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81章 紡織業的未來

第481章紡織業的未來_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第481章紡織業的未來  第481章紡織業的未來←→:

  6月,山頂道1號。

  陳文愷從睡夢中蘇醒,將手輕輕的從妻子方怡身下抽出,本不想驚醒妻子,但方怡還是睜開眼睛。

  “你們家男人都喜歡早起,哪里來的這么好精神呢?”方怡慵懶的說道。

  她是粵籍香港人,父親是做生意的,她也留過學,是在一場美國華人聚會晚宴上,認識了陳文愷;兩人談了很多年戀愛,直到陳文愷25歲,也就是1963年才嫁進來。

  陳文愷本能的問道:“你怎么知道?”

  方怡輕輕的拍了丈夫一下,嬌聲說道:“我們陳家的女人們聊天談及的,不然你說我怎么知道的!”

  陳文愷自知理虧,馬上俯身親吻方怡,稍后才說道:“大概是我父親的基因好,所以我們兄弟姐妹們都遺傳了一個好的身體素質。”

  方怡笑著說道:“這倒是!但也不能全說是公公的基因好,你們家兄弟姐妹男的聰明帥氣,女的漂亮聰明,聰明和體質肯定是遺傳公公,但漂亮帥氣那一定是遺傳了婆婆們。”

  四個婆婆都那么漂亮,她才如此一說。

  陳文愷點點頭,沒有反駁。關于這方面,他們做子女的有些猜測,但不敢亂說。父親的基因遺傳到他們這一代,是減弱了很多,至少父親過目不忘的本領,他們就差了不少;父親的超強身體素質,他們也減弱了不少。

  但減弱歸減弱,但他們兄弟姐妹們從小讀書就不費勁,說明他們還是智商還是挺高;身體素質也比較好,哪怕在X生活上,他本人都輕輕松松半個小時以上。

  “你多休息,爭取最近我們懷上第三胎!”

  方逸立即笑著說道:“說不定已經懷上了呢,昨晚你那么用力,四十五分鐘呢!”

  陳文愷是理工科,顯然在這方面缺乏情趣,聞言也只是說道:“懷孕和時間長短無關”

  方怡將鋪蓋一拉,得意的說道:“我覺得有關”

  陳文愷見狀,只得搖搖頭,穿戴整齊離開臥室。他的腦海里,全是期待父親這一次帶他巡視長江工業集團的時間,他認為父親將有新的指示和想法。

  他離開后,方怡睜開眼睛,嘴里說了一句:“書呆子”

  卻是露出幸福的笑容。

  丈夫看似不是很有情趣,實則非常疼人,而且她嫁給丈夫,不擔心丈夫納妾和養女人。當然,她也沒有聽說陳氏兄弟們在結婚后,還有亂來的事情,這一點顯然陳氏家族的家教很嚴格。

  隨后,方怡摸著自己的肚子,自言自語的說道:“才第三個孩子,希望是個男孩!如果不是,我要生五個孩子!”

  原來,他們第一個孩子是女孩子,當時方逸壓力還是很大的。好在,他們第二個孩子生的是男孩子,這樣丈夫這一脈自然是家業守住。

  但是方怡也明白,公公婆婆雖然說每房生四個孩子就可以,但大哥四個孩子有三個男孩(第二個是女孩子),三哥陳文銘和安書慧嫂子卻是連生三個男孩;這些不用說,她們每一房的兒媳婦怎么也要生到兩個男孩子保底,三個男孩子才是理想。

  嫁進這個豪門貴族,方怡便明白自己有兩個希望:第一,丈夫不要風流;第二,自己肚子要爭氣。

  第一個,目前看來陳氏家族的家規,是自公公以下,嚴謹結婚后亂來的子女;而且自己的丈夫,很大的心思都放在事業上,對家人也是很關愛,雖然有時候有些少情趣,但整體是非常完美的丈夫。

  第二個,要生至少兩個男孩子,最好三個。因為香港大房的四個第二代陳氏兄弟,各將繼承一個大集團,如果第三代沒有兩個男丁,就很難百分之百傳承下去,甚至三個男丁才算保險。

  上午,陳光良的車子來到荃灣‘新豐紡織集團’時,陳文愷和林建云等人已經在等候。

  畢竟陳光良一個月未必能來一天,來肯定就會有新的想法,或者是檢查出什么問題,大家都非常重視。

  “走吧,邊考察,你們便匯報工作!”

