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

1083 覓水封侯

1083覓水封侯1083覓水封侯←→:最新網址:mayiwsk

一場戰斗進行下來,魏軍于此山谷之中殺俘敵眾一千余人,自是一場漂亮的勝利。之前山道遇襲所丟失的糧草物資,如今又都折算成為了人馬返還。尤其是擒獲了一名北齊宗室王爵大將,更是讓參戰將士們喜笑顏開。

高樂卻來不及停下來仔細盤點戰果,只是讓郭彥等從烏蘇城撤出的部伍留此打掃戰場,而他則率領本部軍眾加上所繳獲的敵軍戰馬,追在敵軍潰眾后方,一路再向東面其來路繼續追擊而去。

行途中,高樂也不由得感嘆那高孝續不愧是北齊皇族少壯、舍得于此山徑之中縱馬奔馳追擊對手。

盡管這已經干涸的溪谷尚算平坦,但終究不比平地,戰馬奔行其上,稍有不慎便會馬足折段負傷,就在他們追擊途中,還看到被遺棄在道旁、悲哀嘶鳴的斷足戰馬。換了高樂自己,是真舍不得如此浪費消耗戰馬。

齊將尉摽率領殘部向后方一路奔逃,當其眾抵達烏蘇城下與留守軍眾匯合起來后才驚魂甫定。

與此同時,武興王高普也終于率領前鋒別部人馬抵達了烏蘇城南面,可是當其從尉摽口中得知高孝續遭賊伏擊而為賊所擄的時候,頓時臉色大變,連連頓足嘆息道:“我之前便有言,羌賊非易與之敵,絕對不可大意!豎子恃強任性,偏偏不肯聽教,如今身遭此厄,更怨誰人!”

除了對輕敵冒進的高孝續諸多抱怨之外,高普更是不顧尉摽等人的勸阻,當即便下令軍伍向后方撤離,不敢停留在烏蘇城附近。

正當高普著急忙慌的引部向后方撤離時,高樂也恰好率部沖出山道,往烏蘇城方向馳來。當見到南面坡嶺間正有敵軍大隊匆匆后撤,高樂又與烏蘇城出城接應的督將溝通一番,將當下情況稍作了解后,當即便率部直向敵軍后方沖殺而去。

高普本就驚慌懊悔,當見到后方敵人追殺來,頓時變得越發慌亂,越發不敢停下來列陣迎敵,只是連連催促身邊親兵軍眾們打馬奔行。而其所率部伍乃是步騎混編,隨著他不管不顧的率領騎兵部伍一路向南飛逃,步兵和輜重隊伍頓時便被拋棄在后,很快就被高樂率眾包抄圍堵下來。

“大魏唐公統率大軍來伐無道,爾等徒卒非是巨寇,罪非必死,棄械則活!”

高樂率部直接沖入齊軍混亂的步兵和車馬隊伍當中,見到持戈欲戰者揮槊便殺,同時口中大聲呼喝道。

在一干騎兵小隊反復的穿刺包抄和圍堵之下,此間被拋棄的數千齊軍步卒便被分割成為一個一個的小群體,少則數人、多則百十人,各據一處,或是棄械乞降,或是仍欲頑抗。也有敵卒干脆丟棄甲杖器械與一應物資,發足向左近山野間狂奔遁逃。

遇到這樣的情況,魏軍騎士們也只是搭弓射出幾箭,若能射倒逃兵潰卒自然最好,射殺不到便也懶得繼續追擊,由之逃往山野之間,他們還是留下來控制住此間混亂的敵軍大隊。

烏蘇城中,韓果也率領城內數量不多的千余騎兵出城策應助戰,待到追至此間看到這一幕畫面,韓果自是大喜過望。

他之前率部進擊烏蘇城,所攜帶的軍資給養本就消耗不少、所剩不多,盡管奪下了烏蘇城但卻沒有任何戰利品繳獲,之前孤遠城的增援又被攔截焚燒,最近這兩天城中守軍為了節省軍糧、都只是日給一餐。

如今總算繳獲到一批數量可觀的軍資給養,自然是大解燃眉之急。此時高樂已經率領千數騎繼續向南追擊去了,韓果便留于此間,并且著令烏蘇城守軍再增派一支師旅至此,將這里的人員物資統統收繳押運回城中。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收拾清理,此間戰場終于被打掃干凈,人物繳獲也統統押運回了烏蘇城。于是韓果便又率領一支輕騎隊伍,想要南去接應一下高樂一行。

而其剛剛率部難行數里,便見南面坡嶺上煙塵四起,不旋踵高樂已經率領幾百騎士翻越坡嶺向此奔回,只是人馬形象多有狼狽,不像是得勝歸來,反而像大敗而歸。

“冒失了,太過輕敵,一路追進,被賊將段韶使兵伏擊道中,險為劫沒!”

