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二九九章 趙孟頫的書畫

說完話,張天元直接取出六百美金給了攤主,將那筆洗小心翼翼放到了包里。

“咱們走吧。”

張天元不愿意繼續在這里多待,招呼了柳憐等人一聲,然后就急匆匆離開了。

看著他們離開的背影,攤主還在那里喜滋滋地數著錢。

所以說啊,知識就是金錢這話真沒錯,這攤主要是知道那梅子青釉筆洗的真相,恐怕非得跟張天元大戰三百回合不可。

畢竟財帛動人心啊,這年頭,鬼市的規矩也不是那么嚴格了,太亂了。

此時已經快到晚上十二點了,柳憐等妹子們都累了,實在熬不住,就一起回農場了。

張天元此時卻不累,相反他很興奮。

雖然來洛杉磯鬼市只是第二次,可是這里的好東西卻讓他是大開眼界,如果不繼續逛逛的話,他還真得覺著有些可惜了。

反正晚上的鬼市也快散了,他準備抓緊時間再好好逛一會兒。

他的這個決定,真得是太對了。

否則的話,必然是要錯過接下來兩件相當不錯的好東西。

雖說未必價值連城,可是東西卻絕對不錯,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

這其中一件東西,竟然是趙孟頫的書畫作品。

趙孟頫既精通書法,又精通繪畫,二者結合在一起的作品在市面上也有,大多拍賣價格都在一千萬人民幣以上。

在2o11年石頭城經典春季拍賣會中國古代書畫專場之上,趙孟頫手書的《常清靜經》,經過十幾輪的激烈競拍,最后以17oo萬的價格成交。

而趙孟頫和楊叔謙合作的作品《重輯尚書集注序言》,也以15oo萬元的價格成交。

2o12年12月9日,趙孟頫的畫作《三馬圖》和楷書作品《圓通殿志》合在一起拍出了1.26億人民幣的天價,這是中國書畫作品在美國拍出的最高價格,據說買主是個中國人。

趙孟頫的書法價格一直在上漲,特別是他的楷書作品,已經被炒到了一個天價的地步。

2o13年,趙孟頫的手書楷書《千字文》以1725萬的價格拍賣成交。

古代書法的拍賣價格一直都不是非常的高,一幅書法作品能夠被拍到5oo萬左右,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而趙孟頫的書法價格基本維持在千萬左右,他的書畫作品更是高達數千萬。

2oo8年,趙孟頫的畫作《灤菊圖》以5442萬的價格成交。

近年來,中國古代書法和繪畫作品屢屢拍出天價,這說明現在的收藏市場之上,書法作品已經漸漸受到藏家的喜愛。

以前的保存技術不太達,所以書畫市場比較冷淡,隨著科技的達,書畫的保存更加的安全方便。

趙孟頫書法由于其藝術性很強,所以趙孟頫書法的價格這幾年也在逐步上漲。

趙孟頫博學多才,他在詩文、書畫和金石研究都有很高的造詣,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有著“元人書畫之王”的稱號。

趙孟頫善于書寫各種類型的書法字體,但是以楷、行書著稱于世。

他的書法風格獨特、筆法圓熟,創立了“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并稱“楷書四大家”。

趙孟頫的書法,因熟而俗,這是明代書法家董其昌的評價。

董其昌作為明代著名書法家,他的一生都是早于已做古人的趙孟頫在比賽,可是一生都沒能過趙孟頫。

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得到的贊譽很高。

據傳說,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宋高宗趙構的書法,中年時候學習學“鐘繇及羲獻諸家”,晚年師法李北海。

此外,他還臨摹過唐朝著名的石碑和一些名家的書法作品。

虞集稱他:“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書,飽《十七帖》而度其形。”

他是集晉、唐書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書法家。同時代的書家對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將其列入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

對于趙孟頫的書法的欣賞,是很多人非常享受的一件事情,因為就算你對書法欣賞一片空白,你也能欣賞到趙孟頫書法之中的美麗之處。

他的書法,形意結合,不管你是喜歡書法的形態美,還是筆式的韻律美,都能在趙孟頫的書法之中,找到你想要的。

當張天元在燈光之下審視這幅作品的時候,同時也在審視這個攤主。

攤主看起來有些神色悲涼,讓人不由得產生同情之意。

這種悲涼真得不是裝出來的。

想要裝出這種悲涼,那可是不怎么容易的。

“老板,這幅字怎么賣?”

張天元忍不住問了一句。

“你看著給吧。”

攤主隨口說道:“但是不能低于十萬美金。”

“沒問題,但是能告訴我這幅作品是怎么來的嗎?”

張天元真得很感興趣,這幅看起來從未問世過的趙孟頫的經典書畫作品,到底怎么會流落到這鬼市之上。

“先交易。”

攤主抬起頭看向張天元,眼中多了一分神采。

在鬼市上要十萬美金這種高價,基本上不可能賣出去東西。

但張天元卻真敢掏十萬美金,這可不是小數目。

“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不如去那邊的咖啡館吧,交易起來也安全?”

張天元說道。

“好。”

攤主沒有別的東西可以賣,就只有這一幅書畫,因此也不介意現在就收攤。

張天元也是看時間差不多了,這鬼市已經6續有人收拾了攤位,準備早市,或者干脆回家了。

再逛下去也沒什么意思了,倒不如把這個交易拿下。

兩個人到了咖啡館類進行了交易。

攤主喝了一口熱乎乎的咖啡,終于是打開了話匣子。

“我姓馬,這個事兒是從我家人那里聽來的。

從前,昆山以魚米茶葉瓷器絲綢遠近聞名,各地客商來來往往。

其中馬記商號的馬有德會做生意,迅壯大。

恰逢負責御用貢品的葉家商號犯了事,馬有德趁機謀了這個優差,著實掙了些銀子。

馬有德財大氣粗,嫌老宅不足以和他的身份匹配,就在城南新建了一所大宅。

門前碧波蕩漾,西南遙對一峰。

可謂山明水秀,一看就是納財進寶的所在。”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