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第479章 貪婪

隨著火光騰天,開始有人自發地反擊。

雖然梁乙埋吩咐過,沒有他的命令,不得擅自行動,可這時候誰還聽他的。

但現在真的很亂。

很多帳蓬燒著了,許多士兵在救火,并且與宋朝不同,西夏的士兵多是役兵制。這又牽涉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么西夏人用兵費用少?

有人說他們抄掠,可打敗了怎么辦?

有人說他們是游牧民族,但游牧民族又怎的,難道不吃不喝不住。

實際真正的原因非是上面兩條,而是這個役兵制。

還有一個例子,劉備與曹操的漢中之戰。據傳曹操兵力是四十萬,劉備兵力是三十五萬。但起初劉備沒有三十五萬兵力的,因為兵力不足,雖然斬殺了夏候淵,不得不在漢水與曹軍僵持。這一段史實羅貫中基本寫出來了,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并沒有寫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蜀國其實是一個小國家,力量薄弱,士兵數量少。當時繼續僵持下去,對劉備很不利,因此劉備立即派人去成都,讓諸葛亮緊急調兵來支援,楊洪以漢中乃是益州咽喉之故,勸諫諸葛亮在這存亡之即,應當男子當戰,女子當運。

居然逼得讓婦女來做民夫。

但蜀國有沒有亡國?

再想一想慶歷戰爭花費多少?不知幾億,無可計算。但另一場戰役卻有大臣做了統計,那就是澶州之戰。這個規模雖然很大,但持續的時間比較短。就是這場戰役,宋朝花費了七千萬貫!

但真正動用了多少軍隊,不足二十萬!雖然戰場上的軍隊更多,但王超帶著十幾萬河北大軍在定州繼續擺天門陣呢。根本就沒有派上用場。

如果象劉備這樣玩,那得花多少錢。

實際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役兵制。

這也是韓琦與王安石屢屢想打役兵制的原因。

不過自唐朝以后。役兵制實際在中原王朝已經無法執行了。就連西夏與遼國的一些常駐兵,也開始實行半募兵化了。

現在燒了起來。從武器到行李,甚至包括帳蓬,是自己的私人財產,能不救嗎?

但這一救,整個就亂了套。

雖有人要反擊,不過根本就沒有一個組織。但又有一個問題來了,是反擊了,可等他們踉踉蹌蹌地走出一小步時。保捷軍將士用滑雪杖輕輕滑一下,便滑出十大步。加上沒組織的反擊,反擊力度又不強,根本就沒有辦法阻止這幾千保捷軍繼續放射火箭。

“太可惜了,”城頭上有許多將士嘆息。

“你們是不是可惜,若是大順城兵力充足,趁亂殺出,夏寇必大敗?”竇舜卿問道。

“竇公,正是啊。”

“但你們有沒有想過,今天隨著后方夏寇援兵不斷而來。現在這里聚集著十幾萬賊軍,如果我們不能大敗他們,必被他們所困。就算手上有三萬兵馬,被十幾萬敵人圍困住,會有什么樣的結果?”竇舜卿說道。

“再者,就算大敗夏寇,后方就是敵境,當年大順城打到那種地步,依然還讓大順城兩邊近半敵寇逃走,如今敵寇全部在城西,我們能殺傷多少敵人。兩萬,三萬?”

王巨要的可不是兩萬三萬。

他的野心更大。

雖然具體計劃連諸指使都不知道。不過大多數計劃還是告訴了十幾員旅將。

王巨也料到了,隨著這個鼓聲結束。會有很多將領感到惋惜,因此刻意對竇舜卿做了解釋,讓他勸慰諸將。甚至王巨刻意對竇舜卿用委婉的語氣說了,我不求殺傷多少人,主要就是打擊敵人的士氣。語氣雖是委婉,實際就是命令!

但面對著這個大好時機,無論竇舜卿怎么說,大家心中的想法還是有點兒五味雜陳。

梁乙埋與諸主將也起來了,再不起來,馬上大火就要燒他們屁股了。

在他們指揮下,西夏人漸漸變得有秩序起來,同時一支支兵馬,開始對那幾千保捷軍形成合圍之勢。

“撤吧,”竇舜卿道。

城頭上吹響了撤退的號角聲。

幾千宋軍迅速撤退。

這時又讓梁乙埋看傻了眼,這是什么東東哉,怎么那么快,似乎比戰馬在沒有積雪的草原上奔跑的速度還要快。

幾千宋軍平安地撤回,卻給西夏人留下了一地雞毛。

梁乙埋幾乎是眼含著熱淚,讓人收拾殘局。最讓他氣憤的是宋人根本就不考慮到他此時的感受,隨著那幾千宋軍回到城中,城頭上又敲響了鼓聲,同時又有人大聲喊:“梁乙埋,快回家吃你姐的奶去吧。”

梁乙埋也不顧得生氣了,看著宋吉問:“宋學士,怎么辦?”

