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幽幽的嘆了口氣。
這時卻又有宦官來,歇斯底里地道:“不好了,不好了,陛下,遂安公主,遂安公主她……她出宮去了。”
于是,在人們的意識之中,就誕生了一種隱形的觀念,即生育,也某種程度成了一種優越感,我有后代,你沒有后代,我棒棒噠,你就……呵呵呵……
李世民對于生育的事很看重,或許這得自于李淵的遺傳,畢竟人家都是太上皇了,被自己兒子擺了一道,總要坑一下李二郎對吧,那就多生,哪怕已經年老力衰,也要勤奮耕耘,孜孜不倦,反正別人都是爹養兒子,李淵不一樣,他是自己的兒子幫自己養兒子,不但要養,你還得養好,得有爵位,有封地的那種。
其實李世民本還是有一些希望的,他自覺的陳正泰或許能堅守,只要熬過去,程咬金帶著鐵騎去牽制住了叛軍,就有一線生機。
可當李靖一句節哀順變,就一下子令李世民清醒過來,心里突的明白,自己是關心則亂,竟是連基本的常識都已忘了。
百倍的敵人,圍困的不過是一個鄧氏的宅邸,揚州刺史這些叛賊,又盤踞在揚州日久,他們熟悉那里的天文地理,對方陡然發起盤踞,可謂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區區鄧宅的圍墻,能堅守三日嗎?
一方面,留下子孫后代,本就是生物的本能,任何一個物種在基因中若是沒有的意識,那么也不可能在延續至今。
而另一方面,古人的死亡率實在太高了,若是不早早生子,只怕人還未成年,就已故去。若是不多生幾個,隨便一個感冒,都可能導致無后。
其實說實話,現在的遂安公主可是個香餑餑。
人家手里拿的錢,能將大家一起砸死。
到底握著多少資產,其實大家一時都數不清。
因而,這些將軍們早就惦記著了,倘若遂安公主下嫁給了自己家,那還炒個***,自己來炒那些股民才是。
可現在遂安公主去了揚州,似乎……答案不言自明。
李世民此時才醒悟過來,突然跌足,重重嘆息:“女大不中留啊,朕當初,怎么就沒有想到此呢?”
卻說在另一頭,陳正泰施施然地騎著高頭大馬,帶著人進了揚州城。
揚州城已是惶然一片。
起初鬧了叛軍,大家就覺得要出大事了,本以為叛軍要凱旋,哪里曉得來的竟是打著驃騎旗幟的人馬,這等事,婁師德最清楚不過了,揚州他熟,而且安撫人心方面,他有經驗。
他先讓人將這吳明等人的腦袋直接掛在了城門處,而后廣貼安民告示,此后讓一部分挑選出來的降卒穿著高郵縣差役的衣衫,浩浩蕩蕩的入城,而后再迎陳正泰。
一番布置下來,大抵讓揚州人明白了三點,其一:叛軍已經平定了,誰若是還不服氣,你可以再試試看。
其二:賊首已經砍了,定是必死無疑的,至于那些被裹挾的,并不會追究他們,連他們都不追究,那么他們都家眷暫可放心。
其三:現在開始,大家各過各的。
如此一來,人們懸著的心,也就定了。
此后,婁師德又修書給各縣,讓他們各自待命,接著巡視了庫房,召集了一部分沒有參與謀反的世族子弟,安撫他們,表示他們沒有謀反,可見其忠義,同時暗示,可能到時可能會有恩賞,當然,某些參與了謀反的,只怕下場不會比鄧家要好,所以,歡迎大家檢舉。
一下子,這些人便抖擻起精神,人們提起了吳明,自然義憤填膺,仿佛不和吳明撇清關系,不臭罵幾句,自己就成了反賊一般,所謂檢舉不積極,就是和亂臣賊子不清不白,因而大家極為踴躍,不少的罪狀統統羅列。
而罪狀收集只是簡單的程序問題。
根本的目的,其實就是讓這些世族子弟多檢舉一些,如此一來,讓他們徹底的和叛賊割裂,這就防備了揚州還隱藏著的叛賊同黨,與這些世族子弟勾結一起作亂。
搜集來的罪狀羅列出來之后,一份要抄送去長安,另外一份直接張貼到州府的衙前,供人圍觀。
某某某告吳明何罪,某某某揭發某某某,諸如此類。
緊接著,婁師德安排了這些世族子弟們和陳正泰的一場會見。
“陳詹事,人還是要見的,先安人心嘛,這人心浮動,咱們現在人又少,能殺一次賊,難道能殺兩次三次?”
