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六五零章 鬼打墻

第二六五零章鬼打墻

第二六五零章鬼打墻

實踐和閱歷是基礎,每個人能在實踐和閱歷的基礎上領悟到什么,總結出什么,就是各自各修為了。

但是沒有足夠的實踐和閱歷,再聰明的腦袋再靈敏的眼睛,都是沒有用的。

館藏文物和私人手中收藏的文物,怎么說的,有些品種勝在館藏,這是有特殊原因的:

比如清宮的舊藏,康雍乾時代的琺瑯彩瓷器這個品種,它們從來就沒有怎么流出過宮廷,晚清民國時期因為動亂流出過少量,但也是很少的部分。

所以私人手中即使有,其種類和質量也是無法和館藏相抗衡的。

再就是建國后出土的東西,有些重要的墓葬窖藏,一被發現就被國家立刻保護起來發掘了,因為保護的好,所以基本都在當地或者上一級的館藏中。

比如北湖的曾侯乙墓,出來的很多器物之前確實沒見過,私人收藏的也的確無法與之相比。

但是先秦戰漢楚地的青銅器,非常精彩的,私人手中有沒有呢?

有,很多!

都是北湖老江陵荊州一帶出來的,國家還來不及保護的,通過私人渠道流出來了。

再比如前些年唐高宗和武則天兒子李弘謚號孝敬皇帝的墓被盜,后來被即使控制住,更早一點的唐代法門寺地宮的發現,等等,都是屬于這一種。

不然這些東西又流入私人手中了。

但這些東西被發現研究之后,卻給了很多古董商藏家一個重新評估自己手中東西的機會。

以前搞不明白的,現在因為有了可靠的考古依據,終于可以搞明白了。

但是,看得見的是少數,看不見的是多數。

君不見周天子麾下的一個小小的曾國的侯(曾侯乙)的墓葬中就是這么的奢華,那么,周代更高級別的貴族墓葬中會是怎樣的東西呢?

周天子的墓葬呢?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秘色瓷金銀器真的就只此一家嗎?

魏晉南北朝到隋唐那么多的石窟造像里面被敲去的佛頭哪里去了?

正常人用大腦想一想就知道。

這些東西都有,都在的,只是你沒有渠道沒有能力去接觸。

這個江湖雖然混亂,這個市場雖然復雜,但是沉積的好東西之多,也是外行人難以想象的。

鬼魅叢生又極具誘惑。

但國內外的大行大藏都有他們各自活動的圈子,你只有擠進他們的圈子才能看到好東西,你只有擠進他們的圈子才能夠交流交易,這個路子是要交學費的!

要錢買出來的的!

要貨鋪出來的的!

要精力鉆營出來的!

別說‘我就是欣賞啊,我就是喜歡啊,藝術就是高尚的啊,文物就是承載歷史的啊,談錢銅臭啊’之類。

那或許是清高,那或許是一種方式,但那不是愛。

愛,是要付出代價的。

張天元為什么非要結交那些古董收藏名家?

就是因為他們手里頭有好東西,你不熟悉的時候,他們是不會賣給你的,只有跟他們混熟了,興許才能從他們手里弄到一些好玩意兒。

否則免談。

“我說這些話,就是要告訴你,東西好壞和價格的判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必須得是你買過或者賣過很多東西之后方才能夠明白。”

張天元最后做了個總結。

“明白了!”

柳憐美目一亮,不由點頭道:“今日聽張老師一席話,當真是勝讀十年書啊。”

“過了過了,我這些東西,還是跟別人學的。”

“哎呀,天都黑了,沒想到居然聊了這么久,如果張老師不介意的話,可否賞個薄面,跟柳憐出去吃頓飯,就在我家里如何?”

柳憐準備起身告辭的時候,才看到外面天色已經黑了,于是順便邀請道。

“這么晚了,就不打擾了吧。”

張天元的想法很簡單,可以跟你探討古董鑒賞方面的事兒,不過這吃飯就算了,容易引起誤會。

“這閆城也是古城,有不少古城墻,據說還經常有陰魂作祟,您就不怕我遇到鬼打墻啊。”

柳憐笑著開玩笑道。

“鬼打墻嗎?”

張天元也笑道:“鬼打墻據傳是在深夜或陰氣較重之地發生的一種怪異現象,遇到鬼打墻后猶如陷進一個怪圈之中,迷失方向還永遠走不出去。鬼打墻,又稱鬼砌墻、鬼擋墻,難道這真的是鬼怪所為嗎?我看不見得啊。”

“張老師居然對這個還有研究?”柳憐不由產生了興趣。

都說女人喜歡恐怖的東西,可膽子又小,張天元以前就從自己的老婆柳夢尋上體會到了,沒想到這個柳憐居然也是一樣。

“嗯,閑來無事的時候也看看閑書嘛。”

他也不是一心撲在工作上的那種人,還是會有自己的娛樂的,鬼打墻這種在小說里經常會聽到的用詞,他自然會有一些研究了。

據傳在湖州有些地方稱“鬼打墻”是“咋哪子神”作祟,而“咋哪子神”其實是因車禍而亡的冤死鬼的別稱。

當地人說,“咋哪子神”沒任何危害性,反而是幫助人的鬼。

因為前面有危險而阻止你前進,破解方法是不害怕,一直往前走。

也有人這是沒經歷過“鬼打墻”的人瞎編的,因為一直往前走能走出去,那還是“鬼打墻”嗎?

其實,遭遇過“鬼打墻”的人是這么說的,往前走,走不到目標地點,很驚恐。

停下來,更驚恐。

因為已經覺得遭遇邪門的事了,不知道一停下來哪里會出現個什么東西。

“那張老師認為鬼打墻是怎么造成的呢,真的是鬼怪作祟嗎?”

柳憐笑著問道。

“這個嘛,我倒是聽別人說過一些關于鬼打墻的事情。”

張天元笑著講述了自己對鬼打墻的一些看法,不過卻是借著別人的口說的。

生物學曾作過一個實驗。

把一只野鴨的眼睛蒙上,再把它扔向天空,它就開始飛,但如果是開闊的天空,你會發現它肯定是飛出的一個圓圈。

而且如果你把自己的眼睛蒙住,在學校的操場上,憑自己的感覺走直線,最后你發現你走的也是一個大大的圓圈。

生物運動的本質是圓周運動。

如果沒有目標,任何生物的本能運動都是圓周。

為什么呢?

因為生物的身體結構有細微的差別,比如鳥的翅膀,兩個翅膀的力量和肌肉發達程度有細微的差別。

(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8/8837/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