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起伏,色彩絢爛的龍紋將旗豎立在路旁高處,屯齊策馬站在旗下,舉著馬鞭指點前方戰場,嘴里連續下達命令。∷四∷五∷中∷文☆→,
楚軍率先登上山頂,屯齊并不氣餒,這處戰場是楚軍選擇的,時間、地點當然對他們更有利,清軍落后一步并不意外,趁著楚軍立足未穩,全力猛攻把他們擊潰,就能順利突圍。
是的,寧鎮會戰無疑是敗了,而且還是一場慘敗,大部分清軍兵將都士氣低落,屯齊卻依舊充滿信心和勇氣……當初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兵打天下,一步步開創了今天這份基業,中間不知道遇到過多少挫折,打了敗仗就灰心喪氣,不是他愛新覺羅屯齊的性格。俗話說英雄起于亂世,明清兩國爭雄天下,屯齊滿腔的雄心壯志,以前沒有足夠的機會施展,明軍既然這么強大,英雄才有用武之地!
隨著他的命令,海螺號驟然吹響,悠長而雄渾,陣前的幾名弓手從撒袋中取出鳴鏑,放在嘴邊吹了一下,確認箭頭上的哨子完好可用后,一起向山頂射出指引進攻方向的響箭,成群結隊的八旗兵大呼殺賊,在軍官的帶領下向山上爬去,他們的弓囊掛在身前,箭囊背在身后,佩刀橫跨腰間,一手提著虎槍、長刀或者盾牌,一手舉著水葫蘆往周身的棉甲上澆水,以提高防御能力。
山坡上,清軍的先頭部隊正在和楚軍激戰,屯齊又派出一千精銳八旗,對兩邊的山峰同時發起進攻。這么多的士兵無法同時展開,只能分成前小后大兩個軍陣。每個軍陣里又層層疊疊的有好幾排八旗兵,形成一個不規則的牡陣。如同鋒利的尖錐向山頂直刺而去。
入關這幾年來,八旗兵的戰斗力不斷下滑,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真到了戰場上軍紀仍然很嚴,海螺號一旦吹響,哪怕面對千軍萬馬,都會毫不猶豫地發起沖鋒,鳴鏑所指之處,縱然是刀山火海。也要勇往直前。
幾個零星的清軍散兵滯留在山坡上,正好擋住了大隊人馬的去路,被自己人直接撞到一邊,嘰里咕嚕滾下山崖。見到他們來勢兇猛,山頂上的顧宗福令旗一揮,箭矢和鉛彈破開風聲,下雨一般打了下來,八旗兵雖然接二連三地倒下,卻沒有一個人停下還擊。只是加快步伐向上爬去,以盡快支援前面的先頭部隊,沖破楚軍還比較單薄的隊形。
清軍的先頭部隊原本被打得步步后退,援兵到了后。士氣立刻一振,兩部合力向楚軍發起反攻,前排的士兵倒下后。后排的士兵毫不猶豫的補上,前赴后繼。向山頂一步步推進。
五步!
十步!
二十步!
三十步!
這一波進攻推進了三十余步,眼看就要到達山頂的時候。卻被楚軍死死擋住,再也無法向前推進一步,另一側的山坡上,吉安營的后續部隊也在源源不斷地登上山頂,前面的士兵堵住清軍,后面的士兵列隊結陣,由于山頂地形狹窄,楚軍只排成了幾個不太規整的小型軍陣,就鋪滿山頂的空地,一個完整的防御陣型初現雛形。
清軍進攻受挫!
巴掌大的兩個山頭,山體上到處還是樹林,一排最多能展開幾十人的兵力,上千名楚軍士兵往山頂一堵,層層疊疊的密不透風,只有最前面的幾排士兵能夠接戰,誰都無法將對方擊潰。
面對密密麻麻的長槍和盾牌,八旗兵雖然勇悍,也要付出幾十條人命的代價才能向前推進一步,然后再付出幾十條人命向前推進一步,吉安營卻居高臨下占據地利,顧宗福下令反擊的時候,后隊推著前隊往下一沖,又把八旗兵逼了回去。
山坡下,清軍大隊人馬被堵在路上,干看著山頂上的惡戰卻插不上手,屯齊派出一隊清軍偷襲中間的山口,卻被兩邊山峰上的楚軍當成了活靶子,用弓箭火銃從兩面夾擊,砸下來的飛石堵住了山路,山口雖然只有百十個楚軍士兵把守,清軍卻沖不到跟前。
地形太過險要,不拿下兩邊的山峰,就無法通過山口!
