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正文 第一卷 慘淡經營_第178章 海上自衛權

  對于朱由檢描述的藍圖,俞咨皋倒沒多大感觸。雖然他是福建總兵官,也是福建水師的最高指揮官。

  但是這位福建水師的最高指揮官,大部分時間都留在了陸地之上,他坐船去過最遠的地方,也許就是澎湖群島了。

  因此俞咨皋根本想象不出來,這個世界究竟有多大,而遍布四大洋的港口,是一個多么宏偉壯觀的景象。

  在俞咨皋心目中,這個世界除了大明以外的土地上,居住的不是茹毛飲血的野人,就是道德觀念和禽獸差不多的野蠻人。

  就算是會造大船巨炮的弗朗機人,他們所處的國家也物資匱乏的很,否則就不用冒著海上的巨大風險遠赴萬里,僅僅就是為了購買大明的生絲、棉布、茶葉、瓷器等物品。

  然而聽在許心素耳中,這卻是一個讓人心血澎拜的宏偉藍圖。遍及各大洋的大明港口,意味著大明的商船將成為海洋上的主宰,這是大明數代海上豪商和海盜之王都無法企及的夢想。

  在這一刻,許心素甚至已經忘記了對于鄭芝龍的仇恨。僅僅恍惚了片刻,許心素就搖著頭說道:“陛下的設想固然美妙,但是海外土人兇殘,番商更是心懷叵測之徒。我大明百姓寬厚樸實,朝廷又不允許他們持有刀兵火器,在了域外常常為土人和番商欺壓。卑職以為,我大明就算修建了港口,也難以保住它們。”

  “那就放開持有火器刀兵的的禁令,在這次的海商大會上,朕正要提出關于出海貿易的船只,在繳納了一定的擔保金之后,可以裝備必要的保護船只的武器裝備,火炮、火槍、刀槍弓弩都可以放開。”朱由檢迅速的回應道。

  俞咨皋頓時有些驚慌了起來,他趕緊對著崇禎勸諫道:“陛下,出海行商的商販,大部分都是亡命之徒。就算是有禁武令,他們尚且都要偷偷摸摸的私藏武器。現在放開了禁令,豈不更是失去了對這些行商的控制,更何況大炮、火槍這種軍國利器怎么可以輕授于人。

  而且海外貿易并非一本萬利的生意,要是運氣不好遇到了風暴,或是遇到了海盜,這些走投無路的海商往往就會落草為盜賊,有了這些大炮、火槍,恐怕會在海外藩國或是大明沿海,掀起比倭寇更大的災禍啊。”

  朱由檢不以為然的回答道:“火炮和火槍這種武器,只有大規模的制造,才能降低成本,提升工藝水準。俞總兵不要老是想著,不準海商有這個武器,有那個武器。

  我大明的禁令真的可以做到令行禁止的話,東南沿海那里還會有這么多走私商人?大明的禁止令能夠約束的,不過是那些愿意服從于朝廷命令的老實人,對于那些奸商和海外番人能約束的到嗎?

  對于海商的武器禁止令,最后只會便宜了那些私下制造武器的大明奸商,和海外的番人罷了。而朝廷也無法掌握,那些海商手中的武器數量和武裝規模的大小。

  讓海商從朝廷手中購買武器,一來可以讓朝廷掌握海商手中的力量;二來可以鍛煉朝廷制造火炮、火槍的工匠技術,也可以斷絕了私人制造武器的市場。

  對于俞總兵所擔心的事,朕覺得實在沒有必要。朝廷給養的軍隊,每天訓練的目的就是為了打仗,如果連一群半路出家的盜賊都要害怕,這種軍隊還有什么必要存在。

  至于那些海商是否在海外藩國為禍?如果藩國保護不了自己的國民,那么大明海軍可以在他們的國土上駐扎,幫助他們保護國民,當然軍費要這些藩國自己負擔。

  如果他們不愿意負擔大明海軍的軍費,那么大明也只能愛莫能助了。至于那些沒有向大明臣服的國家或是地區,大明沒有這個義務去保護他們,不過我們可以向他們出售武器保護自己。”

  朱由檢的話,徹底顛覆了俞咨皋的道德觀念,但是許心素倒是異常贊賞。

  不過身為一名武將,俞咨皋并不需要靠道德言論來維持自己的地位。相反作為一名武人,他還需要避免自己的道德聲望過高。

  文官集團并不畏懼武將們貪財好色,個人品德敗壞,反倒是對于那些有名望的將帥們,始終死死的提防著。

  王陽明如此,戚繼光、俞大猷又何嘗不是被朝廷中樞防的死死的。

  因此對于崇禎這種完全違反了大明道德觀念的談話,俞咨皋只能表示沉默。

  而許心素也不能越過俞咨皋表示支持,他只能委婉的把話題轉回了,如何建立海軍的問題上了。

  朱由檢拋出了他一直思索了很久的想法,“從福建水師中挑選有能力的軍官,和經驗豐富的水手船長,然后以登萊、天津水師為基礎,挑選一部分漕軍,建立北海艦隊,同時在天津設立海軍學院,培養航海人才。”

