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三五零章 玉鳥

章節目錄第三三五零章玉鳥

章節目錄第三三五零章玉鳥

作者:北域神燈

這三件玉雕表現的不僅是現實動物世界,而更注重想象中的動物世界。

同時對鳥類進行了神化,有獸首鳥身、鳥首獸身,其特點有嘴向前回勾,或蹲坐式,或飛翔式,有的冠部極度夸張,其冠比鳥體還長,失去了正常比例。

張天元先拿起第一件玉鳥,放在放大鏡下面仔細看了起來。

這東西高5.4厘米,寬7.6厘米,厚0.4厘米。玉質為青色,因輕度侵蝕,略呈雞骨白色。

準確來說,應該是一只玉鷹。

玉鷹體扁平,作停立狀。

長頸前伸,圓目,勾喙,曲背垂翅,羽尾下收。

兩面紋飾相同,皆以陰線刻出。

曲背及頜處各有一圓孔,可供穿系佩戴。

這件玉鷹造型奇特,采取局部寫實與夸張寫意相結合的手法,長頸前伸夸張有力,目圓睜,勾喙彎爪,鷹背彎曲停立,整體寬度大于高度,在視覺上給人以沖擊力,其獨特造型,在國內發現的眾多玉鷹作品中實屬罕見。

第二件玉鳥長4.7厘米,高2.3厘米,厚0.5厘米。

玉質為青玉,有白褐色沁痕。

雙面雕,體扁平,兩面紋飾相同,單陰線刻畫出目、口、翅、足、爪、尾,圓目,翅膀斜向上收攏于體側,有一前爪,分尾較長彎向下方,有刃且缺口小,脯部鉆有一圓孔,可佩系。

其造型古樸簡約,線條流暢自然,雕工簡練傳神。

這樣一件簡約、大氣的玉件實乃不可多得的玉石珍品。

第三件西周玉鳥長4.2厘米,高3.7厘米,厚0.4厘米。黃褐色,半透明,沁蝕嚴重,有白色沁痕。

體扁狀,兩面紋飾相同,以極為簡練的斜刀和淺浮雕手法琢眼、羽、尾、足、爪,喙前平齊,圓目,翅膀斜向上收攏于體側,有一前爪,分尾較長彎向下方,有刃且缺口小,胸部對鉆一鉆孔,可系佩。

胸部朝前挺出,尾羽款擺于后方,足爪收于腹下,基本形態與真實的鳥兒相近。鳥喙前端加寬成釘形嘴,尾羽寬長末端分岔如魚尾,以及鳥足后方似有腹鰭等現象,則是西周玉工為了充分使用玉料所作的設計。

古玉之美,在于它的材質自然之美、造型之美、雕琢工藝之美及內在蘊含之美。

而西周玉配飾造型之獨特,雕工之精美,形態之靈韻,紋飾之簡潔、明快,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玉雕藝人的聰明才智。

西周玉配飾不論是在選材用料上,還是雕琢手法上,不論是形象刻畫上,還是審美情趣上都具有獨特的時代特色,對后世影響很大。

對張天元來說,這三只玉鳥可不光是美,它們更是歷史的見證,上面都有特殊的紋飾,是西周時期的重要文化見證。

這要放到國內,絕對是國寶級別的好東西啊。

愚蠢的德國人啊,你既然要拿這東西跟我換那份名單,那我成全你就是了!

張天元嘿嘿笑了笑。

本來他還打算多訛詐這家伙點好東西呢,不過看這家伙的箱子里也沒別的了。

干脆嘆了口氣道:“雖然說你的這幾件東西依然無法比得上我的珍貴的名單,不過看在你這么誠心的份上,我可以跟你交換,但是能問你個問題嗎?”

“先生請問。”

福勒將那份辛德勒的名單小心翼翼地放了起來,然后笑著說道。

“福勒先生能告訴我,您購買這份名單的原因嗎?”

張天元之所以會問這樣的問題,主要是看到了這家伙穿著印有希特勒頭像的襯衣,心中有幾分擔憂。

“不瞞您說,希特勒是我的祖上,購買這份名單,只是單純為了紀念而已,如果張先生還有其它有關納粹德國的古董,我非常樂意用東西來交換。”

福勒解釋道:“雖然我沒有錢,不過從祖上那里倒是繼承了不少的中國古董。”

“哈哈哈,沒問題,如果找到的話,一定聯系你。”

張天元這段日子在美國,真正找到跟希特勒有關的古董,也就是那份辛德勒的名單了,其余的還真沒見過,不過他接下來會注意一下的。

這德國人福勒真得是太大方了,用希特勒收藏的東西跟這家伙交換中國古董,那絕對是一件極為劃算的事情。

“那么就這樣吧,告辭!”

福勒沖張天元微微頷首,然后轉身朝著外面走去。

張天元送他出門之后,正好看到柳憐也準備出門,就隨口問了一句。

“柳憐,這么著急去哪兒啊?”

“緊急情況,我一個朋友說在美國發現了成化斗彩,讓我趕緊過去看看,你要是沒事兒的話,能跟我一塊嗎,肯定給你鑒定費!”

柳憐喊道。

張天元想了想,自己左右沒事兒,而且這成化斗彩可是寶貝啊,在中國內地都很少見到的,居然能在美國遇上,也算是一件稀奇事兒了,不去怎么行。

“走,我跟你去。”

上車的,除了他和柳憐之外,自然還有歐陽曉丹,作為保護歐陽曉丹的人,她是肯定要跟著走一趟的。

“溫蒂,你去嗎?”

張天元對剛剛和福勒一起過來的溫蒂問道。

“不了,我也有點事情要回去,最近學校的事兒比較多,我都沒機會逃課了。”

溫蒂聳了聳肩道。

“那好吧,路上小心點。”

離開農場,張天元按照柳憐所指的方向來到了一個非常偏僻的古玩小市場。

這里是真得小,因為就是在一戶人家的院子里,擺放著一些攤位,攤位上大多數東西都是瓷器。

柳憐跟自己的朋友接觸之后,那朋友就帶他們到攤位上去瞧了。

“嘖嘖,這怎么感覺好像是雞缸杯啊!”

張天元一眼就認出攤位上的瓷器造型了,當初那成華斗彩雞缸杯的拍賣可是驚動了很多人的。

不管是古玩行的還是普通人,都知道有人花費數億買了一個杯子。

張天元也有成化斗彩的瓷器,但并不是雞缸杯,所以他一直也想弄這么一件回去。

雖說物以稀為貴,可是一樣東西從一件變成兩件,根本不算什么。

別人有的藏品,他沒有,那可就太寒酸了。

要知道,這種成化斗彩雞缸杯在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只有四個半,連那半個都被收藏了。

當然了,這種說法也有故意炒作的嫌疑,未必就一定需要去相信。

就像當年很多人說元青花的數量,那就明顯不太對。

相關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