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宰相

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一夜之間

一千一百五十六章一夜之間一千一百五十六章一夜之間←→:、、、、、、、、

王珪如今雖有些上了年紀,稍稍有些耳背,不過章越所言他還是聽得明白的。

一旦天下各路放開,允許商人自由支鹽販鹽,對于鹽路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沖擊。

章越怎么敢膽子這么大,步子放得這么快,并絲毫沒與各路的官員們,各路轉運使們商議過,便草率作了這個決定。

換了一般情況,肯定朝臣們沒有議論上幾個月,是斷然不會的同意。

但是如今鹽鈔暴跌,倒逼朝廷必須迅速拿出決斷來。

章越陳述之后,官家是不會有意見的,一旦此策實行,天下的鹽利將全部集中到朝廷來,只是各路官員們則是賺不到分毫。

此舉有利于中央集權,準確地說是財權,所以官家肯定是贊成的。

不過官家不能這么表態,否則會視為斂財之君。

官家道:“此法確實是良法,但下面各路的官員怕是……怕是會有議論之聲,兩害相權取其輕,一旦鹽鈔貶作一錢不值,則危害更大。”

黃履出面道:“陛下,若此法推行得當,百姓不會有害,反而有利,不僅可以解本朝百年來百姓榷鹽之苦,還能利商利民。”

蔡確道:“利商利民之言不敢茍同,反鹽鈔之入全部歸于朝廷,而百司成了支出一方,如此各路官府財用匱竭。”

黃履道:“恰恰相反,只要朝廷將鹽鈔所入貼補各地,那么鹽戶,商賈,漕司三者將共其利。”

蔡確道:“諸路漕船回空,失去鹽利如何辦?豈是朝廷貼補可用?”

黃履道:“不運官鹽,也可運之別物,或租給民間來使。”

蔡確劍眉一立,大聲道:“陛下,此事干系太大,倉促而定,怕有不測。”

眼見蔡確和黃履在御前你一言我一句地斗嘴,章越并不意外。

蔡確為什么反對自己鹽鈔的主張?

因為如今中書內,王珪雖是首相,但章越卻是實相。

除了部分人事外,真正的政策決策之權,大多經由章越的主張。而蔡確作為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必須通過反對章越的主張,來獲得自己在政治上的存在感或者贏得一些籌碼作為博弈之用。

蔡確曾私下對幾個心腹說,王珪弱而章越強,這就好比三國蜀魏之間。蔡確他若是偏向章越,不一定能得重用,但偏向王珪卻可以獲得他的支持。

所以蔡確站出來反對。

同時蔡確之所以鮮明地亮出旗幟,是因為他心中無鬼。他為官雖不清正,但是足夠廉潔。蔡確沒辦歪門邪道的事,所以心底敞亮著。

蔡確能夠大聲地反對鹽鈔之案,正是依仗在此,他行得正,所以才坐得直,而不似有的人。

在官家已流露出對章越鹽鈔之法的支持后,蔡確一人的反對,其實是無濟于事的。

司農寺的韓忠彥,熊本,三司使的黃履,還有參知政事薛向,這些官員有的已是支持章越的決定,有的還沒有表態,但結果都是一樣。

至于站在一旁的蔡京,就更不用說了。他本是中書屬官,今日破例到此旁聽,本是連說話的資格也沒有。

現在章越徹底掌握了朝中經濟之權。

官家向王珪問道:“王卿以為如何?”

眾人都將目光看向了王珪,王珪依舊是老態龍鐘地站著,聽得了官家的問話后,他道了句:“臣無異議。”

章越這一刻有些佩服王珪了。

雖說上了年紀,但是當放則放,當斷則斷,不是每個人都能辦到的。

假設王珪今日反對此事,當然可以,甚至拖延一二也無妨。不過明日鹽鈔繼續暴跌,章越再將王珪授意家人賣空之事的證據遞交給官家如何?

王珪連相位也保不住了,那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官家見此道:“鈔鹽之法,民信久矣,飛錢裕國,其利甚大。朕決意暫行此法!”

眾臣皆道:“陛下圣明!”

這一刻眾臣們退下,王珪閉上了眼睛,站了片刻然后邁步走出大殿。

章越跟上來走在王珪的身旁。

王珪容色倒是頗為平靜的。

王珪道:“度之啊。”

章越道:“學生在。”

王珪道:“你說過本朝有多少位昭文相公啊?”

章越道:“學生沒算過,還請教老師。”

王珪道:“我也不知道,但是你說這等人物是在史書留下數頁筆墨的。”

“我這任相以來,旁人說我碌碌無為,怕是留不了幾篇,甚至后人要說我三旨相公,也由著他去吧,你說是不是?”

章越道:“老師何出此言?你的相業,你的相度,還有你的相才都在那呢。”

王珪微微笑了道:“相業相才老夫不敢說,論相度老夫倒有一些。”

章越‘失色’道:“老師是不是學生方才在殿上說錯話了。學生還請老師明示。”

王珪呵呵地笑了笑道:“沒有,沒有。你且留步吧,我想自個走一走!”