  林建云連忙說道:“好”

  新豐紡織集團的工業區,占地面積龐大,足足100萬平方尺,而且是荃灣最理想的地段——青山公路附近。

  二戰后,新豐紡織在這里拿地,當時也花費一兩百萬港幣;當然,如今價值至少是1個億了。

  當然新豐紡織集團最近一二十年,可能不會選擇搬遷。

  而此時的新豐紡織集團,工人已經是1.2萬名,成為香港最龐大的用工大戶,也依舊是香港紡織業的扛把子。

  園區內,是有著數幢612層的工業大廈,整個廠區包括‘紡、織、印、染、成’五大工藝環節,形成一個完美的產業鏈。

  要知道,香港很多紡織廠要么是做紡織,要么是做印染,要不是做成衣,能五大工藝全部做的寥寥無幾;如果能全部不用外面加工的,可能僅此新豐紡織一家。

  不僅僅如此,新豐紡織集團還有一個環節——那就是品牌,旗下的鱷魚恤和拉桿箱品牌。其中鱷魚恤更是已經在整個亞洲發展起來,新加坡、臺島、日本、韓國、泰國、馬來等,都有門店,是當地的高檔品牌。而在香港,鱷魚恤是和紫荊花一樣有影響力的香港代表。

  “老板,目前我們新豐紡織集團的營業額結構已經發生變化,其中成衣占比6、紡織印染3、品牌1配額上,我們新豐紡織集團依舊是香港最大的配額擁有者,足夠我們出口”林建云趁機匯報著詳細的情況。

  此時的香港,誰擁有了足夠的配額,哪怕不用直接生產,也能獲利不菲。反之,如果你是一家大型成衣工廠,但不掌握配額,那你就是沒牙的老虎,實力大減。

  陳光良看著成衣車間里,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以及整潔的環境,心情很不錯。他們新豐紡織的工人,一向素質較高,當然也是建立在薪水和福利優越的基礎上。

  而做到這些,除了加強管理外,那就是‘少賺’一點。陳光良對少賺一點,一向是比較‘支持’的,當然他只是從其他地方‘多賺’一點。比較明顯的,就是他們很早就可以替歐美中高端品牌服裝代加工,這個業務比直接出口服裝的利潤高,但人家要你有質量和質素的實力。

  “海外的情況呢?”

  林建云馬上說道:“海外情況方面,我們在尼日尼亞的資產總額,已經超過1億港幣,產品除了供尼日尼亞外,還供應著整個非洲地區新加坡的成衣廠也已經規模翻了三倍多”

  新加坡的成衣廠,稍后可以朝著馬來西亞、泰國這些政局較穩定的地區發展。

  陳光良考察一番工廠,已經是中午,然后就在工廠食堂對付一口。這個食堂只是供應管理層,對工人并不開放,而新豐紡織的工人都是自己帶飯吃,然后工廠有餐補。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香港寸金寸土,新豐紡織如果修建大型食堂,代價太高。所以,還不如直接給餐補,不僅公司省錢,工人們也高興。

  吃完飯,陳光良便和大家走進會議室,開了一場紡織集團的高層會議。

  陳光良說道:“紡織業的特點,是朝著廉價勞動力的地區轉移,香港的勞動力已經不便宜,韓國、臺島、新加坡都比香港便宜。也因為如此,這幾年韓國、臺島、新加坡的出口開始增加,特別是韓國和臺島的出口.”

  不管是紡織業,還是電子業,都會朝著這三個地方轉移。當另外一方面,轉移歸轉移,但香港的出口依舊會增加,因為蛋糕是越來越大的。就那電子產業來說,目前香港已經擁有從業人員五六萬人,僅僅是用了十年時間而已。

  林建云稍后點頭說道:“是的。我們新豐紡織集團在五十年代開始,便致力于發展成衣產業,在六十年代超過紡織業,這種變化,讓我們不僅能穩健發展,還能增加附加值.”

