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秘術

第二七七三章 雕母

(墨緣文學網)更多请登录墨缘文学网 全网唯一地址 http://www.mywenxue.com ,手机阅读登录:http://wap.mywenxue.com,欢迎您的来访

“五萬塊?五萬就五萬吧,沖著您這東西,我覺得這些錢也值了。”

若是跟別人做生意,張天元興許還會討價還價,不過跟慕容德,他就懶得費那口水了。

“快,我也不要你的錢了,今天這桌飯你請了就行。”

慕容德笑道。

“別啊,今兒這飯本來說好了就是我請的,五萬塊肯定要給你的。”

張天元搖了搖頭道。

“行了,他還真缺那五萬塊啊?你多要好酒不就行了嘛。”

蕭峰銳擺了擺手道。

在場的這幾位可都是有錢人,屬于那種不把五萬塊當錢的真正的有錢人。

“也罷。”

張天元放下冊子,然后喊來服務生,又要了一價值十多萬的好酒,今天朋友相聚,還有老婆也在,這能省著嗎?

等要了酒之后,張天元繼續翻那冊子,不過越往下面翻,他就越覺得不對勁了。

怎么個不對勁呢?

主要是覺得自己好像占便宜了,而且占了大便宜了。

本來他以為這些錢是按照貴賤從高到低排的,因為第一頁基本就是這樣。

可是到了后面,況明顯不太一樣了。

你比如說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子”,這枚古錢幣可是價值在三千元左右的。

還有一枚順治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價值在五千元以上。

最離譜的還是竟然有雕母!

順治通寶楷書折二雕母背“原”,這東西價值兩萬元以上。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寶源局雕母,價值一萬五千左右。

世宗雍正年間鑄,禎得隆科多,羹堯之助,以謀取得帝位。

雍正通寶面文楷書,直讀,背穿左為文寶字,穿右文記局,泉源浙武河昌云蘇南安黥鞏濟晉臺川。

雍正錢按順治四,形工整,規格統一。在清代諸錢中少而地位,一般徑2.厘米,重3.克。

存世尚有寶黔折二大錢,徑3.1厘米,甚罕見,合背錢亦稀少。

還有一枚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寶泉局雕母,價值在兩萬朝上。

也就是說,光是這幾枚雕母的錢算下來,張天元都不吃虧了,更不要說還有一些價值一兩千,甚至四五千的古錢幣。

據鮑康大錢圖錄,錢局每開爐鑄錢,先取煉黃銅制成雕母,再以雕母翻鑄若干母錢,最后用母錢翻砂鑄通錢。

因此雕母又稱祖錢,均為手工雕刻而成,枚枚不同。

在錢幣鑄行程中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因其特殊的質,加上錢局使用后往往存檔入庫,故民間傳甚稀,而其工藝的特殊又使雕母具有通錢無法比擬的藝術觀賞價值。

雕母的制作非常,質地選用上等銅料。

在皇朝文獻通考錢幣考一書中寫到,各省鑄錢均須“例由戶局先鑄祖錢、母錢及制錢各一文,頒發各省,令照鼓鑄之”。

鮑康的大錢圖錄一書中記載,雕母“其穿孔非錢局人不能鑿”。

雕母的錢文非常美,用手雕刻而成,文字細瘦高挺;字口深峻;筆畫剛勁、有力;地章光潔,全無鑄造痕跡。

穿孔大都是雕鑿之后再銼光而成。雕母在鑄錢過程中起規定錢的作用,并在翻鑄母錢時用于印模。

雕母錢比同版通的錢更大、更重,存世量非常稀少。

雕母錢被制成錢模后取走,工匠用熔化了的銅液澆鑄在錢模上,待鑄幣冷卻后開模,取出鑄幣加工磨光潔后即成。

宋、元、明、清時期,冶技術和采礦技術的發展,帶動了鑄幣業的發展。

明清時期黃銅鑄幣盛行起來。黃銅是銅鋅合。

以前鑒定錢幣含銅量的多少,就將幣擲于地上,聽聲斷其成,成高的銅幣,擲于地上有聲。

除黃銅外,還有白銅錢,這是銅錫合中錫的比例大的緣故,也有一種白銅錢是鎳銅。

雕母錢體積比母錢和通錢大,母錢又比通錢稍大,銅質也較好。

只是因為母錢是由祖錢翻砂鑄成的,所以錢的外緣輪廓、字口都沒有雕母深峻,各方面都比雕母遜一些。

母錢除了銅質的外,也還有鐵質的。

鐵材料翻砂制的鐵母錢比同級的銅錢要大些、厚重些。

古錢幣愛好者應當把鐵母和鐵范銅錢區別開來,鐵母錢是為鑄造鐵錢翻砂制成的母錢,再由母錢鑄成通錢,它和銅幣實際上只是鑄幣材料的不同。

而鐵范銅錢,是在大批鑄鐵錢之前,先將熔化的銅液注入,以檢查錢模的效果,因而這些銅錢稱為試鑄品。

它是與鐵錢形制完全相同的銅錢,這種錢傳極少。

不論是造鑄幣還是范鑄,都是一種手工業的生產方,由此造成錢幣品質的莠不齊和鑄造費的高昂。

中歷代的銅錢,在形上常有錯范和銅等現象,使錢幣不整齊美觀,在重量和成上也是千差萬別。

就是同一爐所鑄的錢,重量也不一定相同,在成上更是難以辨別。

中鑄幣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清時采用了機器鑄幣,新鑄銅元制幣整齊巧,大受人民迎,而政府也獲大利。

雕母一般形體稍大,銅質,雕工細膩,邊廓峻深,是古錢中的珍品。

這東西一般嚴格控制在錢局相關人員手中,極少出,現在大部分藏博物館中,少數在市場上通,因此價格遠高于普通錢幣。

在剛剛結束的中嘉德秋拍中,“古錢收藏”專場成交比率近90,其中兩枚雕母更脫穎而出:清咸豐元寶背“寶泉當五百”雕母拍出218.5萬元高價,清咸豐元寶背“寶泉當五十”雕母以80.5萬元成交。

很多專家認為,拍出高價的原因除了雕母本工藝美外,還因為前者曾著錄于咸豐泉匯第155頁。

值得一提的是,同場拍賣中的“趙小型‘五陘’背‘十二朱’三孔布”最終以143.75萬元成交。

雕母錢是不見痕跡象的,比同版通的錢稍大些、厚重些,當然,如果不注意,也是看不出來的,一些半吊子鑒定師更是難以辨認。

張天元可不相信慕容德是半吊子,他絕對知道這些雕母的存在,只是故意只要了五萬塊的。

因為這本冊子如果算的話,也就是十萬出頭,他跟張天元的關系要是要十萬的話肯定覺得不合適,所以才會要這么低的。

如無法閱讀全部內容請點擊進入閱讀全部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