事情發展到這地步,他有些六神無主了,甚至都不知道接下來怎么打下去。因為這樣的打法他實在是不懂啊啊啊!

但梁乙埋找錯了人選,他將宋吉當成了張浦、張元、吳昊,可宋吉不是啊。宋吉此時眼中更是茫茫然,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了。

都哆臘訛看不下去,實際上常年的征戰,西夏也培養出一些能打的大將,比如老王叔嵬名浪遇,馬上就要與燕達發生最強碰撞的仁多零丁,在王巨手下吃了許多大虧的葉悖麻也在飛快地成長,以及咩訛埋等,都是能打的大將。就算因為各種原因,不能重用,但除了這數員大將,還有其他將領呢,最少比讓梁乙埋擔任主帥要好吧。

但這時更不能急躁,并且都哆臘訛也害怕梁乙埋惱羞成怒,拿他撒氣,說不定自己就被梁乙埋給砍腦袋了,他盡量用著安慰的語氣說道:“大將軍,禍福相倚,其實這場小劫還真幸運哪。”

梁乙埋讓他說傻了。

都哆臘訛又說道:“大將軍,你想一想,方才如是大順城的宋軍兵力充足。乘亂殺出來,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梁乙埋不由地打了一個哆嗦。

王巨胃口有點大,但梁乙埋也不甘心失敗啊。只要他這一路失敗了,余下兩路不得不退。那么這場動用了西夏無法錢帛的征戰,就將宣告以失敗結束。后果不僅是失敗了,甚至能動搖梁家的統治。

但他就小看了他這個姐姐。包括宋朝君臣,王巨在內,都小看了梁氏。

掌控權利不一定非得會打仗。

就象吐蕃的沒祿氏干掉了韓信衛青李靖級別的吐蕃戰神論欽陵,沒祿氏會打仗嗎?

或如武則天,自從李治一死,武則天正式專權。看看唐軍慘敗了多少回,可防礙武則天做了女皇嗎?

這不是軍事,而是權術。論權術,西夏真沒有幾人能及梁氏。

宋吉在邊上連忙說道:“都哆將軍說得對啊,這是天佑我大夏,天佑太后陛下。”

怎么辦呢,這一系列的失敗雖與他沒有直接關系,可這一路的謀劃多出自他之手,趕忙得拍一拍馬屁,讓梁乙埋息怒。

都哆臘訛氣得想一腳將宋吉踢死。他又說道:“大將軍,雖然因為這場大火,燒傷燒死了數百兵士。不過損失仍不算太重。就是損失了一些帳蓬與物資,因為撲救及時,糧草沒有損失,大多數物資也保了下來,帳蓬還余下近八成。這個損失能承受的,只要攻下宋朝后方任何一堡砦,便能十倍百倍彌補回來。因此當務之急,還是辦正事。”

“對,辦正事。”

反正大家肯定都睡不著了。那么派人砍伐木材,制造版具。修冰墻吧。

現在梁乙埋再也不敢說宋軍是縮在大順城的烏龜了,即便是烏龜。那也是修行了一千年,吃人不吐骨頭的烏龜精。

特別是宋軍防不勝防的偷襲,只有建起一座冰墻,大家才安心。

都哆臘訛又提醒道:“大將軍,別忘記了,還要掃除南山小道上的冰雪,派人查看那支軍隊的去向……這支軍隊總是讓我感到了不安。再者,立即派人與梁永能將軍聯系。”

這都是正事。

不能修建起一道冰墻,與大順城的宋軍僵持吧,那樣,還不如早點退回去。

并且這樣發展下去,暫時是休想拿下大順城了,因此必須得拿下安疆堡,拿下了安疆堡,才能將三線軍隊聯系起來,特別是糧草,南山山道崎嶇不平,想大批量的運輸糧草是不可能的。安疆堡那條道也不大好,但能通車馬。馬上幾十萬大軍進入到宋境,若是糧草不足,又沒有攻破宋朝的堡砦,就會出現大麻煩。

都哆臘訛都急了。

梁乙埋又連連點頭,說:“好,我馬上傳令。”

命令一道道地下,許多兵士開始忙碌,梁乙埋則是看著大順城,喃喃道:“這個老家伙從哪兒冒出來的,宋朝以前為什么沒有重用?”

“大將軍,此人以前也立下大功,宋朝辰州蠻叛亂不休,此人一去辰州,便立即平叛,將蠻首彭仕羲逼降。”

宋朝荊湖南路那邊也是宋朝頭痛的一個大問題,特別是梅山蠻,成了國中國,宋朝近一百年,都拿這個梅山蠻沒有任何辦法。請注意,這里沒有任何民族問題,相反的,宋朝一直是用買安的辦法解決這些邊民。但那一帶的種種做法,簡直讓人無法想像,強擄漢人做奴隸,那是真正的奴隸,而非是部曲,剖開孕婦的肚子,挖人心肝當食物,又時不時進入漢人區域燒殺搶掠……等等。這個梁乙埋也聽聞了一些。

“而且他又以一個武將身份,擔任過數月秦州知州。”宋吉說道。

不過這時都哆臘訛已經產生了一些懷疑,當真這一切乃是竇舜卿所為?

