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六四八章 柳憐

第二六四八章柳憐

第二六四八章柳憐

富城的事兒,可以說是有驚無險。

最后處理的都沒多大問題,甚至就連古賢會的人,居然也發來了道歉信,表示這一次是他們的錯。

至于說這道歉究竟是否出于真心,那就不好說了。

當然,張天元也不在乎他們是不是真心,因為這件事兒之后,古賢會基本就算是上了他的黑名單了,這恐怕真得不是古賢會的高層愿意看到的。

得罪了張天元這樣的人,以后在中國行事,那真得萬分小心才行,不然遲早出事兒。

小毛因為功勞不小,再加上他本來就有資歷,所以直接升任了富城派出所所長。

這官說大不大,說小可也不小,畢竟管著一個縣的治安呢。

在等待鐵柱傷勢恢復的這幾天里,又發生了另外一件事兒。

不過這個是好事兒。

楊耀山從緬甸發來信息,說是野人山里頭的翡翠礦也已經開采了一段時間了,是不是可以嘗試著舉辦一個小型的翡翠交易會?

他這個提議立即得到了張天元的認可。

野人山里的翡翠儲量非常大,神羅珠寶肯定是用不完的,能用十分之一就不錯的。

剩下的,自然還是要賣出去賺錢的。

他們當然不可能拿去緬甸翡翠公盤來出售,白白把錢讓緬甸政府賺,他們也不滿意。

所以自己舉辦翡翠交易會,這是最好的選擇。

只是怎么舉辦,這個他們還沒有經驗,于是張天元想了想,就干脆先舉辦一個小型的交易會,讓負責野人山翡翠的這些工作人員增加一點經驗。

如此一來,事情也就妥了。

可是這交易會的地點放在什么地方呢?

張天元想了想,干脆就放在了閆城。

閆城跟富城非常近,只有二十公里左右的距離,甚至一直有人提議將富城跟閆城合二為一,打造一個大城市。

張天元對閆城也是有些感情的。

更何況閆城這些年一直都有小型的翡翠交易會舉辦,也算是北方比較有名的翡翠交易城市了。

既如此,何不借著這個東風宣傳一下呢?

聽得張天元答應,楊耀山就開始著手辦理這個事兒了,翡翠運出的渠道很簡單,反正野人山有很多地方都是無人區,緬甸政府管不了,中國這邊也管不了。

等到了邊境,張天元再通過軍方的關系將翡翠運到閆城。

雖然這樣需要給中國政府繳納一定的費用,可是比起翡翠公盤上緬甸政府的胃口,這個耗費就小多了。

四天時間,鐵柱的傷勢恢復得基本差不多了,而楊耀山那邊也又一次發來信息,表示閆城翡翠交易會一切準備就緒,就只剩下宣傳了。

宣傳的事兒,楊耀山沒辦法,因為他畢竟是緬甸人,對中國那一套不熟悉。

但這個事兒怎么可能難住張天元呢,他立即給國家電視臺的朋友打了電話,順便也吩咐神羅傳媒進行宣傳。

電視臺、網絡、報紙等多管齊下,僅僅一天時間,一條信息就成功壓制了各種新聞,登上了頭條

“神秘客帶來大量翡翠原石,閆城翡翠交易或有驚喜!”

當然,很多人看到這條新聞不會感興趣,因為他們不懂翡翠,也對賭石不感興趣。

可是行家就不一樣了。

那些對翡翠賭石感興趣的人,立即都行動了起來,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都陸續趕往了閆城。

這個時候,鐵柱傷勢已經痊愈,張天元便帶著鐵柱跟展飛一起前往了閆城。

至于說古賢會那些資料里所說的寶藏的線索,張天元并沒有忘記,他已經把資料發給了藍鳳凰,讓藍鳳凰幫忙去找了。

不然就那么點線索,他自己去碰運氣的話,那還真不知道要猴年馬月才能找出來啊。

抵達閆城那天,閆城翡翠交易會還沒有開始,楊耀山告訴他說,這事兒得壓著。

等到了一定火候再開始,效果會更好。

張天元不是很懂這些,所以就沒有干涉他,這事兒就任憑楊耀山做主了。

沒想到的是,閑下來準備在閆城逛逛的時候,一個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這女人長得很惹人憐惜,屬于那種嬌弱類的,跟他老婆柳夢尋不是一個類型。

很多男人都喜歡這一類,因為能讓男人的呵護欲盡情迸發出來。

女人的名字叫柳憐。

在這個所有女性都崇尚個性,卻最終走向了俗氣化和千篇一律的時代,柳憐算是一個很獨特的女人。

她很傳統。

很有書香氣。

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封建社會的大家閨秀。

說話軟綿綿的,但是卻沒有一點做作的樣子。

柳憐來找張天元,當然不是來要簽名的,也不是來約炮的,她來找張天元,是為了鑒定一件瓷器。

那是一件宋代的民窯瓷器,算不上貴重,但絕對是真貨,張天元給瓷器的評價并不多。

就六個字

還不錯,留著吧。

至于那些專業的說法,他直接忽略掉了,那是為了給不相信他的人準備的,柳憐對他的說法,顯然很是認可,就沒必要廢話了。

別以為柳憐這是盲目的崇拜。

如果那么想您就錯了,柳憐自己也是收藏里頭的行家,她今天借著讓張天元幫忙鑒定瓷器,其實是為了討論瓷器鑒賞的。

張天元很少遇到這樣的知音,尤其還是一美女知音。

別人興許會因為對方是個美女而避開,怕老婆誤會。

張天元卻不會,他身正不怕影子斜,他欣賞柳憐,但是沒有絲毫的兒女私情。

兩人討論到了這鑒賞里頭的一些問題。

比如說最基本的,一件瓷器拿在手里應該怎樣看?

張天元也總結過這個事兒,所以說出來的時候很順溜。

鑒賞瓷器。

首先要立足于構成這件器物的材質的本質胎釉特征。

某個時代某個地域的瓷土是不可再生不可復制的資源。

比如北宋時湖田窯的瓷土和南宋時的就不一樣,從五代到北宋早期再到中期晚期再到南宋中早期至晚期到元,瓷土質地的不同是可見的一個漸變過程。

你現在在去仿造,沒有那時候的瓷土了,你再怎么調配,它燒出來的就是不一樣。

為什么行家看東西往往先要翻過來看底,因為底足的圈足部位會有露胎,從這個部位可以觀察胎質。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