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全都要

第60章 哥布的局,你們看不懂是正常的

為了不打擊下屬的積極性,顧轍一直是很耐心聽完了沈明博他們的科研闡述,還從純技術的角度公允點評了一番。

最后,才拋出自己的計劃。

顧轍喝了一口咖啡,整理好思路,氣度雍容地侃侃而談:

“你們的見解都很好,這一個月綜述沒白看。目前樹脂鏡片材料的這些主要性能短板,

未來都是我輩材料化學中人應該去補強,甚至反超的。

不過,提高折射率做薄鏡片、同時彌補折射率提升時的色散惡化,這些都不是我們這種初創公司能發力的角度。

一來這些技術投入比較大,研發周期比較長。二來我們這樣的公司,就算在這個方向上發力、研發新材料成功了,也讓產品性能更優良了,依然很難把技術推廣出去。

消費者沒有質變級別的直觀感受,而業內廠家也就不會有動力非跟進不可、更不可能如同被我們刀架在脖子上那樣乖乖地我們要多少錢他們就給多少錢。

所以,

我們要搞一點療效明顯的研發方向。我顧某人從來只賺刀架別人脖子上、不買就讓他死的生意。好言好語求人買的生意我做不來,我沒這銷售情商和拉關系的本事。”

顧轍話還沒說完,魏一平和金燦這倆情商略高的家伙,就已經露出一副虛心受教的表情,還恰到好處地偶爾做做筆記,作醍醐灌頂狀。

唯獨情商最低的沈明博,從頭到尾只是在聽,一個字筆記都沒做。聽完后還愣了幾秒,眼神失焦,好一會兒才刨根問底:

“我沒聽懂,為什么我說的那些提升現有材料性能的研究方向,就不能逼著別人來買技術授權了?有好東西別人會不用嗎?”

顧轍聽了,不禁失笑,卻也不生氣。他看得出來,沈明博雖然沒記筆記,

眼神也呆滯,但他是真的認真在思考。

顧轍好整以暇地說:“你們搞科研,

空下來也要多讀一點別的書,偏文科偏商業的都行,全面提升一下自己的基本素質,不用提多高,有點常識就行了。

彼得蒂爾說過,能逼著消費者和企業非更新換代不可的技術,只能是有數量級上質變的技術。也就是你稍微改良一點點,就算是做到世界第一,別人也可以不買你賬,因為差距不明顯,而圈內已經占住生態位的舊霸主有更大的品牌優勢,可以輕易糊弄住消費者。

除非你直接有五倍十倍的提升,那么就算是瞎子都看得出你有絕對碾壓的技術優勢,業內大佬才捂不住蓋子——

可問題是,你做樹脂鏡片,做樹脂鏡頭,你能研發出一種新材料,把折射率、抗色散或者其他性能參數,一下子做得比現有材料強大三五倍么?不可能,你就算做出來了,也就是百分之五最多百分之十的改良,消費者看不出來的。”

顧轍對這一點看得非常透徹,畢竟他有后世20年的商業經驗常識。

后世很多人噴小米沒有技術含量,只會做便宜貨,但他們沒看到一個問題——小米在入行的時候,是一家完全零基礎的企業,是殺進一個新領域當鯰魚的。

一家新公司,新品牌,就算拼死拼活拿出性能方面世界第一的技術,但只要超越世界第二不是碾壓級的優勢,消費者就可以選擇性失明,繼續去買老牌子。

就好比,假設某一代手機,小米的攝像頭1億像素時,世界上其他牌子最好也就5000萬,屁果只有3000萬的話,消費者就會為了個這個1億像素去買小米嗎?不可能的。

果粉還會繼續跪舔屁果的東西“極簡主義,不浪費堆砌性能”。

而且彼得蒂爾那套商業理論模型里,默認評估的還是米國企業。要是華夏的企業,境況只會比米國企業更慘。

因為華夏制造過去四十年給人留下的就是廉價劣質的刻板印象,想買好貨的國內消費者,已經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崇洋媚外,覺得老外就是科技含量高。

