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零七章 致仕回鄉,亦是我之所愿

搜小說  夏府。

  “公公慢走,去送一下。”

  命人好生送走了前來傳旨的公公,夏言轉身去了書房,關好門后臉上的笑意逐漸收斂。

  皇上在圣旨中命他重新入閣。

  不過并非官復原職,只是恢復了尚書和大學士的官銜,與翟鑾、許贊和張璧一樣都是閣臣,尚且不擔內閣首輔之責。

  但對于夏言而言,這其實沒有什么分別。

  翟鑾、許贊和張璧根本不在他的眼中,皇上若非指望不上他們,也不會這么快就讓他起復。

  而皇上這回讓他回來,自然是讓他盡快領起內閣這一攤子事的。

  至于沒能恢復內閣首輔之職,這恐怕亦是皇上的馭人手段,擺明了是告訴他要先看他的表現,再決定他的去留問題。

  那么現在皇上亟待解決的是什么事呢?

  夏言即使不在朝堂,亦對朝堂中的事有所了解。

  詹事府已經開始募兵練兵,過些時日鄢懋卿便要率軍前往山西剿滅白蓮教了…這便是如今最大的事,亦是皇上最關心的事!

  而王廷相能夠看清楚的事情。

  擔任多年閣臣、并曾肩負內閣首輔重任的夏言自然看得更清楚。

  畢竟他可是當初從諫官開始,不到一年就做到了六卿之一,晉升速度史無前例,直到鄢懋卿出現才被打破記錄的夏言;

  畢竟他可是當初能與張璁分庭抗禮,并曾多次讓張璁吃了悶虧,甚至使其遭受貶黜罷免的夏言;

  畢竟他可是能夠迅速撰寫奏章或應詔創作青詞,且善于迎合世宗在政事上的觀點,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受皇上獨寵的夏言。

  山西,大同!

  郭勛,嚴嵩!

  通貢,碳稅衙門!

  甚至不需要耗費什么腦細胞,夏言一早便知道朱厚熜究竟想干什么。

  “時隔多年,皇上的賭性又悄然冒了出來,而且比以前更大了一些。”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非鄢懋卿莫屬…”

  “唉,自此之后,朝局必將越發詭譎,斗爭必將越發激烈,我亦無法撥開迷霧看清走勢,不知該如何在這場大變局中獨善其身。”

  “這回鄢懋卿奉旨前去山西辦事,無論是代王一脈、邊將、世家與晉商,必定不會坐以待斃,輕易將利益讓給皇上。”

  “東南勢力見皇上對山西動了心思,也必定有唇亡齒寒之憂,勢必會有所策應,極力阻止此事。”

  “如此朝野內外的所有勢力恐怕都將聯動起來,鄢懋卿必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甚至就連郭勛與嚴嵩,恐怕也…”

  “郭勛尚且好說,他是鄢懋卿的義父,兩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還可共同進退。”

  “而嚴嵩被貶為知縣,如今正是極力表現以求起復的時候。”

  “若是讓鄢懋卿這回前去大同便辦成了他辦不到的事,便會顯出他的無能,令其擔心遭到皇上拋棄,有生之年再難有起復的機會。”

  “因此以嚴嵩的稟性,八成會改變立場,倒戈相向,暗中阻止鄢懋卿成事。”

  “如此也是向山西勢力和東南勢力遞了投名狀,只要他能夠不因此事淪為皇上的棄子,便還有機會借助山西勢力和東南勢力的扶持伺機起勢。”

  “這對嚴嵩來說何嘗不是一舉兩得?”

  想到這里,夏言深吸一口氣,陷入了長久的權衡,一雙老眼時而明亮,時而失神。

  良久之后,一口濁氣吐出:

  “罷了罷了,如今皇上賭性再起,恐怕又想推行新政,日后必定又將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我已到了這把年紀,皇上其智若妖不說,朝中又冒出來鄢懋卿這么個深不見底的妖孽悍臣,而我亦早已攀上過朝堂之顛,心中不該再有遺憾才是。”

  “倒不如借此機會致仕回鄉,確保能夠得個善終。”

  “反正以夏家幾輩人積攢下來的家產,足可保子孫百年內衣食無憂,還有什么好執著的呢?”

  “而今之計,最好恐怕便是以閣臣的身份賣鄢懋卿一回人情,順便招至山西勢力和東南勢力的攻訐,借此機會使皇上重新將我革職閑住,回鄉縱享天倫之樂,豈不亦是一樁美事?”

  “至于嚴嵩,他若得以起復,恐怕距離入閣也就不遠了。”

  “而鄢懋卿與嚴嵩此前便有嫌隙,下起手來又狠又毒…”

  “我若是能在革職閑住之前,尋得機會將鄢懋卿送進內閣,那么嚴嵩恐怕今生今世都休想再有翻身機會。”

  “如此也算報了嚴嵩此前的過河拆橋之仇,更不用憂心他手握權柄之后清算于我。”

  “這對我來說,又何嘗不是一舉兩得?”

  兩月后,稷下學宮。

  在沈坤和高拱的通力協作之下,練兵進度一刻都沒有耽擱。

  此前招募來的六千兵卒,如今也已經依照鄢懋卿的要求,逐漸淘汰到了兩千,并且還從中選拔出了表現優異的基層軍官。

  至于練兵所用的自生鳥銃,也在一個月前便已配齊。

  畢竟兵仗局軍器庫內本來就有一千兩百支番鳥銃,又在查辦御馬監的時候追回了八百支,經過一些兵仗局工匠的改造之后便先滿足了練兵所需。

  至于剩下用于以備不時之需的數目,已經沒有那么急用了,在工匠們的趕工之下陸續補足即可。

  而此時此刻。

  距離出發的日子已經臨近。

  曾銑也終于沒能忍住,以接洽之名前來稷下學宮后面的練兵校場,欲先瞧瞧詹事府究竟練了一群什么兵,從而確定自己的“糧草兵”究竟應該在出征之后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這便是你們所有的兵馬了么?”

  在沈坤和高拱的陪同下,曾銑簡單的視察過后,轉過身來開口問道。

  沈坤和高拱對曾銑這樣的將領很是敬佩,全程仿佛小迷弟一般恭恭敬敬的跟在后面,聽到問話連忙施以軍禮回答:

  “是,曾將軍!”

  “你們的兵卒為何人手一支鳥銃,不見盾兵、矛兵、刀兵和騎兵?”

  曾銑面露疑色。

  沈坤和高拱聞言面色微紅,隨后沈坤硬著頭皮答道,

  “回曾將軍的話,英雄營共計兩千官兵,其中輕騎兩百,炮兵兩百,火銃兵一千六!”

  依照鄢懋卿最初的想法,本來應該是兩千人都練成火銃兵的。

  后來在沈坤和高拱的建議下,變成了兩百騎兵和一千八火銃兵。

  再后來黃錦接管兵仗局,鄢懋卿又在兵仗局的軍器庫里驚喜的找到了六門現成的仿制佛朗機炮。

  于是最終就變成了現在這種兩百騎兵加兩百炮兵再加一千六火銃兵的陣容…在目前人們眼中看起來只能用“不倫不類”概括的奇葩陣容。

  “就這?沒了?”

  曾銑隨之面露木然之色。:shuquta

飛翔鳥中文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煙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