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正文 第一卷 慘淡經營_第206章 第一次開會的海盜們

  朱由檢返回乾清宮不久,呂琦就前來匯報,吏部尚書徐光啟請求接見。

  吩咐了呂琦帶徐光啟進入上書房之后,朱由檢讓呂琦上午膳,邀請徐光啟一起共進午膳。

  徐光啟已經稍稍習慣了,和崇禎這種頗為自在的交流方式。原本一直遵守的“食不語,寢不言”的習慣,徐光啟也不得不放棄了。

  徐光啟思考了半天之后,向崇禎請求道:“陛下,借著聞香教叛亂的事打擊新政的反對者,這不是正道啊。朝中官員有目共睹,終究會明白陛下今天在做什么。

  臣怕百年之后,陛下之名將會因此而毀于眾口啊。臣希望陛下將此事交給老臣,老臣一定竭盡所能,說服文文起等人不再反對新政,也可避免朝中再起政爭…”

  朱由檢放下了碗筷,從王承恩手中接過了一杯清水漱口之后,才對著徐光啟說道:“徐先生真的有信心能說服文文起這些人?或者說,徐先生真的還有時間和精力,去說服這些無所事事的官員嗎?

  徐先生你要管理皇家科學院,籌備大明新的天文觀測臺,制定度量衡標準,翻譯西洋書籍,還要過問吏部和燕京大學的事務。而文文起這些人,每天除了指責別人的缺點,高談闊論道德仁義之外,他們還會做什么?

  我只所以一直不允許你陷入朝堂分歧的爭論,就是不想徐先生你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這些毫無意義的口舌之爭上。徐先生你是整個新政的執行者,至于如何推動新政前進這種事情還是交給我來處理吧。”

  徐光啟沉默了,這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內,他所做的事情已經超過了,以往一年所能做的事情的工作量。

  這種每天忙的停不下腳步的生活,不僅沒有讓他感覺疲憊,反而讓這位65歲的老人感覺精力充沛了起來。

  徐光啟知道,這不是因為他的辦事能力突然增強了,而是以往扯他后腿的力量突然減弱了。

  吏部尚書這個官職,讓他辦起事來無往而不利,不管是哪個部門的官員,都不愿意拿自己的官帽去交換抵制,那些不符合舊規則的新事物。

  崇禎和內閣推行的新政主張,又把徐光啟等人擋在了身后,讓那些反對新事物的官員,把矛頭對向了內閣。

  但是這一次,這些反對新事物官員的聯手反擊,卻讓內閣沉默了,崇禎只有撕破臉皮,自己跳上了前臺。

  徐光啟思前想后了許久,還是覺得這樣下去對于崇禎不是什么好事。

  “陛下,老臣已經風燭殘年,去見先帝也沒多少日子。陛下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這種得罪人的事還是交給老臣,更為適合一些。”

  朱由檢微笑著說道,“徐先生的好意,朕心領了。不過正因為如此,所以徐先生寶貴的時間就更不能輕易浪費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分工合作,沖鋒陷陣這種事,還是交給我們這些年輕人吧…”

  在朱由檢的勸說之下,徐光啟終于還是被說服了,對于接下來朝堂上發生的事,依舊保持袖手旁觀。

  當日下午,嘉樂殿的血跡尚未清理干凈,鄭芝龍等十八芝海盜首領,許心素等福建海商,還有因為三大殿欠款而不得不成為北方海外貿易代表的商人們,共計62名代表,正式在嘉樂殿的會場內見面開會了。

  朱由檢站上了主席臺,主席臺分為高低兩個位置,高一些的位置配著一張高背椅,低一些的只有一張較小的桌子,無椅子。

  朱由檢坐到了高背椅上,看了眼面前的空蕩蕩的桌子,然后向著下方看去。

  扇形的座位呈左右對稱的形態,座位中間是一條通往殿門的通道。

  臺階式樣的座位分為三層,每一側的座位可以容納45人,下方的座位足以坐上90人。

  當初盧九德答應給十八芝10個代表名額,但是上京的卻足足有22人。

  朱由檢不但認可了這10名代表,其他12人同樣給了代表的名義。鄭芝龍等22人,就坐在朱由檢左手側臺階座位的高處。

  許心素等12名閩南海商,則坐在了朱由檢右手側臺階座位的高處,和鄭芝龍等人遙遙相對。

  從進入殿內開始,許心素和鄭芝龍兩邊的人就充滿了敵意。這兩年的爭斗,讓雙方都死傷了不少親朋故舊,因此這冤仇并不是這么容易化解的。

  從福建到天津的路上,雙方就險些沖突過幾次。現在雙方這么近距離的接觸,就有些忍不住火氣了。不過當崇禎走進會場之后,他們總算是暫時別開了目光。

  在兩側較低的座位上,則是一群被崇禎強拉來的商人,這些人對海外貿易一無所知。雖然知道海外貿易利潤驚人,但是風險也大的驚人,對于這些商人來說,他們更愿意干自己熟悉的內陸貿易。