一家華夏企業,如果要直面消費者,就算性能做到世界第一,只要超越第二不明顯,大多數群氓還是不買賬。

小米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新公司入局,只能做低價,做優化供應鏈——能在不降低質量的前提下,把東西做便宜,其實也是一種技術含量,而且這種技術含量更直觀。

消費者就算是智商60的弱智,參數可以看不懂,錢貴錢便宜還是看得懂的。

所以,至少吸引到了想買便宜貨的人,閉著眼睛無腦買就行了。

新公司只能這樣入局。

顧轍在品牌和營銷上的劣勢,只會比小米更慘。

雷老板好歹還有幾十年的圈內地位,顧轍有啥?他連他自己的個人品牌個人威望都沒有。所以他只能選100純靠科技碾壓的賽道。

雷老板的例子顧轍不能舉,但道理是相通的。

反正沒有出處的話,顧轍就假托彼得蒂爾,明明彼得蒂爾只說了一句的,顧轍自己舉一反三,就像小學生寫作文逮著魯迅薅。

沈明博等人聽完后,不由態度也有所改觀,對于顧轍的科研定調愈發心悅誠服,知道顧老板不但是科學家,還如此有商業頭腦,遠見卓識。

沈明博懵逼了好一會兒,才想起蹦出一個問題:“對了……彼得蒂爾是誰?”

顧轍一陣無語:“搞PAYPAL的,你就理解為米版支付寶。嗯,支付寶是一個阿貍馬老板目前還在開發的應用,我跟他熟,所以知道。”

歷史上支付寶要到2004年10月左右才能上線。不過這東西技術難度并不大,阿貍巴巴想開發,還是可以快速開發的。關鍵在于資金保障的擔保風險,還有國內網銀體系的授權、監管。

如今淘寶平臺的發展比歷史同期快了不少,冷啟動更順利,對支付寶的需求也就提前了大半年出現了。

不過,考慮到銀監部門的政策一般都是以年為單位制定的,所以要趕在03年底讓支付寶上線,還是不可能做到的。

馬老板之前也跟顧轍吃飯的時候聊到過,他打算等過完年,04年元宵之后,再推動一把,三月份能偷偷上線就不錯了。

這樣其實也比歷史同期提前了7個月讓支付寶出現了。最初的支付寶跟阿貍巴巴并沒有拆分公司,所以這事兒跟顧轍毫無關系,顧轍對于金融投機也沒什么興趣。

沈明博理解消化了顧轍舉的例子后,才算是若有所思,融會貫通,然后問出一個問題:“既然那個彼得蒂爾說,科技提升要有明顯的倍增、數量級上的碾壓,才能逼著消費者和從業者不得不快速跟進。

那您不打算提升樹脂鏡片的性能參數、改為研究怎么降低成本,不也得有質變級別的突破,才能實現‘逼著人跟進’?要是只降低10、20生產成本,別人還是能耗著你,說你的東西是偽劣產品、犧牲質量換取偷工減料吧。”

顧轍對這個問題倒是毫不生氣,他非常坦蕩地承認:“沒錯,成本降低,也要遵循上面說的從0到1法則,只降一成兩成三成,還是有可能被人噴成偷工減料、一分錢一分貨的。

所以我們不能只降一兩成,我們要降七成八成九成!你們應該都看過我做離心隱形眼鏡,做離心美瞳材料的成績。

在我這兒,比原技術成本腰斬只能算是不及格!斬到膝蓋骨屬于及格!斬到腳脖子才算優秀!這就是彼得蒂爾說的,要么不進步,一進步就進五倍十倍!”

顧轍說這番話的過程中,其實那幾個博士剛聽到一半時,就已經有所預感了,知道老板肯定又要做一把狂人。

但饒是他們做好了心理準備,在最后聽到顧轍的目標時,還是大吃一驚。

難道把一個行業的成本打骨折這種事情,還是可以反復復制的么?滅完一行再滅一行?

