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第663章 老朋友

姚雄根本沒有做好思想準備工作,站在哪里發愣。

城頭上的那將與各士兵更擔心了,一名副將說:“難道他們想斬盡殺絕,不受降。”

“那不行哪,聽說這些人吃活人的。”另一牙校害怕得不停地哆嗦。。

那將也擔心起來,喝道:“喊大聲一點,跪下來,將兵器擱于頭頂喊。”

現在沒有掛白旗的說法,投降就是跪下,伏于地之類的動作,然后將兵器扔掉,或者將兵器舉在頭頂上。

看到交趾士兵在城頭上的動作,姚雄終于相信,他來到城墻下,大聲說:“某乃邕州巡檢使。”

相比于交趾的官制,宋朝官制很復雜,比如現在廣南西路的馬步軍都部署與馬步軍總管,交趾人將頭想破了,都弄不清楚這兩個官職誰大誰小。事實宋朝自己也糊里又糊涂……

另外宋朝這次又分成兩廣、廣南西路與邕州三個級別,但前面的都部署與總管的什么大將,不可能夾在這些昆侖奴中席卷的,那么這個邕州巡檢使應當是宋朝在這些人當中的主將。

那將想到此節,站在城頭大聲喊道:“中國大將軍,我們國主與太后向中國請降。”

立即將李乾德降級,從陛下變成了國主。

姚雄也想了想,不管了,先受降吧,也省得王少保許多麻煩。于是說:“打開城門,某來受降。”

“遵命,”那將立即說道,又樂顛顛地沖手下吼道:“快開城門。”

吊橋放下。城門大開。

姚雄沖副將說:“你帶著部分兵馬。看守著百姓。我進城去。”

“喏。”

姚雄帶著幾千官兵進入升龍城。

受降如臨敵,姚雄仍然很小心地進入升龍城皇宮,宋軍都進了城,猗蘭氏無輒了,也不垂簾了,直接從簾后走出來伏下謝罪。不過姚雄從她與李乾德眼睛里還看到一絲不甘心的怨毒之氣。

“這對母子定非善類,”姚雄心里想到。所以有人說劉禪不傻,而是大智若愚。這樣屈辱地投降。不高興也是正常,但這時候千萬不能流露出來。

但為了穩定城中的局面,姚雄安慰大家,這才派人接手城防,又讓手下打開倉廩,調出一部分糧食與帳蓬等物資,運到城外。

實際兩次席卷都是雨季,因此產生了大量瘧疾,然而韋勝與朱庭光的做法很簡單,看到有人不對頭了。立即將其拋下不管,與大部隊隔絕起來。結果導致交趾逃亡的百姓中都有許多人感染了瘧疾。

可是王巨要換人了。因此從后方也調來一些帳蓬糧食物資,以讓更多的百姓活下來。

姚雄這么做,還是王巨政策的延續。

接著姚雄又立即派人通知王巨。

王巨接到消息后也傻眼了。

陶弼則是茫然地問:“難道交趾君臣不知道逃亡嗎?”

王巨來廣南時,最擔心的就是這一條,而且也不是沒有先例,如安史之亂,唐玄宗與唐肅宗父子全部逃出長安,最后終于平息了安史之亂,雖然唐朝從此衰落了,但繼續維持了好長一段時間。

黃驊說:“大約是他們不好逃吧,西面是姚雄帶著百姓席卷過來,南面與東面是苗履帶著百姓席卷過來,富良江又駐扎著一部分我朝的水軍,無路可逃,所以才投降。”

王巨道:“也不僅如此,大臣所逼,也是一個原因。”

就象周瑜勸孫權,大臣們投降曹操,還是大臣,但你投降了曹操,曹操早晚必殺你。

并且現在交趾席卷一空,再無崛起的可能,所以大臣一起逼著李乾德母子投降。

“不管是什么原因讓他們投降的,關健接下來怎么辦?”