但他想不明白的是,若不是竇舜卿所為,以李復圭的才能做想出這些安排嗎?

總之,到了這一步,都哆臘訛心中已經產生了不安。

不但他,就連梁乙埋派出去的斥候,一路上都變得小心翼翼了。雖然如都哆臘訛所說,這些損失能夠承受,但此時十幾萬夏軍士氣卻是降到了冰點……

“小的參見韓公、郭公,”趙大井施了一個大大的拜伏禮說道。

“勿用多禮。”韓絳道。

當然。趙大井還有些拘束,雖然他隨王巨身后呆了多年,但本來只不過是王家寨一個普通的少年罷了。韓郭二人地位又那么高,怎能一點都不緊張?

“你家大郎胃口好大啊。”韓絳又說。

“韓公。小的這次前來,一是看看能否到大順城看看實際情況,回去稟報,二來就是將兩封信送給韓公與郭公。”

這也是沒有辦法。

別人不知,但王巨察覺到韓絳與郭逵因為種諤,產生了一些不和,以至郭逵在一些場合公開發表意見,反對開邊羅兀城。但開邊羅兀城卻是韓絳所支持的。

所以同樣的一封信。必須要寫兩份,否則郭逵會生氣的。

信上沒有再說羅兀城了。

實際西夏將兵力抽調到了慶州,對于其他兩路都是一個好機會。

不過細浮圖寨孤懸于大里河的頂點上,羅兀城離綏德軍城更遠。因此想乘機撥掉這兩個據點,事情又回到了原來種諤的局面。必須建設數個大堡,形成一條堅固的鏈式防御陣線,否則能奪下卻不能守住。

且不說朝廷不可能同意了,就是同意了,那也需要大量的民力與物力支持,可后方的民力與物力一起被王巨抽調到了慶州。

所以綏州那邊王巨未說。也不用說。

但還有其他的機會。

不過為了讓兩人同意,王巨在信上說了一些大約的計劃。

沒辦法,蔡挺那邊王巨倒不用擔心。主要就是延州這邊。

“你家大郎為什么不在慶州,而是回到了寧州。”

這個王巨估計到了韓絳會發問,也提前做了囑咐,趙大井順溜地答道:“啟稟韓公,我家大郎這么做,有三個原因。首先我家大郎在西夏那邊略有些虛名,一旦西夏人得知我家大郎接手環慶路民政軍務,可能會嚴加防備。那不利于打敗敵人。其次后方還有三萬多保捷軍,能否真正大敗敵寇。這三萬多保捷軍將會成為一支關健的力量,因此大郎回到寧州。還會做進一步的安排。最后就是物資與撤離的百姓,物資多于寧州集中。百姓也多在寧州這里,分散到各地安排。特別是百姓,可能會有接近二十萬百姓在大撤離,并且這些百姓又是蕃漢雜居,種族復雜。一不小心,便會出大亂子。所以我家大郎不大放心。還有我家大郎資歷淺,年齡小,恐后方官員未必聽從其命令,因此還要返回寧州,親自過問一下。”

這樣講就能講得通了。

王巨真正的身份并不是武將,而是文臣。

不管是不是真小心,至少對老百姓還是不錯的。

韓絳點點頭,又問:“為什么他指定了高永能,而非是種諤?”

這個王巨也交待過,趙大井答道:“無論折將軍,還是高將軍與種將軍,都是絕世勇將。不過我家大郎也說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自從朝廷詔書放棄羅兀城之后,綏德軍軍民又回到了大里河以南的窘迫局面。所以必須要種將軍坐鎮,折將軍同樣也不能調動,有他在,便能溝通府州折家軍。”

這更是一條理由。

實際王巨根本就不想用種諤。

雖然種諤確實很能打,但他是典型的“中國人”,真正的獨狼。

有想法是好事,就怕沒有想法。武將淪為文臣的傀儡,能打好仗嗎?但更怕就是想法太多,太獨。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他這種心態,但放在這場浩大的戰役中,必須要每一個將領都要聽從調動,包括王巨章楶在內,都要成這個戰爭機器的一部分。也就是到少要求每一個將領得要有團隊精神。

種諤有團隊精神么?

他一個人主持一支軍隊,那就是一條超級猛龍,但若是做了別人的部下,成為團隊一部分,那就會成為一個無比坑爹的零部件。

“那么你說說大順城那邊的情況?”

趙大井一五一十地將大順城兩天的戰斗情況說了一遍。

但他的運氣很好,再遲一天,梁乙埋掃清了南山小道上的積雪,他就沒有辦法順利進入大順城了。

“哦,”韓絳與郭逵聽完后,眼中都閃著光,一種貪婪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