婁師德苦口婆心地勸說著:“所謂招討……招討……這兩字是不能分家的,招是招撫,討是討伐,既要有雷霆萬鈞之力,也要有春風化雨的恩典,現在他們心很慌,若是不見一見陳詹事,他們心不定,可只要陳詹事露了面,他們也就踏實了。”
陳正泰翹著腿,這時候,他就是真正的揚州都督了。
你大爺,我陳正泰也有在這里萬人之上的一天,而且婁師德對他很尊敬,很客氣,這令陳正泰心里生出滿足感,你看,連這么牛的人都對我馬首是瞻,這說明啥,說明穿越不帶點啥,天打雷劈。
陳正泰便道:“那我該對他們說點啥。”
“隨便,打也好,罵也好,都無妨礙的。”婁師德很認真的給陳正泰分析:“若是動一下怒,也未必不是好事,這顯得陳詹事有底氣,不怕他們作亂,陳詹事不是喜歡打人耳光嘛?你隨便挑一個長得比陳詹事好看的,打他幾個耳光,痛罵他們,他們反而更容易馴服了。倘若是對他們過于謙和,他們反而會懷疑陳詹事此刻手中兵少,難以在揚州立足,所以才需要借助他們的力量。且若是陳詹事動了手,他們反而會松一口氣,認為對他們的懲罰,到此為止,這打都打了,總不可能繼續追究吧。可若只是和風細雨,這會令他們認為,陳詹事還有后招。反而讓他們心里惶惶然了,為了安定人心,陳詹事該用力的打。”
你真他niang的是個人才。
陳正泰心里這般想著,對這家伙不免覺得欣賞,但還是為難的道:“還有生得比我好看的。這只怕不好挑吧。”
“那就找個生的白的。”
“很好。”陳正泰眼眸一亮,頓時道:“正合我意,我最討厭小白臉了。”
陳正泰伸了個懶腰:“那么,就有勞婁縣令去安排了。”
婁師德頓時肅然起來,道:“明公,切切不可稱下官為縣令了,一來,難免生疏,下官與明公,可是一起換過命的啊。其二,下官終究還是戴罪之臣,若是朝廷肯恕罪,便已是仰慕天恩,心中感激涕零了,再稱呼官銜,豈不是要害下官嗎?”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其實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婁師德是寒門,他很清楚,在大唐,單靠他一個寒門是沒有前途的,哪怕是再厲害,這輩子也絕無出頭的機會。
歷史上的婁師德,倒是很喜歡提拔寒門子弟,其中最出名的,就有狄仁杰。
當然,他固然是有這樣寬闊的胸襟,可誰有這樣的胸襟提拔他婁師德呢?
未來的事都說不準。
可眼前,就現在……一條大腿就擺在了婁師德面前。
這條大腿……
它又大又粗。
婁師德其實是個還不錯的人,至少歷史上是如此。
可這并不代表,他會迂腐到連這等抱大腿的情商都沒有,學了一輩子都文武藝,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施展自己的抱負嗎?
婁師德屏住呼吸,不露聲色的看著陳正泰。
陳正泰泰然地呷了口茶,而后慢悠悠的道:“羅列的罪狀,都已準備好了吧?”
“準備好了。”
陳正泰隨即又道:“報捷的奏疏寫好了嗎?”
“已經寫好了,懇請明公過目。”
陳正泰不禁感慨,然后用一種埋冤的眼神看著自己的二弟蘇定方。
看看,這就是格局啊,你蘇定方就曉得練兵和跟我這做大兄的睡覺,別的手藝一概沒有。再看看人家婁師德,多才多藝,又敢想敢做,不需任何點撥,他就主動將工作都做好了。
人家這么玲瓏剔透,想想你自己,你羞愧不羞愧?
