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業

1081 無懼敵謀

1081無懼敵謀衣冠正倫本章字節數:3363

:最新網址:qiushu

義寧城中的李泰在收到烏蘇城前線信報之后心中自是大喜,但同時又不免心生疑竇,只覺得這一次勝利似乎來得過于輕松了。

正是因為覺得進攻烏蘇城任務比較艱巨,他才特意調遣韓果北上,但就算是韓果統軍攻城,這交戰的過程似乎也太順滑了一些。

起碼上黨方面是駐扎有數萬齊軍,統軍者還是段韶這員大將,但是幾乎沒有大舉增援烏蘇城的意思,對此城池得失似乎不怎么關心。這顯然不是因為烏蘇城沒有救援的價值,更像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讓西魏大軍挺進烏蘇城。

如果這其中有詐,那么能以烏蘇城這樣重要的一座城池作餌做局者身份必然非凡,只怕就連段韶都不敢如此。北齊方面比段韶地位和決策權還高的人寥寥無幾,答案已經是呼之欲出。

不過由于此間道路險絕、訊息的查探與傳遞非常困難,這也只是李泰的猜測。無論是不是敵軍做局,既然烏蘇城已經被攻克,那自然還是要按照自己的節奏來。

于是李泰便傳令后方高樂、賀若敦等將領再率領五萬師旅東進沁源,并且督促梁士彥加強對晉州城的攻勢,攻克晉州之后可以與韋孝寬匯合然后嘗試向雀鼠谷北面進軍。如果晉陽方面敵軍果真在齊主高洋率領下向此而來,那么晉陽必然又變得空虛,韋孝寬等軍進雀鼠谷,自可收得敲山震虎之效。

同時他又傳令建州方面的楊忠率軍北進,向長平、高都等地逼近,如果上黨方面的敵軍有所異動,楊忠可以酌情進擊上黨,乃至于叩擊滏口!

如果說北齊當真是在舍棄烏蘇城做局、引誘西魏大軍繼續向東挺進,從而便于其上下兩路人馬匯合共擊,那么西魏側翼兩路人馬的繼續前進也足以讓齊軍進退失據、難以全力交戰。

此番戰事當中,西魏前期已經獲得了這么大的優勢與主動權,這都是實實在在存在著的,自然不是什么奇謀巧計能夠輕易顛覆追平。而掌握這么多優勢的李泰也不畏懼犯險入局,與北齊大軍硬碰硬的較量一番。

且不說李泰方面的調兵遣將,齊將尉摽在烏蘇城突圍棄城而走之后,便率部一路向南而行,抵達了襄垣北界的安民城。

安民城乃是西晉劉琨所筑以安上黨之民,城池一直存續至今,如今乃是上黨所安置六鎮鎮民的一個聚居中心,是漳水西源河谷地帶的一座大城。

之前晉陽方面作為先鋒師旅南來的武興王高普和修城王高孝續、在翻越八縛嶺之后便沿濁漳水一路向南而來,如今便駐扎在安民城中。而讓尉摽棄城而走的命令,也正是武興王高普傳達的皇帝高洋的軍令,目的自然就是為的將魏軍大部隊引出沁水河谷,以便于圍殲。

須知齊主高洋此番率領晉陽八萬大軍南下,而在上黨地區早有平原王段韶所統率的鄴都、河陽等諸處人馬同樣有將近十萬之眾。

如果敵軍只是困縮在沁水河谷那狹長的地形當中,那就完全發揮不出齊軍人多勢眾的優勢了。烏蘇城所在四通八達,如若敵軍主力敢于軍進此間,那在齊軍諸路爭進合擊之下,所要承受的壓力可就要大得多。

“末將參見兩位大王,之前于城中收到大王所傳達圣命之后,便率部突圍、焚城而走,城中七千人馬轉進安民城,賊軍也已經進駐烏蘇城。唯城池破損、軍資絕無,賊雖進據也絕難堅守!”

尉摽進城之后,便向兩名宗室見禮匯報道。

武興王高普乃是平秦王高歸彥從子,素無特殊才志、唯行事恭謹而已,聽到尉摽的匯報之后便點頭說道:“賊既入彀,尉都督功也,稍后至尊駕臨之后,我會面奏陛下、表此功勛。”

尉摽聞言后連忙又作拜稱謝,然后便又開口說道:“請問大王,下一步該要如何行事?末將所部徒卒雖然奉命而走,但對于將烏蘇城拱手讓賊仍存忿念,士氣可用、閑置可惜。”

聽到這話后,高普便皺了皺眉頭,旋即便開口道:“陛下前令只是及此,著我引軍會師平原王,烏蘇城戍士退后作何使用,卻未作安排……”

然而其人話音未落,旁邊年未及冠的宗室少壯修城王高孝續便開口說道:“阿叔此言亦差,我等既然奉命而進,豈可聞賊風而裹足不前?將行在外,事從權宜。烏蘇南境山野平緩,利于精騎進退,今賊雖入烏蘇城中,但若覺勢不妙,亦可棄城而走。需以強軍精眾由側脅逼,才可使其進退失據,困守城中!”

