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忙于調兵遣將,楚軍卻仍在寧鎮山區里按兵不動。
楚軍攻占句容縣后的第三天,鎮江府的三千援兵趕到南京。
緊接著又過了兩天,劉弘遇的八千安徽綠營抵達太平府慈湖港對岸,和應天府已經非常靠近,隨時可以過江,對楚軍的后路發起進攻。
(慈湖港一帶就是馬鞍山市,后世里,馬鞍山市因為豐富的礦產資源發展成一個地級市,當涂卻變成了馬鞍山下屬的一個縣,這個年代里,馬鞍山只是一個普通的港口)。
胡茂禎的徽州綠營一路北上,距離溧水縣城不到百里,正在穩步推進……與此同時,其他的各路援兵也離江南省越來越近,其中朱馬喇來的最快,已經到了蘇州府。
眼看包圍圈漸漸成型,張天祿幾次有發起進攻的沖動,最后卻強自忍住了。
小不忍則亂大謀,汪克凡用兵詭詐,暗中一定有什么陰謀。
“故意賣個破綻么?哼哼,我就是不理你,看你還能玩出什么新花樣。”
援兵來的越多,取勝的把握越大,汪克凡既然不動,張天祿也樂意奉陪……但是他也知道,凡事越接近成功的時候就越危險,汪克凡如果不是傻瓜的話,很快就會有所動作。
張天祿知道,汪克凡當然不是傻瓜,他不會在寧鎮山區里坐以待斃,但楚軍下一步到底會選擇去哪里,張天祿反復推測,還是沒有一個確定的結論。
現在來攻打南京城,明顯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
向東竄入江南平原地區,在失去糧餉補給的情況下,面對清軍的重兵合圍,分明是自尋死路。
退回當涂,看來是最合理的選擇,把誘餌吃掉就縮回去,狡猾的汪克凡也許就是這么打算的……這對清軍來說,不是最理想的結果,但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只要等到各路援兵趕到,擺成一字長蛇陣的楚軍還得繼續南撤,一直退回江西,否則被清軍切斷安慶走廊,他們就會陷入重圍。
但是張天祿憑本能隱隱感到,事情沒有這么簡單……
就在這個時候,楚軍動了。
汪克凡調集楚軍主力,兵分三路,向東突然發起猛攻!北路平江營攻打丹陽縣,中路東莞營攻打金壇縣,南路恭義營攻打溧陽縣。
經過休整和蓄力,楚軍突然發動攻勢,銳不可當。平江營的兵力最多,恭義營的戰力最強,丹陽縣和溧陽縣的清軍守軍都一觸即潰,兩縣相繼失守。金壇縣堅守了一天兩夜后,隨著已經結束戰斗的恭義營和平江營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攻而來,城中守軍棄城而逃。
短短兩天時間,楚軍一口氣攻占了丹陽、金壇、溧陽三座縣城,兵鋒東指宜興,北望長江,已經威脅到鎮江府和常州府的安全。
“汪賊果然膽大包天,原來打的是東竄的主意!”張天祿又驚又怒,匆匆趕到南京,向馬國柱請罪。
見到馬國柱后,他跪倒在地,滿面羞愧,口中連稱有罪,一直不好意思抬頭。從楚軍攻入寧鎮山區后,張天祿幾次信誓旦旦地宣稱,楚軍主力絕對不敢東竄,但現在汪克凡偏偏向東發起猛攻,簡直是裸的打臉。
馬國柱連忙上前相扶,好言安慰勸勉,正是大敵當前的時候,張天祿是他手下最得力的大將,當然不能為了這點小事就責備他。
劉弘遇站在旁邊,也笑著勸道:“這倒不奇怪,汪賊以往用兵,最愛行奇詭之計,雖然每每出人意料,卻終歸不是兵家正路……孫子有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汪賊卻偏愛一味弄險,有違正奇相輔之道,雖可僥幸成功于一時,早晚一戰兵敗而全軍盡歿,以學生看來,他此次東竄就是自取敗亡,必為督撫擒于長江岸邊……”
劉弘遇趕到馬鞍山對岸后,就一直原地待命,軍情突然發生重大變化,接到馬國柱的命令,特意渡江來參加軍事會議……他本來是個文官,卻自詡為一代儒將,看到張天祿這樣的沙場老將吃癟,忍不住滔滔不絕地大掉書袋,滿口都是孫子兵法等武經七書的名句,不停的賣弄,順便還拍了馬國柱一記馬屁。
張天祿行伍出身,原來是大明的總兵,最受不了這些文官在打仗的時候指手畫腳,不懂裝懂的瞎指揮。如果在平時,他肯定不會給劉弘遇好臉,但是今天卻完全不同……劉弘遇剛才的那番話,卻正好說到他的心里去了!
“劉撫臺所言極是!”
張天祿向他重重點了點,又對馬國柱興奮地說道:“在秣陵關以東,汪賊所部共計不到三萬兵馬,原本龜縮在句容、溧水兩縣,我軍急切間難以將其剿滅,但他輕敵冒進,又分兵奪取丹陽、金壇、溧陽三縣,就像一個巴掌攤開五個手指頭,我軍就可以將他各個擊破……”
他轉身來到地圖前面,指指點點為馬國柱講解,提出了一個犀利的作戰計劃,南京清軍可以兵分兩路,城中的清軍對涥化鎮發起猛攻,殺進寧鎮山區的腹地,他和劉弘遇一起出兵秣陵關,切斷楚軍的補給線,并且封住他們的退路。
楚軍攻占丹陽三縣后,豆芽陣前面的腦袋越來越大,現在已經不像豆芽,倒更像一個氣球,后面拖著那五百里的補給線,就像拴在氣球下面的一根線,很容易就會被清軍切斷。
汪克凡雖然沒有來打南京,但是攻占丹陽三縣,也起到了類似的效果,他的陣型已經完全鋪開,哪怕想從秣陵關退回當涂,倉促間也收不回來……張天祿等了這么多天,等的就是這個機會,現在出兵攻取秣陵關,楚軍就會被困死在陷阱里!
“汪賊若是繼續東竄,該如何應對?”馬國柱還是不放心。
“無妨!譚泰大將軍和王督撫(王文奎)的兵馬旦夕可至,穆里瑪的八旗騎兵來的也極快,汪賊就算竄入江南,很快就會被我大軍圍而殲之……”
劉弘遇勸解馬國柱不必擔心,這其實就是“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的道理,汪克凡往東跑的越遠,死的越快。
“以末將看來,他應當不會繼續東竄,還是要在寧鎮之間與我決戰。”張天祿慎重地說道:“汪賊依托山巒險要,負隅頑抗,也許是眼下唯一的辦法。”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