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第480 勸說

三十萬敵人,韓郭聽到這個數字后,都嚇了一大跳。

但現在看起來,這個三十萬似乎也就那么一回事。一旦產生這個想法,便會又生起另外一個想法,那就是三十萬戰功哪。

王巨說戰功未必是好事,可那得看放在什么人身上。郭逵讓韓琦破格提為西府副相,許多人都不服氣,因此郭逵很需要戰功來證明自己。至于韓絳更不用說了,且不聽天下重門,一韓二呂。韓就是韓絳家的韓!

這種眼光都讓趙大井害怕了。

但過了許久,韓絳眼中終于黯然。

因此最后說道:“你回去對你家大郎稟報,某到時候會支持。”

“那就謝過韓公郭公了,”趙大井開心地說。

實際他還缺少了閱歷與經驗,韓絳承諾了什么?

其實什么承諾也沒有說!

支持,什么叫支持哉?

不過也不能怪韓絳,至少韓絳對王巨沒有惡意,主要還是那個三十萬,剛才一度讓韓絳產生了貪婪之心,不過冷靜下來,韓絳又在想,當真三十萬那么好對付嗎?因此韓絳不可能給出準備答復的。

但王巨也沒有完全交底,比如董氈。

可對于另外一個人則幾乎都交了底。

黃驊比趙大井待遇要好得多了。趙大井是站在哪里。畢恭畢敬地回話。黃驊卻是坐下來喝著茶。一邊回答蔡挺的問題。

這也說明了王巨身份的尷尬,別以為他是陜西安撫使,郭逵未必將他當作一回事,韓絳更不會將王巨當作一回事,蔡挺同樣無所謂。

那么只有看各自的交情了。

蔡挺看完信,說:“董氈?”

“蔡公,你認為董氈會不會……?”

“莫急,”蔡挺喊來一個幕僚問:“前幾天西夏從河南抽走了多少兵力?”

“似乎有好幾萬。不過他們從大漠邊緣插到雄州,抵達靈州,又從靈武大道進入車廂峽。所以斥候也無法打聽到準確的數字。”

靈武大道便是指靈州到環州的大道,全長五百里,西夏境內有三百余里。

大漠便是后來的騰格里大沙漠,但現在的騰格里大漠雖然開始惡化,不過仍存在著許多綠洲,還生活著許多百姓,這些百姓一度讓西夏很頭痛。

不過這些綠洲的存在,卻保障了唐朝到西域的北道仍在延續。也就是從賀蘭到居延海,再從居延海到肅州的這條道路。雖然沿途城鎮很少。人煙不少,但勝在道路平坦。同時又能從居延海到達北阻卜各部,所以在西夏,也時有商隊從此道進入西域或阻卜。

在騰格里大漠的南側,同樣有著許多小綠洲,所以也是一條重要的道路,西夏滅甘州,李元昊走的便是這條道。不但道路平坦,而且很近,幾乎是順著直線,一直到達靈州的。不過它幾乎全在敵后,蔡挺手上也得到準確的情報。

不過也沒有關系,黃驊在邊上說道:“具慶州前線斥候打探的情報,可能會有近七萬夏軍,陸續抵達車廂峽。”

“七萬哪,”蔡挺笑了。

那這個機會,董氈再抓不住,他也不佩成為唃廝啰的接班人了。

當然,這也不是梁氏是傻子,這是孤注一投,雖然那邊會有損失,然而這邊只要拿下慶州,所得會遠遠大于所失。

但這一切是寄托在夏軍這次能大勝,最少得拿下大順城、荔原堡、柔遠寨等重要砦堡,否則梁氏就等著滅火吧。

“但你家大郎指名周知軍與趙巡檢,鎮戎軍怎么辦?”

