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提前布局_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第477章提前布局 第477章提前布局←→:
時間匆匆,轉眼半年過去,來到1969年。
香港地產進一步恢復,高級住宅已經漲到80100港幣每平方尺,一年漲幅高達五成。
一年前(1967年底)的一套68萬港幣的高級住宅,如今已經漲到912萬港幣每套。
也就是說,實際上去年(1968)全年購入物業和地盤,實際上也屬于抄底。
陳光良在辦公室里,翻閱著長實集團近一年半的收獲,地盤高達三十多個,當然是大大小小的,可建樓面高達400萬平方尺(約8000個住宅單元)。
相當于,19691973年的住宅供應,差不多已經足夠,當然在1969年會適當的購入土地。
長實集團發展到今天,已經不會再搞太多的‘土地儲備’,每一次周期暴跌時,只是抄底下一個上漲周期的地皮需求即可。
那如此多的現金流,該如何使用呢?
當然是去投資商業地產和酒店等產業,甚至是擴張國際業務;對于長實集團的規模來說,商業地產已經需要占很大的比例。
如果所有的資金都拿去發展香港的‘發展地產(以出售為目的)’,那么長實集團會非常壟斷——每年供應香港15的住宅,會發展到30以上。
這不是陳光良想看到的,他最多希望長實每年供應20的住宅即可。畢竟,商業地產(購物中心、寫字樓)、酒店業發展,也是很重要的,躺著收租嘛!
元旦節當天。
長實集團發布一則公告:從即日起,嚴寬先生已經不再擔任集團總經理一職,保留董事局董事席位;陳文杰先生擔任集團總經理,并擔任董事局副主席。
此消息一經公告,引起香港的討論。
作為香港的上市企業,長實集團的財務自然會定期公告,所以長實集團的規模之龐大,連置地都只能望其項背。
長實的強大,不僅僅是來源于地產,而是來自其多元化發展的業務。
“陳光良先生該不是準備退休了吧?陳文杰是他的長子,不僅擔任董事局副主席,亦擔任集團總經理,這是擺明著上位了!”
“也有可能是陳光良先生的生意太大,而陳文杰又是長子,今年也已經36歲,所以在長實實行‘半退休’,最后扶陳文杰一把!”
“36歲的集團總經理,不知道能不能守得住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長實集團不僅在香港的業務龐大,在海外的業務也是相當龐大,聽說星島的香格里拉酒店總投資高達5000萬美金!”
一時間,多少有些質疑的聲音。
殊不知陳光良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因為陳文杰不僅是哈佛商業管理的高材生,更是已經工作了15年時間,也時候掌權長實集團。
當然,陳光良畢竟還擔任集團主席,一些關鍵的地方,他還是會指點陳文杰的。只不過是,接下來他會選擇和陳文杰直接溝通,而不是在會議上直接下令。
新鴻基地產。
郭德勝看著《東方日報》上的長實集團公告,忍不住對兩個合伙人李兆基、馮景禧說道:“早就聽聞,陳氏四虎個個人中龍鳳,陳氏家族怕是越加興旺。如今看來,果然是如此!”
李兆基和馮景禧紛紛點頭。
馮景禧說道:“老大繼承長江實業、老二繼承環球航運、老三繼承長江工業、老四繼承平安銀行。如果再有陳光良先生在背后的指點,未來香港依舊屬于陳氏家族的。”
談及這個,大家都會有一種泰山壓頂的感覺。
李兆基說道:“據說這一次地產抄底,長實集團最多,看來他們對地產形勢的把握,依舊遠勝于我們!”
他們抄底,也只是趕在鬧得不兇的時候,也就是1112月份開始,甚至1968年初才正式介入。就這,已經是香港商人反應最快,膽子最大的了。
所以造成在1967.51967.11期間,物業根本無人問津。
郭德勝說道:“不管怎么說,我們的目標依舊要遠大,總有一天我們也能成為長實、置地這樣的大企業。”
“勝哥說的有道理”
待馮景禧和李兆基離開后,郭德勝看著報紙上的公告,陷入思考。
新鴻基地產,將來是不是也該自己的三個兒子接班,畢竟誰不想建立和陳氏家族一樣的王朝?
