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初年蘇克薩哈一度位極人臣,現在卻只是一個中級清軍將領,三等甲喇章京,要不是身為多爾袞的鐵桿親信,還輪不到他擔任先鋒官。
但是長期跟在多爾袞身邊,蘇克薩哈還是學了幾招,打仗有板有眼。他渡江后聽說朱馬喇、穆里瑪、張天祿等人都連吃敗仗,并沒有急于深入寧鎮山區去救援朱馬喇和穆里瑪,而是在外圍發起試探性進攻,從鎮江向南進兵,騷擾寧鎮山區東北部的丹陽縣。
楚軍主力都在秣陵關、句容縣和延陵鎮周圍,丹陽縣的外圍沒有多少兵力,防線形同虛設,幾乎是一捅就破,蘇克薩哈的試探性進攻異乎尋常的順利,輕易攻到丹陽近郊,前鋒游騎兵繞著丹陽城墻轉了兩圈,城中的楚軍卻始終四門緊閉,不予理睬。
蘇克薩哈也不急于進攻,雙方不戰不走,形成對峙。
他在等待濟爾哈朗的主力,朱馬喇和穆里瑪如何遇伏,楚軍有一種古怪的大炮等等,這些消息都通過潰兵報告到南京,傳遞到蘇克薩哈軍中,他當然不會貿然踏入險境。
濟爾哈朗沒有讓他久等,三天后,清軍主力相繼趕到。
渡江之后,擺在濟爾哈朗面前的形勢非常嚴峻。
穆里瑪被誘進延陵鎮后,楚軍突然出兵切斷他的后路,用深溝高墻筑起堅固的防線,一道后面再修一道,堵死了本來就不寬的山路。穆里瑪和朱馬喇雖然立刻發起反擊,但是丘陵地區不便展開兵力,楚軍又占領了兩側的小山,形成交叉火力支援,穆里瑪和朱馬喇雖然不斷猛攻,卻一直進展緩慢。
與此同時,楚軍的后續部隊卻相繼攻占穆里瑪留下的兩座營寨,以及最重要的句容縣城,防線的彈性大幅增加,防御縱深前后幾十里,朱馬喇和穆里瑪進攻受挫,只好再次退回延陵鎮。
很明顯,朱馬喇和穆里瑪受制于特殊的地形,只憑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突圍。
秣陵關方面,張天祿所部被全殲,劉弘遇獻關出降,郝尚久所部在橫山中被擊潰,他本人不知下落。楚軍奪回秣陵關后,已經打通連接當涂的補給線,源源不斷的軍需物資和援兵正在進入寧鎮山區。
南京城里,尚有七千多清軍,江心洲還有一支水師,但是接連打了幾個敗仗,尤其劉弘遇投降后,南京清軍的士氣很差,不敢再出城作戰。
將這些最新的軍情報告一一匯總分析,濟爾哈朗隨即進入南京,召集眾將以及馬國柱等軍政要員,安排作戰部署。
“諸位,偽明汪克凡所部滯留寧鎮群山之間,分明是有意為之,有備而來。我軍若是急于救援延陵鎮,多半會仿穆里瑪覆轍。”
他突然停了下來,目光緩緩掃視眾人,最后停在何洛會的臉上:“穆里瑪進入延陵鎮的時候,隨軍帶去一批糧食,若是省著些吃用,應該還能支撐些日子。我打算以緩攻之策破敵,一面步步為營向延陵鎮推進,一面等待譚泰和傅勒赫的兵馬,固山額真以為如何?”
何洛會是鑲白旗固山額真,三等精奇尼哈番,也就是鑲白旗都統,兼子爵爵位,而且戰功赫赫,像譚泰一樣曾被授予“靖遠大將軍”的職務,當過獨當一面的主帥,在清軍中絕對屬于高級將領。(固山額真名義上是旗主的下屬,其實卻對滿清皇帝直接負責,是一旗實際上的最高軍政長官,這一套都是皇太極搞出來的,就是為了架空八旗旗主,加強皇權。)
雖然沒有明確任命何洛會為副帥,但在濟爾哈朗的大軍中,他的身份地位絕對凌駕于一般將領之上。
“鄭親王所言,末將以為極是!”
何洛會是百戰之將,對當前的戰場形勢同樣看得很清楚,和濟爾哈朗的思路基本一致。但他身負特殊使命,不可能真的唯唯諾諾,所以定下大的調子后,又反問道:“等候譚泰所部固然不錯,但是傅勒赫還在徐州,等他趕來最少還要十多天的工夫,是不是太過遲緩了?所謂兵貴神速,我軍若求萬全齊備才發起進攻,卻也給了汪賊喘息之機。”
傅勒赫,是徐州后續部隊的主將。
濟爾哈朗擔心南京有失,匆忙趕來,只帶了三萬多清軍,從山西前線等地調來的援兵,還在徐州集結,這支后續部隊的主將是傅勒赫,副將是屯齊。
傅勒赫是阿濟格的次子,今年只有二十二歲,由于多爾袞一黨權傾朝野,傅勒赫在十七歲的時候就被封為鎮國公,在宗室出身的清軍將領中屬于絕對的后起之秀。
(多爾袞死后,阿濟格企圖當攝政王,但他是個大老粗,根本不是孝莊等人的對手,事敗后被革去王爵,幽禁賜死。阿濟格的子孫除了跟他一起被殺的,大部分都被貶為庶民,傅勒赫也不例外。
多說一句,阿濟格的子嗣后來住在北京東郊潞河、張家灣一帶,其中一部分改成漢姓,清朝滅亡之后,他的家族后裔中有很多人參加了抗日戰爭,大部分犧牲在戰場上。)
前些日子,傅勒赫跟隨阿濟格征討江西姜瓖,但是為了救援江南,多爾袞被迫從山西抽調精銳部隊,傅勒赫就和屯齊一起被調到徐州。作為努爾哈赤的親孫子,阿濟格的次子,年紀輕輕的傅勒赫理所當然的成為徐州部隊的主將。
屯齊,也姓愛新覺羅,卻屬于濟爾哈朗派系。
他是舒爾哈齊的孫子,也就是濟爾哈朗的侄子,剛剛從北京調來,屬于濟爾哈朗自己的親信將領。這也很好理解,濟爾哈朗作為鄭親王和全軍統帥,不可能沒有自己的班底,只是在多爾袞一黨面前,濟爾哈朗派系的將領都比較低調。
除了這兩個明顯的派系,清軍大軍里還有一些中間派,比如漢軍旗主將佟圖賴。
佟圖賴是康熙的外祖父,是滿清“佟半朝”的老祖宗,他很早就跟隨父親投靠努爾哈赤,先后擔任鑲黃旗、鑲白旗和正藍旗三個漢軍旗的旗主,幾乎可以說是漢軍旗歷史上權力最大的旗主,也是清初地位最高的漢臣。因為康熙的緣故,后來全家被抬入滿洲鑲黃旗。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