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英才難尋,可要整個國家的領導階層沒有幾個明白人也是極為艱難的事情。全文字閱讀
常說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對于石碣趙國而言妖孽可以說是說晉人要恢復元氣的吳進,也能說是陷入某種瘋狂狀態的石虎;對于東晉小朝廷而言,近乎于整個領導階層為了既得利益裝傻充愣,再加上司馬皇室擔憂皇位被篡不敢任用真正有才能的人,那就是整個領導階層都是妖孽;對于一直不在狀態的成漢,取個“漢”的國號就忘記自己其實是個羌人,與高原羌一直過不去的同時不斷挑釁東晉,李壽也能說是個妖孽。
現階段任何國家或勢力尋死都不會像東晉小朝廷那般花樣百出,比較詭異的是東晉小朝廷一再作死偏偏就一時半會死不掉,該是個怎么稀奇了得法?
“宮澤誤我,言及有內應相助,事到臨頭卻是……”斐燕既是悲憤又是懊惱:“今當如何?”
紀昌聽了斐燕講了老久的廢話,總算是有點實在的。
東晉小朝廷肯定是大舉賄賂或收買石碣趙國的一些官員或群體,可看著好像那些被收買的人智力沒有下降到負數,答應說要內部起事又食言了。
徐正有些不確定地問:“那個宮陶先生好像也向君上保證會有人起事吧?”
紀昌緩緩點頭,雖然沒有說話,但是不時瞄一眼有些失魂落魄的斐燕,止不住一種智商上的優越感“蹭蹭蹭”不斷往上漲。
失敗了的斐燕對誰都沒有什么價值了,那估計是他會顯得那么失魂落魄的原因,以至于紀昌帶著明顯的肆虐說要借招牌,他先是一愣,然后露出狂喜的表情。
“果真?”斐燕好像是重新活過來了那般:“真的是……太好了!”
之前斐燕擁有那么多的人手,可他也清楚就是以壯聲勢的烏合之眾罷了。問題是他就只要聲勢,可不是真的要靠那些烏合之眾打下一片大大疆土啥的。
一桿“斐”字的大旗在漢部的部隊縱列升起,詭異的是連帶斐燕在內和那批烏合之眾被遠遠地驅趕開。
斐燕在被驅趕的時候其實腦袋是懵的。他還以為自己好歹能夠混進指揮層,指手畫腳當然是不敢,可是蹭個名聲總是好的,運氣不錯的話也許能夠收買一些將校為己所用,畢竟斐家在中原也能算得上是曾經的大族。
說斐家是曾經的大族,那是石虎發飆之后對斐家展開了清洗,連帶一些姓斐但絕不是斐燕一家也遭了秧。(這個家族后面在慕容鮮卑南下之后又復蘇,哪怕是到了楊堅統一華夏都混得不錯)
以旁觀的角度而言,在斐燕的眼睛里漢部的兵馬算得上是兵強馬壯,尤其是看到近五千鐵騎(實際甲騎具裝就一千五)和過萬輕騎,怎么都無法掩飾羨慕和嫉妒。
那可是五千鐵騎,與石碣趙國的龍騰衛士,慕容燕國的貂豹鐵騎,拓跋代國的猗衛軍,反正就是各國幾乎是傾盡全國才打造出來鐵騎就是統一等級的存在。
“劉使君是哪來的財力和底蘊?”斐燕有種想破腦袋的感覺:“(朝1鮮)半島真的有那么富裕?”
不止斐燕一個人以為劉彥是大大搶了一把朝1鮮半島才能打造鐵騎,宮陶先生亦是如此猜測,要不宮陶先生眼巴巴想要乘坐漢部的船前往朝1鮮半島又是為了哪般?
覺得朝1鮮半島富裕不是沒有理由,慕容鮮卑不是去年狠狠地欺負了一把高句麗嗎?攻克丸都之后可是大大地搶了一把,按照慕容皝的原話,那就是未來數年的軍費可算是有了,碉堡鐵騎也能夠進行甲胄上的革新成為真正的鐵騎。
那是真的,之前慕容鮮卑的三千鐵騎就是人和馬皆是套重甲,款式上無法做到統一,搶了高句麗之后換上了統一款式的鐵甲。人還是那些人,馬也是那些馬,可同樣的一支軍隊換上了統一配套的戎裝,軍威氣勢立刻就是不一樣了。
“駐!”
口令不斷重復往下傳遞,那是又到了喂養牲畜的時間,再則就是馱馬和騾馬都需要進行更換。
雖說是只有兩萬六千人,可動用的畜力竟是超過十三萬,以至于不管是行軍還是駐營,看上去都是占了好大的一片地方。
“奇怪,漢軍怎么沒有攜帶牛羊?糧車看去亦是……數量不對勁。”斐燕一再確認自己沒有看錯,十足迷惑:“東安郡沒有糧食,泰山郡不像是能夠獲取糧秣的地方,他們帶那么少的軍糧,不會是來隨意逛一圈就回去吧?”
