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太上皇

第一百四十章:好母親。

“你確定不做了?”長孫皇后嚴肅道。

“不做了。”李承乾落寞的搖了搖頭。

“不做就不做了,好孩子。”長孫皇后勉強的笑了笑,抱著李承乾的肩膀,她想像小時候一樣寵溺的摸摸兒子的頭,卻發現他已經長高了。

李承乾眼里蓄滿淚水,蹲下身子,讓長孫皇后抱緊。

“承乾,活吧,只要你好好活著就行。”長孫皇后拍打著李承乾的背部,安慰道。

百官沉默的看著這一家子的表演,無人敢出聲。如果是太子被廢,他們還能據理力爭,可是現在是太子主動要求退位,他們還能強逼不成。

“還請陛下開恩,降下圣旨護佑承乾平安。”長孫皇后跪在地上懇求李世民道。

“準”李世民牙關打結,自嘲的笑了笑,“準奏,觀音婢你起來吧。”

“朕不是沒有兒子,你不想當,十幾個皇子哪個不想當太子?”

李世民哈哈大笑,走到殿下,連看也不看他們一眼,自顧自的離去,駕著青騅馬,一溜煙的跑去了禁苑。

他需要靜靜。

承乾者,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

武德二年,秦王妃長孫氏為李世民誕下了嫡長子。根據史書記載,因為這位皇子生于太極宮承乾殿,故以此殿為名,取名李承乾,字高明。

李承乾,承繼乾坤,意味重大,暗含著李淵對李世民的暗示,以及李世民的野心。

武德三年,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被封為恒山王。李世民將妻子的侄子、長孫熾之孫長孫家慶任命為李承乾的侍讀。武德七年,李承乾徙封中山王。

而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將陸德明與孔穎達這兩位儒學大師雙雙任命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令他們教導李承乾儒學經典,在李世民即位后,更是添派了李綱和魏征作為太子的老師,這兩位素來直臣,可以說諸皇子的教育中,對李承乾最為看重。

在冊封太子的詔書中也夸贊稱李承乾“早聞睿哲,幼觀《詩》《禮》”。史書記載承乾“性聰敏”“特敏惠”,“豐姿峻嶷、仁孝純深”。

貞觀三年,太子太師李綱因為腳疾只能乘著轎子進宮,于是李承乾親自將自己的老師引上殿并恭恭敬敬地行禮,又向其虛心請教,態度極為禮敬。李綱病逝后,承乾又親自為老師立碑。

貞觀四年五月,李世民下詔令承乾“宜令聽訟”,還說“自今以后,訴人惟尚書省有不伏者,於東宮上啟,令承乾斷決。”可見唐太宗已經在有意識地鍛煉承乾身為儲君的政治能力了,而這時候的李承乾不過12歲。

同年,尚書右仆射杜如晦病重,唐太宗令承乾親自前去慰問。貞觀五年,李承乾原本定于二月行冠禮,不過唐太宗為了不奪農時,將冠禮改在了十月。同年,李承乾生病,而從來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唐太宗卻請了道士秦英來為自己的愛子祈福,等承乾病愈后,唐太宗又召度三千人出家,并特地修建了西華觀和普光寺,還將獄中的囚犯減免了罪行,以此為兒子祈福。

可以說,李世民對李承乾的喜愛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

包括后來的李治,也沒有這般榮寵。

正是因為魏王李泰與太子李承乾不和,所以李世民遲遲不能下定決心立李泰為太子,就是害怕他駕崩后,李泰會殘殺李承乾。

所以他選擇了懦弱恭順的李治做了皇帝。

李承乾這個自出生起就帶著政治色彩的兒子,李世民對他的熏陶,不僅僅是愛,更多是權術的教育。

但他不是個溫潤君子,可是偏要將他兒子培養成君子。

所有人都想自己的兒子不抽煙不喝酒不打架,但是更多人只是想想,可李世民手中攥有權利,條條框框讓把李承乾鎖得死死的。

李世民的望子成龍最終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

他兒子沒有成龍,反倒從一條雛龍變成了一條毒蛇。

反噬他父親的毒蛇。

愛的澆灌太多,就會變成恨!

李承乾恨他父皇,可生性的懦弱,讓他猶豫不決,最終的兵變舉兵,也只是想要效仿玄武門之變,囚禁他父皇。

但是現在的李承乾頭一次提出了退位。

退掉了太子之位。

這個位置實在太過灼手,李承乾選擇了放棄。

稱心的“死”是李承乾爆發的起點。

先前他選擇了退縮,選擇在東宮一畝三分地里享受自己的生活,但是這份異樣的“寧靜”被李世民打碎了,他的心里寄托也變得無處安放。

不,他不是愛稱心。

他不介意稱心是男的,因為他喜歡稱心,那是他的另一面,也是他想要做的另一面。

一個本來的偽娘硬生生要他做鋼鐵直男,誰能不恨???

當然這樣的比喻太過臆測。

而在禁苑的李世民瘋了,他騎著馬狂奔,周圍的禁衛想要阻止,卻被生生的喝退。

他需要發泄。

“承乾!你為什么要背叛朕!為什么?朕待你不薄,生病時總是第一個到你身邊,給你的關愛難道還不夠嗎?

你到底想要什么?

朕難道比不上那個稱心?

殺!殺!殺!

朕要殺了他,殺掉這天下所有的男寵,一個也不留!“李世民狀若瘋狂,拿著劍狠狠的砍著花卉,這些花卉價值昂貴,可在這時分文不值,只要它們能讓皇帝高興就是值得的。

次日,李世民恢復如常,頒布詔書宣布廢掉太子李承乾,將其封為桂王,總領真臘、林邑兩地,并派十萬大軍隨南唐共同討伐不臣。

在背地里,李世民也暗自交代給暗衛,命令他們徹底鏟除各地的男寵,讓所有這個行當的人都死光光!

這是他來自一個老父親的憤慨。

他當然不會認為自己教育出現了錯誤。

千古一帝總是固執的。

而隨著太子李承乾的退位,魏王李泰愈發變得炙手可熱了起來,文學館的門檻都快被官員踏爛。

但李世民卻沒有明確的表明要立魏王李泰為太子,不過這并不妨礙群臣對投資太子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