“將他們送到京城吧。”

“陶公,我就擔心他們進了京城,會被某些人利用,他們不會對付我們,不過某些人會對付我們,而且他們必然會將真相夸大……”王巨指了指姚雄寫的那行字:此母子目露兇光,似非善類。

“唉……”陶弼已經知道王巨想法了,他嘆了一口氣,實際也代表著認可了王巨的做法。

王巨于是立即讓手下傳話給姚雄與苗履,以處決攻擊邕州主犯名義,將所有君臣一起斬殺,然后將城中財富搜刮,拿出一半用作獎勵與撫恤,再放百姓入城。

然后再調頭南下,向占城席卷。

現在升龍城外已經不是一股流民了,而是兩股流民,一旦放進城中,升龍城中的百姓徹底完了。

王巨又說道:“紫川,你再去欽州對曲將軍下令,讓他親率五千騎兵進入交趾,配合姚雄與苗履將軍行動,但必須保持一段距離,畢竟那個島上的百姓同樣憎恨我朝,雖然他們比例在這批百姓中很少了,大多數人愚昧無知,不過還有極個別另類。”

“少保,我會意,一定將話帶給曲珍將軍。”王紫川道,說著騎馬沖向欽州。

實際已經有極個別人在懷疑這兩支宋軍,但夾雜在這個龐大的人流中,百姓現在成份更加復雜,來自大大小小二十幾個島嶼,他們也沒好辦法,為了活命,只好隨著人流茫然地前進。

“少保是想拿下占城?”陶弼驚訝地問。

“豈止是占城,自蒲甘國往東我都想拿下,畢竟這塊陸地南面就是大海,沒有天敵。然而想想這個熱帶雨林,一個小小交趾都讓我如此吃力,況且這么若大一片地區……”王巨搖了搖頭。不僅南面是大海,大海那邊除了一些島國外,就沒有陸地了,要么就是南極洲了,而且這一帶的地形往后去戰略地位是如此的重要。

但這個熱帶雨林,他確實無輒了。

不但熱帶雨林。而且這一帶有了一定的發達文明。非是南海那邊的各個島嶼可以相比擬的。

“非是拿下。而是逼他們降,成為我朝的羈縻國。不過究竟如何,最后看吧,反正不會為這個占城國分出太大的精力。”

王巨說完后,開始寫奏章,又用特腳遞火速將消息送向京城。

“交趾就這樣滅掉?”趙頊這一刻有些綾亂。

王巨奏章上寫得比較簡單,流民卷入升龍城,交趾滅。

不過后面著重提了一件事。交趾滅掉了,朝廷必須以最快速度準備遷徙百姓,然后隨著季風,用船裝到交趾。如果錯過季風,那得到明年了。而交趾周邊還有大理、哀牢、牛吼、真臘與占城,這些部族或國家的百姓涌入到交趾,到時候想治理必定很麻煩。

并且僅是移民還是不夠的,必須選派一名能文能武的重臣前往交趾,領手交趾軍政,在前兩年內。將交趾底子打好,以后朝廷才能說真正收回交趾。否則弄不好就象唐朝置的波斯都督府那樣。置了沒有一兩年時光,便丟給大食,那反而是一場鬧劇了。

因此王巨推薦了他的老朋友章惇。

但王巨向宋朝提供了兩樣重要的東西,一是很詳細很詳細的地圖,除了一幅大地圖外,還將這個大地圖分成了一百個區域,上面幾乎標注了交趾境內九成以上的山川河流平原。

在這些地圖后面又有十幾張地圖,那便是未來若是宋朝治理交趾,進行的水利規劃。

交趾境內河流密布,魚米之鄉,但若不規劃得當,僅是一個澇災就會讓人頭痛。交趾已經開發了,不過還沒有開發完備。王巨根據各個斥候送來的情報,以及苗履與姚雄派人暗中將所過之處制成的草圖,兩相綜合起來,在門客的幫助下,才畫出這些地圖,并且才有了這些水利意見。

有了這些地圖與建議,只要官員不笨,下去治理起來會變得很輕松。

也算是王巨用了心思。

“那些海商的船在什么地方?”