沒人能夠回答斐燕的疑問,比較值得研究的是斐燕竟然直接稱呼劉彥的軍隊叫漢軍,他或許還不是個例,例如正在消化戰利品的鄧恒也是這般稱呼。
“漢軍到哪了?”鄧恒看上去比較蒼老,年級實際上也已經超過六十,他是從石勒時代就開始為石碣發光發熱的悍將,到了石虎當政時期其實是過得比較不如意。他剛剛擊敗一股烏合之眾,麾下部隊現在都還追著潰兵在漫山遍野抓人:“可不要終日打雁,被雁啄傷了。”
老將自有老將的經驗,對于放出斥候十分看重,鄧恒可沒有忘記這一次是來干什么,消滅跳梁小丑一般的斐燕所部叛軍只是順帶,真正的目標是已經要成勢的漢部。
一般簡稱什么軍,例如趙軍、燕軍什么的,那是看重視程度,也看是不是真的下決心要攻滅。
鄧恒是石碣趙國的征東將軍,負責攻滅漢部,他稱呼劉彥的部隊為漢軍,看漢部并沒有立國,那就只有一個原因,必定是石虎決心要滅掉漢部。
崔宣為鄧恒的長史,他該是算一名降將,由效忠司馬皇室在中原淪陷的改為效忠石勒,可一直并沒有被重用,還是到石虎時期才算苦盡甘來?
“斥候撒出去三十里方圓,若有情況必然會知曉。”崔宣的年紀也有些大了,穿著一身素白與之滿頭華發、雪白胡須形成一片白色:“未成聽聞劉彥逆賊麾下有多少騎兵,步軍長途行軍或許比之騎兵快,短途卻還是騎兵迅速。”
“可惜了。”鄧恒不是在可惜其它什么,他說:“陛下的冊封似乎并無讓其掉以輕心,聽聞平壽與黔陬的漢軍正在大肆建城,劉彥這逆賊依借海運不斷從海外調兵。卻是未知曉慕容鮮卑是否有直接干預。”
崔宣搖著頭:“慕容鮮卑正在征戰遼東,兵力該是節省著用。”
“為可慮者,劉彥逆賊麾下那支精銳。”鄧恒說的是從姚靖那里知道的情報:“姚家那個廢物或許在數量之上略有夸張,但精銳絕非夸大。”
要說起來,劉雅安動用系統部隊的次數真的略多,近乎是每一場大戰都有系統部隊活躍的身影,亦是戰場上最耀眼的存在。
姚靖現在就在奉高,他不止一次提醒鄧恒說劉彥手上有一支悍不畏死的甲士部隊,數量上他一直都沒有搞清楚,根據他自己的猜測該是不足一萬?至于劉彥為什么從不一次性投入超過三千的甲士,被他認為是不想過多暴露實力。
鄧恒說漢部沒有騎兵,至少是沒有多少騎兵,情報依然是由姚靖提供。而事實上姚靖在與劉彥交戰的時候,漢部還真的是只有徐正一支數量不超過四千(含輔助騎手)的騎兵在戰場外圍游弋,如此行為被認為是漢部的騎兵不堪一戰,只能干一些類似于斷人糧道和襲擾的活。
今次,鄧恒從襄國而來,帶來了五百鐵騎(龍騰衛士)和四千五百萬常規騎兵。他又在兗州這邊調動來了接近一萬四千的郡縣兵一級士卒,東拼西湊從當地的家族聚攏兩萬多青壯。
胡人……不,不止是胡人,實際上除了漢部也就在遙遠歐羅巴的羅馬帝國,兩者才能夠真實有效地對軍隊進行精確統計,漢部是號碼制度,羅馬帝國采取的是公民制度。
不得不說的是,漢部這邊連奴隸兵都能做到數字精確,羅馬帝國則只是本國正規軍可以辦到,羅馬帝國對于雇傭軍和奴隸兵無法做到數字精確。
所以吧,其實多少多少萬的,壓根就是一個大概的數字,很多時候還會進行略略的“號稱”……也就是浮夸地對軍隊數量進行翻倍,如曹操南下荊州時也就十來萬號稱三十萬,等待吞并了荊州二十余萬達到三十多萬,結果就敢號稱百萬。
通常情況下,“務實”一些的統帥在“號稱”的時候是乘于三倍,夸張一些的家伙甚至敢明明只有兩三萬給吹噓道數十萬。
“劉彥這逆賊有多少兵力?”
“喊的是兩萬六千。”
鄧恒一口一個逆賊還有點根據,他一開始就是效忠石碣。
崔宣一口一個的逆賊就顯得無比的嘲諷了,他本來可是為“正朔”的司馬皇室效命,后面在大多數同僚死難之后可恥的投降。
東晉小朝廷一直都認為石碣趙國是叛逆,崔宣效命石碣趙國之后就是叛逆中的叛逆,有什么臉喊別人叛逆?不過得明白一個心理,二鬼子中的二鬼子歷來都比較毒。(例如倭國入侵大天朝時的棒子)
鄧恒是“務實”一些的將領,他本來是有四萬的兵力,與斐燕交戰并沒有損失太多,俘獲了三四萬,合起來接近九萬?乘于三倍之后,唔……三十萬大軍就給號稱出去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