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七七零章 千古之謎

大詩人杜甫的詩篇《麗人行》,對楊氏的奢侈生活也作了忠實的暴露: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為鎑葉垂鬢唇;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云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蕭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沓實要津。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杜甫這首詩完全是那時現實生活的暴露。

天寶十一年,楊國忠做了右丞相,楊氏姊妹聲勢更為煊赫,虢國夫人和楊國忠比鄰而居,姊妹三人常和國忠并轡騎馬入朝,豪華炫耀,街頭平民不敢正視。

有學者認為,張萱原畫早佚,其畫題與杜詩同名《麗人行》,現藏寶島故宮博物院宋李公麟摹本其名就是《麗人行》。

遼省博物館所藏宋摹本,其名改為《虢國夫人游春圖》。

至于兩摹本中,哪一本更接近張萱祖本,學術界意見不一。”

“這也只是爭論而已,算不得有趣吧?”

張天元還是不解。

“呵呵,你不要著急嘛,我話還沒說完呢。”

董學塾笑道:“這幅畫里頭其實有一個千古之謎呢。

《虢國夫人游春圖》畫面情節單純,沒有任何背景,只畫九人,分別八個成人和一小孩,乘八匹馬在行進。

前三騎作單行而稍有參差,其中二人著男裝。

稍后二騎并行,馬上是兩位艷裝婦女。

最后三騎并行,當中一位抱小孩,亦有一人著男裝。

畫中的主題人物為何許人?歷來就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清宮廷編纂的《石渠寶笈》正編云:“設色畫虢國夫人乘馬春游,前后護衛者七人”。

有人認為此說雖與畫名相符,卻與畫的內容似乎有悖,既然畫中除虢國夫人外,余皆侍從,為何畫中有三人從云髻高聳到服飾顯系貴族婦女樣式,而與其它兩位侍女打扮迥然不同,這又作何解釋?

一說韓國、虢國、秦國同游;

還有一說此畫系暨楊國忠一起的共同春游圖,這與史書記載楊國忠‘有時與虢國并轡入朝,揮鞭走馬,以為諧謔,衢路觀之,無不駭嘆’相符。

至于畫中究竟哪位是虢國夫人,更是眾說紛紜。

有學者認為并騎艷裝的兩位是皇帝的外戚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后面抱小孩的一位當是保姆。

也有的學者認為并騎艷裝中在近處向前看的一位是畫卷的主角虢國夫人,上方一人為秦國夫人。

后面三騎,中間一人面容蒼老抱一小孩者,衣著和虢國夫人一致,是為韓國夫人。

虢國與秦國夫人的發髻,高聳而垂于一旁,岑參詩句‘側垂高髻扦花鈿’符合于畫中的發髻樣式。

面容用淡赭石合朱赭渲染,細潤中帶微黃色,畫出了‘宮樣輕輕淡淡黃’的唐代婦女慣用的‘額黃’習俗。

還有學者認為虢國夫人當是最后三騎當中的一位。

古代畫家對畫面人物的安排是很認真的;從這一游春的行列看,最主要的角色應當是最后三騎當中的一位。

最前單行的三騎是前驅,稍后并騎的兩位服裝明艷,使人的注意力被吸引得漸漸集中,最后顯示出主體。

主角兩旁的侍從一人紅衫,一人白袍,和前二人一起正像眾星捧月一樣,反襯出主角雍容、沉著的氣派。

并騎的兩位服飾雖漂亮,派頭卻差得多,發髻也與主角不同,二人之間風度也難分高下,要指定其一為主角是很勉強的。

而主角不僅服裝色彩與眾不同,面部膚色也較深,其它人物面部用粉較多,正符合‘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娥眉朝至尊’的說法。

近年又還有學者認為畫幅最前一騎,跨三花馬,作男裝者是虢國夫人。

開元、天寶間貴婦人多喜著男裝,三花馬是宮廷御廄的特有標志,且這匹馬比畫中其它幾匹都肥碩高大,非虢國夫人誰配騎它?

鞍韉上還繡有虎紋,銀色雙雁障泥以及紅纓轡飾,比其它各騎都華貴。

至于其余七人,當為護衛、保姆。

究竟哪一位是虢國夫人?看來仍然是謎。”

“我去,不就一幅畫嘛,至于這么認真啊?”展飛聽得皺眉不已,這些人也真是閑得蛋疼啊。

“學術上的東西,總是要嚴謹一些的。”

董學塾笑道。

“展飛啊,這你就不懂了,對于我們這些收藏的人來說,這樣的事兒其實也是樂在其中啊。”

張天元也笑道:“你不覺得一幅一下子就能看懂的畫實在太無聊了嗎?”

“還是不懂。”

展飛聳了聳肩道。

“他不懂就不要說了,倒是你天元,這幅畫可算是國寶了,一旦問世,絕對會再度引起轟動的,雖然對你來說,這轟動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不過張萱原畫問世,這絕對不是一件小事情,怕是遼省博物館跟故宮博物院都會跟你張口的。”

董學塾皺了皺眉道:“你打算要怎么處理呢?”

“這還用問嗎?東西是我的,自然就是我的,誰也搶不去的。”

其實這畫揭開了也好,就連西川正雄都不知道這任伯年的偽造落款下面居然是真正的張萱落款。

這東西就算拿到西川正雄當面,那家伙也認不出來了。

這能有什么麻煩呢?

他收藏的國寶也不少了,完全可以偽造一些文件,說是從國外購得的,這種把戲做了也不是一回兩回了,別說國家沒閑心去調查這破事兒,就算真去調查,也查不出來的。

張天元做事兒,向來滴水不露,能查出來那就見鬼了。

當然這一次也一樣,需要在做好了完全之策之后再公開這幅畫,不然莽莽撞撞的,真是要把自己給坑進去的。

“你小子就是鬼精鬼精的,不過你撿了這么大個漏,就不犒勞犒勞我這老頭子?”

董學塾笑道。

“董老您盡管說,是要錢還是要物?”

張天元笑道。

“得了吧你,真把我當成趁火打劫的了啊?”

董學塾笑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