“許多大船泊在明州港,據說船只很多很大,遮天蔽日。”吳充苦笑道,也就是說,王巨早就準備好了,一旦朝廷詔令發出,這個龐大的船隊馬上就會離開明州港,進入大江。

“怎么交趾就滅掉了?”趙頊又不解地問了一句。

幾個大佬都是精明強干的人,立即聽出趙頊話音不對。不是滅掉交趾不好,王巨南下,不正是為了滅掉交趾?而是滅掉交趾這種方式讓趙頊隱隱有些擔心。

馮京說道:“陛下,雖是流民,實際中間夾雜著官兵。”

當然,能滅掉交趾,讓馮京心中也有些小高興,這才是宋朝自滅掉北漢后,再一次真正滅掉了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很殘忍的國家。

不過王巨滅掉交趾這種方式,讓馮京同樣有些不喜。

王珪則說道:“陛下,除了里面有官兵外,還有交趾國家小,因此兩波流民席卷后,交趾必破無疑。”

這是交趾,放到宋朝就不管用了,皇上,你不要多想哪。

實際若非是一群又愚又笨的土著人,而且各自散亂,不宜真正做到指揮如一,而是換成宋朝百姓的話,兩次流民數量一旦達到一百多萬,即便是宋朝,不滅,也能好好喝上一壺了。

但王巨上哪兒弄來一百多萬宋朝的流民,并且讓他們主動席卷宋朝?

即便王波李順起義時,巴蜀主戶那么兇殘,旁戶過得那么凄慘,兩人打出了均田賦的口號,也沒有帶動近百萬的百姓席卷。

老王又說道:“再者,交趾先敗于郭逵,再敗于天德府,再敗于南海,無兵無將,流民又多,因此滅亡。”

基本原因,兩人說了出來。

老王繼續說道:“陛下,全國戶數達到了一千五百八十七萬余戶。”

王巨又請求遷徙百姓了,趙頊派皇城司的人下去暗查,又讓中書將全國戶數再次統計了一下。

也就是他即位以后,戶數又增漲了一百六十多萬戶。這還是在數次災害之后,增漲的數量。

相比于這個一百六十多萬戶,王巨遷徙了多少戶?還不足其零頭的一半之數。

宋朝人煙太稠密了,而且經過王巨反復說,大伙都知道如今宋朝人口稠密不是對國家有利,而是漸漸對國家產生危害。

“陛下,向海外遷徙百姓,也是一個化解之策,不過陛下要任命官員管理起來,否則海外的百姓越來越多,早晚必亂,海商們望朝廷遷徙百姓,僅是為了謀利,一旦動亂,他們核算成本,若是太高,必然不顧之。那非是愛民,而是害民。”呂公著說道。

呂公著也非是愛民……而是這支強大的力量脫離于朝廷管轄,讓呂公著也不安。

“如何管理,朝廷至今并無章程。”

“陛下,南方事定,可詔王巨回京,共同協商。”老王說道。

趙頊走了幾步,王巨推薦了章惇,恐怕也料到自己不久被召回,因此南方必須有一個強力的大臣主持。

而且未來也未必很太平,這波難民退了,必然會有一些交趾百姓返回,也必然會產生沖突。況且周邊還有一些國家,到時候為疆界也會產生爭執。所以王巨看到章惇在梅山蠻與南北江中的表現,才推薦了章惇。

問題是上哪兒弄來這么多百姓遷往交趾?

那是交趾,比嶺南更偏遠的南方!

呂公著說道:“雖如此,這次滅交趾,終于大宋之辱事也,史冊都不宜載之。”

滅交趾是好的,可這個手段太殘忍,所以王巨雖有功,但也有大過。

話外音——就是調回來,也不能任命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