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九十六章 宮變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煙第九十六章宮變!說說520

搜小說  第九十六章宮變!

  第九十六章宮變!

  不久之后。

  “公公說的是真的?”

  聽了這位陳公公干兒子的話,嚴嵩悄然與嚴世蕃交換了一下眼神,卻依舊不肯相信剛才聽到的內容,不得不反復確認。

  “小的只替干爹傳話。”

  這種傳話的小太監自然不敢在嚴嵩面前端架子,甚至連坐都沒敢坐,說完便施禮告退,

  “話既然已經帶到,小的不便久留,先行告退。”

  “嚴年!”

  嚴嵩也不強求,當即將親信家仆叫了進來。

  嚴年快步進來時,手中已經捧了一個禮盒,先將一錠銀子交給小太監,又將禮盒送了上去。

  “既然公公有事在身,老夫自然不敢強留,這銀子請公公拿去吃茶。”

  嚴嵩則一邊起身相送,一邊笑著說道:

  “這禮物則請公公務必轉交給陳公公,只是一點小小的心意,不成敬意。”

  “嚴部堂客氣了,小的一定送到。”

  “嚴年,還不送送公公?”

  如此看著小太監喜滋滋的離去。

  嚴嵩才終于收斂臉上的笑意,回身看向嚴世蕃:

  “慶兒,你覺得此事有幾分可信?”

  嚴世蕃,字德球,號東樓,慶兒則是他的小名。

  故而后世有傳聞稱《水滸傳》中西門慶這個角色,就是以嚴世蕃在坊間的傳聞為原型創造出來的。

  畢竟“東樓”對“西門”,慶兒對應“慶”這個小名嘛。

  “兒子也說不好,要判斷此事真偽,先要看父親認為這個陳公公的話有幾分可信才是。”

  嚴世蕃略作沉吟,抬起頭來正色說道。

  “陳公公的話應該還是可以相信的。”

  嚴嵩微微頷首,眉頭卻依舊蹙起,似乎還是不解,

  “此人拿了老夫不少好處,在朝中除了老夫也沒發現其他的倚仗,他沒有理由編這樣的瞎話來糊弄老夫。”

  “何況越是編造出來的瞎話,就越注重倫序,如此編造者才自信能騙到人,才敢拿來騙人。”

  “而此事毫無倫序,沒頭沒尾,反倒不可能是瞎話…”

  嚴世蕃顯然比嚴嵩更加不解,僅有的一只好眼骨碌碌的轉個不停:

  “可是兒子無論如何也不能相信,鄢懋卿這個賤種竟會對父親贊口不絕,還支持父親入閣,難道他忘了此前的仇怨了么?”

  “你倒來說說,嚴家與鄢懋卿有何仇怨?”

  嚴嵩反問。

  嚴世蕃愣了一下,細細回想起來。

  好像還真沒有!

  除了他自己在得知鄢懋卿那封殿試答卷的時候,一時沖動跑去豫章書院將鄢懋卿趕出了出去。

  嚴嵩非但從未與鄢懋卿結怨,還曾命嚴年帶著銀子前去表達拉攏之善意。

  甚至順勢放低姿態將他的沖動之舉解釋為“萬不得已”,以此來化解他與鄢懋卿之間的這個可大可小的仇怨。

  就連嚴年因此被鄢懋卿開了瓢,嚴家也從未因此公開找過鄢懋卿的麻煩,悄然吃下了這個悶虧。

  所以…嚴家與鄢懋卿根本就無仇無怨!

  另外,還有館選的事。

  旁人雖然不知鄢懋卿的館選文章究竟從何而來,但鄢懋卿這個當事人卻不可能不清楚自己究竟有沒有呈遞館選文章。

  連館選文章都沒有呈遞,卻能夠在館選中高居榜首,而且文章還公開了。

  鄢懋卿自然也不可能不知道是有人替他代筆,只是不一定猜得出究竟是誰替他代筆的罷了…

  如此說來。

  嚴家與鄢懋卿豈不是非但無冤無仇,反倒還對鄢懋卿有莫大的恩情?!

  這一刻,嚴世蕃忽然想不通自己之前對鄢懋卿懷有那般惡意,究竟又是因為什么了。

  是因為最開始因殿試答卷先入為主的印象?

  又或是因為他將鄢懋卿逐出豫章會館之后,這個家伙立刻就攀附上了郭勛,沒有像他預料的那么生活窮困,因此令他心有不甘?

  再或是因為此前辛苦替他代寫館選文章時,在父親的訓斥與身心疲憊下產生的怨念?

  這些原因可能都有。

  但現在細細想來,全都不能說是嚴家與鄢懋卿有什么仇怨,更不足以讓鄢懋卿怨恨嚴家。

  反倒是他自己像是個見不得旁人好的怨婦一般,總是忍不住將暗自注意力放在鄢懋卿身上,沒由來的使用各種見不得人的手段死纏爛打…

  因此。

  鄢懋卿也未必不能對他的父親贊不絕口,未必不會支持嚴嵩入閣?

  見嚴世蕃似乎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嚴嵩方才繼續說道:

  “老夫早與你說過,鄢懋卿好歹與我們也是江西老鄉,教你不要心胸狹隘,盯著鄢懋卿不放,這回你終于知道此前錯的有多離譜了吧?”

  “父親,你可沒這么說過,你只說鄢懋卿這種過眼云煙般的小角色不值得…”

  嚴世蕃當即不服反駁。

  “閉嘴!”