“過目就不必了。”陳正泰揮揮手:“我相信師德。”
婁師德聽到這里,心里一塊大石落地,這可是報捷的奏疏,事關到了功勞的大小,換做任何一個人,都會極看重的,不看個幾遍都不罷休。
可是陳正泰看都不看,這顯然是對他做事態度的放心!
陳正泰豪不猶豫地道:“直接簽發吧,要加急送出去。”
“喏。”婁師德點頭,而后忙道:“下官這便去辦。”
說罷,他轉身準備離開,只是才走了幾步,突然身子又定了定,而后回頭朝陳正泰鄭重其事的行了個禮。
陳正泰見他如此鄭重其事的樣子,不禁奇怪道::“這又是如何?”
婁師德沉默了片刻,便直直地看著陳正泰道:“下官從前所為,明公一定認為下官是個卑鄙之人,只是下官還是想說,明公知遇之恩,下官當涌泉相報。”
他又行了個禮,便再不遲疑的去了。
對于突然聽到這么一番話,陳正泰有些意外,他托著下巴發呆了一會,猜不出這婁師德的話是真心還是假意,人性很復雜,因而,若是沒有血與火的考驗,很多時候,你也無法真正去認清一個人。
不過,這種事,很多時候也得是時間考證出來的,一時半會,能看出什么呢?他也不是自尋煩惱之人,索性便不多想了。
當日,他見了一群世族子弟,這些人來見時,個個忐忑不安的樣子!
果然,陳正泰按著婁師德的方法,二話不說就尋了一個膚色白的先打了一頓,一下子……大家卻好像松了口氣的樣子,便是那挨揍之人,也好像一下子心里松了一塊大石,雖是不停摸著自己火辣辣的臉,有些疼,可是頗有些安心。
他們不怕陳正泰是火爆脾氣,反而就怕那皮笑肉不笑,猜測不出對方的心思。
現在揚州叛亂,他們雖然沒有跟從,可是揚州的世族,本就彼此有聯姻,而且那吳明在揚州做刺史,平日大家多少有一些關系的,倘若陳正泰現在真要尋一個緣故收拾他們,還真只是舉手之勞。
現在好了,只是打一頓,看來這事并沒有往嚴重事態發展,可以放心回去睡覺了。
揚州城的秩序,已經開始肉眼可見的開始恢復,只有那越王李泰受到了這一次驚嚇,病倒了。
某種程度而言,他開始對于他從前接觸的人和接觸的事產生了懷疑。
分明平日里,大家說話時都是溫良恭儉讓,開口就是君子該如何如何,忠肝義膽的樣子,可這些人,居然說反就反,哪里還有半分的溫良?
現如今他這戴罪之身,只好閉門不出,只等著朝廷的裁決。
因而,香火的延續,本就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這里頭本身就是這個時代關于權位和財富的某種折射。
對于世家大族而言,他們有更好的醫療條件,可以娶更多的妻妾,可以養更多的孩子,因而可以開枝散葉。
而對于尋常小民而言,某種程度而言,想要留下后代就困難得多了,某種意義來說,小民是必然要絕后的,畢竟,死亡率太高,婆娘太難娶,生了病太難治了。
這不是羊入虎口嗎?
于是他又氣又急地道:“追,追啊……”
宦官帶著哭腔道:“公主殿下,是飛馬去的,她是一個時辰之前得的消息,此后便出宮了,羽林衛得知了消息,已是去追了,就怕……”
出宮去了……
唐朝對于公主的管束并不嚴格,出宮并非是什么特別出格的事。
李世民先是一愣,下意識地道:“去了何處?”
在古人看來,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延續香火,乃是天底下最緊要的事。
當然,這其實并非是古人們的愚昧思想。
“據聞……要去揚州。”
李世民聽到這里,頓時覺得頭暈目眩。
去了揚州……
殿中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