但是,吉安營的后續部隊也上來了,列成穩固的防守陣型,甚至有余暇在山頂的側翼布置鹿角,換句話說,他們已經站穩了腳跟,趁著楚軍立足未穩把他們一舉擊潰的計劃破產了。
連沖了幾浪沒有成效,清軍的進攻部隊漸漸露出疲態。前排的八旗兵揮舞手里的刀槍,和同伴們互相掩護,再不像一開始那樣不顧一切的往前沖殺,兵器碰撞的聲音乒乒乓乓響成一片,雙方的傷亡卻迅速減少,很多八旗兵縮著身子,一邊架開楚軍刺來的長槍,一邊用力往后靠住同伴,不愿被他們繼續推著向前走。后排的八旗兵感受到這種阻力,停下腳步站在原地,舉起弓箭和楚軍對射,銳利的箭矢在空中穿梭而過,密集如雨,造成的殺傷超過了前排的肉搏。
但也只是殺傷罷了,明清兩軍正面交戰,都有意防備著面門和咽喉要害,其他部位有鎧甲保護,中箭后很少有立刻斃命的,傷勢較輕的砍斷箭桿還能堅持戰斗,傷勢較重的倒地退出戰斗,同伴立刻上來補位,還是無法將對方擊潰。
對射持續了一刻鐘以上,地面和樹干上插滿了空箭,明清兩軍各有幾十個人受重傷。八旗兵勝在善射,每個人都是訓練有素的射手,他們使用的六兩重箭在中短距離上可以破甲,楚軍則勝在占據地利,層層疊疊的八旗兵露出的都是頭臉要害,哪怕射中肩膀和胳膊也會讓敵人失去戰斗力……除了弓箭手之外,吉安營還有一些換裝了燧發槍的火槍兵,中長距離以上也可以破甲,再配上不斷扔下來的雷將軍,和號稱騎射無雙的八旗兵相持之下,竟然絲毫不落下風。
漸漸的,清軍的弓箭手有些撐不住了,箭囊里的破甲重箭越來越少,兩只胳膊也有些酸軟。
弓箭的優點是射速更快,但是對體力的消耗更大,所以每個八旗兵攜帶的箭矢都在三十支到四十支之間,除去輕箭、火箭、響箭和月牙箭等特殊用途的箭矢之外,常規的破甲重箭只帶二十幾支,一般就足夠幾天的戰斗所用,像這樣一箭接著一箭不停地射,除了身體素質最為強悍的個別人之外,一般的八旗兵射速都慢了下來,只好退后由同伴接替。
吉安營的弓箭手也有一樣的問題,甚至堅持的時間更短,由于合適的戰斗位置太少,也要前后進行輪替,明清兩軍的交戰節奏越來越慢,再沒了剛開始那種緊張的感覺,更多的是在對峙……領兵的清軍將領繞開正面,又從樹林間發起兩次小規模的沖鋒,想找出明軍陣型上的弱點,卻都被早有防備的顧宗福搶先派兵截擊,只好灰頭土臉地退了下去,白白扔下幾十具尸體。
山下,屯齊一直在瞇著眼睛觀戰,身形一動不動,緊咬著的后槽牙卻在腮幫子上鼓起一大塊,泄露了他心中的急切和焦躁。
額赫訥是他的心腹愛將,敢言他人所不敢言,上前一步,扠手行禮:“貝子爺,這個仗不能這么打,俗話說沖陣,沖陣,沖不起來怎么破陣?這樣白白折損士卒,士氣必然受挫,師老兵疲之下,越發攻不上去!”
屯齊沉默片刻,從牙縫里吐出三個字:“鳴金吧。”
在這種局促的地形,正面只能展開兩三百人的兵力,屯齊一次派出一千人攻山,就是打算一舉攻下兩座山峰,然后立刻向縱深推進,把吉安營徹底擊潰……但是前鋒進攻受挫后,錐形的牡陣漸漸變成了扇形,已經失去了攻擊力,清軍士兵數量過多反而互相攔阻,無法發起二次沖鋒,只能站在山坡上和對方打消耗戰,時間拖得越久卻沒有銳氣,只有退下來重新組織進攻,才有希望攻下山頂。
銅鑼敲響,八旗兵如獲重釋,交替掩護向山下退去,看到清軍隊形不亂,顧宗福不敢放手追殺,只向下壓了一截就重新列陣,準備迎接敵人的第二波進攻。屯齊這邊也早就做好準備,前面的八旗兵退下來后,第二波進攻部隊又沖上了山坡,人數卻比上次少了將近一半,給自己留出了騰挪轉換的余地。
就像兩個摟抱在一起的拳擊手被裁判強行分開,清軍終于又打出了一記重拳,這次沖上來的八旗兵個個體格強健,鋒線上的兩排巴牙喇兵更是一米七五以上的壯漢,身披兩層鎧甲又拿著盾牌和武器,也能慢慢向上攀爬,楚軍射過來的箭矢和鉛子不斷打在他們的身上,硬是無法破甲,似慢實快沖到了楚軍陣前。
硬碰硬的肉搏戰!
屯齊這次不再追求攻擊速度,效果反而更好,他派上去的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銳士卒,雖然從下向上佯攻,一沖之下也把楚軍的軍陣砸開一個缺口,楚軍的陣型向后凹陷,一步步地向山頂上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