“那……這樣劇烈的降本,我們要怎么實現呢?”沈明博很是熱切地追問。

“這就不是一下子說得清楚的了。”顧轍先打著哈哈,也沒打算把全部計劃一下子和盤托出。

谷凴 但即使如此,顧轍也沒打算一開始就讓下面的人理解他的全盤思路。

顧轍所知的技術非常復雜,跟傳統的樹脂鏡片材料研發思路相比,能分成好幾個互相配合的部門,那就剛好分開來做,既要分時,也要分人,確保沒有任何一方能威脅到顧轍。

小心駛得萬年船,就算再有法律保障,能設限的地方還是要設限——當然,僅限于這些需要依靠顧轍個人智慧的研究方向。

將來如果沈明博能靠自己的研究,去提升折射率、抗色散、弄出新材料,那顧轍絕對放權。不用到他本人腦子里干貨的事情,他還是很寬容的。

眼下,顧轍只需要先部署第一步:

“我覺得,目前的樹脂鏡片材料,之所以導致生產成本過高,最大的問題還是樹脂凝固的反應過程不夠快速、穩定,導致脫模時也比較困難,表面易粘滯、劃傷,需要重新拋光才能正式銷售、使用。

有些先進企業如依視路,還在嘗試拋光后鍍膜硬化、增透來提升壽命和性能。

而反應過程之所以不穩定、不快速,跟目前的反應機制是有關系的,主流材料需要用到諸如對苯二甲酸二烯丙酯、二丙烯基二碳酸二乙二醇酯、二羥基三苯氧基丙烯酸丙酯,進行三聯式混凝反應。

如果可以把反應材料種類降低、比如從三系混凝變成兩系混凝,并增加一些讓反應過程更穩定可控的外界催化手段,那么反應所需的時間就會更為jing確可控,脫模時的材料性狀也能可控……”

顧轍這番話,沈明博等專業人士當然聽起來毫無障礙。但如果有外行人在,肯定會聽得云里霧里,不得不稍微解釋一下。

后世不少普通小白,應該也都在網上看到過“樹脂鏡片生產過程”的抖音短視頻。一般畫面上都是一個人拿著一個兩面透明、中間空心、頂上有小孔的圓柱狀模具,然后往里灌一種透明液體,等這種液體凝固了之后,鏡片就做好了。

拍這些視頻的博主之所以這么截選,顯然也是為了嘩眾取寵博流量,讓外行觀眾覺得“原來眼鏡片生產的過程這么容易!居然還好意思賣我那么多錢!”這樣心中共鳴噴的人多了,流量也就來了。

但實際上,這些視頻為了博流量還是很歹毒的,因為它們刻意省略了最有技術含量的環節,只把其中“灌注”這個最簡單的環節拿出來展示了。

關鍵不是灌注的步驟,而是之前配置膠體的過程,以及后續凝固了脫模的過程,那才是有技術含量的。

稍微帶一點腦子去看這些視頻,就不難想到一些問題:如果灌注進去的是一種會自然凝固的膠液,那么如果灌早一點、灌晚一點,會不會導致還沒注入、就在原容器里直接凝固了?或者是灌注之后久久沒法凝固、到了時間還軟趴趴的?

所以,后世2010年代后,這種膠體的模鑄凝固,主要是靠特定波長的紫外線輻射照射,來催化反應。

材料里用到的一般是兩種某烯酯醇酯烯酸酯類物質,在常溫常壓下充分混合后,天然是不會凝的,所以放久一點也不會直接在原容器里產生反應、發生化學性狀變化。

原容器一般也是完全不透光的,甚至可以用防輻射的鉛質夾層來加強容器,什么光和射線都不會影響到原材料,注到透明模具之后再用射線照它。

但現在才2003年,兩相材料混合后、紫外線催化凝固法這個思路,還沒用到樹脂鏡片材料領域。

現在普遍用的是三相混合法,用三種烯酯醇酯烯酸酯類物質來混合,然后加上催化劑靜置半天左右的時間(配方不同反應時間也不同),等反應慢慢發生,液態材料凝固變硬。

怎么說呢,這個過程就有點像生產豆腐,豆漿原本是液態的,放多久都是液態,但是加了鹵水或者石膏進去之后,再攪拌攪拌放一會兒,豆漿就凝固成豆腐了。

凝膠類生產不都是這樣的么,嚴格來說豆腐也是一種凝膠。

所以,后世抖音上那些“曝光業界視頻”,相當于只是給人看了一個灌豆漿的動作,但是怎么配豆漿和石膏、最后怎么把豆腐脫模沒拍,看上去就很暴利很簡單。

顧轍要做的,就是徹底該換一條思路,把“需要三種酯類混合后自然凝固”的化學反應過程,變成只需要兩種酯類、加上特定紫外線輻射來凝固的化學反應過程。

后者用到的材料更少,原材料混合的過程就更充分、過程可控。最后的產物是否混合充分、脫模的時候“豆腐”會不會“做老了、做嫩了”,都更穩定,脫模的時候也就不會“把豆腐表面脫碎劃傷”。

