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二八二章 關鍵是馬鞍和馬鐙

››第二二八二章關鍵是馬鞍和馬鐙

第二二八二章關鍵是馬鞍和馬鐙

奇書,移動版.qibook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有一人就說話了:“這騎馬關公說實話看著還挺舊,應該是民國時期的物件,但雕工實在是不堪入目的,而且所用玉石材料也并不好,玉質相當低劣,總體上來說的話,這價格真是不能超過一千RMB的,您花費四千塊是吃虧了。”

“我基本同意這位先生的觀點,張老板,您的威名赫赫,但這幾年好像在玉器上也沒什么特別的建樹,很多人都不服氣啊。我本來覺得他們不服氣有點沒道理,但現在看起來,您真得是有點遲鈍了啊,這東西換了我,肯定不會出超過八百的價格!當然了,您是有錢人,肯定不會在乎這點錢的。”

“聽到了吧楊耀山,你那朋友也不怎么樣。”

楊瑞聽到這些話,原本垂頭喪氣的樣子立即恢復了精神,就好像已經蔫了吧唧的花兒澆了水之后活過來了似得,沖著楊耀山很得意地說道。

“關你屁事啊,你還是好好反省反省自己吧。”楊耀山瞪了楊瑞一眼說道。

張天元笑了笑道:“楊兄,不必跟他一般見識,這騎馬關公如何,等大家伙兒都看完了再議論也不遲。”

“笑話,你這種人啊,就是打眼了死不承認,還不如楊瑞楊老板干脆呢,人家打眼了,最起碼愿意承認,可你呢,打眼了還好像很瞧不起鑒定師傅嗎?”那個牛氣的玉器專家又說話了。

“你這話就顯得太沒水平了,說句老實話吧,這東西如何,我早就有了定論,拿來讓你們看,是想交流交流經驗的,看不出來端倪的,要么是不仔細,要么就是太自以為是了。”

張天元冷笑道:“你以為我張天元是誰?我是中國最頂尖的玉器鑒定專家!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愣頭青!”

“說的好張老弟,這牛人就是牛人,說話都跟人不一樣,有底氣。”

楊耀山本來也挺擔心的,可是一聽張天元這番話,頓時也精神起來了,怕什么啊,正如張天元所說,他可是中國頂尖的玉器鑒定專家,會看不出來這東西的真假?

之所以拿來讓這么多人看,其實真正原因是想借著這個機會打楊瑞的臉給他楊耀山出氣吧。

或許是張天元的話起了作用吧,幾個原先已經停下鑒賞,準備開口說話的人又拿起了手中的放大鏡,重新看了起來。

這里面有好幾個都是國內來的玉器玉石專家,張天元的名聲他們是知道的,既然張天元都那么說了,多半也不太可能有假吧,所以他們愿意再耗費精神去仔細瞧瞧,興許能發現什么意料之外的東西呢。

“咦?”

片刻之后,有人驚叫了一聲。

“怎么了?”

“沒,沒什么,我再仔細看看。”其中一個人或許是覺得自己看花眼了,不敢隨便說話,而是拿起放大鏡,對準了關于乘坐的馬匹仔細研究了起來,那專注的程度,真得不亞于一個肖像畫家去觀察自己的模特。

又過了一會兒,居然又有人發出了驚嘆之聲。

“你們看出來什么了吧?”張天元笑著問道。

那幾個看出了一絲端倪的人,都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其中一個說道:“如果我們沒看錯的話,您這一次估計是撿到大漏了。”

“大漏?”

一旁的楊瑞緊張了起來,如果張天元撿到了大漏,那他可就更丟人了,不僅打眼了不說,而且這樣的寶貝放在眼前居然都沒有發現。

“呵呵,幾位看出來了吧?”張天元笑道:“說說看,我聽聽看是不是跟我想的一樣。”

那幾個人商量了一下,然后由一個看起來比較有威望的人說道:“張老師,如果我們幾個沒看錯的話,這關公騎馬并非一件圓雕,而應該是兩件,分別是關公像和白馬像。”

“哈哈哈,這怎么可能,這關公與白馬雖然不怎么搭配,可是關公明顯是騎乘白馬的樣子,他雙腿緊緊夾住白馬腹部,這如果是兩件作品的話,你怎么解釋這種現象?”

楊瑞這個時候自然要拼命質疑了,否則的話那這丑可就出大了,真是丟人丟大發了。

“楊老板,您仔細看的話就應該能夠發現,制作關公的玉料雖然也是和田玉,但是質量非常差,幾乎就是邊角料的感覺。而那匹白馬如果仔細看就不難發現,那是一塊上乘的和田白玉,只不過表層涂抹了一些東西,遮掩了這白玉的光潔罷了。”

那個玉器專家解釋道。

“別說這個,你還是沒有回答我的問題。”楊瑞很執拗,反正你回答不出來我的問題,那就是你在瞎說,他厲聲喝道:“在場的應該都是玉器專家,你們應該看得出來吧,這關公與白馬雕塑風格完全一致,而且嚴絲合縫,并沒有任何拼接的痕跡,幾乎就是渾然一體,這可不是金屬雕刻,金屬有很好的延展性,尚且能夠變得柔軟起來,但玉卻不能,這個你們怎么解釋?”

他的質問,其實并非沒有道理,所以現場也有很多玉器專家是支持他的。

那幾個玉器專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辦法解釋,于是只好低頭再去觀察,反正既然已經找到了問題所在,只要針對性的觀察,應該就能發現問題所在了。

這個時候,張天元笑道:“幾位不要著急,可以仔細瞧瞧那關公雙腿與白馬之間的東西。”

“您是說馬鞍和馬鐙?”

“對,沒錯,就是馬鞍和馬鐙!”張天元點了點頭道:“從考古學的角度來講,三國時期有馬鞍,但是應該沒有馬鐙,不過那只是因為沒有實際證據,可有大量的文獻證據證明漢代鞍鐙的存在,可惜缺乏考古方面的實證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中國所發現的最早表現高橋馬鞍的文物是東漢末年作品,如雷臺漢墓出土的騎俑和鞍馬彩繪木雕;而最早具備馬鐙的雕塑作品是長洲西晉永寧二年墓中的騎馬樂俑,因這批俑中有馬鐙者只是在馬身左側鞍下有一個三角型鐙具,僅及小腿一半高,而右側則沒有,且騎者的腳也未踏于其中,所以被認為是馬鐙的雛形,即用于上馬的器具;至于最早的實物雙馬鐙,則是遼寧北票十六時期北燕馮素弗墓的鎏金銅裹木質馬鐙。”

(未完待續。)

奇書書迷同時還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