  許心素心存疑惑的問道:“以登萊、天津水師為根基,成軍自然迅速。但是卑職聽聞,當初袁節寰巡撫登萊三載,厲兵秣馬,積有戰船四千艘,軍士五萬余人的水陸師軍隊。

  不過袁巡撫離開登萊之后,登萊水師便大半而廢了,僅僅只剩下了運糧的船只。陛下要以此為根基建立北海艦隊,恐怕和重建一只水師也相去不遠了。

  且今后北海艦隊要是還要擔任遼東海上運糧任務的話,恐怕這艦隊的戰力也未必能剩下多少啊。且北方少大木、造船物資和造海船的工匠,陛下打算在那打造船只呢?

  且陛下調離卑職等人離開福建之后,沒有了海外貿易的收入,這建造船只就只能依賴朝廷撥款了。卑職想要請教,陛下打算如何籌措這筆巨額費用呢?”

  朱由檢思索了一陣后說道:“我大明原有山東臨清衛河船廠、南京龍江船廠、淮安清江船廠,能建造內河漕船、遮洋總船、及海上各種航行的船只。

  然而到今天,衛河船廠、龍江船廠皆已荒廢,而清江船廠也只能建造和維修內河用的漕船了。因此想要建立海軍,就必須先用重建能夠建造海船的造船廠。

  南京靠近長江出海口,既能方便建好的船只出海,且依靠長江可以從四川等地運輸適宜造船的木頭,因此恢復龍江造船廠勢在必行。

  而臨清雖然有舊廠作為基礎,但是這個地方不適合造海船,且也缺乏木料,因此朕不想恢復。朕認為在天津這個位置修建一個新船廠更為合適,遼東、朝鮮的木料可以從海路運到天津。

  未來的北海艦隊只負責戰斗,不再負擔給遼東運糧的任務,遼東運糧的工作應該交給商船隊去做。

  至于造船及組建北海艦隊所需要的費用…”

  朱由檢突然把目光轉向了俞咨皋,“接下來的事,朕想和許把總單獨交談,俞總兵和其他人都出去候著吧。”

  在朱由檢的目光之下,俞咨皋不敢說個不字,乖乖的同王承恩和其他太監一起退了出房門。

  不過俞咨皋雖然出了房門,但并不敢遠離,他拉著王承恩擔憂的說道:“王公公,陛下雖然令我等避開,但是這許心素畢竟是個鄙賤的外臣武夫,若是沖撞了天威,我等百死莫贖啊。”

  王承恩看了看左右,就把連善祥叫了過來,“連千戶,你在門口守著,若是有什么不對,就進去保衛陛下。有什么麻煩,我給你擔著。”

  連善祥趕緊點頭應是,他悄沒聲息的貼到了門邊,王承恩也放不下心,站在了連善祥的對面。俞咨皋也只和兩人差了一步的距離,三人緊張的關注的房間內動靜,唯恐會出什么意外。

  朱由檢對著許心素招手說道:“許把總你且上來,走進一些也好說話。”

  許心素有些惶恐的走到了距離朱由檢3、4步的距離,就不敢再向前了。

  “你可知道這日本、朝鮮、遼東、琉球等地的海圖嗎?”朱由檢示意許心素繼續上前,口中繼續問道。

  “臣略知一二。”許心素小心的回答道。隨即在朱由檢的示意下,他以茶杯、玉佩、汗巾、銀兩、銅錢等物,在朱由檢身邊的茶幾上擺出了一個粗略的東亞地形圖。

  看著許心素擺出的圖形,朱由檢按照自己的記憶,又略加修改了一番,加上了勘察加半島、庫頁島、北海道等地形。

  隨后,朱由檢便開口說道:“籌集海軍的費用,朕以為還是要依靠海外貿易。”

  許心素很是疑惑的說道:“陛下,京城所用之物,無不來自于南方,北方向來沒有什么物產可以用于海外貿易。朝鮮貧瘠,日本多金銀,這兩地所需要的大宗貨物一般為生絲、棉布、鐵器等物。

  不管生絲還是棉布,都是南方為優,數量也較為充足。而本朝一向嚴禁鐵器出海,因此臣實在想不出,要在北方經營何種物料出海貿易,可以籌措足夠的資金修建艦隊。”

  “松江雖然衣被天下,但是棉花卻以北方種植的最佳,也最為大宗,特別是山東、河南兩地為北方諸省之冠。以往都是南方運輸棉布北上,而北方運輸棉花南下。

  朕已經命人從南方尋找熟練的織布工匠,和懸賞解決北方織布斷線的問題,只要能解決這個問題,今后棉花就不必再運到南方進行紡織成布了。而棉布也將會成為北方的物產,可以供于海外貿易。”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挽明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