  嚴嵩沉聲喝道,又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仿佛忽然想通了一些關節一般,整個人仿佛恢復了神采,

  “老夫總算知道究竟做錯了什么,這回為何未能入閣了!”

  “鄢懋卿,關節就在這個祖墳冒著青煙的鄢懋卿身上!”

  “起白霧者乃為瑞,冒青煙者是為吉!”

  “皇上早就給過老夫提示,老夫卻并未真正明白皇上的用意,竟糊涂至此!”

  “你可知這回鄢懋卿私通韃虜的事,皇上是如何處罰的么,皇上罰鄢懋卿奪俸三載,貶秩三等!”

  “啊?”

  聽到這話,嚴世蕃也是一怔,

  “庶吉士哪有什么俸祿可奪,又有什么品秩可貶,皇上此舉確定不是力保鄢懋卿?”

  “正是如此,老夫雖明白皇上的用意,可是當時只為未能入閣不甘,竟未能想清楚這兩件事之間的關聯!”

  嚴嵩站起身來正色說道,

  “現在細細想來,此前復套之事鬧出那樣的亂局,逼得皇上不得不親自參與朝議否決,如此都未能扳倒夏言。”

  “這回群臣上疏彈劾鄢懋卿,夏言便忽然被皇上革職閑住,難道還不夠明白么?”

  “老夫這回未能順利入閣,恐怕也是因為暗中命人協助夏言彈劾鄢懋卿,意圖制造亂局渾水摸魚,這些小動作已被皇上察覺所致!”

  “否則皇上既答應了老夫的事,又怎會輕易食言?”

  “這便是關節所在,這個鄢懋卿不知何時已經走進了皇上心里,如今是皇上力保的人,萬萬碰不得!”

  “夏言碰了,夏言便立刻倒臺!”

  “老夫碰了,老夫便永遠入不了閣!”

  “通透了,完全通透了!”

  “好在老夫及時明白了過來,鄢懋卿對老夫亦有如此觀感,有心支持老夫入閣,如今幡然醒悟依舊不晚,尚有亡羊補牢的機會!”

  “嚴年!”

  “快!快去準備一份厚禮,隨老夫前去慶賀鄢懋卿喬遷新居之喜!”

  皇宮,養心殿。

  此處既是朱厚熜的世外桃源,亦有陶仲文為朱厚熜煉丹的丹房。

  此刻朱厚熜并不在殿內。

  唯獨陶仲文一人帶著兩個童子坐于耗費巨資修建的丹爐前面,正在憂心忡忡的思危、思變、思退。

  自前些日子大同傳回喜訊時,皇上將“二龍不相見”視作心魔,對他提出質疑之后。

  陶仲文雖然巧言搪塞了過去,但心中的不安卻是越來越深重了。

  早在鄢懋卿第一次在西苑面見皇上,說出那番妖言之后,他就知道皇上一定會受到影響,而且影響還會與日俱增,最終砸爛天下所有方士巫師的飯碗,他自己也休想置身事外。

  然而令他沒有料到的是。

  這影響居然來的比他想象的還快、還重,這才過去多久,皇上不但已經開始質疑“二龍不相見”,甚至連每月十五的常醮都放了他的鴿子!

  作為“二龍不相見”的始作俑者。

  他完全可以想象,當皇上有一天不只是質疑,而是開始否定的時候,恐怕就是他的死期!

  當年給他銀子,配合他促成此事的朝廷官員。

  有的已經亡故,有的已經下野,有的已經致仕…留下來的也都是些無足輕重的人。

  如今誰都救不了他,他必須想辦法自救!

  心中如此想著。

  “你們兩個好生看著丹爐。”

  陶仲文站起身來,走到不遠處的法壇,親自動手倒水研起了朱砂墨。

  準備好朱砂墨之后,他又取來一張黃紙,略作沉吟開始在上面用與自己字跡截然不同的筆跡寫道:

  ‘遐齡萬壽丹’,當取天月二德之人心血為引,取心血需剖胸開膛,藥人必殞命當場。

  經查,后宮中天月二德之藥人共十六人,擇日取血,姓名如下:

  楊金英、蘇川藥、楊玉香、邢翠蓮、姚淑翠、楊翠英、關梅秀、劉妙蓮、陳菊花、王秀蘭、徐秋花、鄧金香、張春景、黃玉蓮、張金蓮…

  機事不泄,慎之防之!(最后這八個字又特意模仿朱厚熜的筆跡,仿佛單獨的批示)

  這些都是他在宮中觀察多日,精挑細選出來的宮女,其中有幾個膽子頗大,甚至偷竊宮中御物出去販賣。

  他要神不知鬼不覺的將這些宮女利用起來去辦一件大事。

  事情若是辦成了,大明自此就改朝換代了。

  他亦可以順勢帶上這些年積攢的家產,離開皇宮,離開京城,找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善終;

  事情若是沒辦成,那也足以驚了皇上的魂。

  今后皇上只會越發疑神疑鬼,而他只需利用此事再施展一些手段,便可永遠獨占皇上的信任,鄢懋卿那個禍害也不得不受他拿捏。

  現在。

  他要做的便是“不慎”將這頁黃紙遺落在宮里,確保讓該撿到的人撿到。

如果鄢懋卿在此,看到這頁黃紙,甚至只是看到黃紙上第一個宮女的名字,就會立刻明白接下來即將發生什么了  ——壬寅宮變!:shuquta

飛翔鳥中文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煙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