在見到韓果之后,高樂也不掩飾剛剛經歷的一場失敗。原本他率眾一路向南追擊,眼見到距離敵軍越來越近,結果卻在烏蘇南面銅鞮水附近的下虒聚關口遭到了段韶使派的一支隊伍伏擊阻截,經過一番力戰才得以逃脫回來。

“此間地勢復雜多變、山川道路蜿蜒曲折,追擊窮寇的確是要小心一些,稍有不慎便不免為賊所趁。幸在敵將倉促難逃,遺下眾多兵卒物資,俱已收繳運回,此役也不謂無功!”

韓果聽到高樂這么說,便開口稍作安慰道。

戰爭本就是一場方方面面的博弈,大到一個政權的國力,小到每一名將士的體能技力和心理上的博弈。之前高孝續貪功而進,以至于軍敗受縛,而高樂剛剛還作為伏擊者成為勝利的一方,如今則就同樣因為類似的問題而險些成為敵軍的俘虜。可見在一場戰事還未結束之前,一切皆有變數。

聽到韓果這么說,高樂也只能慶幸之前的戰果總算還是保留下來,而且自己還能引部逃回,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于是他便稍作收拾心情,然后與韓果一起返回烏蘇城稍作休養。

且不說得勝而歸的魏軍,上黨地區的段韶在收到齊主高洋南下會擊敵軍的命令之后,為了確保接下來的會戰能夠順利進行、不受建州方面的寇擾影響,他便趁著晉陽大軍還未到來之際先行南下長子、壺關等地進行了一番布防。

在收到修城王高孝續的傳訊之后,他才知曉晉陽前鋒師旅將要與敵軍展開碰撞,于是在將南面防務布置妥當之后便匆匆返回。待其返回上黨城后,他便被告知晉陽前鋒已經盡向烏蘇城方向而去。

由于并不清楚烏蘇城方面敵我情勢如何,為了穩妥起見,段韶便先行派遣一支師旅奔赴銅鞮水流域的下虒聚。

銅鞮水流經烏蘇城南面,乃是濁漳水西源的支流之一,其境上游有上虒亭,下游有下虒聚,皆是地勢險要的溝壑隘口,乃是沁源地區經由烏蘇道進出上黨地區的咽喉要道。

上虒亭本有虒亭戍,與烏蘇城并是一道防戍體系,之前為了誘敵深入,便也與烏蘇城一并放棄,為魏軍所占領。如今為了保證上黨地區的安全,那就必須要防守住下虒聚。

事實證明段韶的謹慎并非多此一舉,晉陽前鋒師旅果然敗退而歸,一路逃過了下虒聚。下虒聚再往南便抵達了安民城、襄垣與屯留等上黨地區的腹心之地,之前烏蘇方面的鎮兵家眷們也多數都被遷至此處,一旦敵軍趁勢寇入此間,將會給上黨地區造成巨大的騷亂。

下虒聚守軍在將武興王高普一行接應過來之后,當即便送往段韶大營所在,而段韶也將烏蘇城近日所發生的戰事始末詳細詢問一番。

當他見到武興王仍是一副戰戰兢兢、魂不附體的模樣時,心中也不由得暗生不屑,索性便著員將武興王一行送往如今圣駕所在的武鄉城。

武鄉城地處涅水與武鄉水之間的交匯點,這兩條水道都是濁漳水北源的支流別稱。齊主高洋已經率領大軍抵達武鄉城數日,而武鄉城距離烏蘇城也已經不遠,兩地之間雖然并沒有直來直往的道路可供通行,但哪怕是蜿蜒山道,其實路程也不過只有一百里出頭而已。

只不過大軍進退并不像輕裝往來那樣隨意,尤其數量如此龐大的軍隊單單營宿駐扎就需要挑選合適的開闊地帶,再加上這么多人馬每天飲水便是一個巨大的消耗,一旦缺少飲水供給,那后果將是災難性的。

盡管烏蘇城周邊本來就是北齊的領土,但自從北齊立國以來,也沒有在此境長期駐扎數量如此龐大的軍隊并舉行會戰。再加上今年入夏以來的旱情也大大的改變了太行山麓的川流水文狀況,許多原本流水尚算豐沛的川流今年都不同程度的遭受了干涸斷流,一些泉溪也都因干旱而消失。

為免大軍因為飲水問題而遭至敗績,高洋也并沒有選擇直向烏蘇城而去,而是先行派遣斥候在此境周邊探索道路、尋找水源。

結果他這里還在準備戰前諸事,前鋒師旅卻已經大敗而歸,這自然讓高洋憤怒不已。當武興王高普被送到武鄉城后,高洋當即便下令將之梟首并傳示諸軍,以示此番交戰有罪必罰、雖宗王之尊亦在所難免!

接下來,高洋又給斥候軍眾們下達了更加豐厚的賞格,凡有發現可供千員人馬飲用的山溪涌泉,即刻獲封縣侯,以此激勵軍士士氣,以求大軍能夠盡快的投入戰場,與西魏展開一場大規模的會戰!

(本章完)

最新網址: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