  眾人都紛紛崇拜的看向陳光良,雖然這個老板每次出現都會間隔很長時間,但集團的方向,都是他制定的。如果當初依舊死守紡織業,而沒有大力發展成衣產業,那么他們可能就會被人后來居上,因為在整個六十年代,香港的成衣產業發展很快,這就是一個風口,也是附加值高的產業。

  除此之外,五十年代末,新豐紡織集團進軍尼日尼亞,這也是一個關鍵的風口。當時英國人撤退,留給尼日尼亞大量的外匯,而尼日尼亞本土又生產力低,那個時候進入,簡直就是神來之筆。尼日尼亞是非常人口最多的國家,又是被英國人殖民過的,自然是有發展的。

  陳光良便說道:

  “所以,我們一定是要擁抱變化。七十年代,成衣產業會完全超過紡織業,而且差距會拉大。發展成衣依舊是我們的重點。但是,一個新的方向又已經誕生,那就是服裝品牌。你們出國就會發現,歐美的穿著朝著時尚潮流方向發展,實則誕生了一種新的服裝品牌方向——那就是休閑裝。而我們香港的服裝逐漸也開始變化,向歐美看齊,例如牛仔褲T恤襯衫等。所以,我決定再成立一個服裝品牌——優衣庫,專門發展‘物美價廉’、‘簡約時尚’的服裝。”

  “優衣庫品牌的設計,我們無需像鱷魚恤那樣,聘請高端設計師,甚至是意大利設計師,而是只需要聘請年輕的設計師。從歐美買回最新的雜志,然后讓年輕設計師照著上面的時裝進行二次設計,當然一定是要突出‘簡約舒適’的理念。”

  “優衣庫品牌的面料,講究舒服,例如棉質。既然是休閑裝,脫下正裝,那就是想放松,一件舒適的衣服很重要。”

  “優衣庫的門店擺設,要以迭放為主。例如設置各種柜子,一層層的,將衣服迭放在里面。類似倉庫,增加店內的數量。”

  “優衣庫的服務,要以自助服務為主,不需要跟著客人推銷”

  “優衣庫的供應鏈,非常重要。物美價廉,意味著我們要在供應鏈下功夫,當然我們本身就是最好的供應鏈。”

  “優衣庫門店的選址,要以購物中心、商場、大型門店為主,‘物美價廉’的情況下,自然要走量。”

  “優衣庫門店一開始就要做男裝、女裝、童裝、女性內衣,要做一站式服裝平臺。”

  林建云等人快速做的筆記,知道這件事很重要。

  而陳光良講解的,其實就是前世八十年代香港和日本出現的一種服裝品牌模式;但實際上,歐美在七十年代已經出現,包括亞洲的澳大利亞實際上七十年代也已經出現。

  如今馬上就要步入七十年代,香港經濟水平又超過前世同期三年的時間以上,整體超同期的20以上,有些事情不妨先做。

  最后,陳光良還說道:“牛仔布,牛仔褲是個很大的風口,我們要盡快做起來。”

  “是,老板”

  一場會議,下午兩點多才結束。

  稍后,陳光良還帶著兒子陳文愷,去了一趟鱷魚恤門店,兩人直接以顧客的心態去購物一番,算是體驗一下。

  期間,陳光良在鱷魚恤門店里,將‘優衣庫’的布局和服務,詳細的又給陳文愷講解一番。

  到了晚上,他還單獨和陳文愷在香格里拉酒店一起吃飯,繼續規劃新豐紡織集團的未來發展。

  “我們目前還保留著‘紡織印染’,是因為我們需要保持整個產業鏈的完整。如果有一天內地開放了,我們就可以把紡織印染轉移到內地,最后可能我們只需要制衣、品牌這兩個環節。”

  陳文愷好奇的問道:“父親覺得,內地什么時候回開放?”

  陳光良笑著搖搖頭,說道:“會開放的,變化是隨時可能出現的。我們要做的是,擁抱變化。”

  陳文愷點點頭,說道:“如果內地真的開放,龐大的市場,才是最寶貴的。”

  陳光良馬上說道:“你記住了!一個太過貧窮的國家,市場也是沒有購買力的。所以,必然是先利用這個國家的廉價勞動力,幫助起一步步崛起,將來才有回報,眼光一定要長遠。”

  等到1978年,陳氏家族可以去內地投資很多產業,這些投資不需要短期有回報,眼光要永遠看向未來。

  “我記住了父親”

  長江工業集團,1978年就可以進入內地,合資也好、三來一補也好,一定是第一時間進入內地的。哪怕一開始的十多年,只是利用內地的廉價勞動力,生產的產品不在內地銷售,那也是非常劃算的。:mayiwsk

  新書推薦:

飛翔鳥中文    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上一章
簡介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