順著這個思路,就能生產出脫模后拋光環節更節約、甚至可以不拋光直接用的鏡片。

豆腐做老了還能賣老豆腐,做稀了能賣豆腐腦,做硬了能賣豆腐干,做餿了能賣臭豆腐。

眼鏡片可不行,老了嫩了稀了臭了的都是報廢品。

當然,僅僅有這個思路,沈明博他們幾個肯定是不可能做明白的。

一旦走上了“紫外線輻射法”來催化反應、改變聚酯性狀這條不歸路,后面他們會發現有源源不斷的新問題需要解決——

比如,之前三相法反應的時候,不需要任何射線的介入,那么模具就可以做得完全不透光,甚至挑選一種跟最后的產品之間表面不黏度最好的材料來造模具。

但是,現在引入了紫外線催化的因素,那么模具材料也要重新研發,你的弄個透明模具,能讓紫外線穿透模具照射進去。你還不能用普通的玻璃來做模具,因為簡簡單單的玻璃窗就能遮擋掉大部分紫外線。

所以,就算你不需要搞那種光刻機里才需要的、專門透射極紫外光的透鏡材料來造模具,但你好歹也不能太離譜,特定紫外線透射率肯定是一個很重要的模具材料指標。

而滿足了模具的輻射選擇性透過率要求后,這種模具材料是否會和最后反應形成的凝固鏡片發生粘連、導致脫模時引入二次劃傷,又會變成一個必須解決的新問題。

歷史上,這類紫外催化二相反應法技術,最后還要配合一個“激光脫模”的步驟,來確保鏡片完美脫模,脫模時不劃傷形變表面。

而用到的激光得是什么頻段波長激光器所發生的、激光功率該多少、怎么照射……又是一連串新問題。

所以,這條路之前才沒有被依視路、海昌這些企業想到來攻關,確實這是一連串一個問題引出另一個新問題的復雜科研,跨圈比較大。

依視路如今的技術部門總監,估計也只對眼鏡片本身的材料懂行,至于相關的激光應用技術、極紫外輻射應用催化技術,他們是完全的門外漢,這些技術還沒被跨圈降維整合到眼鏡光學材料行業內呢。

每一個領域,其實需要懂的不是很多,但關鍵是你要跨度那么大,想到去聯合統籌幾個技術領域、勁往一處使。

而這種思路,對于顧轍這種“觀其大略不求甚解”的博而不jing重生者,就簡直太友好了。

他其實在科技領域,每一個細分方向都懂得不是很專jing,遠比不上本領域最有鉆研jing神的科學家。

但架不住他顧轍懂得多,什么都略懂,而且擅長跨領域使用工具、綜合解決問題。

專jing一門容易吃到的紅利,早已被前人吃得差不多了。

這個時代,本來就是給跨圈科學家大展拳腳的舞臺。

眼下,后續這一系列問題的預演和解決,他完全沒必要立刻跟沈明博他們提。只要這些人腳踏實地,先把適合“二相催化反應法”的新材料配方鼓搗出來。

至于如何量產、如何讓紫外線催化適合工業應用、如何脫模,按顧轍的思路解決完第一個大問題之后,再跟他們部署就是了。

掌握全局地圖的大腦,只要有顧轍一個就夠了,下面的人都只需要掌握其中一個細分問題,除了顧著以外,其他任何人的單打獨斗都是不可能完成商業變現的閉環的。

PS:下午排隊打針去,今天就這一更,其實也五千多字了。

請記住本書域名:ddyueshu。頂點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ddyue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