揮掉腦海中的想法,郭德勝認為時機還沒有到,其實馮景禧和李兆基本身也有自己的生意。
元旦上班的第一天,陳文杰的兩輛車組成的車隊,便準時來到畢打街的保利大廈——長實集團總部。
稍后,他走進會議室,所有的集團管理層和地產、商業、酒店、零售、食品五大業務的負責人也已經到齊。
“今天,由我主持新年的集團會議!”
眾人紛紛點頭,也知道以后董事長怕是真的成為‘精神支柱’,實際上集團將有長公子管理了。
陳文杰接著說道:“新的一年,香港經濟會迎來全面復蘇,那我們也該繼續發揮——穩健不忘發展,發展不忘穩健的理念。我們先來說說地產業務,Jason(陸孝清),你來說說今年地產的計劃!”
陸孝清擔任長實地產的地產業務負責人,比陳文杰擔任總經理的職位還早,他是原來保利建筑總經理陸元臺的長子。
“好。在這次地產危機中,長實在過去的一年半時間,抄底51個地盤地皮,可建樓面高達約400萬平方尺,大概相當于7000個住宅單元.今年我們會利用發展地產(銷售為目的)的利潤,繼續吸納地盤地皮,作為儲備地皮而今年,我們計劃是銷售1500個住宅單元.與此同時,愉景灣項目的基礎設施開始動工.”
陳文杰點點頭,他已經得到父親的‘指點’,今年(1969)繼續利用發展地產的利潤,吸納一些土地,然后明年就不再買進住宅地皮地盤作為‘儲備’。父親的意思是,五年一個周期,這個周期從1969年開始,至1973年結束,他們長實保持著每年供應15002000個住宅單元即可。正好將‘地皮地盤’全部用完,等下一個周期吸納。
當時他有些不明白,每年銷售15002000個住宅的利潤是非常龐大的,畢竟他們的地皮成本便宜;而且長實地產是全方位發展,從建筑到建材,成本屬于可控。
如此多的利潤,又該如何?
父親的意思是,投入商業地產及酒店當中,甚至還有海外的地產業務。
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酒店,算一個;接下來港府勢必會拍賣‘地王’級別的中環商業地皮,長實亦需要全力以赴。
陳文杰也明白,父親的意思是——給其他地產發展商的生存空間,不然真就成了‘碩大無朋’。
“香港還是太小了”這是父親時常說的一句話。
如今陳文杰也算是深有體會,長實集團每年的盈利,根本不能在香港投資完,只能向海外擴張了。
接下來,陳文杰繼續主持會議:“johnny”
被點到名的長實集團商業地產管理的總經理林高銘,馬上開始匯報。
林高銘是粵籍,大學畢業后加入長實,也已經在長實做了19年時間,當然也是非常年輕。
“從去年開始,香港的租賃市場也率先回升,長江廣場、百德新街項目租賃率截止目前都到98以上去年收購來的星光行大廈,也已經基本租賃出去,按照當前的租金,七年便可回本,這算是很好的一筆投資.”
當初若不是置地偷奸耍滑,非要用2000萬票據來抵,霍英東恐怕也想不到轉頭陳光良。畢竟一開始在霍英棟等人看來,只有賣給置地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一個會議下來,陳文杰也算是正式掌權了。
而此時的陳光良,實際上也來了長實集團上班,只不過他是來得較晚,也沒有去會議室而已。
幾天后,陳文杰的妻子莊元貞再為他誕下一子,陳氏家族算得上開年大喜。
36歲的陳文杰,也已經是三子一女的父親。
這也讓陳光良和嚴人美夫婦猜測,陳氏家族的基因就是男孩多,女孩少。畢竟陳光良有11個兒子,但僅四個女兒。
這天,莊元貞母子從醫院回到別墅,稍后她的父母莊鑄九和盛愛頤也來到別墅看完女兒和外甥。
莊鑄九和盛愛頤夫婦就一子一女,兒子也遠在新加坡打拼。
聚在一起的時候,陳光良突然說道:“聽說時代影業里,又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別看他一直將權利讓給莊鑄九和盛愛頤,但事實上在時代影業里,也是有陳光良的人。
盛愛頤當即說道:“其實是鄒文懷他們老是搞小圈子文化,我總覺得他們另有所圖!”
