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第九十八章 祭父

用戶名:密碼:記住

/午后方晴/第九十八章祭父

程勘看到王巨那兩篇子,后悔莫及。

馬策前面王巨去年就對程勘說過了,但后面又冒出一個試點,這個試點讓程勘萬分欣喜。

那種淺攻戰術,更是幾乎可以當成了國策。

這時他才后悔當初不聽妻子的勸,如果去年將真相說出來,這小子會不會同樣給自己一個驚喜呢。

那一刻他悔得差一點捶胸頓足。

那么好的機會,在他手中居然錯過。

“遞給朝廷……”王巨愣了一下。

不過想了想,這兩道策子雖略略有些激進,但不那么過份,不會觸犯某些人的忌諱,又因為字數限制的原因,許多講得不清不楚,如練兵選將。

于是說道:“程公若不嫌棄,呈就呈吧。”

“到了京城切記,京城乃是藏龍臥虎之地。”

“無困就無果,我與京城的人并無瓜葛,龍虎也好,蟲蛇也好,與我有何干系?”

“翁翁,這是我帶來的書。”王巨說道。

寨中私塾簡陋,盡管用他的窯洞做了私塾,不過缺紙少墨,缺書少筆。只能說比以前好得多。

加上王巨的推動,線裝書開始出現,書價略有所下降,因此王巨回鄉祭祖前,用了兩百多貫錢,購買了一些書籍,帶到王家寨。

“這怎么好意思呢。”王全說道。

就算以前寨中鄉親對王巨有恩吧,這個恩也早不知道報了多少回。

并且現在還占據著王巨的窯洞。

“無妨,這里畢竟是生我養我的地方。不過此次來,我還有一件事要委托翁翁。”

“何事?”

“如果能抽出人手,翁翁再調二十幾個識字的兒郎去杭州。”

“那個紙?”看來有人也寫信回來,王全也知道過去是生產紙了。

“正是。”

下半年那個作坊就要開始大規模建設了,為明年正式投產做好準備。

因為竹紙的季節性,一年幾乎有半年時間是不能生產的,因此節約成本務必會請大量短工。可是長工同樣不可缺少。

這些長工一用當地人,二就是打算從延州帶一批人手過去,畢竟延州這邊的人手算是自己人,用得比較放心。

王巨便討了二十幾個名額。

王全說道:“行。”

“寨子里新遷過來的百姓如何?”

聽從了王巨的意見,于是在王全默許下,周邊陸續遷過來六十幾戶百姓,剛才一路過來王巨也看到了,許多人他不認識,想來就是新遷過來的百姓。

“還不是與以前一樣。”

有團結的時候,也有爭吵的時候。

王巨啞然笑了笑。

“她沒有來?”

王巨笑容立即消失。

那個她……王巨是無語的。

自己中了解元,相信也傳到了保安城,不過延州的解元不是杭州的解元。放榜時會是很風光的,可這一股勁過去,該干嘛還得干嘛。就象考中了狀元,那時候狀元比宰相還要風光。

但過去了,還能不能在宰相面前風光?

也多少怪自己,為了免得以后的麻煩,無論鹽與竹紙,他是在幕后遙控指揮的,外面的人知道得并不多。

可能保安軍那邊也知道自己指揮了王家寨之戰,但還是很窮。

有了夏國劍,一年分得一些錢,對于姜家來說,還是窮。

與李妃兒訂親,那僅是訂親,卻沒有成親,表面上看起來依然窮,說不定以后李家還能悔親。

拜入張載門下,但張載學子很多的。難道個個有出息?甚至還以為自己能活下去,第一是劍的分成,第二是張載的救濟,第三是李家的施舍。

也許姜員外知道一點,但姜家那是那個兇惡的婆婆作主。

自己母親雖然替姜家生了一個新弟弟,在姜家地位提高了,不過仍受那個婆婆控制,包括姜員外。

因此母親聞聽自己拜入張載門下,一度也想去云巖縣看看,但因為那婆婆的反對,沒有去成。

這些都是朱歡打聽來的。

但無論二妞與弟弟聽后都默不發言。

客觀上有姜家婆婆的原因,但主觀上自己那個便宜母親愿望不強烈,想在姜家過得更好一點,就得要討好那個婆婆。

這個原因不能怪王巨,難不成王巨大喊著,我現在手中有錢,不會沾你姜家的光,母親來看一看,更不會將你姜家的財產往我手中送。

但另一個原因得真正怪王巨了。

那就是這個母親是自己母親嗎?他記憶中的母親乃是一個白發蒼蒼的善良老人,甚至這個母親比當初的自己還要小,現在勉強差不多大小了。

王巨在心理上不能接受,又未相處過,就談不上親情了。

因此王巨主觀上不去努力,否則母子也能得以相見。

反正這事兒說起來別扭,王巨也不想提了,略略搖了搖頭。或者再過一段時間吧,自己能在東華門外唱名,相信姜家不會再有阻力了。

但這個相見有什么意思?連二妞現在都淡了。

王全識趣,立即轉開話題:“寨中鄉親聽聞你得中解元,又要回來祭祖,刻意宰殺了幾頭肥羊,又去草市子買了許多壇酒,準備大肆慶祝。”

“好啊。”

寨中在殺羊放鞭炮,王巨帶著李妃兒與弟妹來到寨后的墳山。

王巨拿出紙錢焚燒。

二妞一下子跪了下來:“爹爹,你走了,我們真的很苦很苦,到了保安軍城,人家天天不是打我們就是罵我們,哥哥將我們又帶回來,那時候還是很苦。”

“寨中還有一些孩子欺負我們,連吃的都吃不飽。但大哥帶著我們,做了許多大事,也使我們日子變好了,大哥還考中了解元。”

“爹爹,是你在九泉之下保佑我們的嗎?保佑大哥的嗎?”

“看看,大哥還將大嫂帶來給你看了。”

她一邊哭著一邊說,連李妃兒在邊上聽著都泣不成聲。

一陣山風吹來,將紙灰吹得紛紛揚揚。

王巨心中嘆了一口氣:何處青山不埋骨,只是此景最悲情。

熱門小說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