“是。”章越停下腳步,只好恭敬地目送王珪遠去心道,看來對方這一次買得不少。

王珪返回府中,其子王仲修,王仲端,王仲琓都坐在府中笑談,還有其長房孫王晏、王晟都已是獨當一面。

他們正大聲談論著今日的收獲。

“爹爹,今日在鹽鈔跌至九成時,咱們大哥就將鹽鈔都拋出了,還沽空了八千席,二哥更是厲害,他沽空了一萬七千席,終不如咱們晏兒和晟兒,他們二人沽空了三萬席。”

“待收市時,爹爹你可知跌至幾成嗎?六成半。”

“一席鹽鈔原價六貫,我們一共在九成時沽空了七萬席,還不算上其他人的,待跌到六成半時,每一席賺兩貫百錢,便是近十五萬貫啊!”

長子王仲修大聲地說著,神色真是激動至極。

次子王仲端道:“若是明日跌至五成,那便超過二十萬貫了,以后咱們王家便是本朝的首富。”

王珪平淡地道:“二十萬貫,汴京恐怕哪一個員外也沒這么多錢吧!”

王仲修道:“爹爹,哪里話,咱們汴京僅盧,崔兩員外家財便過百萬貫了。”

“咱們這二十萬比起人家來說,也不過是家財一部分而已。”

王仲端道:“爹爹,你是堂堂昭文相公,這大宋數百軍州都是你替官家看著,取這些錢財不算多。”

“再怎么樣,咱們王家也不要比盧,崔兩員外差吧!平日看他們起居八座,若不是有些祖蔭,哪輪得到他們……”

“不多?”王珪看了幾個兒子一眼道:“我與你們說了多次了,不要太貪,不要太貪。”

“爹爹,你這是怎么了?”王家的子侄們盡數失色。

他們正做著一日盡賺二十萬貫的美夢。

王珪當即將廟堂上的事說出,數人聞之變色。

要知道如今市面上的鹽鈔都是以解鹽,漳鹽一年三百余貫官鹽為標的。

如今解鹽沒了,一旦鹽鈔換作以天下各路現存一千萬貫官鹽為標的,那么鹽鈔將漲作幾倍?

這是誰也不知道的數。

明日鹽鈔價格會漲成什么樣,誰也不知道。

無論朝廷是否新發鹽鈔,但在明日收市之前,王家子侄必須弄出這七萬席的鹽鈔在交引所交割,否則他們賣空的事,將被公之于眾。

七萬席鹽鈔從九成跌至五成,他們能空手套白狼地賺二十萬貫,反之若是鹽鈔漲到了一倍,他們就要賠五十萬貫。

王家的子侄一個個都蒙了,全部都是呆若木雞一般。

“爹爹,這是章越算計我們!”

“算計?”王珪搖頭道,“章越今日一整天都與我都在御前,他怎未卜先知猜到你們今日沽空之事?還是你們故意告訴他的?”

“便是算計,也都怪你們貪戀太甚,咎由自取!都這么多次了還不收手。我平日做官都講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們這些年動的手腳,真以為旁人眼睛都是瞎的嗎?”

眾子孫不敢吱聲。

王珪嘆了口氣道:“你們啊,小事精明了,大事就一定糊涂。這些年賺得不少錢吧,都拿出來抵賬吧。”

‘我也掏光家底。你們去賬房里說一聲,將所有的錢都支取出來。還不夠的就去借,你們能借的都借。盡人事聽天命吧!明日只要將這虧空補足,我就還在相位上。那么風浪再大,船也是沉不了。”

“若是沒有,一切都罷了。”

一聽王珪之言,眾人都是叫苦不迭。

“爹爹,一夜之間幾十萬貫錢財去哪借,就算借來,明日漲得多少還是不知。”

王珪怒道:“去借,找你們平日交游的人去借錢,我們王家總算還是一塊招牌吧!”

王珪扶額道:“都到這時了,還在打小算盤,心底還是舍不得這些年賺的錢財。我這里還有家底子,都是字畫古玩,明日你一早你們便帶著這些去京中的抵當。”

“不管多少都要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先過了這一關再說。”

眾子們這一刻唯有稱是。

“切記明日一早便拋,不要管多少。”王珪叮囑道。

王珪望著他們遠去,也是長嘆一聲。

這時候大廳的數個房間里,王珪的幾個兒子孫子跟王家的掌柜,以及平日跟著他們近乎想混口飯吃的商人們說話。

在疾言厲色地說了幾句后,這些人連夜散出王家。

次日在汴京交引所前,人頭攢動。

解州鹽池被淹之事,一夜之間傳遍京師。

手持大量鹽鈔的商人都驚恐不定。

而這時候一張布告貼在了交引所的門口。

1住網: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