聽到修城王此言,尉摽也連忙點頭道:“修城大王此計甚佳,末將之前撤離城池時,已經焚盡城中軍資給養。此番進擊之賊兵過萬數,進據城中之后必定飲食匱乏,需仰后路補給。若能使精騎置于城側擾其補給,則其軍情必然更加驚恐不定、欲退不能!”

“但是、但是主上未有如此指示啊……”

高普聽到這話后,又是一臉為難的說道,仍然難以下定決心。

高孝續見其如此優柔寡斷,一時間也是倍感無奈,索性便直接說道:“阿叔既然難斷軍事,那我便先前往上黨請教平原王。若平原王許行,則我便去也,阿叔留此以待后師罷!”

說完這話后,高孝續便給尉摽打一個眼色,示意其人跟自己一起走出廳堂,一邊派人前往上黨通知平原王段韶一聲,一邊又前往軍營,召集起三千精兵,整裝飼馬之后,便直接引出城外,加上尉摽所部烏蘇城人馬當中挑選兩千人,湊齊五千師旅之后,便直向烏蘇城方向反殺回來。

此時的烏蘇城中,韓果剛剛率部進駐城中,并且吩咐將士們修補城池內焚燒破壞的痕跡。對于如此輕易便攻奪敵城,他心中也暗自感覺有些蹊蹺,因此在入城之后也并沒有放松警惕,仍然在城池周邊多設斥候警戒,與此同時又傳信孤遠城,希望后方盡快運送一批給養物資到此間來,以供此間師旅駐扎消耗。

齊軍去而復返的消息很快便為斥候所探知并回奏烏蘇城中,韓果在得知此事后心內也是微微一驚,連忙下令讓將士們加緊加固城防,并且將城外分布的人馬暫且全都撤回城中來。

很快高孝續所率領的五千師旅在烏蘇城守軍的引領下便重新殺至城下,在看到城門緊閉、戒備森嚴之后,高孝續也并沒有直接率部攻城,先留一部分人馬于城下監視并威懾城中敵軍,自己則引眾繞城而過,往烏蘇城東面連接沁源的山道方向探查。

與此同時,駐守孤遠城的李雁頭在收到韓果請求物資的消息后,便也率領兩千名軍士押送著三千石軍糧并其他各類物資沿山道向烏蘇城而來。

當其行道過半,才收到烏蘇城方向傳來的示警消息,得知敵軍竟然這么快又反殺回來后,李雁頭心中自是大驚,想要當即便率部返回,又恐烏蘇城方面有斷糧之危。

于是他便先著令運糧隊伍于此山道之中暫且停駐下來,左近擇地而守,自己則率領兩百精卒快步向前,想要查探一下敵情具體如何再作打算。

雙方對面而行,很快便在山道之中遭遇。原本高孝續在深入山道二十幾里都無所發現、已經準備引部撤回,卻不料正遇見李雁頭一行,心中自是大喜,手中馬鞭一指前方,口中大聲喝令道:“擒殺前方敵眾,逼問敵軍軍情!”

李雁頭迎頭見到對面敵眾之后,心內也不由得一驚,忙不迭率部向后飛退,而后方敵軍也打馬追來。

這一條山道乃是干涸的山溪,之前韓果率軍行過時還曾著令軍士們用河谷中的砂石將河道鋪墊平整、以便于車馬通行,眼下卻方便了北齊騎兵的沖擊。

李雁頭一邊率部向后疾行,一邊引弓頻頻后射,雖然也射殺數名追在最前方的敵卒,但雙方距離也是越來越近。

眼見再沿河谷奔逃將要逃生無望,李雁頭只能率領部眾向側方山嶺逃避、這才勉強拉開彼此間的距離。可是如此一來,所行方向不免便有悖于來路,于是只能在山野間大聲呼喊示警,讓后方看守糧草輜重的隊伍有所警覺。

運糧隊雖然也聽到了李雁頭一行的呼喝示警,但因為沒有主將指揮御敵,難免慌亂不已,當見到敵騎奔行至此時,便下意識的丟棄糧草物資,向后方奔走撤退。

高孝續率部沖殺至此,雖然沒能殺傷敵人,但卻繳獲了為數不少的敵軍物資,也算是旗開得勝。于是當即便著令這些將士們將物資搬運上馬背,搬運不走的便就地焚燒。

接下來他便引部撤出山道,就在烏蘇城南監視城中敵軍。而此時齊主高洋所率領的大軍也已經抵達了濁漳水上游的武鄉城,當得知高孝續首戰告捷之后,心內也是大喜,當即便下令高孝續取代高普擔任前鋒主將,前鋒軍事一應委之。

祝大家假期愉快!!!

最新網址:qiushu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