿出那堆亂木頭,當做考題,試探人家的眼力。

什么小葉紫檀,什么大葉紫檀、什么鐵力木,什么雞翅木,反正他那一堆木板里,按他的理解都包括了,所以他對自己信心十足,信誓旦旦的要在鄉間的某個掛滿蜘蛛網的角落里,把某個潛藏的好家居揪出來,要么是紫檀,要么是黃花梨,反正是讓他大賺一筆錢的家具。

有一回,某個資深古玩商來他家看貨,正碰到他潛心研究標本。

“老哥,你能把這一堆木頭全識得,我就佩服你!”

來人微微一笑,并不言語,無意中看到鏟子甲身后的一個小木箱,上蓋是由一段黃花梨木板改做的,便說:“你的小箱子檔次不低啊!蓋板不錯!”

鏟子甲不明白他的意思,笑笑說:“是嘞!那塊板子是買東西搭來的,做小箱子,一分為二,一塊做底,一塊做蓋。”

“可惜了的!”人家說。

鏟子甲還是不明白人家的意思,納悶人家為啥說可惜了呢?

后來有一天,他接到鏟子丁的電話,說是買了件木頭書桌,做工很漂亮,品相也不錯,快回到家了。

鏟子甲并沒出門鏟貨,心想如果東西不錯,可以商量著買下來,鏟子丁才干不久,對木頭看不透,說不定還能揀到便宜。

于是他急匆匆出門到半路迎著。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