丈夫在時代影業的時候,還壓得住那群人。現在丈夫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TVB上,盛愛頤就成了時代影業的實際一把手。
陳光良當即說道:“你們兒子又無意接班時代影業,那權利有什么好爭的,再說你年齡也大了,少爭一些,把機會給年輕人。”
盛愛頤知道,這是親家公在批評自己,年輕時還敢和陳光良斗斗嘴,現在是完全不敢了。
莊鑄九果斷的說道:“那要不就提拔鄒文懷擔任首席執行官,再委派唐家璇擔任地產業務負責人。愛頤也該好好休息了,我這邊其實也該把董事局主席讓出來,你有沒有人選?”
陳光良說道:“董事局主席就讓他回歸閑置,你繼續兼著沒事,正好你也可以將重心放在TVB。畢竟全港人的娛樂,可都是看TVB呢!”
“好”
盛愛頤最后憋不住:“你以為我想管那么多呀,你讓你四個兒子各接班一個企業,也不讓他們摻和時代影業的事情。我們呢,一開始也不喜歡元瑞摻和演藝圈的事情,搞得他也生氣跑到新加坡。這時代影業再這樣下去,豈不是成了‘人家’的事業?”
她意思是,你陳家不要,我莊家不要,以后這個企業怎么辦?
陳光良直接說道:“不會,只要我還在一天,時代影業依舊是我手中重要的棋子。這和利益無關,這是香港將來的文化產業之基石。當然了,我還是希望你擔任董事,以后照顧照顧夢怡!”
這下盛愛頤明白了,原來這是為女兒準備做嫁妝,她當即說道:“沒問題,只要夢怡對這個感興趣!”
陳氏家族一直控制時代影業60股權,這就是一直沒有放手的證明;反而是盛愛頤和莊鑄九,為了支持兒子在新加坡的事業,股權已經剩下20,曾套現2個點。
陳光良隨后說道:“鑄九,你最近召開時代影業的董事會,做一下人事調整。另外,發行一批新股,以市價的六折,給鄒文懷、唐家璇、何冠昌等人,這是他們的福利報酬,也可以算作高層激勵.必須穩住制片、發行業務!”
這些年,邵氏電影也逐漸起來,大有和時代影業平分秋色的架式。這里面主要也是邵逸夫逐漸成長起來,而時代影業霸主已經做得太久了。
莊鑄九點點頭,說道:“那這個提議,你這個大股東要安排人來,不然不符規矩!”
“嗯,平安投資會安排出席的!”
接著,陳光良又說道:“鑒于時代影業的霸主地位太久,如今有松動的跡象,所以時代影業需要新的血液加入。我在美國期間,發現一名華人武術家很有號召力,你讓鄒文懷去美國邀請這個叫做李小龍的武術家,讓其安排以電影的方式,讓全世界認識中國功夫。具體使用辦法,鄒文懷他是專業的。”
當初李翰祥被邵逸夫蠱惑離開,時代影業以法律手段讓其在香港無法立足,李翰祥被迫轉入臺島。
這也算邵逸夫的手段。
如今再讓鄒文懷離開,那豈不是時代影業要做前世邵氏電影的老路,這顯然不是陳光良想看到的。所以,就讓李小龍來接下吧。
莊鑄九這才明白,這位大忙人依舊關心著時代影業。
先是一連串動作,將鄒文懷等人穩住,不讓其成為下一個李翰祥;畢竟鄒文懷等人,最多也就是不滿收入的問題,而發行新股,便宜賣給鄒文懷等人,相當于變相讓他們成為股東。
“明白”
陳光良說道:“不僅僅如此!未來要想籠絡人才,比如李翰祥、李小龍這樣的自帶本領和票房的人,一定是要允許他們成立自己的公司,然后和我們合作。類似于美國好萊塢的衛星公司制度,不然我們就會被淘汰。所以這一點,你以后要和鄒文懷溝通好!”
莊鑄九點點頭,說道:“確實。李翰祥出走,無非也是名利,才會被邵逸夫蠱惑。我記下來了,等七十年代再做安排吧!”
“可行”:mayiwsk
新書推薦: