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大宋

第二十七章 敗了

余峰宋吉帶著參與搶掠的部下叛逃。

雖然他提前準備了藏身之地,但不是長久之計。

一部分人想逃到西夏去,畢竟他們與邊境的一些盜匪不同,他們入則為各寨姓,出則為強盜,危害不是很大,又是黑吃黑,因此朝廷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他們是官兵,戰斗力強大,手中又有犀利的武器,因此危害很大,官府便抓得緊。

不過想逃向西夏的只有少數人,畢竟他們家人在后方。

大多數人想逃到后方,那怕占山為王,落草為寇。

宋吉用替孟都頭報仇為借口,先將這一多名部下聚集著。實際他心中有著計劃安排,那就是投奔西夏。

只要邊境亂了,那就有無數機會。

而且朝廷將要換防,振武營出了這檔事,大家恥之,士氣多少有些萎靡不振。

幾十年前陜西華州張姓與胡姓書生前去西夏,在酒樓上改了名字,張元,吳昊,然后題字,“張元吳昊來飲此樓”。

元,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昊,日在天上。

聯在一起,意思便很清楚,馬上西夏要升起一輪陽,萬象更新了。

但他們說無昊。

李元昊十分氣惱,將他們抓起來責問,由是進入元昊法眼。然而人家確實有本事,不然張元也做不了師。可惜張元的夢想是協助元昊將整個陜西拿下來,那么張元可以“光宗耀祖”返回故鄉。可是又改名為曩霄(漢語是青天之意)的元昊不聽他的勸,與遼國交惡。張元一氣之下,得了背疽去世。不然此人可能現在還會繼續影響著西夏。

宋吉也想做張元。

不過他哪里能及張元,即便投奔西夏,也未必會得重用。然而這條計策便是機會,只要宋朝邊境混亂,主力軍隊振武營沒有士氣,他們又可以做內應,他便能勾結西夏人大肆入侵延州,有此功勞,就可以去西夏正大光明換取榮華富貴。

實際那片山區仇殺越來越多,有許多仇殺與他們不無關系。

眼看就要得逞之時,忽然大批西夏人涌了過來,有兵士,有姓,這些人非是找寶藏,而是找他們,說找到他們,寶藏也就找到了。

此乃閑田地區,宋朝官兵也拿這些人沒辦法。西夏人大批涌過來,里面還有許多兵士,包括宋人最痛恨的擒生軍,各部族姓立即逃離此地。到這時候程勘也看到好處了,立即撤出官兵,于各砦寨嚴防。

來得很及時,仇殺還沒有大規模的擴大,否則程勘會頭痛。

然而余峰宋吉苦逼無比。

天越來越冷,霜越來越厚,滿山漸漸變成光禿禿一團。

宋吉便冒險派人與河對面的一砦西夏軍隊聯系。入侵宋朝?此時西夏國內沒藏訛龐正在與小皇帝爭得你死我活,那個愿入侵宋朝?找死啊。

不但沒有答應,反而嚴刑逼供,問其寶藏下落。哪里有寶藏?不過這些年余峰他們確實得到許多財富。那一營西夏軍隊便通過此人的口供,找到余峰他們藏身的莊,發起攻擊。

還好有宋吉謀劃,一半人殺了出來。

西夏沒辦法去了,宋吉秘密將七個領聚集商議。他們是頭領,得的錢多,至于軍中做為幫兇的小卒能分給他們多少錢帛?甚至有人吃喝嫖賭,早就用完了,連家人都沒有撈到好處。

當真回去落草為寇?

幾個頭領商議一番后,悄悄逃走。他們手中這幾年積攢了許多錢,若聰明的話,天下那么大,到處都是他們安身場所。但這些小兵們一個個整傻了眼。

幾十人大眼瞪小眼,一哄而散。

分成了好幾,有的逃向南方,有的逃向東北,有的逃向呂梁山那邊。

沒有宋吉謀劃,延州關卡無數,更有許多巡邏的兵士,陸續有人落入法網

黑蜂盜敗得如此之慘,連程勘都有點膛目結舌。

延州更是一片歡天喜地,朱歡聽到后也感到高興,但隨后就大怒起來。

他托了家中心腹秘密前去京兆府長安青龍古寺,將自家二兒與趙家四小娘的草帖拿出來,讓青龍寺主持親自問卜。大和尚有些納悶,延州的親事,跑到長安來問什么卜。不過還是替朱家看了,簡單地回答了個字,上下簽。

不是上上簽,但屬于上簽。

家仆怕弄錯了,又花了重金前去赫赫有名的大慈恩寺找到一個得道的高僧,回答還是差不多。

應當還算是一門比較般配的婚姻吧。

但為什么白云道長說趙家四小娘會克自己兒?

朱歡先怒后怕。

若是自己不克制,沖動之下,悔了這門親事,那個后果會不堪設想。

到了這時候,那怕延州將白云道長傳成神仙,朱歡也知道有鬼了。

他是延州城有名的商人,平時也做了一些積善行德的好事,但他另一個身份卻是游走在黑白之間的私鹽販。不然也不會對王巨欣賞。

怒拍了幾下桌,喊來一名老仆:“你去找幾個好手,將那個白云想方設法綁了,拷問他是誰授使他破壞某與趙家的聯姻。”

“這個有點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難道讓這個人呆在暗中以后反咬老夫嗎?”

“喏。”

想悄無聲息綁架一個有名氣的道長可不那么容易,不過只要有心,有財,也能辦到,實際朱歡在心中已經有了幾個懷疑對象。

但隨后改變了主意,過了幾天又匆匆親自趕到王家寨。

王巨感到驚訝:“東翁,你怎么來了?”

“黑蜂盜敗了。”朱歡將經過說了一遍。

“耶!”王巨不由歡呼,這群兵匪成了他心頭之刺。

“小哥,你不用高興早。”

“又發生了什么事?”

“余峰與宋吉消失了,他的手下只好各自逃散,其中有八人被巡邏官兵發現,格殺了四人,還有四人押到延州審問。但其中有一人參與了黑岙嶺戰斗,刑訊之下便提供了一條消息,那天他們敗得莫明其妙,不過此人后來回想,還想到了一些蛛絲馬跡。你們那天用的武器都是普通山民的弓箭,連刀都是如此。顯然非是刻意的埋伏戰,不然武器不會那么落后。而且人也似乎不是很多,否則那天他們將會無一人逃出生天。”

“恩。”

“但這條消息對程公有用了,他一直誤會如此激烈的戰斗,乃是私商憎恨黑蜂盜,聯手刻用布下的計策,所以查得沒有頭緒。若是遭遇戰便好查了,那非是針對所有大戶,只針對一家或者數家。”

還沒完沒了了?

王巨心中仔細地回想,忽然想明白,朝廷因為私鹽規模浩大,派薛向擔任轉運使,最大的任務便是主持鹽政,狙擊青鹽。

程勘這招依然是殺雞賅猴。

“程公于是迅速查出來,那天只有四五家貨在藏底河一帶。不過某家的貨聽從你的建議,走了草坪溪道,時間也不對,于是懷疑了李員外,也就是李萬元的父親,李員外不服,程公便拿出他家販私鹽的證據。不管是不是他家做的,這些證據都是殺頭之罪。李員外只好表示拿出五千貫錢捐助州。”

這個茶喝得金貴。

程勘依然不答應,本官會貪圖你這個五千貫錢么?

繼續請李員外喝茶。

這一來,整個延州大戶都感到了不安,有幾家未參與私商哪?

最擔心的就是朱歡。

于是他暗中策劃大家,我們一起拿出一些錢吧,買個安。這一拿可不少,一家不多,十家就許多了,整整兩萬多貫錢。

并且朱歡還將那個買馬策獻了出來。

以前兩國互市時,西夏每年也拿出兩千頭馬與一萬頭羊交易。但那是比較矮小的阻卜馬與契丹夾山馬。

但這次交易乃是真正的西夏馬,甚至有來自陰山下北河套馬。

宋朝最好的良馬就是府州嵐州地區的馬匹,它們就屬于河套馬。

不是吐蕃馬,吐蕃青海湖周邊地區惡化,馬匹與人一樣,遷徙于赤嶺以東,馬匹遠不及唐朝時的吐蕃馬高大,爆發力與速也不及真正的河套馬。也許未來會出現河曲馬種,但現在還不行。

更非南方矮小的滇馬種。

契丹馬同樣也不行。實際契丹馬就是蒙古馬,然而宋朝那有雄心壯志遠征漠北,都忽視了它的吃苦耐勞與耐寒、長途跋涉的能力。

所以士大夫說最好的馬是府州馬,實際就是河套馬,但真正最好的河套馬還是在陰山下的北河套地區。

甚至朱歡還成功與長城嶺下那部野利族搭成了協議。

那就非是榷馬了,以后會給宋朝留下許多操作空間。想一想種世衡吧。

程勘親自接見了朱歡,給予嘉獎,然而他說,反正與你朱家無關,還得要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