周永清是鎮戎軍的知軍,趙普是鎮戎軍的巡檢,兩人在去年那一戰中皆表現出色。兩人一抽,鎮戎軍立即缺少了一半主心骨。

“明公之意,最好是蔡公親自坐鎮鎮戎軍。”

“呵呵,他連老夫都利用了。”

“非是,那個仁多零丁有點難纏。并且他還沒有發兵我境,便將注意打到了慕容頭上。”

“慕容……”

“他是佼仿明公當年拉攏野利族之舉,不過我朝對慕容已經很優待了,除了以理動之,不能再給予什么恩惠,否則以后越來越尾大不掉。”

慕容族乃是西北大族,若論排名,府州折家當為第一,豐州王家當為第二,不過現在豐家王家不行了,然后是麟州楊家第三,不過楊家幾乎完全漢化,接下來便到了環州慕容,余下才是綏州高家等大部族。

不過又有人說慕容族不是黨項人,而是吐谷渾后裔。

這個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現在勢力真的很大,不僅在環州,慶州、鎮戎軍、原州都分散著許多慕容族人。環州據傳有兩萬帳土人,其中慕容族幾乎占據了四分之一,現在他們的實際勢力,已經隱隱與府家折家相齊并論了。只不過這個大族一直很有想法,不能為宋朝所用。總之,穆掛英這個娘家在宋朝,大多數時間里扮演的角色很不大光彩。

然而宋朝軟弱,邊境將士又不大爭氣,朝廷只好多次拉攏,這才使得慕容族首領慕恩慕環等人向宋朝表示有限度的效忠。

不過這兩人已經死了,后人這幾年有點兒想入非非。蔡挺曾在慶州呆過一段時間,他當然知道這個來歷,因此謹慎地說了一句:“要小心哪。”

不要說這大戰之即,就是平時。包括蔡挺在慶州。挾借大順城之戰大捷后。慕容族依然囂張無比,蔡挺都拿他們沒有辦法。

因此蔡挺又說道:“可準確?”

“雙方已暗中聯系,但有沒有搭成協議,不大清楚,就是搭成協議,有多少慕容參與也不大清楚。”

這個要區別對待的。

但事實比黃驊所說的還要嚴重,就象這次集結強人與壯馬參戰,環州在慕容帶領下。很不理想。

因此王巨與章楶說了一件事,那就是百姓與國家的關系。

首先說,國家是由國內所有百姓組成的一個組織,而不是皇帝的家。當然,后面一句王巨不敢說了。應當來說,北宋前面幾個皇帝做得也不算太壞,至少在古代,只能如此了。

其次國家與百姓之間的責任與權利。百姓必須要納稅,服從國家的管理,遵守國家的律法。這是百姓的責任。那么所得就是國家必須保護百姓的安全,替百姓創造一個良好公正的生存環境。這也是國家必須遵守的義務。如果享受到國家的保護,以及種種義務,卻不自發地愛護維護它,這就是對國家的背叛,無論你有沒有投奔敵國,也是國奸。

為什么有人對國家發牢騷,正是因為他們繳納了稅務,也服從國家的管理,遵守了國家律法,但沒有得到國家的保護,或者在執法過程中,教育、醫療環境、生產中沒有享受到公正的回報,這就是國家的錯。

但貪官、大多數精英公知,實際就是國奸!因為這些人無疑已經享受到了國家最好的回報,卻沒有自發地維護愛護它。

這是一條永遠不會顛破的真理,一千年前能適應,一千年后還能適應。

慕容們這樣做,實際就是背叛了國家。因為他們已經最大限度享受到了國家的回報,比如國家從來不向他們征任何形式的兩稅,比如國家派出大量士兵在各堡砦里替他們防御夏人入侵,比如王巨的這種做法,敵人未來,立即組織百姓撤離,避免敵人的戧害,并且戰后還會略有補償,甚至還打算替他們修建被夏人損毀的部分家園。

因此他們必須遵守他們的責任,那就是要派出強人壯馬主動參戰。

但現在沒有,反而與敵人勾勾搭搭,以至環州官兵無法專心應敵,就是死罪也不為過。

當然,不僅是一部分慕容。

橫山許多部族逃離西夏,投奔宋朝。

梁氏也在側反宋朝的一些蕃戶。還真讓她成功了一些。

原因嘛,實際也簡單,比如官員調解糾紛時沒有做好,讓他們心中認為宋朝做得不公,氣憤之下暗中投奔了西夏。或者被梁氏用銀彈政策收買。或者象慕容這樣自視其大,首鼠兩端。

不過處理這些慕容時,確實得要小心,弄不好就會成為一個大大的馬蜂窩。

之所以王巨讓黃驊說出來這件事,也是讓蔡挺明白仁多零丁難纏,囑咐周永清與趙普小心。

畢竟很多人暫時還不大了解仁多零丁的兇悍。

黃驊又說道:“聽說鳴沙城西夏積有大量物資。”

