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三二九八章 到底誰才是二傻子

第三二九八章到底誰才是二傻子

類別:都市言情作者:北域神燈書名:

朱昌見到老人家。天籟小說⒉

老人家卻斬釘截鐵地說,“傳世之寶”純屬謠傳。

朱昌沒有急于求成,而是和老人交上了朋友。

他經常去拜訪老人,誠心終于感動了老人,2oo4年老人終于讓朱昌看了斗彩筆洗。

這件筆洗,口徑33厘米,高8.5厘米,有鳳凰登枝、迎客松、梅花、葵花等圖案,色彩鮮艷、品相完美。

后來老人摔傷住院,他跑前跑后照料,像兒女孝敬父母一樣,到2oo6年,老人終于同意將自己的傳家寶轉讓給他。

古玩因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所以顯得倍加精彩。

而古玩收藏的故事,反映了人世間的善惡美丑,同樣給人一種咀嚼橄欖、回味不盡的感覺。

對于文化人來說,能有一件好的筆洗,那也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好事兒。

張天元也喜歡筆洗。

他偶爾寫寫字,好的筆洗能給人好的心情嘛。

“我最近練毛筆字,還真就缺個筆洗,干脆再隨意買個吧。”

張天元一邊說著話,一邊順手拿起了放在攤位上的那件梅子青釉筆洗。

攤主心里頭不知道有多高興,今天真是遇到一個二傻子,終于可以狠狠賺上一筆了,所以自然不會攔阻他。

張天元將那梅子青筆洗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仔細觀察了起來。

這應該是一件寶杵紋洗,目測高4cm,口徑14.1cm,足徑7.bsp;

以張天元鑒字訣目前的精準程度,這個大小基本上差不多。

該寶杵洗模印成型,敞口,淺腹,直壁,淺圈足,器底施釉,澀胎一圈。

洗內心印十字寶杵紋,外刻凹弦紋一道,內外以寶翠色釉面裝飾為主。

這東西內底心印寶杵花紋,外壁光素。

釉色青翠濃郁,極為瑩潤,玻璃質感強,釉面無冰裂紋,釉中滿布氣泡,釉色呈翡翠狀。

該洗圈足底端積釉處形成較厚的釉胎,印紋清晰,紋飾及口沿釉薄處呈白色,胎體厚重,精美大方,如果沒看錯的話,真應該是龍泉青瓷中的極品。

要知道,梅子青是宋代龍泉窯創燒的一種著名青釉品種,釉色濃翠瑩潤,如青梅色澤,故而得名。

宋代龍泉窯的梅子青釉,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與高級翡翠媲美。釉層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開紋片,質瑩如玉,其色近似梅樹中生長著的“梅子”。

對比張天元手中的這件筆洗,完全是一模一樣,這足以證明張天元是沒有選錯東西的。

更不要說他還特意用鑒字訣鑒定了一番,就是怕自己看走眼了。

看到這里,張天元心中非常激動。

甚至那只握著梅子青筆洗的手都有點不太聽使喚了。

好在他有地氣可以緩解這種激動和緊張,否則今天真得要露餡不可。

迄今為止,國內還未出現過梅子青筆洗,這基本算是一項古董的空白。

如果張天元將這東西拿回國去,在神羅博物館之中展覽,那么勢必會吸引眾多的專家和業內人士前去欣賞的。

到了那時,他的神羅集團又要掀起一陣古董街的民族風了。

燒制梅子青釉時對瓷胎的要求較高,釉料采用高溫下不易流動的石灰堿釉,以便于數次施釉以增加釉層的厚度。

在攝氏度高溫和較強的還原氣氛下燒造,釉層厚而透明,釉質瑩潤,蒼翠欲滴。

有史料載,梅子青品種僅在南宋一朝燒造,存世極少,又多為仿古銅器和玉器造型的古雅之品,彌足珍貴。

梅子青釉瓷以鐵為主要著色元素,采用多次施釉法,入窯后經高溫強還原火焰燒成,釉色瑩潤青翠猶如青梅故而得名,梅子青釉是南宋時期龍泉窯創燒并迅達到巔峰隨即又走向衰敗的青釉品種。

張天元現在能夠百分之百斷定這東西是南宋的龍泉窯。

他深吸了一口氣,開始尋找這筆洗上的缺陷。

這當然是為了砍價做準備的。

東西品相越差,當然買下來就越便宜。

至于修復,對他來說不算什么問題。

別人可能完全無法修復的東西,到了他這里,卻非常簡單。

不過麻煩的是,這梅子青筆洗品相非常好,竟然一點磕碰的痕跡都沒有,保存完整得簡直就像是新的一般。

看到這里,張天元忽然間笑了。

物極必反啊。

這東西品相太好,其實也可以用來砍價。

想到這里,他看向那攤販問道:“這個多少錢?”

“老板好眼力啊,這件梅子青筆洗,跟那件粉青釉筆洗是一對,都是從同一個地方挖出來的,而且保存還更加完整,這價格嘛,自然是要更貴一些的。”

攤主嘿嘿笑道。

“行了,你也就別跟我這兒瞎說了,這件梅子青筆洗,不僅做工不如剛剛那件粉青釉,而且上面也沒有磕碰,這說明兩件東西肯定不是從同一個地方出來的。”

張天元說道:“別打馬虎眼,說個實惠價吧,如果合適我就拿了。”

“這樣,看老板你是個行家,我也不坑你,這東西兩千美金您拿走,怎么樣?”

攤主笑瞇瞇地說道。

“五百美金,給不給?你這東西從哪兒來的,你心里頭應該最清楚吧,別給我說是工地上的,這東西明顯看起來就是新的,不知道是哪家工廠里面的產品。”

張天元撇了撇嘴道:“要不是因為在美國買不到類似的仿品,我也不會給你開這么高的價。”

其實古玩全憑一張嘴,黑的能說成白的,真的能說成假的,假的也能說成真的。

這種事兒在古玩行里頭是非常常見的。

這個攤主明顯是不認得這梅子青釉筆洗的。

在攤主眼里頭,恐怕這就是一件進價不足一百美金的工廠產品而已,所以張天元這么說,攤主不僅不會反駁,反而還會覺得張天元厲害。

“唉,遇到您啊,算是我吃虧,不過五百美金還是太少了,再給加一百吧,我這小本生意也不容易。”

攤主嘆了口氣道。

“好吧好吧,我也是真得懶得跟你啰嗦了,看你也不容易,就六百美金吧。”

張天元也不想繼續折騰了,這個時候,就要見好就收,萬一繼續折騰下去,搞不好把這生意就給折騰沒了,那才叫一個冤枉呢。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