  不過有長蘆鹽場這個誘餌,這些商人還是免為其難的給崇禎這個外貿商行注了資,當然是用三大殿的欠債,這些商人大約有25人。

  還有5人則是宮內太監的親戚,是代表宮內直接參與外貿生意的代表。

  朱由檢掃視了左右兩側的代表之后,就伸手取過了桌子上放著的木槌,敲了敲桌子上的木墊塊。

  看著場內安靜下來之后,朱由檢才開口說道:“朕很高興能看到大家坐在一起,商議對于海外貿易的相關事宜。朕以為給大明的海外貿易豎立一個規則,對于在座的各位都是有好處的。

  海外貿易利潤豐厚,但是風險同樣巨大。朕希望制定海外貿易的規則,就是希望大明的商人在海外進行貿易時,可以進行有序的競爭,以減少風險,從而獲得最大的收益。”

  朱由檢停頓的時候,李魁奇好奇的開口問道:“陛下,這有序競爭是什么意思?”

  “有序競爭的意思就是,不能以惡意的價格去擠兌別人的生意。比如這位代表已經和某個荷蘭商人談好了一擔生絲150兩銀子的價格,但是另外一位代表向這個荷蘭商人提出140兩每擔生絲的價格,這就是惡意競爭。

  又或者,你得知了另外一位代表搶奪了你的生意,你糾集了人手在海上打劫了他的商船,這也是無序競爭。請諸位好好想想,這種競爭只會削弱我們大明商人的力量,卻給了那些外洋商人可趁之機不是嗎?”

  朱由檢的話倒是讓許心素等商人很是認可,對于鄭芝龍等海盜則說服力不大。

  對十八芝來說,海上的規則就是力勝者王,弱小的海商被打劫在他們看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事,這也是保證這些海盜商人獨占貿易航線的不二法門。

  劉鵬忍不住反對道:“陛下,海上的規則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如果限制了競爭,那么東西洋每年可以販賣的貨物數量就這么多,沒道理我們要讓那些弱小的海商強占了我們該有的利潤啊。”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個規則并無錯誤,但是你覺得自己是大魚還是小魚呢?當年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大明的商船可以抵達比印度洋還要遙遠的距離,但是今日大明商船可去的地方卻只剩下了日本和馬尼拉。

  再過幾十年,是不是連大明的沿海都要充斥著西洋番人的商船了?你們覺得自己是大魚,在朕看來,你們不過是坐井觀天的一群小魚而已。”

  崇禎的反問,讓一些海盜連連點頭。朱由檢接著又詢問了一個問題,“朕還想請教各位,一個熟悉海上航線的船長,和一群熟悉海上風浪的水手們,要多少年才能訓練出來?”

  鄭芝龍似乎明白了崇禎的用意,他聲音清晰的回答道:“陛下,一個普通水手大約需要35年,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水手則需要10年以上。

  至于船長,沒有20年的時間,是培養不出來的。而且一名好的船長,就算光有豐富的航海經驗也未必有用,還需要一定的學識才行。”

  朱由檢對著鄭芝龍微微頷首,接著說道:“如果要想讓大明的商船航行到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去開拓新的市場,那么就需要源源不絕的水手和經驗豐富的船長。

  光憑各位自己的力量,難道能培訓出這么多的水手和船長嗎?或者說,諸位的夢想只是在大明家門口的池塘里戲水,從來沒有想過,和鄭和一般,帶領一支艦隊去見識見識,那些流淌著白銀和黃金的番人之地?”

  作為一位皇木商人,蘇越并不在意海外貿易的暴利,木材貿易的利潤同樣驚人。

  坐在這個會場之內,也是因為他的叔父希望他能夠被皇帝賞識,特意讓他前來的。蘇越把這場大會當做了,聽取海外趣聞的茶館了。

  這時聽到了崇禎所說的,流淌著白銀和黃金的番人之地后,不由有些懷疑的問道:“陛下,這海外難道真的有流淌著白銀和黃金的寶地嗎?”

  朱由檢笑了笑說道:“當然,凡是有過海外貿易經驗的,都知道番人沒有商品可以賣給大明的商人,他們都是花的真金白銀買的大明的商品。如果沒有一座座金山、銀山,他們怎么能每年有花不完的白銀購買大明的商品?說起這些,十八芝的首領們應該更清楚吧?”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挽明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