蔡挺搖頭笑道:“你家大郎心也太大了,兵進鳴沙城,得攻破賞移口等關卡,況且鳴沙城的物資早為了這一戰而搬空了。”

主要現在宋朝還未建平夏城,所以鳴沙城離宋境還有點遠。

但也要看值不值,如果有大量物資,加上西夏兵力多抽到了慶州,那么這個險還是能冒的。

“那么兵進天都山呢。”

蔡挺眉毛不由地跳了跳。

兵進鳴沙城太遠,太遠就意味著風險很大。

但兵進天都山則不是很遠,自定川寨、三川寨等前線,插入石門峽,不足百里路,再從石門峽一路向西,也不足百里路,便可到達天都山。

若是平時那是不行的,有許多地形十分險惡。

可現在西夏其他地方兵力皆有點空虛,包括天都山的駐兵恐怕多抽調到了慶州。

當年李元昊躍馬于長安城外,整個宋朝震動,為何?那是整個陜西的腹心地帶了。天都山亦理,它是西夏的重要駐兵場所,也是夏天避署的行宮所在。

李元昊攻下長安不代表著能占著長安,所以他撤兵了。若蔡挺能攻下天都山,同樣不代表著能占住天都山。但象征意義遠大于其占領意義。

若建此戰功,那么自己就能順利進入西府了。但那樣,就必須蔡挺到前線親自指揮。

蔡挺越想越開心,最后大笑道:“好了,你說動老夫了。”

經過三天僵持后,三路夏軍全部降臨到慶州大地上。

梁乙埋的主力部隊開始從南山小道,進入到了大順城的后方,兵分兩路,一路兵指荔原堡。如果大順城或其他堡砦宋朝官兵來救,正好圍點打援。

在這里雖有小河,沒有陡門與城墻制造“冰原”,而野戰誰怕誰?

并且梁乙埋兵力足矣,那怕他兵分五路,也能保證絕對的兵力優勢。

一路柔遠寨,但不是柔遠寨,而是要切斷柔遠寨的道路,為拿下安疆堡創造有利的條件。

梁永能的大軍同樣抵達安疆堡下。

當然,最讓王巨擔心的仁多零丁的大軍也來了,他率領著六七萬大軍徐徐從車廂峽進入香柏寨、靜邊鎮、大明泊,徐徐抵達通塞川。

王巨對這個家伙頗是忌憚。但仁多零丁心中也不高興。

若是按照他的建議,這一戰本來不這樣打,而是派出一支偏軍佯攻大順城與安疆堡。因為這次派出的兵力多,即便一支偏軍,也足以震懾兩堡城的宋軍。

余下兩支軍隊,主力軍隊由車廂峽路發起進攻,偏軍自歸德川路發起進攻。這會有好幾個有利的地方,一是道路寬廣,無論是到鹽州的道路,或是到達靈州的靈武大道,那么就能以很快的速度行軍,投放兵力,運輸糧草物資。

其次沿途宋朝的各堡砦,不會象大順城那樣難啃。

若能動搖一部分慕容族人,那怕只是一部分,余下的繼續讓他們做大爺,那么就能拿下大部分環州。失去了環州,再奪下慶州西北諸堡鎮,慶州就危險了。至于慕容,那可以等拿下慶州以后,再來一個秋后算總賬。

這樣雖然慢一點,但是最穩妥的打法,雖然糧食會緊張,不過可以從宋境抄掠補充。

大順城那條路是很快,可大順城能拿下來么?

然而梁氏不聽,無奈了。

不過眼下還是仁多零丁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盡管燕達很能打,但仁多零丁同樣也不差。然而燕達的兵力只有仁多零丁的十分之一,并且他才來到慶州不久,對手下各個將士不是很熟悉。

就在這種被動的情況下,慶州戰役最強碰撞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