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三五二章 犀牛角杯

從底款上來分析,即便是真得仿制,這水平也絕對不低,最起碼張天元這么一看,這底款竟然有九分真。

無法完全判定真假,必須得繼續朝下看。

他用大拇指壓住杯身向前推移了一下,胎質白而細膩、釉質肥潤、色彩到位,這與真品幾乎沒有區別。

鑒定斗彩有訣竅,三個稱呼一個號,先畫青花入窯燒,燒成瓷器加彩料,低溫烘烤再復窯,摸時擋手畫筆妙。

斗彩是預先在1300度的高溫下燒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礦物顏料進行二次施彩,然后復窯,再經800度的低溫烘烤而成的瓷器,圖案摸上去有立體感。

張天元的鑒定手法沒有任何問題,有了手感后,他轉動雞缸杯再次仔細觀察。

這個雞缸杯敞口微撇,口下漸斂,平底,臥足,杯體小巧,輪廓線柔韌,直中隱曲,曲中顯直,呈現出端莊婉麗、清雅雋秀的風韻。

從各方各面來說,這個斗彩雞缸杯都像是真的,可他總覺得這東西哪里有什么不對。

再仔細觀察了一陣兒,不由露出了微笑。

即便是沒有用鑒字訣,他也瞧出這雞缸杯的毛病了。

方才是沒瞧真,這一次算是肯定了。

他起身正要對柳憐說這個事兒,卻被方才吸煙的那個老家伙撞了一下,手中的斗彩雞缸杯直接落了下去。

虧得他眼疾手快,腳更快,直接用腳面將那雞缸杯接住,這才小心翼翼地放了回去。

“神經病啊?懂不懂規矩?”

之前被這老東西罵,張天元沒理會,因為畢竟是小事兒,可是這會兒險些把那高仿的雞缸杯給打碎了。

這要被攤主纏上了,還真說不清了。

“碰你怎么著了?窮鬼,打碎了不讓你賠,老子賠得起!”

土豪老板瞪大了眼睛吼道。

“兩位,兩位別吵了,來著都是客,既然東西沒打壞,就各退一步吧。”

攤主急忙上前勸說。

依著張天元的性格,肯定是饒不了這土豪老板的。

不過收拾這種人,有的是辦法,不一定非要用暴力手段。

“算了,我們看別的吧。”

張天元將斗彩雞缸杯放到了攤位上,又去瞧別的東西。

柳憐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壓低聲音問道:“張大哥,那東西不對嗎?”

“嗯,先別說話,看看那個白癡土豪準備做什么。”

張天元點了點頭,然后示意柳憐和歐陽曉丹都不要吭聲,卻是裝模作樣地去看攤位上別的東西。

本來只是等著坑人呢,卻不想目光所及之處,竟然有一件東西頃刻間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這并非是一件瓷器,而是一只犀牛角的杯子。

這是一只土黃色的素面杯子。

杯子造型看來平淡無奇,口徑大約9.8厘米,底面直徑6厘米,高6.2厘米,杯壁卻十分厚實。

杯子表面略帶玉質光澤,有幾條黑色的裂紋,杯子底部有一塊三角形的區域是黑色的。

仔細看時,如果是專家,就能分辨出這是一只犀牛角做的杯子,應該是截取了犀牛角中段制作的。

由于犀牛角是“前實后空”的,即靠近牛角尖的部位是實心,靠近犀牛鼻子或是腦門的位置是空的,這樣材質做杯子很合適。

由于犀牛角靠近尖端的實心部分顏色較深,因此犀牛角杯子底部會出現一塊三角形的黑色。

用犀牛角杯盛酒的妙用,估計看過《笑傲江湖》的人都記得,祖千秋說,關外白酒酒味極好,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氣,最好是用犀牛角杯盛之而飲,須知玉杯增酒之色,犀牛角杯增酒之香。

而用犀牛角杯盛水,角中有藥用成分也會溶解在水中。

在古代,犀牛的作用絕不遜色于戰馬。

不但春秋時戰車的駕馭多是牛,且犀牛沖陣的絕對殺傷力,令將軍校尉們絲毫不敢怠慢。

而上古時代冶煉術尚未發達,銅鐵之屬多用于兵器盾牌,而所謂的甲胄,在最初時候即多以犀牛皮為之。

犀牛皮堅甲厚,抵御刀劍砍刺,韌性非凡,既貼身又不致沉重難負。

在江浙余姚河姆渡、洛州淅川下王崗等距今6000年的遺址,都發現了犀牛遺骨,證明當時都有犀牛生息繁衍;雖不像野牛野馬可以馴養,但古之民生戰事中犀牛之用,還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春秋吳國最強時曾自稱有犀甲軍士十萬三千人,若以每名兵士披犀牛皮甲(胸甲、裙甲)計算,則其數量極為巨大;倒推當時自然界犀牛群的龐大,可知一二。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有一尊西漢“犀尊”。

出土于陜州興平,造型勇猛,強勁霸悍之氣撲面而來。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犀鼻大孔開張,似在怒吼,鼻端有一長彎銳角,是犀牛主要攻擊武器;額頭有一短角,頸部厚實粗壯,多圈皺襞環繞,粗獷狂野,沉重無比。

體型碩大,如巨墻重墩,不可動搖,而四足短促有力,肌肉隆凸,總之,每一個細節都無不表現出犀牛的兇猛暴烈。

“犀尊”既名為“尊”,功用在盛酒。

想彼時大將出陣、士卒用命,慷慨激昂,舉戈以酹,仰“犀尊”暢飲而祈天奏功,決機萬里,鼓舞飛揚,則犀牛強悍之形正足以鼓蕩其氣。

因此,“犀尊”的特定外形塑造,決不僅僅是取一動物以求美觀而已,它是一次明顯的主題性創作。

“尊”的酹酒之功,“犀”的戰伐之意,是一種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

犀牛的勇與蠻,使它長期適應野生狀態但極難改造。

殷商時稱犀牛為“兕”,僅憑此字形,即知上古人對它的戒懼之心。

犀牛生活于濕熱之地,除分布南洋、印度、非洲中南部外,在中國,目前則僅限于云省、西廣交界處從過去楚湘湖廣地區犀牛橫行,乃至前舉在浙、豫諸地遺址皆見遺骨的情況看,其實上古時代,犀牛的生活區域是非常廣闊的。

但隨著商周時代氣候變冷,又大量草地、沼澤被改辟為農田,犀牛失去了理想的生活環境,族群南遷是必然的選擇。

但更重要的是人類的捕殺。

一則犀牛角可治病,清熱、解毒、止血、定驚,藥效明顯。

漢代《神農本草經》有詳細記載,于是捕殺以充藥需,亦為當時大量消耗犀角的理由。rw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